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4升华和凝华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4升华和凝华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2.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10-30 08:35: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4升华和凝华同步练习(含答案)
一、填空题
1.夏天,从冰箱中取出饮料瓶,可观察到瓶子表面有小水珠,擦干后很快又形成,这个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南极地区年平均气温是﹣25℃,降水量很小,但这里的空气却很湿润,这是由于冰发生了升华现象,升华过程需要   (选填“吸热”或“发热”).
2.日光灯用久了两头会发黑,这是由于钨丝受热发生   现象,产生钨蒸气,而钨蒸气又在灯管壁上发生   现象,久而久之,灯两头就会发黑.
3.如图所示是大自然中水循现象的示意图.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面层中的水不断      (填物态变化名称)变成水蒸气,这一过程要     热.当水蒸气升入高空时,由于温度降低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小水滴或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小冰晶,这就形成了云.在一定条件下,云中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越大,就会下落,在下落过程中,小冰晶     热又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了小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就形成了雨.
4.为了验证装在试管里的固态碘在受热时能直接变成气体而不是先变成液体再变成气体,甲同学直接将试管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如图甲所示;乙同学将盛有碘的烧杯浸入热水槽中,如图乙所示,上网查阅得知:碘的熔点是114℃、沸点是184.35℃;水的沸点是100℃,酒精灯火焰温度约为400℃.请分析这两个实验方法中   (选填“甲”或“乙”)同学的更合理.
如图乙中,实验不久,就会观察到烧杯内固态碘   且出现   色的碘蒸气,过一会儿还可以观察到烧瓶底部附有少量针状的碘晶体,这是   现象,同时烧瓶内水的温度会有明显升高,说明在此物态变化过程中要   热量.
5.有一种新型的“激光橡皮”,用它照射纸张时,纸张上的黑色碳粉会变成高温碳蒸气,字迹消失;高温碳蒸气经过特殊冷却装置又变成碳粉,这样废纸和碳粉重新得到了利用,可有效地节约资源并保护环境。整个变化过程中,后者是   (填物态变化名称)。
6.为了保持低温,工作人员在“雪月饼”的包装盒内装入了一定量的“干冰”,打开包装盒,发现周围空气出现了“白雾”,这是因为“干冰”在   过程中吸收热量,使空气中的水蒸气   成了小雨滴。(两空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二、选择题
7.在空中喷洒干冰是人工增雨的一种方法,干冰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小冰粒,冰粒下降过程中变成雨滴,水蒸气变成冰粒、冰粒变成雨滴的物态变化过程分别属于(  )
A.凝华、熔化 B.升华、熔化 C.升华、液化 D.凝华、液化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雨、雪、霜、露和水蒸气,都是自然界中水循环的结果
B.物态发生变化时,都是要吸热的
C.在城市里种草,植树和修人工湖,能改善空气质量,但不能减弱“热岛效应”
D.某气体内能减少了10J,它一定对外界做了10J的功
9.下列各现象中,属于升华现象的是(  )
A.秋天,屋顶上的瓦结了一层霜
B.夏天,打开冰箱门看到往外冒“白气”
C.冬天,室外冰冻的湿衣服晾干了
D.春天,下过雨后路面干了
10.下列现象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
A.寒冷的冬天,冰冻的衣服会变干
B.潮湿的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啤酒瓶上会出现小水珠
C.两盆冰水混合物,各自处于太阳下和背阴处,在盆内冰尚未熔化完以前,用温度计去测盆内水的温度时,两盆水的温度一样高
D.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内走到室外,眼镜上会出现小水珠
11.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一组是(  )
①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②夏天,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③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④冬天,室外草地上出现了霜。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12.以下自然现象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
A.天门山上的雾淞 B.使张家界如梦似幻的缥缈云雾
C.张家界七星山上的冰凌 D.秋天清晨草上的露珠
13.下列对自然现象中所涉及的物态变化、吸放热情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图中,铁丝网上出现霜﹣﹣凝固、放热
B.乙图中,草叶上出现露珠﹣﹣液化、吸热
C.丙图中,屋檐上的冰棱正在消融﹣﹣熔化、放热
D.丁图中,利用水做的简易冰箱可保鲜食物﹣﹣汽化、吸热
14.下列物态变化中吸热的是(  )
A.初春——冰雪消融 B.盛夏——薄雾飘渺
C.深秋——霜打枝头 D.严冬——大雪纷飞
15.某同学对下列物理现象中所发生的物态变化以及吸、放热的解释正确的是(  )
A.冬天屋顶结的霜是凝华现象,凝华需要吸热
B.放入冷冻室的矿泉水结成了冰是凝固现象,凝固需要放热
C.往皮肤上涂一些酒精会感到凉爽是汽化现象,汽化需要放热
D.夏天,剥去包装纸的冰棒周围看到“白气”是升华现象,升华需要吸热
16.夏天,把棒冰从冰箱里拿出来,棒冰表面立即结有小冰晶,它的周围会产生“雾气”,而“雾气”会消失在空气中,这三种现象的物态变化依次是(  )
A.凝固,汽化,升华 B.凝华,液化,汽化
C.凝固,液化,汽化 D.凝华,汽化,升华
三、实验探究题
17.小明同学在探究物态变化的实验中,把“碘锤”放入热水中,
(1)观察到黑色固态碘颗粒逐渐消失,变成   色的碘蒸气并充满“碘锤”。此过程固态碘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2)在上述实验中,小明同学猜想:固态碘可能是先变成液体,再变成气体,因为速度太快,液态碘出现的时间太短,因而没有观察到。为验证猜想,她查询了一些资料:碘的熔点是113.5℃,碘的沸点是184.4℃,水的沸点是100℃。请你根据上述资料分析说明她的猜想为什么是错误的:   ;
(3)小明发现实验速度较慢,产生的气体颜色也较淡。为了使实验现象更加明显,她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答案
1.液化;吸热
2.升华;凝华
3.蒸发;吸;液化;凝华;吸;熔化
4.乙;升华;紫红;凝华;放出
5.凝华
6.升华;液化
7-16 A A C D D A D A B B
17.(1)紫;升华 (2)水的沸点小于碘的熔点,碘在100℃的沸水中不可能熔化
(3)使用酒精灯给热水加热,提高热水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