浙江省宁波市余姚、慈溪实验学校九年级2022学年第一学期科学素养测试卷(含答案 1-6章)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宁波市余姚、慈溪实验学校九年级2022学年第一学期科学素养测试卷(含答案 1-6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4.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东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10-29 23:16: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2学年余姚、慈溪实验学校九年级第一学期科学素养测试卷(2022.10)
[总分: 180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和g值:
H-1 C-12 O-16 Na-23 S-32 I-127 Ca-40 Fe-56 Cu-64 Mg-24 Al-27
g取10牛/千克
一、选择题(共15小题,前10小题每小题4分,后5小题每题3分,共55分)
1.科学家用单个分子制成了“纳米车”(如图),它能在人工操纵下运输药物分子到病源处释放以杀死癌细胞。下列有关“纳米车"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纳米车"分子不是由原子构成的
B.“纳米车"运输药物分子的过程是肉眼可以直接看见的
C.“纳米车"研制成功说明在一定条件下人可以控制分子运动
D.“纳米车"的研制成功说明分子要在人为外力作用下才能运动
2.生物体内的酶促反应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温度、pH值、反应物浓度等。下图曲线b表示在最适温度、最适PH条件下,反应物浓度与酶促反应速率的关系。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
①增大pH,重复该实验,A. B点位置都不变
②B点后,适当升高温度,曲线将呈现曲线c所示变化
③酶量减少一倍,反应速率可用曲线a表示
④反应物浓度是限制曲线AB段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3.由(C2H6)乙烷和酒精(C2H5OH)组成的混合物中,氧元素质量分数为a%,则混合物中碳的质量分数为( ▲ )
A. B. C. D.
4.小应同学从科学资料中得知:“植株上的幼叶能合成生长素,防止叶柄脱落”。为了验证这一结论,小应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植株进行实验,实验中所需要的步骤是( ▲ )
①选取同种生长状况相同的植株3株,分别编号为甲株、乙株、丙株
②将3株全部保留顶芽
③将3株全部去掉顶芽
④将去掉叶片的甲、乙两株叶柄横断面均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
⑤将甲、乙两株去掉叶片,保留叶柄,并在甲株的叶柄横断面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丙株保留幼叶
⑥观察3株植株叶柄脱落情况
A.①③④⑥ B.①②④⑥ C.①③⑤⑥ D.①②⑤⑥
5.常温下,取下列固体各10g,分别与90g水充分混合,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是( ▲ )
A. Na2O B. CaO C. SO3 D. CuSO4·5H2O
6.如图所示,AB是一质量为m的均匀细直杆,A端靠在光滑的竖直墙壁上,B端置于水平地面上,杆身
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为30°,杆保持平衡,则此时地面对细杆的支持力与摩擦力分别为( ▲ )
A. mg B.mg C. D. 2mg
7.如图所示,凸透镜的焦距为5厘米,在透镜左侧10厘米处,有一个与主光轴垂直的物体AB,在透镜右侧15厘米处放一个平面镜,镜面与凸透镜的主光轴垂直,则该光光具组中,物体AB的成像情况是( ▲ )
A.一个正立实像,一个倒立实像,一个正立虑像
B.一个正立实像,- 一个正立虚像,一个倒立虚像
C.一个倒立实像,- 一个正立虚像,一个倒立虚像
D.一个正立实像,一个倒立实像,一个倒立虚像
8.物块从光滑曲面上的P点自由滑下,通过粗糙的静止水平传送带后落到地面上的Q点.若传送带的皮带轮沿逆时针方向匀速转动,使传送带随之运动,如图所示,物块仍从P点自由滑下,则( ▲ )
A.物块有可能落不到地面上
B.物块将仍落在Q点
C.物块将会落在Q点的左边
D.物块将会落在Q点的右边
9.往AgNO3、Cu(NO3)2、Zn(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些铁粉,待反应完成后再过滤,不可能存在的情况是( ▲ )
A.滤纸上有Ag,滤液中有Ag+、Cu2+、Zn2+、Fe2+
B.滤纸上有Ag、Cu,滤液中有Ag+、Zn2+、Fe2+
C.滤纸上有Ag、Cu、Fe,滤液中有Zn2+、Fe2+
D.滤纸上有Ag、Cu,滤液中有Zn2+、Fe2+
10.如图,每个滑轮均重12N (不计绳重及机械内部摩擦),用滑轮组拉着重600N的物体A沿水平方向匀速移动,在40s内物体移动了8m,拉力F做的功为1280J,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拉力F的大小60N
B.滑轮组对物体A所做的有用功为1280J
C.拉力F的功率32W
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2.5%
11.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恒定,R0为定值电阻,R为滑动变阻器。闭合开关S后,在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左滑动的过程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电流表A1的示数变小
B. 电流表A2的示数变大
C.电压表V的示数变小
D.电灯的亮度变暗
12.在一定的条件下,反应物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越大,化学反应的速度越快。现有1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硫酸溶液,与足量的锌粒反应,为了减缓化学反应,而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质量,可向该溶液中加入适量的( ▲ )
A.氢氧化钠溶液 B.碳酸钾溶液 C.稀盐酸溶液 D.氯化钡溶液
13.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阻Rr =0.60,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当电流表的示数为2A时,滑动变阻R器的电功率为3.6W;当电流表的示数为3A时,滑动变阻器R的
电功率为( ▲ )
A.1.2W B.2.4W
C.3.6W D. 4.8W
14. 已知某固体粉末是由NaCl、Ba(NO3)2、CuSO4、Na2SO4、Na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取这种粉末加足量的水,振荡后呈浑浊,再加稀盐酸,沉淀不溶解,过滤后得到无色滤液,取滤液并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对原固体粉末的判断正确的是(▲)
A.可能含CuSO4和Na2CO3
B.一定含NaCl;可能含Ba(NO3)2、Na2SO4;一定不含Na2CO3、CuSO4
C.一定含NaCl、Ba(NO3)2、Na2SO4;一定不含Na2CO3;可能含CuSO4
D.可能含NaCl;一定含Ba(NO3)2、Na2SO4;一定不含Na2CO3、CuSO4
15.如图所示,两端开口的气缸水平固定,A. B是两个质量和厚度均不计, 面积分别为S1=20cm2和S2=10cm2的活塞,它们之间用一根细杆连接,可在气缸内无摩擦滑动且不运动至交界处,B通过水平细绳绕过光滑的定滑轮与质量为2千克的重物M连接,活塞的初始状态为静止。已知大气压强为1×105Pa,g取10Nkg。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活塞初始静止时,活塞A受到细杆的作用力水平向右
B.活塞初始静止时,气缸内压强为1.2×105Pa
C.若升高气缸内气体温度,活塞B向左移动
D.若缸内气体温度降低10℃,活塞运动距离L后停止,停止时气缸内压强比初始状态时气缸内压强要小
二、填空题(共12小题,每空2分,共48分)
16.1919年,Langmuir 提出等电子原理:原子数相同、电子总数相同的分子,互称为等电子体。等电子体的结构相似、物理性质相近。根据上述原理,在CO、CO2、NO、NO2四种分子中,与N2互为等电子体的是
▲ ;与N2O互为等电子体的是 ▲ 。
17.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发现通过电流表的示数减少0.2A时,电压表的示数从6V变为5V,
则该定值电阻所消耗的电功率变化了 ▲ W.
18.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不透光的边长为x的正方体物块。在正方体正左方有一点光
源s,点光源和正方体物块的距离也为x。若在点光源S的上方距离为H处水平放置平
面镜,H大小固定不变,平面镜足够大。不考虑其他光源的存在,那么在正方体的另一
侧水平面上,将会由于点光源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而被照亮,现改变x的大小,
当x增大到 ▲ 时, 照亮区域将消失。
19.一架数码相机,用的锂电池电压为3.6V,容量为1000mA h (相当于用1000mA的电流释放可放电1小时,用500mA的电流释放可放电2小时,以此类推)。若关闭液晶屏时可拍摄照片400张左右,则每拍一张照片所消耗的电能约为 ▲ J;若打开液晶屏时可拍摄照片1.50张左右,则每拍一张照片液晶屏消耗的电能约为 ▲ J。
20.如图所示,密度分布均匀的圆柱形棒的一端悬挂一个小铁块并一起浸入水中。平衡时棒
浸在水中长度是浮出水面长度的n倍。若水的密度为ρ,则棒的密度为 ▲ 。
21.某化学课题小组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固体草酸(H2C2O4 2H2O)受热可分解,其化学方程式为H2C2O4 2H2O= CO↑+CO2↑+3H2O。该课题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分别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同学利用如图装置制取并收集CO,B装置的作用是 ▲ 。
(2)乙同学为了逐一验证草酸的分解产物,设计了四个方案,分别将混合气体(包括水蒸气)依次通过足量的下列试剂:
A.石灰水、灼热的氧化铜、无水硫酸铜、氢氧化钠溶液
B.无水硫酸铜、氢氧化钠溶液、灼热的氧化铜、石灰水
C.石灰水、无水硫酸铜、灼热的氧化铜、石灰水
D.无水硫酸铜、石灰水、灼热的氧化铜、石灰水
你认为其中正确的方案是 ▲ 。
22.已知A~G七种物质都是初中化学课本中出现过的化合物,其中F是常用的建筑材料; H为常见的单质,各物质之间存在如下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如图所示):
(1)反应①的反应类型为 ▲ 。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 。
(2)上述I溶液中的溶质有 ▲ 。
(3)写出在①~⑦ 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方程式是 ▲ 。
23.将一杯热水倒入冷水中,冷水温度升高10℃,又向容器中倒入同样一杯热水,冷水温度又升高6℃。若再向容器内倒入同样一杯热水,则冷水温度将再升高 ▲ 。(不计热损失)。
24.如图所示,木板和木板上的人通过滑轮组静止于空中,已知滑轮A的质量mA和滑轮B的质
量mB均为5千克,木板质量M=10千克,人的质量m=30千克,不计摩擦与空气作用力。则
此时人拉绳的力为 ▲ 牛。(g=10 牛/千克)
25. (1)已知:Al (OH)3+NaOH=NaAlO2+2H2O (NaAlO2溶于水)。将7.8g镁铝合金溶于29.4%的200g硫酸溶液中,合金完全溶解后加入25% 200g氢氧化钠溶液,得到沉淀的质量为17.5g。继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时沉淀会减少,则反应中生成气体的质量为 ▲ 。
(2)用氢气还原一定质量的氧化铜,经一段时间后测得剩余固体混合物中铜占20%,将此固体混合物再用氢气还原,又过了一段时间后测得这次剩余的固体混合物铜占80%。则第二次被还原的氧化铜与第一次被还原的氧化铜的质量比为 ▲ 。
26.下面甲图表示光照强度的变化与某植物光合速率的关系,乙图表示温度变化与某种植物光合速率的关系;丙图表示森林叶面积指数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关系(叶面积指数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叶面积的数量,此值越大,表示植物叶片交错程度越大)。(注:光合作用的速率是植物在单位时间内制造有机物的量,因为有机物的量测定不方便,通常用氧气的释放量或二氧化碳的吸收量来表示)请回答:
(1)甲图中曲线上B点代表的含义为 ▲ 。
(2)由乙图分析可知,该植物体在其它环境因素适宜时,体内有机物积累速率要达到最大的温度要求应该是
▲ 。
(3)丙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 ▲ ,在对森林资源的利用中,一般要在叶面积指数为6而不是为8时进行林木的采伐比较合算,请简要说明原因: ▲ 。
27.一根粗细均匀的电阻丝总电阻为24欧,现将它围成一个半径为r的圆环,并将它放在两根平行放置并相距为r的裸铜线上,两棵铜线的一端分别与电压为3V的电源、电流表和开关相关串联,如图所示。裸铜线的电阻不计,并始终保持平行,且相距为r,当圆环在裸铜导线上上下滑行时(接触良好)。
(1)电流表的示数变化范围为 ▲ 。
(2)在移动过程中,电路中的最大电阻为 ▲ 。
(3)在移动过程中,电路中消耗的最大功率为 ▲ 。
三、探究题(共3题,每空3分,共30分)
28.某纯碱样品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杂质,现用下图所示装置来测定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铁架台、铁夹等在图中均已略去)。实验步骤如下:
①按图连接装置,并检查气密性;
②准确称得盛有碱石灰(固体氢氧化钠和生石灰的混合物)的干燥管D的质量为A克;
③准确称得B克的纯碱样品放入容器B中;
④连接装置;
⑤打开分液漏斗a的旋塞,缓缓滴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
⑧打开弹簧夹,往试管A中缓缓鼓入空气数分钟,然后称得干燥管D的总质量为C克;
试回答:
(1)若⑤⑥两步的实验操作太快,则会导致测定结果: ▲ 。(填“偏大”或“偏小”)
(2)步骤⑥鼓入空气的目的是: ▲ 。
(3) E装置的作用是: ▲ 。
(4)根据此实验,写出计算纯碱样品纯度的公式: ▲ 。
29.某实验小组为了检测各种果汁中的Vc(维生素C,化学式为C6H8O6)含量,设计如下方案::Vc能和碘单质反应,反应式为:C6H8O6+I2= =C6H6O6+2HI,因此可以用浓度为10毫克/毫升的殠标准溶液直接滴入体积都为30毫升的不同果汁中,通过所消耗的碘标准溶液的量可以计算出不同果汁的Vc含量。记录数据如表(一般每20滴的体积大约为1毫升)。
品牌 口味 滴入碘标准溶液的滴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健力宝第五季 鲜橙味 25 24 23
混合味 18 20 22
统一 鲜橙味 35 33 38
混合味 29 30 30
酷儿 鲜橙味 27 25 26
(1)分析数据可知,Vc含量最高的是 ▲ 果汁(注明品牌和口味);
(2)酷儿鲜橙味饮料中的Vc含量是 ▲ 亳克/毫升(保留一位小数),
(3) Vc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而损耗,同学们为了进-步探究Vc损失的影响因素,又设计如下实验:
烧杯编号 同种果汁体积 恒温露置时间 温度 碘溶液滴数
1 30毫升 10分钟 室温 80
2 30毫升 10分钟 40℃ 76
3 30毫升 10分钟 50℃ 71
4 30毫升 20分钟 50℃ 65
分析上表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 ▲ ,根据上述结论,为了减少蔬菜加工过程中的维生素c的损失,最好的炒菜方法是 ▲ (选填“热锅快炒”、“温锅慢炒”、“高温油炸")。
30.探究“硬币起飞”的条件 。
在地面附近同一高度或高度差不显著的情况下空气流速v与压强p的关系可表示为:1/2ρv2+p=c,式中C是常量,ρ表示空气密度。根据上述关系式可知:
(1)常量C表示 ▲ 。
(2)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个硬币并沿箭头所示方向吹气,气流通过
硬币上部,由于硬币下面没有气流通过,从而产生压力差,给硬币一个向上的
动力。若硬币的质量为m,硬币上(或下)表面面积为S。请写出刚好将硬币吹
起时吹气速度v的表达式 ▲ (用ρ、S、m、g表示)。
四、解答题(本大题有5小题,第31小题6分、第32、34小题12分,第23小题8分,第35小题9分,共47分)
31.一物体在空中由静止下落,物体下落时受到的空气阻力随着下落速度增加而增大,且物体受到空气阻力f与物体的速度v平方成正比,即f=kv。试解答下列问题:
(1)假如空中有一个50g的冰粒,从1000m的高空由静止开始下路到地面。冰粒下落过程中的速度变化规律是 ▲ 。假设冰重力做功的42%转化为冰雹的内能,则冰雹在下落过程中温度会升高 ▲ ℃ (不考虑冰粒的熔化和质量变化:C冰=2.1×103J/ (Kg ℃)
(2)一个重为G的物体从高空(高度足够)静止开始下落,物体下落的最大速度为v,则v= ▲ 。
32.现有16g Fe2O3和CuO的混合物,进行如下实验:把混合物全部加入100g 足量的硫酸溶液中,完全溶解后,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与生成沉淀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当a=25时,求CuO的质量;
(2)求所用硫酸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
(3)求a的取值范围。
33.如图所示,圆柱形容器中盛有水。现将一质量为0.5千克的正方体物块放入容器中,液面上升了2厘米。此时正方体物块有一半露出水面。已知容器的横截面积与正方体横截面积之比为2: 1,g取10牛/千克,容器壁厚不计。求:
(1)物块对容器底的压强。
(2)若再缓缓向容器中注入水,至少需要加多少水,才能使物块对容器底的压强为零。
34.如图是水位装置的示意图。该装置主要由滑轮C、D,物体A、B以及轻质杠杆MN组成。物体A通过细绳与滑轮C相连,物体B通过细绳与杠杆相连。杠杆可以绕支点O在竖直平面内转动,杠杆始终在水平位置平衡,且MO:MN=1:3。物体B受到的重力为100N,A的底面积为0.04m,高1m。当物体A恰好浸没在水中时,物体B对电子秤的压力为F1;若水位下降至物体A恰好完全露出水面时,物体B对电子秤的压力为F2,已知: F1:F2-6:1,滑轮重、滑轮与转轴的摩擦、杠杆与轴的摩擦均忽略不计。求:
(1)物体A完全浸没时,A受到的浮力。
(2)物体A的密度。
(3)当物体A部分浸入水中时,若果把细绳由N端向左移动到N’处,电子
秤的示数恰好为零,NN’:MN= 1:6,求此时物体A浸在水中的体积。
35.电梯为居民出入带来很大的便利,出于安全考虑,电梯都设置超载自动报警系统,其工作原理如左图所示。已知控制电路的电源电压U=6伏,保护电阻R1=100欧,压敏电阻R2的阻值随压力F大小变化如右图所示,电梯底架自重和电磁铁线圈的阻值都忽略不计。
(1)压敏电阻的阻值会随所受压力的增大而减小。某同学利用压敏电阻的这种特性设计了一个探究电梯运动情况的装置,该装置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将压敏电阻平放在电梯内,其受压面朝上,在受压面上放一物体, 电梯静止时电流表示数为I0;当电梯做四种不同的运动时,电流表的示数分别如图甲、乙、丙、丁所示。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 ▲ )
A.甲图表示电梯可能匀速下降 B.乙图表示电梯可能上升时速度变大
C.丙图表示电梯可能匀速上升 D.丁图表示电梯可能下降时速度变大
A B C D
(2)当压敏电阻R2受到的压力F增大时,其阻值减小,控制电路中的电流增大,从而使电磁铁的磁性增强。电梯超载时,衔铁被电磁铁吸住,触点K与触点 ▲ 。接触,电铃发出警报声。
(3)若电梯在20秒内将一位重600牛的乘客匀速提升I5米,请计算此时电梯对乘客做功的功率。
(4)当电磁铁线圈电流达到20毫安时,衔铁刚好被吸住。若该电梯厢内站立总质量为1000千克的乘客时,请计算说明电梯有无超载。
2022学年余姚、慈溪实验学校九年级第一学期科学素养测试卷(2022.10.23)
科 学 参 考 答 案
一、选择题(共15小题,前10小题每小题4分,后5小题每题3分,共55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C B B C B A D B B C
11 12 13 14 15
A D C D D
二、填空题(共12小题,每空2分,共48分)
16、CO CO2
17、2.2
18、2H/3
19、32.4 54
20、
21、(1)吸收二氧化碳 (2)D
22、(1)分解反应 Cu2(OH)2CO3 Δ 2CuO+H2O+CO2↑
(2)H2SO4、CuSO4
(3)H2O+CaO=Ca(OH)2
23、4℃
24、87.5N
25、(1)0.8g
(2)5/2
26、(1)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
(2)25℃
(3)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的量
叶面积指数为6时,该森林的干物质的量达到最大,而叶面积指数达到8时,虽然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的量增加了,但呼吸作用消耗更多,干物质的积累量反而减少了。
27、(1)1A~1.5A
(2)3欧
(3)4.5W
三、实验探究题(共3题,每空3分,共30分)
28、(1)偏小
(2)使B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全部进入D中
(3)防止空气中CO2和水蒸气进入D中
(4)
29、(1)统一鲜橙味
(2)0.3
(3)温度越高,和空气接触的时间越长,维生素C的损耗就越多。 热锅快炒
30、(1)空气流速为零时的压强
(2) v=
四、解答题(本大题有5小题,第31小题6分、第32、34小题12分,第23小题8分,第35小题9分,共47分)
31、(1)先加速下落,后匀速直线运动;2℃
(2)v=
32、(1)8g
(2)29.4%
(3)033、(1)381.25pa
(2)224cm3
34、(1)400N
(2)1800kg/m3
(3)0.012m3
35、(1)C
(2)B
(3)450W
(4)有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