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第6课全球航路的开辟
概念阐释:
旧航路?
由中国或者印度出发,经过中亚和西亚,由海路或陆路转往欧洲的转口贸易路线。
新航路
指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由欧洲人开辟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绕道非洲南端好望角到达印度和东方的新航线以及第一次环球航行的成功。这一时期被称为大航海时代,又被称作地理大发现,是人类文明进程中最重要的历史之一。
本课学习任务
1、他们为什么要去?
2、他们为什么能去?
3、他们走哪条路去?
4、他们去的后果如何?
—动因
—条件
—过程
—影响
一、他们为什么要去?---动因
1.新航路开辟的动因
今天老师作为一名记者来采访各位航海家们,请各位航海家们根据课本内容并结合学案上《问题探究》师生互动的材料,谈一谈为什么要去开辟新航路呢?
迪 亚 士 组
哥 伦 布 组
达·伽马组
麦 哲 伦 组
郑 和 组
大家好,我是郑和,我先来说说我当年下西洋的原因吧!
郑和组
迪亚士组
大家好,我是迪亚士,当年我去寻找新航路的原因是......
大家好,我是哥伦布,当年我去寻找新航路的原因是......
哥伦布组
大家好,我是达·伽马,当年我去寻找新航路的原因是......
达·伽马组
大家好,我是麦哲伦,当年我去寻找新航路的原因是......
麦哲伦组
一、他们为什么要去?---动因
1、经济根源:西欧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对金银财富的渴求以及开拓新市场的意愿日益迫切。(根本原因)
2、社会根源:《马可 波罗行记》引起欧洲人对东方黄金和贵金属的狂热追求(“寻金热”)
3、商路危机:奥斯曼帝国控制了东西方商路
4、精神动力:传播基督教的热情
5、思想根源:人文主义鼓励冒险精神
各位航海家们,在当时你们需要具备哪些条件,才能够进行远洋航行呢?请各位航海家们畅所欲言!
二、他们为什么能去?---条件
中世纪的世界地图
罗盘
星盘
地圆说
多桅大船
(1)经验积累:西欧人在地中海和大西洋沿岸的长期航行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2)科技发展:地理知识日益丰富;造船技术不断提高;星盘(指南针)的应用。
(3)政治条件: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积极支持海上探险活动。
亨利王子
各位航海家们,请你们阐述一下你们的航海经过吧!
三、他们走哪条路去?---过程
1492-1493年
1487-1488年
1498年
1519-1522年
太平洋
大
西
洋
太平洋
印度洋
亚 洲
欧洲
非
洲
大洋洲
北
美
洲
好望角
南美洲
北冰洋
时间 人物 国别 航线 支持者
1487-1488
1492
1497-1498
1519-1522
葡萄牙
王室
西班牙
王室
葡萄牙
王室
西班牙
王室
三、他们走哪条路去?---过程
时间 人物 国别 航线 支持者
1487-1488
1492
1497-1498
1519-1522
新航路开辟的过程
葡萄牙
意大利
葡萄牙
葡萄牙
西欧-好望角
西欧-美洲
西欧-好望角-印度
环球航行
迪亚士
哥伦布
达伽马
麦哲伦
葡萄牙
王室
西班牙
王室
葡萄牙
王室
西班牙
王室
2.其他航路的开辟
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和葡萄牙占据了欧洲至亚洲和美洲最有利的通商航路。英国、荷兰等国为发展海上贸易,开始在北大西洋的高纬度地区寻找通往亚洲的航路。
三、他们走哪条路去?---过程
卡伯特 1497
卡蒂埃 1534
哈得逊1610
德雷克1577
德雷克1580
塔斯曼1642——1643
巴伦支
1594-1597
Newfoundland
(纽芬兰)
区 域 时间 国籍 航海家 成果
北大 西洋 高纬 度地 区 1497年 英国 卡伯特父子 发现了
16世纪 法国 卡蒂埃 到达
巴伦支
三次航行 地区,留下了详细的航行记录和准确的航海图
17世纪初 哈德逊 探索北冰洋通向亚洲的航路
俄罗斯 在北大西洋和西伯利亚地区进行了多次海上和路上探险,开辟了 到北冰洋的航线
南 半 球 1578年 英国 德雷克 到达美洲南段的
1642—1643年 荷兰 塔斯曼
环航澳大利亚是,到达 和
2.其他航路的开辟
_________
_________
塔斯马尼亚岛
_________
纽芬兰岛
拉布拉多半岛
北冰洋
北太平洋
合恩角
新西兰
_________
思考与讨论
“及观郑君,则全世界历史上所号称航海伟人,能与并肩者何其寡……。 则哥伦布以后,有无量数之哥伦布……而我则郑和以后,竟无第二之郑和,噫嘻,是岂郑君之罪也。”
—— 梁启超《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传》
教材39页“问题探究”概括梁启超的观点,尝试回答梁启超提出的问题
观点:郑和虽是航海伟人,但郑和航海之后再无创举,其影响远不如哥伦布航海。
(可从航海目的、性质、作用和影响等方面进行比较)
郑和下西洋 哥伦布航海
目的
性质
影响
耀国威于海外
是典型的朝贡贸易,寻找建文帝的下落,主要是政治动机,而非经济贸易的考虑
虽加强了大明王朝与东南亚各国的联系,但长期入不敷出造成了严重的财政负担,无以为继
其目的既有掠夺财富、抢占市场的经济上的考量,也有传播基督教,扩张王国势力等宗教与政治动机
本质上是资本主义的海外殖民,其航海探险具有持久性
对欧洲而言加快了欧洲资本的原始积累。是一个有功之臣;
对美洲而言殖民者们迫害土著居民,破坏当地文化,疯狂掠夺财富,是一个千古罪人
郑和下西洋主要是为了宣扬国威,扩展朝贡贸易、寻找建文帝的下落,由此看郑和下西洋并无长远目的;
欧洲人的航海是从生产力发展引起的社会变化,特别是商品经济的发展引起的对金银财富、市场、土地、传教等的不断追求考虑,使其航海探险具有持久性。
全球航路的开辟
全球联系的开始
黄金、商品、传教等
造船、航海、地理等
西、葡等开辟到东方的新航路
其他航路的开辟
动因
条件
本课小结
四、他们去的后果如何?---影响
第七课 见
“有人将地球比作一艘大船,220多个国家和地区就是这艘大船的一个个船舱。世界各国只有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合作共赢、共同发展,承载着全人类共同命运的"地球号"才能乘风破浪,平稳前行。”
人类命运共同体
——对人类未来的理性思考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