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人版(2017)科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常见的工具
1 身边的工具
2 剪刀
3 拧螺丝
人工与自然
4 美丽的大自然
5 周围的人工世界
6 体验造纸
秋和冬
7 秋天到了
8 秋天的收获
9 寒冷的冬天
磁铁
10 磁铁的力量
11 磁极
12 磁极的相互作用
磁铁玩具
13 磁铁玩具大比拼(一)
14 磁铁玩具大比拼(二)
常见的工具
1 身边的工具
教学目标:
1、知道工具能帮助我们更方便得完成工作
2、通过观察和操作,了解常用工具的功能
3、能初步掌握一些常用工具的使用
教学重难点:
1、重点:了解、认识身边的工具
2、难点:知道工具能帮助我们更方便得完成工作
教学过程
第一部分 导入:设疑导入
老师提问“如果老师说工具你能想到什么”,请3~6位同学回答,老师总结同学说到的工具有哪些。
第二部分 新课讲授
情境(一):说了那么多工具,请同学们每人拿出一张纸,老师提问“怎样把纸整齐地分开”,并强调是整齐地分开,学生会用手撕、尺子裁等方式。老师展示剪刀或小刀,并强调不让带剪刀等尖锐物品,原因是这些物品很危险,容易伤到自己和同学,老师可做简单反面示范。
情境(二):除了刚才裁纸用到的工具,请同学们讨论并说一说教室里有哪些工具,老师提问:问题一、擦黑板用什么,擦地用什么等问题;问题二、如果这些工具都没有怎么办。学生回答用手,引出本节课难点,没有工具很不方便,工具能帮助我们更方便得完成工作。
情境(三):观察教室里的工具,请同学说一说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工具。老师提问“如果家里的木头凳子坏了,爸爸请你帮他拿工具修凳子,你会拿什么”,学生会回答锤子、钉子、胶水、绳子、木条等。老师总结,完成工作需要工具,假设没有工具则很难完成。
第三部分 课堂总结
看来同学们对身边的工具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且能够初步掌握一些常用工具的使用。通过亲自动手操作,同学们知道了工具能帮助我们更方便地完成工作。对于身边的工具,同学们还有什么问题想知道呢,留下课下思考。同学们回到家可以去观察一下家里现有的工具,看看它们是如何使用的。
教学方法:
本节课主要用到的教学有: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实验法、情境教学法
教具准备:
老师与学生共同准备《科学活动手册》、白纸
老师准备剪刀、小刀
补充:老师穿插讲解同学回答问题过程中可能提到的工具及其功能
2 剪刀
教学目标:
利用感官有兴趣的观察剪刀,能根据已有的经验,做出猜想后能用语言描述出剪刀的特点及使用方法。
能说出使用剪刀对材料进行加工的方法。
能与小组交流讨论自己的想法,仔细倾听他人的想法,并按要求进行合作学习。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观察剪刀的结构特征,能观察剪刀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教授学生使用剪刀的正确方法,让孩子学会安全使用剪刀。
【教学难点】
学会使用剪刀对材料进行简单加工
教学准备:
纸,不同种类的剪刀,如园艺剪刀,家用剪刀等,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咱们两个同学一组玩石头剪刀布的游戏。
看来有的同学反应相当快,那看到同学们玩的这么开心,春风也来凑热闹,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老师这还有一个谜语,你们猜一猜:两个小孩一般高,走路就打架,打架就动刀。谁知道谜底是什么?
说到这,细心的同学就发现了老师今天一直在说一种东西,你们说是什么?
那今天咱们就来认识认识剪刀。
认识剪刀
你们认识哪些剪刀,他们都有什么用?
学生回答。
教师出示课件,展示不同的剪刀。
原来咱们生活中有这么多种剪刀,他们的样子不一样,用途也不一样。
分享经验
出示园林剪刀,同学们,见过这种剪刀吗,它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他能剪什么?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不同的剪刀,这些剪刀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帮助,但是呢我们使用剪刀时还应该注意安全,因为剪刀是很锋利的工具。
探究与发现
观察剪刀,想一想它有什么特点?
小组讨论交流
小组汇报讨论的结果,教师总结。
剪刀的特点:有两个刀刃,刀刃的形状不一样,两刃交错,中间有轴,可以开合。
我会用剪刀
每个学生发一张纸,用剪刀剪出一个作品,说一说自己是怎样使用剪刀的。
学生制作,教师巡视,强调一定要注意安全。
学生展示作品,说一说自己是如何使用剪刀的。
延伸拓展
在咱们的生活中,除了剪刀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方便,还有刀,钳子也给我们带来了帮助。那么他们又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呢 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刀和剪刀相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相同点:都能分割物体。
不同点;刀是把物体割开或削掉一部分,剪刀一般是把细的或薄的物体剪断或剪开
钳子和剪刀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相同点:中间有轴,可以开合。
不同点:剪刀有两个刀刃,两刃交错,是用来剪东西的,钳子用于夹持或者弯折薄片形,圆柱形金属零件及切断金属丝。
小结,你学习了这一课,知道了什么。
作业
3 拧螺丝
教学目标
通过给螺丝分类知道螺丝有不同的种类。
知道不同的螺丝要选择不同的螺丝刀去拧。
通过修理玩具,学会使用螺丝刀来拧螺丝。
意识到工具的多样性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各种各样的螺丝,选择合适的螺丝刀拧螺丝。
教学难点:修理玩具。
教学准备:
各种各样的螺丝、一字螺丝刀、十字螺丝刀、各种带螺丝的玩具、其他拧螺丝的工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同学们,老师新买了一个会唱歌的小鸭子,但是这个新玩具按按钮没反应是怎么回事?
2、师生讨论,拧开螺丝装上电池。
3、揭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拧螺丝。
了解螺丝,给螺丝分类
教师请同学上台帮老师装电池
提问:为什么用老师准备的螺丝刀拧不开电池盒。
发现问题:螺丝有不同的种类。
提出分类实验要求:
(1)将同一种螺丝放在同一个盘子里,给它们取个名字。如XX 螺丝。
(2)先观察,再分类和记录,组长保持小组秩序。
(3)速度快,过程静,记录完整,汇报清晰
学生观察自己带来的螺丝,并且和同小组的同学讨论交流,试着给这些螺丝分类。
教师巡视,拍照。
全班交流,指生说-说本小组是怎样给螺丝分类的。
教师小结:从材质上分,可以分成钢螺丝、铁螺丝、铜螺丝等等。从长短上分可以分成长螺丝、短螺丝。从粗细上分,可以分成粗螺丝、细螺丝。从螺帽的形状来_上来分,可以分成六角螺丝、圆帽螺丝等等。从螺帽上的花纹来分,可以分成十字螺丝、一字螺丝。从螺丝顶头形状来分,可以分为尖头螺丝、平头螺丝。
(三)认识螺丝刀
1、谈话过渡:刚刚的小鸭子电池盒上的螺丝是什么类型的?打开电池盒需要用什么工具帮忙呢?
2、谈话:生活中还会碰到各种各样的螺丝,它们该有什么样的工具来拧呢。
3、播放拧螺丝工具图片。固定不同的螺丝需要选择不同的工具。
(四)拧玩具上的螺丝
1、谈话:其实老师今天还带了很多需要修理的小玩具,需要同学们动手修一修。在动手之前考考同学们都知道怎么使用螺丝刀了吗?
2、播放拧螺丝视频,学生交流讨论
3、小结:老师把固定螺丝的方法分成四步,观察、握住、插紧、拧动。
4、学生动手实验,修理玩具。
5、汇报分享心得
6、谈话:请表现最好的小组上来帮老师把小鸭的电池装上,让它动起来。
(五)拓展积累
1、提问:生活中还有哪些的螺丝和拧螺丝的工具?
2、学生交流分享
3、回顾: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板书设计
拧螺丝
大小
长短
螺丝种类 → 形状
颜色
人工与自然
4 美丽的大自然
【教学目标】
1.动用感官、欣赏大自然的美好,增强自己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体验在大自然中游戏和活动的乐趣,喜爱大自然。
2.了解不同的季节适合从事的户外活动,知道户外活动的规则,并运用它来指导自己的生活实际,初步养成户外活动的良好习惯。
3.知道大自然中的植物有各种各样的颜色和形状,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教学重点】
了解不同的季节适合从事的户外活动,知道户外活动的规则,并运用它来指导自己的生活实际,初步养成户外活动的良好习惯。
【教学难点】
了解不同的季节适合从事的户外活动,知道户外活动的规则,并运用它来指导自己的生活实际,初步养成户外活动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1.导入:课件展示大自然的图片。
教师:大自然是一个神奇的魔术师,随着地点、时间的转换,会给我们带来不同的变化。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去欣赏这位神奇的魔术师给我们展现的神奇魅力。
2.课件展示大自然的图片。
教师提问:“在大自然中,你都有什么新发现?”
学生思考,给出答案。
教师点评总结。
3.小调查
教师提问:“要怎么调查校园里的植物有多少?”
学生分组讨论,给出答案。
教师点评并总结。
4.学生作业:完成“七彩校园”调查计划。
教师提问:“除了可以按花草树木种类分组,还可以按什么分组呢?”
学生分组讨论,给出答案。
教师点评总结。(可以按植物的颜色。)
教师提出新的问题:“统计的方法除了可以画正字还可以怎么统计呢?”
学生分组讨论,给出答案。
教师点评总结。(画统计图等)
5.课件展示我们在大自然中玩耍的图片。
教师提问:“你们还喜欢玩什么游戏呢?”
学生思考,给出答案。
教师点评总结。
6.学生作业:我最喜欢的户外活动。
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完成“我最喜欢的户外活动”作业。
7.课件展示几种户外活动的图片。
教师提问:“这样的户外活动好吗?为什么?”
学生思考,给出答案。
教师提出新的问题:“你评判的标准是什么呢?”
学生分组讨论,给出答案。
教师点评总结。
学生根据教师总结完成教材上“评判标准”作业。
5 周围的人工世界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什么是人造物,它与自然物的区别;什么是人工世界,它与自然世界的区别。
情感态度目标:感受到自然物质的珍贵,产生保护自然的意识。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知道我们周围的人工世界是由人设计并制造出来的。
重点与难点:
重点:能区分人造物和自然物。
难点:利用自然物设计制作人造物。
教学准备: 学生分组材料:石头、树枝、小花、小草,等若干
教师演示材料:自然物和人造物图片。
教学教程:
引入新课:
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美丽的大自然,今天我们一起带着问题去北京的奥运公园感受一下美丽的大自然吧。
出示课件:
欣赏思考:奥运公园里有哪些自然物?
播放视频:奥运公园
说一说奥运公园里有哪些自然物。
出示课件:奥运公园图片
小结:奥运公园有水、花草树木、小鱼、鸭子等自然物,构成了美丽的自然世界。我们要爱护大自然,保护大自然。
2、出示奥运公园主路图片
(1)观察奥运公园主路图片,回答问题:图中有什么?哪些是自然物?
小草是自然生长的,其它的物体也是自然形成的吗?
(2) 图片中的塑胶地面是自然形成的吗?那是怎样形成的呢?(是人工制造的)
3、周围还有哪些物体是人工制造的呢?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周围的人工世界
板书课题:周围的人工世界
二、探究新知
说一说教室里有哪些人工物体?
学生回答
2、寻找校园里人工制造的新产品。
(1)校园里的物体,哪些是自然形成的?哪些是人工制造的?
(2)学生观察、讨论、交流。
(3)汇报观察、讨论、交流的结果。
树木、花草---.都是自然形成的。房屋、球架、展台板----是人工制造的。
3、教师总结:
房屋、衣服、文具、自行车等都是人工制造的,它们构成了人工世界。
三、分辨人工世界与自然世界
出示各种自然物体和人工物体的图片:
1、哪幅图是自然物,哪幅图是人造物?
2、我会分:哪幅图是自然世界?哪幅图是人工世界?
3、分辨自然物体与人造物体:每个小组的桌上老师都放了一个神秘的小盒子,请打开它,看一看里边的东西你都认识吗?
分类活动:请小组合作,快速的将这些物品分成两组,自然物放在一起,人造物放在一起。
学生交流结果。
师小结:人造物品都是利用自然物品制造出来的,会产生一些对我们有用的物体,美观、适用,具有人文特点等,对这些东西我们一定要妥善处理,不要破坏我们美丽的大自然。
五、看看校园外的人工世界:
问:校园外都有哪些物体是人工制造的,给我们带来哪些便利呢
乘坐火车出行、利用收割机收获、使用无人机送货....
六、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6 体验造纸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知道很多纸是用自然世界的树木作为原料加工而成的。
2. 能说出纸的制作过程。
3. 能举出废旧物品再利用的例子。
科学探究
能对造纸的过程提出感兴趣的问题。
能对纸的制作过程进行猜想。
能针对废纸变新纸活动制订简单的计划。
能用合适的语言简单描述纸的制作过程。
能和同学合作,分享自己的经验。
能与同学交流评价自己和他人的作品,并加以改进。
科学态度
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纸的生产和废纸变新纸的活动产生浓厚兴趣并积极参与其中。
能如实描述纸张的制作过程。
能积极参与讨论交流,乐于表达、讲述自己设计的制作方案。
愿意倾听、分享他人的信息,主动进行合作学习。
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 STSE )
了解人类生活和生产需要从自然界获取资源。
培养节约资源的意识,倡导废旧物品再利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纸的制作过程
难点:培养学生节约资源的意识,倡导废旧物品再利用。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烧杯、纱布、水、筷子、水槽
学生材料:废旧纸张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
出示多媒体课件:词典、纸箱、纸杯、纸袋、纸玩具的图片。
师:大家认识它们吗?
生:认识
师:那么你知道它们是用什么制成的吗?
生:纸
师:没错,除了这些,你还知道哪些物品是用纸制成的吗?
生:奖状、作业本、纸风筝.......
师:这么多物品都是用纸制作的,那大家想不想知道纸又是怎么做出来的呢?好!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体验造纸》。
了解造纸的过程
师:接下来,请大家观看一段造纸的小动画片,看的过程中要注意思考两个问题:1、造纸的原料是什么?2、都经过哪些步骤?看完之后我找同学来回答一下。
好,谁先来说一下第一个问题,造纸的原料是什么?
生:木材
师:那木材是如何变成我们手中的纸的呢?经过了哪些步骤?
大家回想一下刚才的小动画,木材运进造纸厂之后,先干什么了?
生:粉碎成木屑
师:非常棒,那之后呢?
生:放入大锅里煮,直至变成稠糊糊的东西,那就是纸浆。
师:没错,同学们,从木屑变成纸浆的这个过程在造纸工艺上叫做制浆............
教师总结: (1)把原木粉碎成木屑。
(2)把木屑制成纸浆。
(3)把纸浆经过抄纸,压光。
(4)卷纸。
(5)形成纸张。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来,纸是用木材制造出来的,我们浪费纸张,实际上就是在砍伐大树,浪费宝贵的森林资源。你有什么好办法能节约纸张的使用呢?(生回答)
师:希望大家都能向刚才说的那样,从节约纸张开始,为保护自然环境贡献我们的一份力量好不好?
同学们,除了木屑可以造纸,你还知道哪些材料可以用来造纸呢?
高纤维植物材料,除了刚才说的树木,还可以用秸秆如麦秆、玉米杆等,还可用竹子、干草。
(三)废纸变新纸
同学们知道吗,现在用废纸做原料可以制造再生纸,下面请大家把这一周搜集到的废纸拿出来,我们来做一张手工再生纸吧。
讲解造纸过程,课件出示注意事项
学生活动,师巡视指导。
总结:同学们,经过了刚才的造纸过程,你有什么感受?
生:造纸太复杂了,今后一定要节约用纸。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么复杂的造纸工艺是谁发明的吗?(介绍纸的发明者蔡伦,提升民族自豪感)
作品展评:明天我们比一比谁制作的纸可以用,好吗?
【应用与拓展】废旧物品再利用
现在除了用废纸可以制作再生纸,很多废旧物品可以再利用,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1、出示多媒体课件,图中哪些废旧物品再利用?
2、你还知道还有哪些废旧物品能够再利用?
秋和冬
7 秋天到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记录、分辨、制作等活动,丰富学生的生活常识,了解与秋天有关的自然现象和科学知识,让学生在科学小观测、小制作等活动中增强动手操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夏天到秋天的自然变化中学习科学观察的方法,通过制作秋天树叶标本,指导学生学会探究。
3、情感与态度:“一叶知秋”,通过秋风、秋叶秋果、秋歌秋色,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自然的情感。通过制作秋天树叶标本,鼓励学生乐于参与,学会合作。
教学重难点:
了解与秋天有关的自然现象和科学知识,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自然的情感。让学生在夏天到秋天的自然变化中学习科学观察的方法,指导学生学会探究。
教学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秋的脚步》
2、平时留心观察反映秋天特征的景物。每人准备水彩笔一盒。
3、准备故事《天变凉了》。
教学过程:
一、传递秋天的信息。
1、赏秋天。
小朋友,瞧,今天有一位小客人来到了我们中间,他就是——爱爱鸽(课件演示),他带来的见面礼是什么呢?原来,他是来向我们传递一个新的信息——秋天到了。
秋天已悄悄来到我们身边,欣赏了五彩斑斓的秋景图后,你有什么感受呢?
2、吟秋歌。
秋天到了,秋天到了,我们高兴,我们惊奇,我们欢呼,有一首儿歌正唱出了我们的心声,让我们一起来吟诵吧!
采用多种方式读儿歌。(教师指导学生在朗读中激情,在朗读中抒情,读出对秋天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
二、观察秋天
1、找秋天。
秋天来到了校园里,你都看到哪些变化?
秋天来到了池塘里,瞧,池塘里的荷花怎么样了?
秋天来到了田野里,瞧,田野里的水稻怎么样了?
秋天还到了哪儿去了呢?它又给哪些景物穿上了新装呢?让我们一起来找秋天吧!
四人小组合作,互相讨论:秋天来到了我们身边,说说自己看到了秋天的哪些景色,并共同完成一幅“秋色图”。
2、说秋天。
各组派代表交流找到的秋天,并将图画贴在黑板上,教师给找得好、说得好!画得好的几个组送上红五星。
3、师总结“找秋天,说秋天”活动的收获和意义。
三、制作秋天树叶的标本
1、制作树叶标本分几步?每一步怎样做?
(1)采集树叶。
(2)吸水,压平。
(3)书写标本的标签(内容包括:标本的名称、采集地点、制作日期、作者姓名等)。
(4)把标本固定在硬纸上。
2、按照上面的方法树叶标本。
3、作品展示:比一比谁做的最好。
4、我们还可以用美丽的树叶制作好看的书签和小贴画。
四、关心天气变化。
1、你发现天气有哪些变化呢?(主要引导学生能经常关心天气变化)
2、天气变凉怎么办 ?
(1)、听故事:《天气凉了》。
有话大家说:乐乐猴和创创鼠为什么都生病了这样会带来什么后果?(联系实际体会注意身体保健的重要性及生病会影响学习和生活)
(2)、照顾自己我能行:秋天到了,天气凉了,我们该怎么做呢?
给你提个醒:根据当日的天气情况和冷暖的变化,组织学生互相观察各自的穿着,谁能做到了注意保暖防寒,谁穿得少,让学生能主动地给穿得少的同学提个醒。
3、学会观察天气:鼓励学生通过听广播、看电视、上网、看书、向大人询问等多种途径了解秋天的天气特征,学会细心观察,探索研究。
五、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六、拓展作业:
到大自然中看一看,秋天还有哪些变化?
板书设计:
7.秋天到了
秋风 秋叶 秋叶 秋果 秋歌 秋色
8 秋天的收获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初步了解秋天的果实,探究玉米食品生产的过程。
【教学重难点】
认识几种秋天成熟的果实,增强劳动意识和技能,懂得珍惜劳动成果,尊敬付出劳动的人。
通过各种感官观察认识几种秋天成熟的果实,初步学习用分类的方法进行简单的探究活动。
【教学过程】
活动一:你说我猜
现在老师带大家做个小游戏,游戏的名字叫“你说我猜”。游戏的规则是:
1.请一名学生背对大家。
2. 教师通过课件展示某种秋天的果实,并请一名学生用语言对该收获物的特征进行描述,说得不全时,可请其他同学补充。
3.背对大家的学生根据同学们提供的线索猜出它是什么,猜对的给予奖励。
4.能清楚描述出收获物的特征的同学也同样给予奖励。
活动二:收获的季节
导入:
刚才我们猜得果实都是秋天的果实,秋天到了,农田里、果园里都是一派丰收的景象,现在让我们乘着小火车,去农田里、果园里看看秋收的美景吧!
1.播放农田里、果园里丰收景象的图片,让学生欣赏,并初步感知秋收的喜悦之情。
2.我们在商店里看到了那么多美味可口的果实,它们是从哪里来的呢?学生结合图片交流自己的感受,感受丰收的喜悦。
3.交流自己看到的或是参加过的秋收活动。
活动三:欣赏儿歌
1.出示儿歌
香喷喷的米饭哪里来?
白花花的大米做出来;
白花花的大米哪里来?
金灿灿的稻谷脱出来;
金灿灿的稻谷哪里来?
农民伯伯种出来。
一粒稻谷一滴汗,
爱惜粮食理应该。
2.欣赏儿歌,学会珍惜粮食。
活动四:玉米与我们的生活
1.交流你所知道的玉米制品。
2.说说玉米制品对人体有什么好处。
3.玉米制品中有谁的功劳:以一种玉米食品为例说说它的制作过程,从而感受到一种食品凝聚着农民、工人、科技人员、商人等无数人的劳动,我们应该学会珍惜粮食。
4.你了解玉米的种植过程吗?引导学生探究玉米的种植过程。当学生谈到玉米的收割时,教师及时补充过去人们是怎样收割玉米的,从而让学生感受科技给农业带来的变化。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了解秋天的果实,感受丰收的秋天。
【教学重难点】
感受丰收的秋天。
【教学准备】
1.调查自己家乡的秋天有哪些收获。
2.每人准备秋天的果实一、两种。
【教学过程】
活动一:做游戏“猜一猜”
1.教师让学生们把各种物品放在口袋里或用布盖在桌上。
2.一名学生把手伸进口袋里或布下面,在不拿出物品的情况下,通过触摸猜出物品的名字,然后拿出该物品,请全班同学检查说得对不对。猜对了,大家给予掌声鼓励。
3.出示儿歌
辛勤汗水换硕果,
丰收会上欢乐多。
你说我说大家说。
共话明天新生活。
活动二:我给果实分分类
1.将全班同学根据座位就近分成4至6人一组,每组学生都将自己带来的水果摆放在桌子上,请大家利用各种感官感知各种水果的特点。
2.每个小组的学生将自己组的果实进行自由分类,教师不规定分类的标准,并鼓励大家进行与别人不一样的分类。学生分好后要向组内的同学说出自己是怎样分的?为什么这样分?教师可巡回提问,引导学生说明自己的分类理由。
3.将自己分类的情况写或画在记录纸上。
活动三:拼盘大赛
1.小组合作,洗净手和果实后,削皮切块或去壳。
2.每组做1至2个水果拼盘,教师鼓励大家比一比谁的拼盘有创意,水果色彩搭配得当。做拼盘时,不允许用手直接拿准备好的水果,必须用筷子夹。
3.每组委派一个人讲解本组的创意。
活动四:拼盘大餐
1.全班同学一起品尝水果拼盘。
2.蒙住一名学生的眼睛,请他品尝水果,让他猜猜是什么水果,并说说为什么?
活动五:留下果实
1.秋天给人们带来丰收的喜悦,秋天给人们带来美味的享受,秋天更是视觉的大餐,那么如何将它们留住。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办法。
2.学生画出自己喜欢的水果或是用橡皮泥做。
3.展示并介绍自己的作品。
9 寒冷的冬天
【教学目标】
1.情感与态度: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增强对严寒中坚守工作岗位的人们的尊敬和热爱。
2.行为与习惯:寒冷的冬天里,会保暖御寒,增进身体健康。
【教学重难点】
1.重点:了解冬天的气候特征和有关的自然现象,掌握御寒保暖的方法。
2.难点:增强对严寒中坚守工作岗位的人们的尊敬和热爱。
【教学准备】
教师收集冬季来临,天气冷了的信息,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内容包括各地冬天的景色、儿歌等。
【教学过程】
一、冬天到了
1.激情导入,揭题。
同学们,最近一段时间,我们观察了天气的变化。我们发现气温越来越低,看来,冬天向我们走来了。(引出课题《寒冷的冬天》)
2.感受冬天大自然的特点。
(1)冬天来了,让我们一起到冬的世界里去探寻一下吧。
(出示一组冬景,如雪景图、小河结冰图、小朋友穿棉衣图、动物冬眠图等)同学们,你们发现什么了?(通过看图,学生明白冬天到了,天冷了,好多地方都下雪了,有些动物冬眠了。)
(2)同学们课前老师布置大家观察我们的生活,你又有哪些发现呢?
学生交流课前观察到的冬天里动、植物的变化以及人们穿戴的变化。
教师小结:学唱儿歌《冬天到》。
二、冬眠的动物
1.教师:讲故事《冬眠的小动物》。除了故事里说到的小动物,我们一起来看看其他动物是怎么过冬的。
2.讨论:画面中的小动物都是怎么过冬的,并在课件中将它们的图片按过冬方式放到相应的位置。
3.讨论:哪些动物是以冬眠为过冬方式的?除了这些动物之外,小朋友还知道哪些需要冬眠的动物?
三、冬天注意啥
1.学会保暖,防感冒。
(1)天气很冷,我们应注意身体。怎样使自己暖和起来防止感冒呢?让学生一起归纳方法。(冬天外出时,搓搓手、跑跑步、活动一下身体,这样能促进血液循环,身体就会变得暖和,出门要多穿衣服,戴手套、帽子、系围巾穿棉鞋这样可以保暖,用热水袋,捂冰冷的手和脚很舒服。)
(2)冬天,我们还应注意什么呢?(洗脸洗手后擦点护肤品,可以防止皮肤干燥开裂。使用取暖器或空调,让房间温度升高就不会冷了。)
(3)模拟表演。
2.学唱儿歌《冬天到》。
四、他们还在工作
1.天气很冷,各种植物都枯萎了,连青蛙、蛇等动物都冬眠了,但是我们却能吃到各种新鲜的蔬菜,是谁在寒冷的冬天里辛勤的劳作呢?
2.我们身边还有哪些人是不怕寒冷,坚持工作的?他们怎样工作?
3.我们怎样做一个不怕寒冷、勇敢坚强的小学生啊?说说你的打算。
五、小结。
1.同学们,通过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2.希望同学们做一个不怕寒冷,意志坚强的小学生。
磁铁
10 磁铁的力量
教学目标
1.能说出常用的不同外形的磁铁;能描述磁铁可以直接或隔着一段距离对铁、镍等材料产生吸引作用。
2.能按照实验方法进行实验,能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3.能对磁铁吸引物体产生浓厚的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
能描述磁铁可以直接或隔着一段距离对铁、镍等材料产生吸引作用。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与本课有关的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的图片或视频。
2.条形磁铁、蹄形磁铁、环形磁铁、柱形磁铁、实验记录单、一元硬币、家门钥匙、铁钉、曲别针、塑料尺子、橡皮、积木等材料。
学生准备 铅笔、橡皮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环节1-1】:出示一个魔法棒(由磁铁制作而成)和一个盘子,盘子里面装着小星星和小月亮(其中一个星星中间增加一个一元硬币)。教师表演先请学生试用魔法棒,让学生用魔法棒点、吸星星和月亮,月亮和星星吸不起来;教师再去吸加了硬币的星星,星星能被吸起来。让学生猜一猜,,为什么你们没办法让星星能吸起来,老师却可以?
【教学预设:有的学生能猜测到是磁铁的力量,教师秘而不宣,留下悬念,学完本课内容后再揭示秘密。】
【环节1-2】有同学提到了磁铁,我们今天就来研究一下磁铁。提出问题:生活中的哪些物品容易被磁铁吸引呢?
(二)观察材料,做出假设
展示“候选人”:一元硬币、家门钥匙、铁钉、塑料尺子、橡皮、积木、曲别针。请学生观察材料,帮助磁铁“找朋友”。启发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进行猜测:哪些物体可能会被磁铁吸引,有资格成为磁铁的“好朋友”。
【教学效果:在生活中学生已经接触过磁铁,知道一些磁铁吸引物体的性质,大部分学生认为一元硬币、家门钥匙、铁钉、曲别针都能被磁铁吸引。】
(三)掌握方法,实验探究
【环节3-1】掌握方法,明确要求
【播放视频,方法指导:请每个同学打开自己的实验材料袋1,找到磁铁,再手持磁铁依次直接去触碰托盘里的这些“候选人”,如果它能牢牢的跟磁铁黏在一起,就说明它能被磁铁吸引,成为磁铁的好朋友。】
【注意事项:物品轻拿轻放;交流轻声细语;做好实验记录。】
【环节3-2】学生实验,观测记录 屏幕出示实验步骤,进行实验。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亲自实验验证哪些物品能被磁铁吸引,实际上一个观察的过程。观察凭借的是学生的形象思维,这是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是建构知识的重要环节。】
附;实验观察记录单
【环节3-3】形成知识,提出新问题
让学生汇报实验过程中你是怎么做的(过程与方法)以及你的实验发现(现象),并根据区分实验中观察到的可以被磁铁吸引的物体及不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来分别进行交流。并借助板书将这七种物品进行分类,不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有:家门钥匙、塑料尺子、橡皮、积木;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有:一元硬币、铁钉、曲别针。为什么铁打和曲别针都能被磁铁吸引呢?(因为都含有铁这种金属)此时教师出示“铁”并板书。教师揭示一元硬币含有“镍”这种金属材料再出示“镍”。引导学生归纳出磁铁可以直接对铁、镍等材料生吸引作用。
【设计意图:本环节在思维层面上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 分析(汇报实验方法和现象)
↓
比较(找不同:有些物品能被磁铁吸引,有些不能)
↓
铁钉
家门钥匙
积木
一元硬币
塑料尺
橡皮
曲别针
分类(分成两类:能被磁铁吸引的及不能被磁铁吸引的)
↓
比较(找相同:铁钉和曲别针都含“铁”;找不同:一元硬币里还有“镍”)
↓
归纳(磁铁可以直接对铁、镍等材料产生吸引作用)
小学生的心智发展有其独特的规律。通过培养和训练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帮助他们在学习中融入科学的思维方式,低年级让小学生可以利用思维来更深刻的认知学习生活中的事物。学生的思维经历了这样一个完整的过程,完成了对第一层知识的建构:磁铁可以直接对铁、镍等材料产生吸引作用。】
提出新问题:当磁铁跟它的好朋友有一段距离时,磁铁还能吸引它们吗?
【环节3-4】掌握方法,明确要求
【播放视频,方法指导:打开实验材料袋2,将曲别针放在直尺的蓝刻度线(0厘米)位置,当磁铁由远及近:从红刻度线(6厘米位置)到黄刻度线(5厘米位置)再到绿刻度线(1.5厘米位置)缓慢靠近曲别针。】
【注意事项:物品轻拿轻放;操作认真观察 记住实验现象。】
【环节3-5】实验验证,观察现象 屏幕出示实验步骤,学生进行实验。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实验,培养观察实验现象的能力和动手的能力】
(四)讨论交流,形成知识
让学生汇报实验过程中你是怎么做的(过程与方法)以及你的实验发现(现象):磁铁在红刻度线的位置时,曲别针是什么状态;磁铁在黄刻度线的位置时,曲别针是什么状态;磁铁在绿刻度线的位置时,曲别针是什么状态。引导学生认识:磁铁不仅可以直接吸引曲别针,还可以隔着一段距离对曲别针产生吸引作用。进而得出本课结论:磁铁可以直接或隔着一段距离对铁、镍等材料产生吸引作用。
【设计意图:本环节在思维层面上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 分析(汇报实验方法和结论)
↓
比较(找不同:磁铁在不同位置时,曲别针的状态)
↓
归纳(磁铁也可以隔着一段距离对曲别针产生吸引作用。)
学生的思维经历了观察、分析、比较、归纳,完成了对第二层知识的建构过程:磁铁可以隔着一段距离对铁、镍等材料产生吸引作用。】
(五)揭秘魔术,拓展应用 【环节5-1】认识不同形状磁铁
(课前为每个小组的学生不同成员准备了不同形状的磁铁)请学生仔细观察今天用到的磁铁,找出磁铁相同的地方(性质相同),以及不同的地方(形状不同),并认识各种形状的磁铁:条形磁铁、蹄形磁铁、柱形磁铁、环形磁铁等。
【环节5-2】演绎推理,揭密魔术。
演绎推理:磁铁能够吸引铁、镍材料,月亮能够被磁铁吸引,所以这个月亮一定含有铁或镍。
实物验证:老师打开纸制月亮,观察里面确实有硬币。
【环节5-3】布置任务:寻找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
11 磁极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磁铁上磁力最强的部分叫磁极,磁铁有两个磁极。
过程与方法
1、在观察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问题作出假设性解释
2、通过实验获取证据,用证据来检验推測。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认真实验、细致观察的重要性
2、体验重复实验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鼓励学生设计不同的实验方案,研究磁性强弱的问题,从某方面对不同的实验方法做出比较和评价,体会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指导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要注意收集数据,利用数据验证磁铁的两个磁极磁力最强。
教学准备
为小组准备小钢珠、大条形磁铁、回形针,没有标识的磁铁。
教师准备蹄形、环形等不同形状的磁铁,回形针。
教学过程
一、悄景导入:
1、(实物出示)看,这是什么 (小钢珠和条形磁铁)如果把小钢珠放在条形磁铁的中间,一松手,会出现什么现象 学生猜测
2、我们来试试吧!教师演示(多做几次)看到了什么 (小钢珠在磁铁上总向两边滚)
3、这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学生猜想,做出假定性解释。
二、磁铁什么地方的磁力大:
1、是不是真的像大家说的那样,同一块磁铁各部分的磁性不一样强呢?那我们猜条形磁铁哪些部位磁性最强
2、这只是大家初步的想法,怎样用科学的实验数据或现象来证明我们的观点呢?要比较磁铁的各部分磁性谁更强,可以怎么比?
3、学生讨论并设计实验方案
4、交流汇报实验方案
(1)如果要测磁铁各部分能吸起回形针数,该怎么做 磁铁是放在桌上好呢还是挂起来 可以在条形磁铁的哪些部位放回形针 为节约时间我们可以选择几个有代表性的点,板书条形磁铁,并选择五个点,回形针怎么放 我们可以一个接一个放(演示)现在放了几个 如果再放上去要掉下来了,算吸起几个 注意一定要轻轻的放上去,细心些。要不要记下各部位吸起的回形针数,记在哪里 在记录纸上就有这种实验方法的
记录处,我们来看一下,分别在磁铁的1、2、3、4、5处下面的括号中记录下来
5、各小组实验数据汇总。
6、我们一起来观察分析一下,从我们的汇总数据里,我们可以发现些什么信息 (物体挂得多,说明磁力强;物体挂得少,说明磁力弱。)
7、小结
我们把磁铁吸引最强的部分叫磁极。(板书:磁铁的磁极)
想想一块磁铁磁极有几个 (2个磁极)
8、做实验:把条形磁铁放在有曲别针的盒子里,再拿起来观察,有什么现象 磁铁的两端吸了很多曲别针,说明磁铁的磁力真的很强
三、磁铁的两极
1、将条形磁铁悬挂起来,当磁铁停止转动以后,观察它的两个磁极分别指向哪里
师:探究之前,咱们先明确一下教室的东南西北(已贴好)
请拿出你们的右手指出正南方向,左手指出正北方向。(明确方向,为下一活动做好准备)
2.师:非常好。方向明确了,谁来告诉大家这根条形磁铁现在指向哪两个方向?
生:一极指南,一极指北。(师:请你说清楚,红色的一端指向 ,蓝色的一端指向 )
3.师:同意吗?我们来做一个实验,老师让磁铁晃动起来,(轻轻地推)猜猜看,当它静止时,红色,蓝色部分又会指向什么方向?请你猜。(指名3个学生)(速度快,点前面的学生)每个人都把自己的猜想记在心里。现在,磁铁静止了,仔细观察,自己猜的和实验结果是不是一样?
生:(师指导说明确)是一样的。
师:也就是?红色的这一端指向?蓝色的一端指向?
师:你们猜的跟实验结果是一样吗?(是)。同学们,通过两次观察,我们发现,磁铁静止不动的时候有什么特点?(点两三个学生。)
4.生:磁铁静止时,总是红色指向北,蓝色指向南。
(激发探究磁极与方向关系的欲望)
5.师:这根磁铁静止的时候总是红色的一端指向北,蓝色的一端指向南,那么是不是所有的条形磁铁都有这个特点呢?我们再来猜猜看,你认为?你认为呢?
猜想需要实验来验证,先请大家看到温馨提示,(师读,边读边解说)
6.(课件出示)温馨提示:
(1)悬挂磁铁时,尽可能地远离其他磁铁和铁质物品;(把其他磁铁放进离支架最远的那个抽屉)
(2)轻推一下磁铁,让旋转的磁铁自然静止,观察它的方向,不要干扰;
(3)反复做两次,准备汇报。
7.师:请大家看到,每个小组的支架上已经悬挂好了条形磁铁,注意观察,磁铁现在静止下来所指的方向,记在心里。请组长轻轻地推动条形磁铁,再仔细观察,磁铁再次静止下来时所指的方向。开始实验吧。(提醒学生,老师说开始后才可以开始试验。)
8 师:哪个小组的磁铁静止下来了,第 组,真棒!
还有哪个组的磁铁也静止了?你们的磁铁两端所指方向是?(学生回答)
你真是个善于观察的孩子!
9.师: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发现,一个能够在水平方向上自由转动的磁铁,当它静止时,总是红色的一端指向?蓝色的一端指向?
10.师:人们把指北的磁极叫北极,指南的磁极叫南极。(贴黑板纸)(读一遍)在科学领域里,北极,国际上通行用N来表示,(边说边板书)南极则用S表示。(边说边板书)(大头笔写)
11.师:孩子们,我们刚才用悬挂磁铁的方法,找到了大条形磁铁的南极和北极,现在请小组长轻轻地拿下磁铁,像曾老师一样,在磁铁的两极标上N和S。其他同学观察和讨论,开始行动吧。
总结:通过实验我们得出:当磁铁静止时,它的两个磁极分别指向南方和北方。磁铁能指示南北,指北的一端叫北极,也叫N极;指南的一端叫南极,也叫S极。磁铁总是同时存在着两个不同的磁极。
四、拓展与应用
1、认识蹄开磁铁的磁极
(1)出示蹄形磁铁、它的磁极在哪里呢
(用小钢珠测试,因为磁极磁性最强,钢珠会自动滚向磁铁的两个磁极。)
(2)、试试蹄形磁铁各部位的磁力,找磁力,并做好记录
(3)、小组推荐一位同学回答实验结果,1号和5号分别挂了几颗,2、3、4号分别挂了几颗,说明1号和5号磁力最强,也有两个磁极,即南极和北极
2、了解司南
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两千多年前,中国人最早发现的磁石,制作了司南。
五、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六、板书
磁铁的磁极
磁铁上磁力最强的部位叫做磁极
南极
北极
12 磁极的相互作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磁铁的磁极有南北之分,同极相互排斥,异极相互吸引。
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实验验证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磁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知道相同的磁极相斥,不同的磁极相吸。
教学难点
在活动中掌握并应用各种探究的方法。
教学环境与准备:
学校录播教室;学生分组实验(4人*12小组):磁针*1、磁针底座*1、条形磁铁(大)*2、U型磁铁(大)*2、小车*1、观察记录表*1;教师演示课件课件。
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
上节课,我们用标记法将磁铁分成A、B、C、D四个不同的部分,通过吸引铁钉实验,发现磁极的磁性最强,我们把磁铁中磁性最强的部分叫做磁极。磁极通常是成对出现的,同一块磁铁的两个磁极是完全一样的吗?这节课我们继续深入研究磁极中所蕴藏的科学奥秘!在正式学习之前,老师想考考同学们,谁能正确指出教室的东西南北四个方位?
设计意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引出本课学习的重点——磁极(相互作用),同时引导学生思考磁极与方向的关系,为下一节磁极与方向的关系做好铺垫——由下一节的学习认识到磁极的指向性有很强的专一性,磁铁的两个磁极不完全一样。
磁极与方向:
师:我们研究磁铁,老师为什么让同学们辨认起了方向?相信通过之前的学习,同学们心中已然有了答案,谁来说一说?
生:指南针的磁针就是一小片磁铁,能指示方向。
师:我们能让这块磁铁像指南针一样?
生:(进行猜想并交流想法)
师:(对学生的表达给予积极的评价,并引导其深入思考)老师带来了一个好帮手,它能让磁铁在水平方向自由的旋转,(出示磁铁座,进行操作演示)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磁铁静止时磁极指示的方向。
生:(认真观察实验,知道实验现象)
师:我们看到磁铁已经静止,两个磁极各指向了相对的两个方向,想一想,我们现在就已经能准确判断方位了吗?为什么?
生:(能或不能,并说明理由)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加以引导,让学生理解重复实验的重要性)看来重复实验对于我们获得科学真知很重要。相信同学们已经迫不及待地想通过亲自动手验证“自制指南针”的准确性,先别急,想一想做这个实验需要注意些什么?
生:(预设:1.实验时移开周围铁制品,以免干扰实验;2.节约时间,拨动磁铁的力量不要太大;3.每次实验结束及时记录实验现象)
师:光验证自制指南针的准确性还不够,我们今天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探究磁铁的磁极是否完全一样,思考一下,在实验中,我们需要留意观察到什么现象才能判断两个磁极是一样的或是不一样的?
生:(思考并尝试说出实验中的留心之处)
师:(学生汇报交流结果,教师引导揭示要点)为了准确区分没有任何标记的磁铁,我们第一次实验结果就根据磁极的指向用铅笔在磁极上标记北方为“N”,南方为“S”。
生:(明确实验要求进行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师:通过多次实验,你观察到什么现象?
生:“N”总指向北方,“S”总指向南方······
设计意图:本节的学习进行了大量的重复实验,意在让学生认识到重复实验对于认识科学事实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其二在于通过不断的重复实验验证磁铁与方向的关系,通过多次重复实验,并引导学生对每次实验结果进行标记,发现磁铁的指向性具有很强的专一性,即磁极N始终指向北方,S始终指向南方,从而得出同一块磁铁的两个磁极是不完全一样的,为下一节的学习埋下伏笔。
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师:看来,磁铁在指示方向时磁极有很强的专一性,如果我们让相同或不同的磁极相互靠近,分别会出现什么现象呢?请各小组拿出磁铁开始实验,观察现象并记录结果。
生:(学生按要求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通过实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生:(总结)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设计意图:本节学习是本课学习的关键,通过上面两节内容的学习,引出磁极的不同,即有南北之分,通过实验验证学生前概念中磁铁的吸引和排斥与磁极的相同与不同之间的关系,最后得出结论:同极相互排斥,异极相互吸引。
拓展延伸:制作一辆磁动力小车
师:磁力在生活中应用的例子随处可见,其中在交通运输方面最卓越的应用就是它,你认识它吗?
生:磁悬浮列车
师:是的,磁悬浮列车正是应用了磁极间相互吸引或排斥的作用力,让列车飞速运动起来的,
你能利用我们手中的材料设计一个磁动力的小车吗?快试试吧!
生:(动手设计,教师巡视指导)
师:通过观察,老师看到很多小组的小车都在磁力作用下动了起来。其实,复杂的科学背后都是最基本的科学知识,只要同学们善加思考,一定能让最简单的科学道理迸发出最耀眼的光辉。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设计意图:本节是本课的延伸拓展,通过了解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设计一个磁力小车,旨在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设计一个能通过磁铁间相互排斥和吸引的相互作用自由行驶一段距离的小车,将理论学习应用在课堂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创新能力。
板书设计:
磁极的相互作用
两个磁极完全相同?
(同极相互排斥,异极相互吸引)
教学反思:
本课以问题导入,科学问题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起初以方向为问题导向,引导学生思考磁铁与方向之间的关系,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学生不难猜测出指南针的构造中包含磁铁——磁针;随后提出第二个问题:磁铁的两个磁极完全一样吗?想回答这个问题,需要通过另一个问题的答案来解决,即可以将磁铁制作成一个指南针吗?通过重复实验,可以发现磁铁在水平自由旋转静止后,磁极总是指向南北方向,而且通过教师围绕中心问题(两个磁极是否一样)的引导,对每次实验结果进行记录和标记,发现磁极指向专一性的现象,得出结论:磁极有南北极之分,而后引出下一个问题: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怎样?并通过实验验证。最后的拓展实践活动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了评估和升华。拓展延伸活动是本课的亮点,也是STEAM课程理念的一个体现很好地检验了本节课的学习效果;不足之处在于课堂教学语言组织得还不够精炼,各个环节的引导、衔接不够自然,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未进行全面总结。
附:
探究磁铁与方向的关系实验记录表
实验次数 实验结果 实验结论
第一次 磁铁两极(“有”或“没有”)指向南北方向,如果有,用铅笔在磁铁两端标记(“N”和“S”) 磁铁具有的作用,而且每次指示方向的磁极都是的。
第二次 磁铁指示的方向与第一次。(“相同”或“不同”)
第三次 磁铁指示的方向与上一次。(“相同”或“不同”)
磁铁玩具
13 磁铁玩具大比拼(一)
教学目标:
1、设计制作一种磁铁玩具,想好玩具的名称及制作方法。
2、把要制作的玩具画下来。
3、通过交流讨论,改进自己的设计思路。
教学重点难点:设计一种什么样的磁铁玩具
教学过程;
明确本课任务:
1、设计制作一种磁铁玩具,这种玩具要利用磁铁有特性来制作想好玩具的名称及制作方法。
2、把要制作的玩具画下来。
3、通过交流讨论,改进自己的设计思路。
二、设计:
1、你想制作一个怎样的玩具?
2、这个玩具什么地方用到了磁铁?是怎样用的?
3、你设计的玩具是一种新型的玩具还是磁铁志其它玩具组合的玩具?
4、把自己设计的玩具画下来,写出自己的制作方法。
5、比一比,看谁设计的方案又多又独特。
三、展示交流:
1、展示学生的制作方案。
2、讨论交流:看同学们的方法是否合理,对每个设计方案进行评价。
四、改进
通过讨论交流,吸取大家的优点,改进自己的方案。
14 磁铁玩具大比拼(二)
教学目标:
1、根据设计方案制作磁铁玩具。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制作磁铁玩具
教学准备:
准备自己制作玩具的各种材料和工具。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上节课我们设计的磁铁玩具,这节课我们要根据自己的设计方案来制作这个玩具,看谁做的最好。
二、制作自己的磁铁玩具。
举例:制作磁铁飞机
(1)在纸板上画出飞机各部分的轮廓。
(2)涂上,然后剪下来。
(3)在中间打上孔。
(4)用胶把磁铁粘在飞机上。
(5)制作底座。
(6)完成“磁铁飞机”
(7)“磁铁飞机”是根据什么原理制作的?
三、作品展示:
1、展示学生的作品。
2、讨论交流:看同学们的作品制作的怎样,对每个作品进行评价。
四、改进
通过讨论交流,吸取大家的优点,改进自己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