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2019)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第五单元综合测试B(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部编(2019)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第五单元综合测试B(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88.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0-30 09:44: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综合测试B
一、现代文阅读(40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莫言:中国土地上的语言奇迹
张柠
面对如此残酷的伤痛记忆,莫言并没有使自己的小说变成“伤痕文学”,而是一种充满了民间性的“欢乐文学”。
我至今还记得,当初读到莫言的《欢乐》《粮食》《天堂蒜薹之歌》等小说时的情境。饥荒的年代,一位农妇偷偷将生产队的豆子完整地吞进肚子,回家后再将豆子呕吐出来,喂给饥饿的孩子和濒死的婆婆,自己“死蛇一样躺在草上,幸福地看着他们围着瓦盆抢食”。
读到这里,我的确忍不住要流眼泪,接下来的情节却让我忍俊不禁:农妇的“血骂”铺天盖地,将自己和辱骂的对象一起贬低为畜生和肉体器官,一股戏谑的民间语言的风暴扑面而来。当我正准备哈哈大笑的时候,天堂乡的盲歌手张扣的歌声又响了起来:“乡亲们种蒜薹发家致富/惹恼了大群红眼虎狼/收税的派捐的成群结队/欺压得众百姓哭爹叫娘……”正是这些充满伤痛的底层经验,充满民间智慧的叙事语言,充满想象力的叙事风格,刺激我写下了《文学与民间性——莫言小说里的中国经验》那篇长文。
我不认为莫言是什么“魔幻现实主义”,他笔下的中国乡村世界是那么真实,真实得极端残酷。我也不认为他的语言有什么“狂欢化”的特点,他的语言是悲伤的土地中蹦出来的带着泥土腐味的语言。如果说他具有“民间”色彩的话,那也是中国特色的民间,而不是巴赫金笔下的中世纪欧洲的民间。莫言的小说叙事,是中国土地上的语言奇迹,是白话汉语文学经历了100年的操练,在叙事文学中结出的最新果实。
更具有特色的是,面对如此残酷的伤痛记忆,莫言并没有使自己的小说变成“伤痕文学”,而是一种充满了民间性的“欢乐文学”。莫言的文体,是一种生长在真正的“民间”土壤上的“欢乐文体”。他对民间悲苦的生活的表达和讲述,既不是哭诉,也不是记账式的恐吓,没有给人制造压力,没有给人心灵投下阴影,而是给人一种“欢乐”的、继续活下去的力量。真正的文学形式,就这样既凸现了生活的残酷性和荒诞性,同时又消解了残酷生活带来的阴沉、死亡的气息,或者它的片面的“严肃性”,从而体现了文学的民间性”中最本质的欢乐精神。这就是莫言的特殊意义。
此外,“莫言的获奖”也很有意义。它证明了只有尊重文学创作的规律,才能使得中国文学走向世界,获得更多的共鸣。
我希望“莫言的获奖”仅仅是当代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一个小小的序幕。
(有改动)
1.下列关于“莫言:中国土地上的语言奇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3分)
A.莫言小说的叙事语言充满着带有中国特色的民间智慧,莫言的文学是植根于民间的文学。
B.莫言小说的写作内容来源于中国民间底层的伤痛经验,其叙事风格充满了想象力。
C.莫言小说的叙事具有鲜明的中国特点,他的语言是悲伤的土地中蹦出来的带有泥土腐味的语言。
D.莫言小说的叙事,是中国土地上的语言奇迹,是白话汉语文学多年操练的产物。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莫言小说对残酷现实采取的不是“伤痕文学”的叙事形式,而是“欢乐文学”的叙事形式。
B.莫言小说“欢乐文学”的叙事形式,具有给人“欢乐”的继续活下去的力量的文学作用。
C.莫言小说“欢乐文学”的叙事形式,消解了生活的残酷性,体现出了一种民间的欢乐精神。
D.莫言小说“欢乐文学”的叙事形式,尽管凸现了生活的荒诞性,但符合文学创作的规律。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莫言小说不是“魔幻现实主义”和“狂欢化”,而是一种植根于中国民间的文学土壤的“欢乐文学”。
B.莫言讲述的是残酷的伤痛记忆,但因采用了“欢乐文学”的叙事形式,有时却让人读之忍俊不禁。
C.莫言抓住了文学的“民间性”中最本质的欢乐精神,所以讲述的悲苦生活不会给人的心灵投下阴影。
D.莫言的获奖拉开了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序幕,中国文学将有更多的作家、作品走向世界。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傻子的村庄
村庄很美丽。山,奇形怪状的,美;水,清凌凌的,美。
美丽的村庄,出了个叫美丽的姑娘。谁也没有想到,村庄因为有了美丽姑娘而改变了。
那年,19岁的美丽走出了村庄。
美丽走的那天,被傻子给拦住了。
据说,傻子小时候不傻,后来发烧,烧坏了大脑。傻子爹出车祸死了,娘嫁人时带着他,可傻子又偷偷跑回来了。傻子说话只会说一个字,傻子爱干净,家徒四壁,却连个草刺都见不到。
傻子双手一伸,说:“回。”
美丽说:“不。”
傻子固执地说:“回。”
美丽固执地说:“不。”
美丽走了。傻子号啕大哭。村庄的人不明白傻子为啥哭得那么伤心。
3年后,美丽回来了,成为少妇的美丽比原来更美丽了。让美丽锦上添花的是一个比美丽大20岁的画家。画家很有钱,给村庄的家家户户都买了很贵重的礼品,给美丽父母的礼品更是重上加重。
画家一下子就平息了村庄的愤怒。
傻子也收到了同样一份礼品。
画家在村庄待了半个月,他对大家说:“我会给大家带来幸福的。”
画家说这话时,看看美丽,美丽就小鸟依人般靠在画家肩上。
果然,画家走后,就有推土机隆隆开进来,村庄修上了水泥路,一直伸进大山深处。先是有人来玩,说这里真美,而后有许多青年男女来这里写写画画。
画家原来是一所学院的院长,他把村庄变成了他的学生们写生的基地。
村庄里来的人多了,就得吃饭呀。有人开了家庭饭店。最先开饭店的是村支书。村支书跟画家签了协议,要把村庄变成最美乡村农家游。
来的人越多,开饭店的人也越多,几乎家家都热闹起来。
小车如潮水般,一拨一拨的人来,一拨一拨的人走,来时大包小向的,走时轻手轻脚的。
村里人都高兴。只有傻子一人不高兴。
傻子成天嘴里嚷一个字:“脏。”
大家都忙着挣钱,谁还管小溪里漂着垃圾袋,草丛里扔着鸡骨头甚至脏兮兮的卫生纸呢傻子有了营生,天天捡垃圾。矿泉水瓶子、饮料盒子、垃圾袋、餐盒,还有被扔掉的面包、火腿肠。傻子背一个大麻袋,就像一个蜗牛背着一个重重的壳儿,吃力地行走在沟坡谷地。每天他把这个大麻袋送到镇里的收购点,来来回回走10里。
收破烂的说:“那些卫生纸啦、塑料袋啦,我们不要。”
傻子就把剩下的半麻袋东西背回来,放一把火烧了。之后,有人跟傻子抢破烂了。这些人专门捡能卖钱的。傻子每天只能捡到一些废纸、塑料袋、卫生纸之类的卖不了,就堆到自己家里,天天烧。
村支书很生气,就在大喇叭里嚷嚷:“大家不要跟傻子抢饭吃。谁再抢,就把谁家的星星给摘了。”
被评为精神文明户有5颗星,谁家少一颗,寒碜呢。
有一回,美丽回家,傻子就把一麻袋垃圾放到了美丽面前,恨恨地说:“脏!”
美丽赶紧捂住鼻子和嘴,掉头钻进屋里。傻子悻悻地把麻袋又背走了。
后来,画家来到村庄,这回没有带美丽,而是带来一个比美丽年轻、比美丽还漂亮的女孩画家是来和村支书签协议的。画家负责投入,村支书负责管理。
临走时,傻子把一大麻袋垃圾放在了画家的小车的车盖上,小山一样。
傻子喊:“脏。脏。脏。”
那个姑娘掩住鼻口直恶心。村支书拉住傻子说:“小二,别闹了,听话。”
村里只有村支书把傻子叫小二。
傻子很听支书的话,就使劲儿瞪了画家一眼,把麻袋背走了。
傻子出事是在一天下午。
傻子背着大麻袋,像背一座山,缓缓往前走,村支书去镇里办事,刚好追上傻子。这时,一辆小轿车快速开过来,就见傻子像一只大鸟一样飞了起来,又“噗”的一声落在地上。
开车的画家傻了。
村支书急了。
村支书哭着说:“乖乖,你惹大乱子啦!”傻了的画家连忙说:“支书,你快救我!”
村支书说:“小二这孩子挺可怜的,没爹没妈的,村里人不让你。”
画家说:“我愿意多赔偿。咱就私了吧。”
画家给了30万赔偿金,还给傻子买了上好的棺材,给傻子立了一块很高的石碑。
村支书跟大家说:“小二的这些钱,就叫傻子基金吧,
专门用来奖励保护咱村环境的人。一家出一个,共同管理,专款专用。”
大家开始想念傻子了。
村庄没有了傻子,依旧干净。
美丽从城里又回到了村庄。
美丽准备在傻子家的原址上建一处“老年人之家”。美丽推开傻子落满尘埃的屋门,看见当年她和画家送给傻子的礼品,完好无缺地放在那里。
美丽无言,唯有泪水挂满两腮。
那年,美丽因为要离开村庄,与父母吵架,想跳崖,是傻子救了她。
(有改动)
4.下列对作品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傻子跟娘离开村庄后,又独自偷偷跑回来,源于他对村庄有感情。
B.村支书在村里最先开饭店,带头成为推动村庄经济发展的尝试者。
C.有人与傻子抢破烂,掠夺了他的营生,暴露出其以强凌弱的本质。
D.画家很聪明,但他做的一些事并不美好,作品隐含了对他的批评。
5.傻子生活的“村庄”中的村民,有一些怎样的特点?请结合原文作简要分析。(6分)
6.第2段中“村庄因为有了美丽姑娘而改变了”,综观全文概括美丽姑娘给村庄带来了哪些改变。(6分)
7.有人评论说:傻子是“村庄”发展道路上的绊脚石。你是否同意这种评价?结合作品内容谈谈自己的认识。(4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根据环保部2017年12月24日公布的数据,2017年京津冀及周边“2十26”城市“煤改气”改造完成394.3万户,超额完成四分之一。改造任务量最多的是河北省,180万户的全年目标完成了253.7万户,导致2017年冬天天然气需求大增,为去年同期的234%。
需求涨上来了,但供给却出现了意外。一是原定于2017年投运的中石化天津LNG接收站无法按计划投产,减少日供应能力2000~3000万方/日。二是管道天然气进口被减供。中国天然气最大进口源土库曼斯坦(2017年前三季度占84.6%)在入冬后,寒流来临优先保证本国居民福利用气,违约减供,相比合同计划供应量减少了4000~5000万方/日,尤其是北方地区突然断了供。
(摘编自《为什么每到冬天,天然气荒就席卷中国》,2018年1月26日网易新闻)
材料二 从能源科学的角度说,“清洁空气运动”对煤炭及燃煤发电存在认识上的误解。当前,以选洗处理、型煤加工、水煤浆加工、流化床燃烧、脱硫净化为代表的洁净煤技术已经广泛运用于燃煤发电领域,从燃烧前、燃烧中与燃烧后三个环节同时尽最大限度减少污染物排放,提升燃烧效率。因此,煤炭已经没有那么“脏”了。当然,燃煤造成了二氧化碳排放问题,但那更多的是气候变化领域所关心的问题,毕竟二氧化碳不直接造成空气污染。国情的迥异,使得中国人并不能够过度地嫌弃煤炭,因为归根结底“多煤少油缺气”的能源资源禀赋通过市场在发挥限制作用。仅从发电领域来看,规模巨大的本土煤炭资源是建造火力发电厂的必然首选。与2015年相比,2016年全中国新增发电装机125吉瓦,至年底总装机容量达到1646吉瓦,其中煤炭发电总装机量达到了943吉瓦,占比约为57%;增长48吉瓦,增长量排名第一。,
(摘编自《“煤改气”之困:对“清洁空气运动”的再审视》,2017年12月11日搜狐新闻)
材料三 目前我国天然气季节性紧张的特点非常明显,比如北京市,最高峰谷差达到10:1。也就是说,冬季高峰期用气量相当于低谷时的10倍。此外,同样是冬季,冷冬和正常冬季也有很大差别,据中石油提供的数据,两者的用气量每天相差约5000万立方米。
张帆说,要解决如此巨大的峰谷差,就必须提高我国天然气的调峰能力。而目前,肩负调峰任务的全国储气库工作气量仅为天然气消费量的3.4%,远低于发达国家10%~15%的水平,很难满足冬季调峰需求。根据国际经验,一旦天然气对外依存度达到或超过30%,地下储气库工作气量就必须超过消费量的12%,而且国家整体储气能力要达到一定规模。
整体储气能力是指除地下储气库之外,还需要建设一些堿市大型储气罐群和类似LNG接收站的储气设施。目前在我国,这类储气设施基础十分薄弱,除北京等大型城市有一定的城市储气能力,其他二三线城市几乎为零。
(摘编自《气荒如何不再来?》,2018年2月5日《人民日报》)
材料四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土库曼斯坦的违约,使得我国管道天然气进口骤减,加剧了天然气供应紧张形势。
B.洁净煤与天然气一样符合“清洁空气运动”的要求,不会造成污染问题。
C.我国2017年的天然气荒成因是多方面的,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综合考量,统筹兼顾。
D.目前我国的整体储气能力,远远不能满足天然气使用的冬季调峰需求。
9.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材料一揭示了天然气荒的成因,材料二则表达了对“煤改气”做法的冷静思考。
B.在大城市加强大型储气罐群建设,是我国加强整体储气能力建设的重中之重。
C.取暖用气较多,导致北京市冬季高峰期的用气量比其他季度多出约5000万立方米。
D.管道天然气和液化天然气进口量的同比,在2017年达到了2012年以来的最高峰。
E.我国煤炭资源规模巨大,建造火力发电厂应该从这个国情出发,在煤的使用上做文章。
10.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如何破解我国的天然气荒难题。(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0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任光,字伯卿,南阳宛人也。少忠厚,为乡里所爱。初为乡啬夫、郡县吏。汉兵至宛,军人见光冠服鲜明,令解衣,将杀而夺之。会光禄勋刘赐适至,视光容貌长者,乃救全之。光因率党与从赐,为安集掾,拜偏将军。更始至洛阳,以光为信都太守。及王郎起,郡国皆降之,光独不肯,遂与都尉李忠、令万脩、功曹阮况、五官掾郭唐等同心固守。廷掾持王郎檄诣府白光,光斩之于市,以徇百姓,发精兵四千人城守。更始二年春世祖自蓟还狼狈不知所向传闻信都独为汉拒邯郸即驰赴之光等孤城独守恐不能全闻世祖至大喜吏民皆称万岁即时开门,与李忠、万脩率官属迎谒。世祖入传舍,谓光曰:“伯卿,今势力虚弱,欲俱入城头子路、力子都兵中,何如邪?”光曰:“不可。”世祖曰:“卿兵少,如何?”光曰:“可募发奔命,出攻傍县,若不降者,恣听掠之。人贪财物,则兵可招而致也。”世祖从之。拜光为左大将军,封武成侯,留南阳宗广领信都太守事,使光将兵从。光乃多作檄文曰:“大司马刘公将城头子路、力子都兵百万众从东方来,击诸反虏。”遣骑驰至巨鹿界中。吏民得檄,传相告语。世祖遂与光等投暮入堂阳界,使骑各持炬火,弥满泽中,光炎烛天地,举城莫不震惊惶怖,其夜即降旬日之间,兵众大盛,因攻城邑,遂屠邯郸,乃遣光归郡。城头子路者,东平人,姓爰,名曾,字子路,与肥城刘诩起兵卢城头,故号其兵为“城头子路”。力子都者,东海人也。更始立,遣使降,拜子都徐州牧。是岁,更封光阿陵侯,食邑万户。五年,征诣京师,奉朝请。其冬卒。
(节选自《后汉书》)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更始二年春世祖自蓟还/狼狈不知所向/传闻信都独为汉/拒邯郸/即驰赴之/光等孤城独守/恐不能全/闻世祖至/大喜/吏民皆称万岁
B.更始二年春世祖自蓟/还狼狈不知所向/传闻信都独为汉拒邯郸/即驰赴之/光等孤城独守/恐不能全/闻世祖至/大喜/吏民皆称万岁
C.更始二年春/世祖自蓟还/狼狈不知所向/传闻信都独为汉拒邯郸/即驰赴之/光等孤城独守/恐不能全/闻坐世祖至/大喜/吏民皆称万岁
D.更始二年春/世祖自蓟/还狼狈不知所向/传闻信都独为汉/拒邯郸/即驰赴之/光等孤城独守/恐不能全/闻世祖至/大喜/吏民皆称万岁
12.下列对文中加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项是( )(3分)
A.长者,此处指性情谨厚之人,刘赐见任光衣冠整齐,容貌端庄,故视之为“长者”。
B.掾,古代官府中属官的通称。
C.卿,古代对男子的尊称。世祖与任光商讨军事对策时称他为“卿”,表示对其尊敬。
D.檄,原是一种较长的竹木简,用于书写文书,后专门代指军事领域的文书。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任光感恩怀德。汉兵到宛的时候,任光因光鲜亮丽的衣帽招来杀身之祸,被路过的刘赐搭救后,为其效力。
B.任光赤胆忠心。在郡国都投降王郎的情况下,任光与几位忠臣一起坚守信都,并斩杀了前来劝降的廷掾。
C.任光敢打敢拼。敌众我寡,世祖又在走投无路时投奔于他,权衡利弊后,他放弃了既定的逃跑计划,放手一搏。
D.任光智勇双全。为了短时间内招募到士卒,任光想出灵活的对策,借助地形,巧用火光,迫使守城吏民投降。
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廷掾持王郎檄诣府白光,光斩之于市,以徇百姓,发精兵四千人城守。(5分)
(2)光乃多作檄文曰:“大司马刘公将城头子路、力子都兵百万众从东方来,击诸反虏。”(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7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对雪①
杜甫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瓢弃樽无绿,炉存火似红。
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②。
【注】①此诗写于安史之乱期间,长安失陷时,诗人逃到半路被叛军抓住,解送回长安。②书空:晋人殷浩忧愁无聊,用手在空中写字。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诗人用“多”写安史之乱带来的悲惨景象;用“独”写自己的处境,抒发自己的悲凉之情。
B.“瓢弃樽无绿”一句,“绿”喻指酒,写出了诗人在苦寒中找不到一滴酒的窘态,表现了诗人困居长安生活的艰苦。
C.“炉存火似红”中的“红”字写出了炉火熊熊燃烧,火光照亮室内的情景,诗人通过对客观事物的如实描写,道出了对温暖的渴望。
D.诗歌塑造了一位因国家动乱而滞留京城的贫寒交困、牵挂亲人、愁苦无奈、忧伤国事而又壮志难酬的诗人形象。
16.诗歌的第二联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三)名篇名句默写(共1小题,4分)
17.古诗词里有很多诗句读起来既脍炙人口,又给人以激励。如李白《行路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出虽然苦闷但不失去信心,相信总有天会实现理想,施展抱负;杜甫《望岳》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传达出诗人希望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18-20题。
在四年一度的奥运赛场上,________的除了有令人叹为观止的体育成绩之外,还有令人______的各种技术,这也使奥运会成为一个展示新兴、新奇技术的平台。
数字媒体公司盖蒂专门成立了一个虚拟现实部门,负责拍摄360度照片。在2012年的伦敦奥运会上,盖蒂公司的摄影师就拍摄了很多360度照片,那时,这一技术________。在此次里约奥运会上,盖蒂的每位摄影师都拥有个360度照相机。盖蒂的首席执行官道恩·艾雷说:我们处于VR技术变革之巅。”媒体界的技术先锋英国广播公司在VR技术领域也_________。该公司为电视观众提供一种完全不同的观看体验:为在家里观看电视的观众引入360度虚拟现实视频,让观众获得更加沉浸式的观看体验。
当然,这些只是体育科技产品的冰山一角。(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教练团队要掌握运动员的技术特点、体能状况,制定科学训练,运动员也要了解自己和对手的实力。一块奖牌的背后,是一整套科学训练体系。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令人侧目 眼花缭乱 呼之欲出 首屈一指
B.引人瞩目 眼花缭乱 方兴未艾 不遑多让
C.引人瞩目 眼花耳热 呼之欲出 首屈一指
D.令人侧目 眼花耳热 方兴未艾 不遑多让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教练团队要了解运动员的技术特点、体能状况,制定科学训练,运动员也要了解自己和对手的实力。
B.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教练团队要掌握运动员的技术特点、体能状况,制定科学训练方案,运动员也要了解自己和对手的实力。
C.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运动员要了解自己和对手的实力,教练团队也要掌握运动员的技术特点、体能状况,制定科学训练方案。
D.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运动员要了解自己和对手的实力,教练团队也要掌握运动员的技术特点、体能状况,制定科学训练。
20.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更多更“狠”的科技手段,用在了运动员的日常训练中。
B.运动员的日常训练中,使用了更多更“狠”的科技手段。
C.更多更“狠”的科技手段,被运动员拿来应用于日常训练。
D.运动员的日常训练,以更多更“狠”的科技手段为助力。
21.下面六个句子中,其中五个句子有不得体处,请找出并修改。(5分)
①请柬:新居落成,我明日搬迁,为答谢您,特于府上备下薄酒,恭请光临。
②书信:毕业之后,学生垂念师恩。值此春节到来之际,谨祝恩师节日快乐,万事如意!
③请柬:值此中秋佳节,令女出阁之庆,聊备薄酒,以飨众亲朋好友。
④邀请函:敬爱的老师,诚挚地邀请您参加运动会,也希望您能粉墨登场,一展才艺!
⑤介绍信:兹介绍我校王丹宁同学前往贵公司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请予接洽为荷。
⑥感言:我很幸运能够聆听诸位先贤的高论,今天的讲座使我茅塞顿开,获益匪浅。
22.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的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6分)
诸子争鸣、造纸印刷、筑长城开运河,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创造精神。
材料:
奋斗 团结 梦想
建强国谋复兴 御外侮卫家国 脱贫困奔小康 垦田拓海 开天辟地
守望相助 抗灾治水 逐日奔月 同舟共济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人类已进入21世纪,科技的发展,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物质财富。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在物质生活之外,日益注重自己的精神生活,如伦理道德、文明修养、亲情友情、文学艺术等等。
请以“精神家园”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体裁不限。
答案与点拨
1.B(B项,答非所问,谈的不是叙事语言,而是写作内容和叙事风格。)
2.C(C项,曲解文意,断章取义,消解的不是“生活的残酷性”,而是“残酷生活带来的阴沉、死亡的气息”。)
3.D(D项,将或然误解为必然,文中有“希望”二字。)
4.C(C项,村里人与傻子抢破烂是因为他们看到有利可图,是一种源于人性的自发行为,“以强凌弱”语气过重。)
5.①追求实利,被画家的礼物轻易收买,看到商机后忙于挣钱而不顾环境变化,甚至和傻子抢破烂。②好面子,看重精神文明户的称号。③质朴、重情义,在傻子出事后能够站在傻子这边,怀念他曾经的好,建立基金,共同为傻子没有完成的心愿而努力。
6.①美丽姑娘在画家的帮助下给村里带来了商机,使村里人走上致富之路。②也曾使村里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③在傻子死后,村民们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大家共同努力,促进村庄的经济和环境的共同发展。
7.(1)同意。当画家和村支书组织村民奔向致富之路的时候,傻子却在固守传统,不肯接受新鲜的、外来的东西,认为这些东西都是“肮”的,体现了他思想中固执保守的面,与“村庄”的发展趋势背道而驰。
(2)不同意。“村庄”急功近利式的发展并不能持久,在村民们都贪于一时利益的时候,只有傻子清楚地认识到环境的可怕变化,并做出相应的行动,以挽救环境,最终感动并影响了全村人,所以傻子的举动从长远来看是有利于“村庄”发展的。
8.B(B项,“不会造成污染问题”理解错误。根据原文,洁净煤技术“从燃烧前、燃烧中与燃烧后三个环节同时尽最大限度减少污染物排放”和“燃煤造成了二氧化碳排放问题”,可知洁净煤并非不会造成污染问题。)
9.AE(B项,“重中之重”于文无据。C项,内容理解错误,原文是“同样是冬季,冷冬和正常冬季也有很大差别,据中石油提供的数据,两者的用气量每天相差约5000万立方米”。D项,图表信息理解有误,管道天然气进口量的同比是2012年最高。)
10.①立足国情,重新审视洁净煤技术在发电领域的应用价值。②更加审慎有序地推动“煤改气”,抑制天然气需求过快增长。③多渠道增加天然气进口供应量。④加强国家储气库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我国天然气的调峰能力。
(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本题的答题区间在材料一、材料二和材料三中。根据材料一中京津冀及周边“2十26”城市“煤改气”改造超额完成的情况和中国天然气最大进口源土库曼斯坦违约减供的状况,可以概括出“更加审慎有序地推动“煤改气’,抑制天然气需求过快增长”和“多渠道增加天然气进口供应量”的要点;根据材料二中我国煤炭及燃煤发电的发展现状,概括出“立足国情,重新审视洁净煤技术在发电领域的应用价值”的要点;根据材料三中张帆的话语,得出“加强国家储气库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我国天然气的调峰能力”的要点。)
11.C[断句前首先要把文章通读几遍,以便对全文内容有整体的感知,把能断开的先断开,然后逐步缩小范围,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凭借和语境(上下文)的关系,作出相应调整。找虚词、察对话、依总分、据修辞、辨句式。画波浪线句子的意思:更始二年春,世祖一行人自蓟回来,狼狈得不知往何处去,听说信都独为汉拒王郎,就奔赴信都。任光等独守孤城,担心不能保全,听说世祖到了,大喜,官吏民众都称万岁。“更始二年春表示时间,因此“春”后面断一处;“世祖自蓟回来”,主谓结构,表示“还”后面断一处;“听说信都独为汉拒王郎”,根据意思可以知道“传闻信都独为汉拒邯郸”为完整的一部分。故选C项。]
12.D(考生在平时学习中应多识记积累相关的知识,应有意识地进行分类识记,比如科考类、官职升迁贬谪类、官职名称类等等。D项,“檄”不是专门代指军事领域的文书。故本题选D项。)
13.C(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特别要注意细枝末节处,例如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等。C项,任光从未制定过逃跑计划。所以选C项。)
14.(1)廷掾拿着王郎的檄文到任光家去说服任光,任光在闹市里斩杀了廷掾,以此向百姓宣示守城决心,同时调发四千精兵加强信都城防守。
(2)任光就写了很多檄文说:“大司马刘公率领城头子路、力子都的军队一百多万从东方赶来,征讨各部反贼。”
(第一句关键点:“诣”,到;“斩之于市”,状语后置句,在闹市里斩杀了廷掾;“徇”,宣示;“发”,调发。第二句关键点:“乃”,于是;“将”,率领;“击”,征讨;“反虏”,反贼。)
【参考译文】
任光,字伯卿,是南阳郡宛县人。年轻时为人忠实厚道,受到乡里人的喜爱。出仕为官,先后担任了乡啬夫、郡县吏等基层官员。汉兵到宛的时候,军人见任光衣帽光鲜亮丽,让他脱下衣服,准备把他杀掉抢夺他的衣服。刚好光禄勋刘赐从此处经过,看任光有长者之风,就出面把他救了。之后,任光就率领同伴跟从刘赐,做安集掾,后被任命为偏将军。更始帝刘玄到了洛阳之后,任命任光为信都郡太守。到王郎在邯郸称帝时,郡国都投降了王郎,唯独任光不肯投降,任光就与都尉李忠、令万脩等人同心坚守信都。廷掾拿着王郎的檄文到任光家去说服任光,任光在闹市斩杀了廷掾,以此向百姓宣示守城决心,同时调发四千精兵加强信都城防守。更始二年春,世祖一行人自蓟回来,狼狈得不知往何处去,听说信都独为汉拒王郎,就奔赴信都。任光等独守孤城,担心不能保全。听说世祖到了,十分高兴,官吏民众都称万岁。任光立即打开城门,与李忠、万脩率领官员们欢迎拜见。世祖到住所,对任光说:“伯卿,现在势单力薄,我想与你一起到城头子路、力子都兵中去,你看怎样呢?”任光说:“咱们绝不可以这样做。”世祖说:“可是你手下兵少,怎么办呢?”任光说:“我们可以招募奔命之兵,外出攻击周围不服从我们的各郡县。假若有不开门投降的,一旦城破,允许士兵任意抢劫钱财。许多人贪图财物,这样的话,招募起士兵来就容易多了!”世祖听从了任光的建议。拜任光为左大将军,封为武成侯,任命南阳人宗广为信都太守,留下管理城中事务,派任光带兵跟从自己。任光就写了很多檄文说:“大司马刘公率领城头子路、力子都的军队一百多万士兵从东方赶来,征讨各部反贼。”任光派遣骑兵奔驰到巨鹿界中。官吏民众得到檄文,互相传告。世祖于是与任光商议之后,在晚上,他们率军进入堂阳县境内,下令骑兵各持火炬,使火光弥漫于湖泽之中,于是火光照耀天地,全城的人没有不感到震惊害怕的,当天夜里他们纷纷投降。十天之内,兵力大增,因而转攻城邑,攻克邯郸,于是派任光回守信都。城头子路,是东平人,姓爰,名曾,字子路,与肥城刘诩在卢城头起兵,所以称他的兵是“城头子路”。力子都,是东海人。更始继位后,派遣使者来投降,授予力子都徐州牧的职位,这一年,改封任光为阿陵候,食邑万户。建武五年,任光被征召到京师,朝见皇帝。当年冬天去世。
15.A(B项,“‘绿’喻指酒”错,这不是比喻,是借代,这是以酒的颜色代指“酒”。C项,“对客观事物的如实描写”错,由“似”字可知,“炉火熊熊燃烧,火光照亮室内的情景”是想象的。D项,“壮志难酬”在诗歌中没有体现。由注释可知,此诗写于安史之乱期间,诗人为叛军所羁押,前线战况和亲人的消息无法得知,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亲人的命运深切关怀而又无从着力的愁苦心情。)
16.景象:诗歌第二联描写了黄昏云乱、风急雪紧的景象。用意:①诗人借景抒情,通过描写飞雪的状态,表现诗人在战乱之中内心的悲凉。②同时呼应诗歌题目,为下文描写室内景象和抒发诗人感情作铺垫。
(第二联“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选用的意象主要有云”“雪”“风”,其中“云”是乱云,“雪”是急雪,“风”是旋风,描绘出一幅黄昏时分乱云低压,急急下落的雪花在风中回旋的景象。用意可以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来分析。从内容上看,这两句先写云后写雪,层次清楚,暗示诗人从乱云欲雪一直坐到急雪回风,借景抒情,表达出诗人身处战乱之世内心的悲凉。从结构上看,第二联所写之景是诗人看到的景象,照应了题目,而雪急风大也意味着天气寒冷,因此就需要取暖的物品,也使诗人更加思念亲人,此这两句为下文写酒器、酒、炉火等室内景象及抒发情感作了铺垫。)
17.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18.B(引人瞩目:指吸引人们注意。令人侧目:斜着眼睛看,形容憎恨或又怕又愤恨。第一处是说奥运赛场上令人叹为观止的体育成绩和各种技术吸引人们注意,应选用“引人瞩目”。眼花繚乱: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眼花耳热:多形容酒酣兴高时的神态。第二处是说奥运赛场上各种复杂纷繁的技术,看得人们感到迷乱,无法辨清,选用“眼花缭乱”。方兴未艾:事物正在兴起、发展,一时不会终止。呼之欲出:①形容人像等画得逼真似乎叫他一声他就会从画里走出来,泛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描写十分生动。②指某事即将揭晓或出现。第三处是说360度拍摄技术正在蓬勃发展,选用“方兴未艾”。首屈一指:弯下手指头计数,首先弯下大拇指,表示位居第一。不遑多让:表示“不比……差,跟……比起来毫不逊色。”第四处是说媒体界的技术先锋英国广播公司在VR技术领域跟盖蒂公司比起来毫不逊色,选用“不遑多让”。故选B。)
19.C(仔细阅读画线句子“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教练团队要掌握运动员的技术特点、体能状况,制定科学训练,运动员也要了解自己和对手的实力”,该句存在两处问题。“教练团队要……运动员也要……”,语序不当;“制定科学训练”缺少宾语中心语。A项,语序不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战”的是运动员,应该先说运动员,再说教练团队,也就是“教练团队要……运动员也要……”语序不当;还有“制定科学训练”缺少宾语中心语。B项,语序不当,“知已知彼,百战不殆”,“战”的是运动员,应该先说运动员,再说教练团,也就是“教练团队要……运动员也要……”语序不当。D项,成分残缺,“制定科学训练”缺少宾语中心语。故选C)
20.A(解答本题,注意前后连贯性。根据上文,句子主语应是“科技手段”,排除B、D两项;括号所处的语境都为主动句,从语意连贯,前后句式一致性来看,此处也使用主动句,且“被运动员拿来应用于日常训练”语意不够简洁,排除C项。故选A。)
21.①府上(应改为“寒舍”)。②垂念(可改为“感念”)。③令女(可改为“小女”)。④粉墨登场(可改为“闪亮登场”)。⑥先贤(可改为“大师”)
【本题指出“六个句子中,有五个句子有不得体处”,要求“找出并修改”,仔细阅读这六句话,明确意思与用法。①府上:敬辞,称对方的家或老家。此句是说自己的家,表达不得体,应改为“寒舍”。②垂念:敬辞,称对方(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关心挂念。此句是说学生对老师的感激和思念。表达不得体,可改为“感念”。③令女:“令”是礼貌敬辞,用于对方的亲属或有关系的人。此句是说自己的女儿,表达不得体,可改为“小女”。④粉墨登场:化装上台演戏。今多借指登上政治舞台(含讥讽意)。此处是邀请老师参加运动会,展现才华,表达不得体,可改为“闪亮登场”。⑥先贤:指已经去世的有才德的人。此处是发表感言,说自已刚刚听了学识渊博的人的讲座,自己获益匪浅,表达不得体,可改为“大师”。】
22.示例:垦田拓海、抗灾治水、脱贫困奔小康,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奋斗精神。
同舟共济、守望相助、御外侮卫家国,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团结精神。
开天辟地、逐日奔月、建强国谋复兴,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梦想精神。
(将材料中“垦田拓海”“抗灾治水”“同舟共济”等六个四字短语按照意义两两分组,分别照应“奋斗”“团结”“梦想”这三个中心主题;辨析“建强国谋复兴”“御外侮卫家国”“脱贫因奔小康”这三个六字短语的表意差异,寻找其与“奋斗”“团结”“梦想”这三个中心主题的关联和照应。然后仿照示例句式,整理句子。)
23.【写作指导】
构思这篇作文,要有化抽象为具体、化大为小的意识。“精神家园”的内涵题目已作了提示(如伦理道德、文明修养、亲情友情、文学艺术等),如果没有化抽象为具体、化大为小的意识,很容易泛泛而谈精神家园的重要性,缺少具体深刻的内容。
人们精神家园是美还是丑,主要表现在人们的行为上。我们可以剖析自己的内心,也可以冷眼旁观周围人,引起我们的思索。文章中应有一个导向,哪些是美的,哪些是丑的,应能从文章中表现出来。文章还可以分析造成美丑的原因,指出解决的办法。
1 /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