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期中质量考查测试题(二)含答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生活中不属于热胀冷缩现象的是______。
A.刚煮熟的鸡蛋用冷水冲洗 B.生病后打点滴
C.夏天时高压线松驰下垂 D.立交桥上留下的缝隙
2.利用风来传播种子的特征是( )。
A.果实在成熟时会突然炸裂 B.轻,带翅或绒毛 C.有小刺或多肉好吃
3.下列做法中属于利用热胀冷缩的是( )。
A.新买的饮料瓶中的饮料都是没装满的
B.铺地板砖时要留一定的缝隙
C.把煮好的鸡蛋用冷水冲泡后容易剥壳
4.下列植物的茎属于地下茎的是( )。
A.红薯 B.土豆 C.萝卜
5.我们炒菜吃的黄瓜,是吃黄瓜的( )。
A.果实 B.种子 C.子叶 D.胚
6.一杯水放在冰箱中,水开始结冰的过程(开始出现冰之后到完全变成冰之前),温度计的示数变化情况是( )。
A.不变 B.降低 C.升高
7.大鲵俗称娃娃鱼,属于以下哪类动物( )。
A.鱼 B.两栖动物 C.哺乳动物 D.爬行动物
8.下列种子的传播方式是靠动物皮毛携带的是( )。
A.蒲公英 B.苍耳 C.莲子
9.下列水生动物中属于哺乳动物的是____。
A.鲸鱼 B.鲨鱼 C.钢鱼 D.鲤鱼
10.下列做法不会危害动物生存的是( )。
A.在森林里烧烤野炊
B.食用人工养殖的鲟鱼
C.在果园中大量喷洒农药
二、填空题
11.根据身体内是否有由脊椎骨所组成的脊柱,科学家将动物分成( )动物和( )动物两大类。
12.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已经能利用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或它们的一部分,在人工控制的条件 下培育完整的植株。这是科学家经过近百年的研究,才探索出的一项新技术——植物的_________技术。
13.一般情况下,水受热时体积____,遇冷时体积_____,这种变化就叫作热胀冷缩。
14.生活中,我们经常用_______测量温度,它是利用________的性质制造的。
15.玉米、水稻等植物是靠( )传播花粉的。
16.营养繁殖: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一般情况下,热空气( ),冷空气就流过来补充,就形成了风。
18.孔明灯和热气球能在空气中上升,利用了_________的原理。
三、判断题
19.小猫在出生时就已经是小猫了。( )
20.像乌龟这样身体要有四肢,腹部贴地爬行的动物就是爬行动物。( )
21.为了实现冷热空气的对流,房间里的空调通常安装在墙壁的上方。( )
22.中华秋沙鸭生活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的珍稀动物。( )
23.啤酒瓶不装满是为了避免夏天气温高爆瓶了。( )
四、连线题
24.将下列植物与其传播种子的方式连起来。
蒲公英 靠风力传播种子
葡萄
莲 靠动物传播种子
椰果
樱桃 靠水力传播种子
五、简答题
25.我们身边的那些现象与固体的热胀冷缩有关?
26.两栖动物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六、实验题
27.在探究“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这个问题时,大家设计了对比实验。以下是某同学的部分实验记录(有些记录省略了),请大家观察并回忆一下整个实验情况,回答下面的问题。
(1)实验中研究了哪些因素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2)怎样保证以上实验公平?
(3)实验得到什么结论?
七、综合题
28.我会分类(填序号)
①蜥蜴 ②大鲵 ③蝾螈 ④响尾蛇 ⑤青蛙 ⑥龟 ⑦扬子鳄
(1)两栖动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爬行动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2页,共3页
试卷第3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热胀冷缩是物体的一种基本性质,物体在一般状态下,受热以后会膨胀,在受冷的状态下会缩小。大多数物体都具有这种性质。
A、刚煮熟的鸡蛋用冷水冲洗,热的鸡蛋与冷水冲击会收缩,让鸡蛋更好脱膜。该选项属于热胀冷缩。
B、生病后打点滴,没有应用到热胀冷缩。该选项不属于热涨冷缩。
C、夏天时高压线松驰下垂,夏天高压线下垂,冬天高压线会因为受冷而收缩,该选项属于热胀冷缩。
D、立交桥上留下的缝隙,夏天受热会膨胀,留有缝隙以免地面鼓起,该选项属于热胀冷缩。
2.B
【详解】由于植物的种类不同,植物进行传播种子的方式也不同,有的是靠风力传播,有的靠水力传播,有的靠动物传播等。利用风来传播种子的特征是轻,带翅或绒毛。
3.C
【详解】热胀冷缩是物体的一种基本性质,物体在一般状态下,受热以后体积会膨胀,在受冷的状态下体积会缩小。大多数物体都具有这种性质。
A、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新买的饮料瓶中的饮料都是没装满的,是为了防止液体受热膨胀饮料瓶破裂。A不符合题意;
B、固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铺地板砖时要留一定的缝隙为了防止地砖在夏季膨胀变大损坏地面。B不符合题意。
C、把煮好的鸡蛋用冷水冲泡后容易剥壳是利用了物体热胀冷缩的原理。C符合题意。
4.B
【详解】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植物的茎能从下向上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从上向下将绿叶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地下茎是在地下水平生长的粗壮的茎,在其上又长出新的根和芽,土豆、藕、姜等都是地下茎。
5.A
【详解】植物的六大器官中根、茎、叶与营养有关,是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与繁殖有关,是生殖器官,黄瓜属于果实,因此是生殖器官。可见A符合题意。
6.A
【详解】低于0摄氏度,水的温度下降到0摄氏度时,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了固体状态。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当环境温度高于0摄氏度,冰的温度升至0摄氏度时开始融化;冰在融化过程中,冰水混合在一起,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0摄氏度,直至完全融化成水。
7.B
【详解】两栖动物,小时候在水里生活,用鳃呼吸;长大后在陆地生活,用肺呼吸。大鲵,又名娃娃鱼、狗鱼,主产于长江、黄河及珠江中上游支流的山涧溪流中;娃娃鱼都是小时候在水里生活,用鳃呼吸;长大后在陆地生活,用肺呼吸,属于两栖动物。
8.B
【详解】植物散播种子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这是由它们自身的特征所决定的。种子的自然传播方式大体是四种方式,水力传播、风力传播、动物传播、弹射传播。苍耳靠动物皮毛携带种子传播,蒲公英种子是风力传播,莲子是水力传播种子。
9.A
【详解】哺乳类动物是一种恒温、脊椎动物,大部分都是胎生,并藉由乳腺哺育后代。哺乳动物,是动物发展史上最高级的阶段,也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一个类群。鲸鱼具有胎生哺乳的特点,都属于哺乳动物,A符合题意。
10.B
【详解】人类的很多行为直接破坏了生态平衡,如:人类乱砍滥伐、排放废气、在森林里烧烤野炊、在果园中大量喷洒农药,AC的做法会危害动物生存,B的做法不会危害动物生存。
11. 有脊柱 无脊柱
【详解】动物根据有没有脊柱可以分为有脊柱动物和无脊柱动物。脊柱动物还可以分为爬行动物、鸟类、哺乳动物、两栖动物、鱼类。无脊柱动物还可以分为昆虫和软体动物。
12. 茎 叶 根 组织培养
【详解】植物的一块叶或一段茎,在适当的条件下也能培育出完整的植株。经过近百年的探索,科学家发明了用植物的局部组织培养新植株的技术。使用这项技术不仅能快速、大批量地繁育植物,而且不受季节的限制。如今,这项技术也用于拯救珍稀植物。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已经能利用根、茎、叶或它们的一部分,在人工控制的条件 下培育完整的植株。这是科学家经过近百年的研究,才探索出的一项新技术——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
13. 膨胀 缩小
【详解】热胀冷缩是物体的一种基本性质,物体在一般状态下,受热以后会膨胀,在受冷的状态下会缩小。大多数物体都具有这种性质。一般情况下,水受热时体积膨胀,遇冷时体积缩小,这种变化叫做热胀冷缩。
14. 温度计 物体热胀冷缩
【详解】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它的单位通常用摄氏度(℃)表示。要比较准确地知道物体的冷热程度,可以借助于温度计进行测量。常用液体温度计是利用玻璃管内的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来测量温度的。
15.风力
【详解】按花粉传播方式不同,花可分为虫媒花和风媒花。风媒花的特点是靠风力传播花粉,特点为花粉多而轻,柱头分叉或呈羽毛状。玉米、水稻的花粉数量特别多,细小,干燥而轻,容易被风吹到更远的地方,所以玉米,水稻等植物靠风力传播花粉的。
16.植物利用根、茎、叶等营养器官进行繁殖的方式,叫做营养繁殖。
【详解】植物利用根、茎、叶等营养器官进行繁殖的方式,叫做营养繁殖。人工营养繁殖的方法主要有:嫁接、扦插、压条等。
17.上升
【详解】在太阳的照射下,由于地理环境不同,有的地方温度高,有的地方温度低。温度高的地方热空气上升,周围的冷空气补充过来,空气不停地流动,就形成了风。
18.热空气上升
【详解】空气具有流动性,总是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人们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发明了“孔明灯”和制造出载人热气球。
19.√
【详解】变态在有些生物的个体发育中,其形态和构造上经历阶段性剧烈变化。有些器官退化消失,有些器官有变化、得到改造,有新的性状发生出来。主要由自身基因与外环境控制,这种现象统称为变态。蚕、青蛙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身体形态会发生巨大的变化,但是小猫在出生时就已经是小猫了。所以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20.√
【详解】爬行动物:身体表面有鳞或甲,肚皮贴近地爬。像乌龟、壁虎、蛇等身体表面有鳞或甲,腹部贴地爬行,用卵繁殖后代的动物叫爬行动物。
21.√
【详解】热空气温度高,空气受热体积膨胀,空气密度小,重量轻,所以热空气向上升。冷空气温度低,空气受冷体积收缩,空气密度大,重量重,所以冷空气向下走。夏天空调一般安装在房间的上部,促使冷热空气对流,整个屋子就变凉了。
22.×
【详解】中国是世界上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目前,中国已建有226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80%的野生动物和60%的高等植物种类。我国的生物种类非常丰富,中华鲟生活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的珍稀动物。
23.√
【详解】热胀冷缩是物体的一种基本性质,物体在一般状态下,受热以后会膨胀,在受冷的状态下会缩小。大多数物体都具有这种性质。啤酒瓶或饮料瓶里面的啤酒、饮料在外界温度高的时候会吸收热量,液体的体积会膨胀,如果装得太满,会使瓶子爆裂。
24.
【详解】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与种子、果实的外部形态和结构有关。动物传播:种子具有粘附在物体皮毛上的特殊结构。比如:钩刺、苍耳、葡萄、樱桃。 风力传播:长出形状如翅膀或羽毛状的附属物,或一些细小的种子,乘风飞行。比如:蒲公英、蓟、槭树。水传播:种子或果实很轻,顺水漂流,比如有椰子和莲蓬。
25.夏天电线的架设会略有下垂、桥梁接缝、热鸡蛋放冷水等。
【详解】一般情况下,液体、固体、气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固体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我们把固体的体积的这种变化叫做热胀冷缩。夏天电线的架设会略有下垂、桥梁接缝、热鸡蛋放冷水等与固体的热胀冷缩有关。
26.答:身体表面裸露,幼小时在水中生活,用腮呼吸。长大后在陆地上生活,用肺呼吸。
【详解】像青蛙和蟾蜍那样,小时候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长大后在陆地上生活,用肺呼吸的动物是两栖动物。
27.(1)分别研究了水、温度、光照、土壤、空气这些因素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2)对比实验中,只有一个条件可以改变,其它条件都要保持一致。
(3)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种子萌发需要水、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分析】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有适宜的温度、水分、空气。只有条件合适时,种子才能萌发成幼苗。
【详解】(1)探究“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的实验,控制的变量有水分、阳光、温度、土壤、空气等,研究这些因素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2)每组对比实验中只能改变一个变量,其余条件保持不变,这样才能够保证实验公平。
(3)通过上述实验可知,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有水分、适宜的温度、空气等,这样种子才能发芽。
28. ②③⑤ ①④⑥⑦
【详解】爬行动物:身体表面有鳞或甲,肚皮贴近地爬。两栖动物:小时候在水里生活,用鳃呼吸;长大后在陆地生活,用肺呼吸。蜥蜴、响尾蛇、龟、扬子鳄都是身体表面有鳞或甲,肚皮贴近地爬,属于爬行动物;大鲵、蝾螈、青蛙小时候在水里生活,用鳃呼吸;长大后在陆地生活,用肺呼吸,属于两栖动物。
答案第2页,共5页
答案第3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