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小数除法关于《“进一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上册小数除法关于《“进一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10-29 22:06: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小数除法《“进一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一、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观察、分析、自学、表达、操作、与人合作等一般能力,能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获取知识,抽象思维水平有了一定的发展。在学习了四舍五入求近似数的方法后学生再来学习本节课的内容,不会感到太困难。应重点引导学生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正确地分析,选择正确的方法取商的近似数。“解决问题”是根据实际需要用“进一法”取商的近似值,教材安排了装油需要几个瓶子进行教学。由于这道题算出的结果是小数,而需要准备的瓶子必须是整数,因此得取这些结果的近似值。在取近似值时,不能机械地使用“四舍五入法”,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是“舍”还是“入”。教材强调“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取商的近似值”。
二、教学内容:
五年级上册数学P39页例题10(1)、(2)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正确运用小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掌握“进一法”的含义和运算方法。
2.过程与方法:采用独立思考和小组交流的方式进行教学。学会根据实际需要用“进一法”取商的近似值,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灵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到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根据实际情况用“进一法”取商的近似值。体会小数除法的应用价值。
四、教学重、难点:能正确运用小数除法,培养观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并掌握“进一法”的含义和运算方法。
五、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
师:请同学们拿出昨天完成的课前小研究,先在小组内说一说我会做的完成情况。
学生小组交流后,汇报展示,其他学生质疑。
(二)创设情境、探索新知
1.请同学们根据自己探究的小研究,现在小组内交流,后展示汇报,其他同学互动。
预设:
生:我是用 2.5÷0.4=6.25(个)。
互动:为什么要这样列式?
生:要求多少个瓶子就是求2.5里面有多少个0.4.
生:瓶子的个数不能是小数,我认为应该用四舍五入法保留整数需要6个瓶子。
生:我认为应该准备7个瓶子。
互动:我也认为应该准备7个瓶子。
验证自己的结论:
生1:我认为应该准备7个瓶子,因为6个瓶子不能把所有的香油都装下,剩下的香油还需要再准备一个瓶子,所以应该是需要7个瓶子。
互动:我也认为应该准备7个瓶子,因为6个瓶子只能装2.4千克的香油,剩下的0.1千克香油不能扔掉,所以应该再准备一个瓶子。
互动:我同意上面两个同学的说法,我也认为应该准备7个瓶子。
师:老师也同意你们的说法,像这样根据实际情况,6个瓶子不能把所有的香油都装下,所以还应该再准备一个瓶子,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无论小数部分上的数字是多少都要向整数部分进一,这种取商的近似值的方法你们能给起个名字吗?
生:进一法。(板书:进一法)
师:你的概括能力真强,老师真佩服你。
师:同学们,进一法在生活中都有哪些运用?你能举一个例子吗?
(生举例。)生:一辆面包车能坐5人,我们一家8口人去公园,需要几辆车?这样的题就应该用进一法取商的近似值。
生:一个袋子能装10斤鸡蛋,35斤鸡蛋需要几个袋子?这道题应该用进一法取商的近似值…………
师:你们举的例子很恰当,说话很完整,在生活中遇到租车、租船、用容器装东西的时候往往就能够用到进一法取商的近似值。
看课前小研究(2)
请学生先尝试自己解决,教师巡视
学生汇报,其他学生互动交流。后集体订正。
知识运用
请同学们独立完成提卡,后展示汇报
1.有20个苹果,每袋最多放9个,需要几个袋子?
20÷9≈3(个)
答:需要3个袋子。
师:这里用的是?“进一法”来求商的近似数。
2.有50个苹果,每袋最多放9个,可以装满几个袋子?
50÷9≈5(个)
答:可以装满5个袋子。
师:这里用的是?去尾法
3.美心蛋糕房特制一种生日蛋糕,每个需要0.32kg面粉,李师傅领了4kg面粉做蛋糕,她最多可以做几个生日蛋糕?4÷0.32=12.5(个)≈12(个)
答:最多可以做12个生日蛋糕。
4.果农们要将680kg的葡萄装进纸箱运走,每个纸箱最多可以盛下15kg。需要多少个纸箱?
680÷15=45.3…(个)≈46(个)
答:需要46个纸箱。
(四)全课总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商的近似数又有哪些新的认识
生:一般情况下采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数。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学会用“进一法”取商的近似数。
板书设计:
生活中的近似数
四舍五入 进一法
2.5÷0.4=6.25(个) (个)。
答:需要准备7个瓶.
假设:6个 假设:7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