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冀教版四年级科学上第三单元《电》教案
3单元 电
11 电在我家
12 让灯泡亮起来
13 导体和绝缘体
14 安全用电
11 电在我家
教学目标
观察生活和生产中的电器为我们提供了哪些便利,列举三个以上的实例,说明电在生活和生产中的用途。
2、能用图或文字的形式描述电是怎样到达自己家中的。
3、能找出三种节约用电的方法。
4、举例说出停电对现代人生活造成的影响。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说出现代生活中电是不可缺少的重要能源,及停电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难点:能用图或文字的形式描述电是怎样到达自己家中的。
三、教学准备
PPT课件,手摇发电机
教学过程
情景与问题
电是现代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能源,你知道在发明电之前,人们是怎样生活的吗?
出示情景图片
学生看图回答:人们用手洗衣服,用煤火炉烧开水,点煤油灯看书写字,用水熨斗熨衣服,用蒲扇乘凉。
那我们现在呢(我们用电)
问题:电给我们带来哪些便利,它是怎样来到我们家中的
探究与发现
了解电的用途
电广泛应用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电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观察生活和生产中的电器为我们提供了哪些便利,把电的用途记录下来。
电的作用:
1.灯光照明。2.动力工具。3.动力交通。4.取暖制热。5.科技科研。6.网络传媒。7.通讯社交。8.军事航天。9.农业发展。
还有很多很多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都离不开电。
确实,电为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的便利,如果没有电,生活会是怎样的呢?
体验停电
夜晚,我们正在读书,假如停电一小时,人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
生:街道一片漆黑,点蜡烛照明,电视不能看,人们无所事事。
停电对现代人的生活来说影响太大了,现代城市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电!如果没有电:工厂停工(机器用电)、学校停课(教室里投影机、投影仪、电脑都用不了)、商店停业、医院停诊、宾馆饭店关门、机关单位停止办公(该调出来的文件调不出来,该打印的文件打不出来,该传送出去的文件传不出去)、停水(水泵不转)、停气(压气机不动)、飞机停飞(没有导航指挥飞机怎么飞,没有塔台指挥飞机怎么起降)、火车停运(电力机车没有电...,线路上没有信号...)、通讯瘫痪、公交系统瘫痪(地铁列车没电...公交汽车加不了油...)、交通指挥瘫痪(马路没有信号灯,监控系统不能用,各种指令发不出....)
电从哪里来
问:既然电对人们如此重要,那么电是从哪里来的呢?
观察手摇发电机的构造,它由哪几部分组成,它是怎样发电的?
教师讲解:手摇发电机中的基本构造组件就是定子和转子,定子一般是永磁体,转子是线圈。
在外力的带动下线圈在磁场当中作切割磁力线运动产生感应电动势,如果内部线圈通过电刷与外部电路构成一个闭合的回路那在这个电路当中就形成电流。
问:现代生活中,发电的方式有哪些?
现代生活中,发电的方式有:水力发电、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等。
问:日常生活中,接通电源,电器就可以工作了,那么发电厂发出的电,是如何来到我们生活中的呢?
查看图片
总结:发电厂发出的电,经过高压运输、变电站变压和长途输送,最后到达用电场所。
应用与拓展
节约用电
很多发电厂需要用煤,天然气等不可再生的资源发电,节约资源,从我做起。
节约用电倡议书:1、随手关灯,2、不用让电器长时间处于待机状态,3、适度控制电热水器的水温,4、空调制冷温度不宜过低。.......
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电在我家
电的用途:1.灯光照明。2.动力工具。3.动力交通。4.取暖制热。5.科技科研。6.网络传媒。7.通讯社交。8.军事航天。9.农业发展。
电从哪里来:发电厂发电→高压输电→变电站变压→低压输电线路→家庭电路→用电器
节约用电
12 让灯泡亮起来
教学目标
1、能用一些基本的组件连接一个简单的电路。
2、能举例说明常用电器的工作需要电源、开关、电线,并需要一个完整的回路。
3、能将自己设计的电路图画下来。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用一些基本组件连接一个简单的电路。
教学难点:画出自己连接的简单电路图。
三、教学准备
小灯泡、电池、导线、开关、灯座、电池盒等
教学过程
情景与问题
出示情景图片
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灯,可以照明,还可以使夜晚变得绚丽多彩。
问题:怎样让灯亮起来呢?
(二)探究与发现
让灯泡亮起来
观察电池、导线和灯泡,试着将它们连接起来,记录导线连接电池和灯泡不同部位时的发光情况,把使灯泡发光的成功连接方式画到《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十四页第一题
特别注意:不能用导线同时连接电池的正负极。
学生活动
小组交流描述方式
小结:灯泡、导线和电池连接形成闭合回路时,灯泡就会发光。
增加电池盒、灯座和开关,怎样把它们连起来,让小灯泡亮起来。
2、控制灯泡的亮和灭
将开关、灯泡、电池和导线连在一起,用开关控制灯泡的亮和灭。完成《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十四页第二题,用导线把下面的元件连接成电路。
学生连接,教师巡视
模仿实验室开关的构造,用曲别针做一个简易开关,并把它连接到电路中,检验开关的作用。
小结:电源、导线、用电器和开关是构成电路的必要元件,通过开关切断闭合回路是控制电路的一种方法。
应用与拓展
让多盏灯亮起来
根据前面的电路知识,设计一个使多盏灯亮起来的电路,并试一试用实物连接。
把自己设计的电路示意图画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上。
教师补充讲解:常用的电路连接方式,串联和并联
串联:两个或两个以上用电器顺次连接到电路中,这种连接方式叫串联
串联电路特点:电流路径,只有一个;开关能同时控制所有的电器,与开关的位置无关。
各电器相互影响,一个用电器坏了,其他用电器都不能工作。
并联:两个或两个以上用电器并列在一起再连接到电路中,这种连接方式叫并联
并联电路特点:电流有两条或多条路径;干路的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支路的开关只控制本支路。各元件可独立工作,一个用电器坏了,其他用电器不受影响。
同学们比较课本第36页的两个电路图,说一说哪一个是串联,哪一个是并联?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
板书设计
让灯泡亮起来
灯泡、导线和电池连接形成闭合回路时,灯泡就会发光。
13 导体和绝缘体
教学目标
能通过自行探究与实验检验生活中哪些物体导电,哪些物体不导电。
构建适合学生认知能力范围内的导体和绝缘体的基本概念。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什么是导体,什么是绝缘体。
知道人是导体
了解导体和绝缘体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实验探究哪些物体导电,哪些物体不导电,并初步建立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
难点:怎样知道人是导体
教学准备
曲别针、塑料尺、铁钉、铜线、干木条、玻璃片、橡皮、陶瓷片、电池、灯泡、导线等
教学过程
情景与问题
在我们周围的物体中,有的很容易导电,有的却不容易导电。我们要学会分辨常见物体,哪些容易导电,哪些不容易导电。出示准备好的物体,让同学们辨认。
问:这些物体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它们能导电吗?
探究与发现
哪些物体能导电
出示:曲别针、塑料尺、铁钉、铜线、干木条、玻璃片、橡皮、铝片和陶瓷片
教师先引导学生预测一下,哪些能导电,哪些不能导电。
1 2 3 4 5 6 7 8 9 10
曲别针 塑料尺 铁钉 铜线 干木条 玻璃片 橡皮 铝片 陶瓷片
导电
不导电
学生预测,把预测结果填在记录表中
我们的预测结果正确吗?下面我们用实验来验证一下
将上述物体分别连接到电路中,观察灯泡是否会亮起来,把实验结果记录在记录表中
1 2 3 4 5 6 7 8 9 10
曲别针 塑料尺 铁钉 铜线 干木条 玻璃片 橡皮 铝片 陶瓷片
灯泡亮
灯泡不亮
结论:能使灯泡发光的物体可以导电,不能使灯泡发光的物体极不易导电。
那么,哪些材料制成的物体能导电,哪些材料制成的物体不易导电?
给物体分类:曲别针、铁钉、铜线、铝片都是金属材料,它们能导电;塑料、干木、玻璃、橡胶、陶瓷等不导电。
我们把能导电的物体称作导体;把极不易导电的物体称作绝缘体。
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会学到物质的分子结构。所有的金属都是导体,当然,除金属外,石墨、大地、一些溶液等也是导体;还有一类被称做半导体的材料,它们通常在一般情况下是不导电的,但在温度升高或光照等一些特殊情况下,会变成容易导电的物体。离我们最近的一种会转化导电性质的材料就玻璃,它在固体的情况下是绝缘体,如果加热到熔融状态下则会变成导体。
人能导电吗
人能不能导电,我们可以用验电球来检测
验电球是由电源和灯组成的电路,可以检测人体是否导电,方法是:用两只手分别接触验电球的金属部分,若验电球发光,表明人体能导电,否则,表明不导电。
学生实验
汇报实验结果:人体能导电,是导体。
问:水能导电吗
同样我们用验电球来验证水能导电(但纯水不导电)
既然人体和水都是导体,我们在生活中应该注意什么呢?
如:有人触电,不能直接用手拉;用电器失火,不能用水浇等等
应用与拓展
导体和绝缘体的应用
师:导体有用还是绝缘体有用?为什么??
学生思考。
师:事实上,导体和绝缘体都有用,离开谁都不行。导体呢,把电送到人们需要的地方去;绝缘体呢,可以阻止电被传到到人们不需要的地方。
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导体,哪些地方用到了绝缘体?把结果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上。
如:插头内部的金属芯是导体,插头外部的塑料是绝缘体;电线内部的铜丝、铝丝是导体,电线外部的胶皮是绝缘体;高压输电线是导体,电线杆上的陶瓷是绝缘体。
课堂小结:
我们再回顾一下这节课的内容。容易导电的物体,我们称为(停顿一下)导体;不容易导电物体,我们称为(停顿一下)绝缘体。人们利用导体把电送到(停顿一下)人们需要的地方
人们利用绝缘体阻止电去人们(停顿一下)不需要的地方,因此我们要好好保护这些绝缘材料。
板书设计
导体与绝缘体
铁钉 橡皮擦
曲别针 气球
铜线 塑胶尺
… 铝线 干筷子
容易让电流通过 不容易让电流通过
人、普通水、大地都能导电
14 安全用电
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
能说出安全用电、预防雷电事故的正确做法。
(二)过程方法:
1. 能通过阅读资料的方式获取有关安全用电和预防雷
电事故的常识。
2. 能利用分析、推理、概括等方法得出结论。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与同学合作探究,分享彼此的想法。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日常生活中一些不安全的用电习惯,防雷电的知识。
教学难点:掌握一些用电事故的急救方法。
六、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现代生活、我们离不开电,电是生活中的重要能源,而发电厂输送的高压电和生活用的交流电电压都远远超过人体的安全电压,如果使用不当或电器老化都会引发用电事故;雷电也会给人们带来伤害......那么,怎样预防触电和用电事故呢?
板书课题:安全用电
(二) 探究发现,建构新知
1、哪些做法容易引起用电事故
出示几幅用电图片
学生观察图片,根据已有的知识判断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
(PPT展示)
2、安全用电
要避免用电事故,养成安全用电的好习惯是非常有必要的。请和大家一起制定一份“安全用电守则”
3、预防雷电事故
雷电是自然界中的一种放电现象,被雷击物已发生爆炸、扭曲、电器短路、金属融化、火灾等现象而导致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那么在室外遇到雷电天气时,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查阅资料,向大家宣传预防雷电的常识。
(三)巩固新知,课堂练习
师:接下来我们看一下这节课的学习情况。(出示PPT题目)
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表现的非常不错,相信大家也都有了安全用电的常识,并且能够安全有效的处理触电事故。
(五)课后作业
学习用电事故急救的方法,当发现有人触电了,家用电器着火了如何急救。
好,同学们,下课。
八、板书设计:
安全用电
安全用电常识
防雷电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