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材全解】2013-2014学年高中化学必修一 第四章 第四节 氨 硝酸 硫酸 同步练测题(人教版,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中学教材全解】2013-2014学年高中化学必修一 第四章 第四节 氨 硝酸 硫酸 同步练测题(人教版,含答案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3-11-21 21:42: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章 第四节 氨 硝酸 硫酸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下列气体不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小的是( )
A.NO B.HCl
C.NH3 D.N2
2.放在敞口容器中的下列溶液,久置后溶液中该溶质的浓度会变大的是( )
A.浓硫酸 B.氢氧化钠
C.氯水 D.氯化钠
3.下列变化不属于氮的固定的是( )
A.N2→NH3 B.NH3→NH4Cl
C.N2→NO D.NO→NO2
4.将下列溶液置于敞口容器中,溶液质量会增加的是( )
A.浓硫酸 B.稀硫酸
C.浓盐酸 D.浓硝酸
5.下列变化,能证明硫酸是强酸的事实是( )
A.能使石蕊试液变红
B.能跟磷酸钙反应制磷酸
C.能跟氯化钠反应制氯化氢
D.能跟锌反应产生氢气
6.m g铜与足量浓H2SO4共热时完全反应,在标准状况下生成n L气体,则被还原的H2SO4的量是( )
A. mol B. mol
C. g D. g
7.将90%H2SO4溶液和10%H2SO4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
A.小于50% B.大于50%
C.等于50% D.不能确定
8.下列各组气体,在通常情况下既能用浓硫酸又能用碱石灰干燥的有( )
A.SO2、O2、N2 B.HCl、Cl2、CO2
C.CH4、H2、CO D.SO2、Cl2、O2
9.已知KH和H2O反应生成H2和KOH,反应中1 mol KH( )
A.失去1 mol e- B.得到1 mol e-
C.失去2 mol e- D.没有电子得失
10.下列关于浓硫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因而能使蔗糖炭化
B.浓硫酸在常温下可迅速与铜片反应放出二氧化硫气体
C.浓硫酸是一种干燥剂,能够干燥氨气、氢气等气体
D.浓硫酸在常温下能够使铁、铝等金属钝化
11.往浅绿色的Fe(NO3)2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时,溶液的颜色变化应该是( )
A.颜色变浅 B.逐渐变红色
C.没有改变 D.变棕黄色
12.某单质跟浓硝酸反应,若参加反应的单质和浓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浓硝酸被还原成NO2,则该单质在氧化产物中的化合价为( )
A.+2 B.+3 C.+4 D.+5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2分)
13.(10分)将还原性铁粉分别放入冷的浓H2SO4、浓HNO3中,开始都有大量气泡生成,后来反应不再发生。已知生成的气体有刺激性气味,H2SO4中气体无色,HNO3中气体红棕色;剩余的固体经检验产生了磁性。试完成下列问题:
(1)Fe的氧化产物是_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下同)
(2)浓H2SO4的还原产物是______________,浓HNO3的还原产物是__________________。
14.(22分)(1)浓硫酸与木炭粉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KMnO4酸性溶液可以吸收SO2,试用上图中各装置设计一个实验,验证上述反应所产生的各种产物。
这些装置的连接顺序(按产物气流从左到右的方向)是(填装置的编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时可观察到装置①中A瓶的溶液褪色,C瓶的溶液不褪色。A瓶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瓶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瓶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装置②中所加的固体药品是_________,可确证的产物是_________,确定装置②在整套装置中位置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装置③中所盛溶液是__________________,可验证的产物是__________________。
15.(12分)根据下列变化进行推断,且已知强热A产生的气态物质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6.3。
(1)推断A、B、C、D的化学式:A__________,B____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___。
(2)写出①②变化的离子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8分)某学生课外活动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分别做如下实验:
(1)在试管中注入某红色溶液,加热试管,溶液颜色逐渐变浅,冷却后恢复红色,则原溶液可能是__________溶液;加热时溶液红色逐渐变浅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试管中注入某无色溶液,加热试管,溶液变为红色,冷却后恢复无色,则此溶液可能是___________溶液;加热时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D 解析:四种气体中不溶于水的有NO和N2,但密度比空气小的只有N2。
2.D 解析:放在敞口容器中的溶液,久置后:浓硫酸吸水浓度降低;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生成了碳酸钠,氢氧化钠的浓度也越来越小;氯水则最终成为盐酸;只有氯化钠溶液中水分散失后,溶液浓度才会增加。
3.BD 解析:氮的固定是指由游离态的氮转化为化合态的氮的过程,符合此定义的是A、C,不符合的是B、D。
4.A 解析:置于敞口容器中的溶液中,浓硫酸吸水后溶液的质量增加;浓盐酸和浓硝酸挥发后溶液质量都会减少;稀硫酸中的水分散失后也会使整个溶液质量减少。
5.B 解析:A、B、D都是酸的通性,而只有B项符合强酸制弱酸的规律。
6.BC 解析:列出铜与浓硫酸反应的方程式进行氧化还原分析后可知被还原的硫酸只占总量的一半,根据铜的质量或二氧化硫的量都可以求出消耗的硫酸的量,再减半即得。
7.B 解析:等体积的浓硫酸比稀硫酸的密度大,即质量也大,则其所占质量份额也多些,所以最终混合溶液的质量分数更靠近浓硫酸,即大于50%。
8.C 解析:被干燥气体既不能与干燥剂反应,也不能被干燥剂吸收,既能用浓硫酸又能用碱石灰干燥的气体有O2、N2、CH4、H2、CO。
9.A 解析:根据KH中的H是-1价的阴离子,所以反应中1 mol KH失去1 mol e-。
10.D 解析:根据浓硫酸的脱水性、吸水性、氧化性逐一对照选项,同时考虑其余一些物质反应的特殊性。
11.D 解析:Fe2+和在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但加入盐酸后,在酸性条件下表现出强氧化性,把Fe2+氧化成Fe3+,这样溶液由浅绿色变成棕黄色。
12.A 解析:根据得失电子守恒解题,但要注意硝酸中有和金属元素结合的硝酸根未被还原,所以,设金属反应后的化合价为X,则列式为:1×(X-0)=(4-X)×(5-4),注意(4-X)代表的是有4 mol硝酸反应,而和金属元素结合的未被还原的硝酸为X mol,所以得电子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4-X)mol。
13.(1)Fe3O4 (2)SO2 NO2
解析:(1)铁被氧化可能得到FeO、Fe2O3、Fe3O4等,有磁性的只有Fe3O4。
(2)浓H2SO4被还原的产物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应为SO2;浓HNO3被还原的产物呈红棕色,为NO2。
14.(1)C+2H2SO4(浓)2SO2↑+CO2↑+2H2O↑
(2)④ ② ① ③
(3)验证产物气流中是否有SO2 将SO2全部氧化吸收 确证产物中SO2已被B瓶溶液全部氧化
(4)无水CuSO4(或变色硅胶) 水蒸气 由于产物气流通过①③时会带出水蒸气,所以②必须在①③之前
(5)澄清石灰水 CO2
解析:木炭与浓硫酸加热反应,生成CO2和SO2。CO2和SO2都跟Ca(OH)2反应,生成CaCO3和CaSO3,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使反应产物无法验证。在SO2、CO2混合气体中,首先用品红溶液可检查SO2的存在,然后将SO2氧化除去,再用澄清石灰水检验CO2的存在。
15.(1)NH4HCO3 NH3 BaCO3 CO2
(2)①++Ba2++2OH-NH3↑+BaCO3↓+2H2O
②BaCO3+2H+===Ba2++CO2↑+H2O
解析:(逆推法)由气体B遇HCl冒白烟,可知B为NH3。D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为CO2,则逆推知C中含有(或),结合C是在BaCl2条件下生成的白色沉淀知C为BaCO3。结合A强热产生的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6.3,由B、C逆推可知A为NH4HCO3。
16.(1)稀氨水和酚酞 稀氨水中的NH3逸出,所以溶液的颜色变浅
(2)溶有SO2的品红 SO2气体逸出,品红溶液恢复红色
解析:(1)因为无色酚酞试液遇氨水显红色,由于氨水具有挥发性,所以当加热时,氨水中的氨分子运动到气球中,溶液中没有氨分子了,故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
(2)二氧化硫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二氧化硫的漂白作用是由于它能跟某些有色物质反应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这种无色物质容易分解而使有色物质恢复原来的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