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观
沧海
曹操
古诗四读
查工具书读字音
根据诗体读节奏
品析句子读画面
知人论世读意境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曹操
一、读准字音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曹操
二、读出节奏
四言诗:质朴刚健,音调铿锵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向东行登上碣石山,来饱览无边无尽的大海。
开篇点题。交代观海的地点和对象,直陈其事。“观”字统领全篇,是诗的线索,以下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请选择一两句最喜欢的诗句,对重点的字词进行品读,品味沧海特点与诗人情感,并试着进行朗读。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曹操
三、读出画面
四言诗:质朴刚健,音调铿锵
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登碣石山是在北征乌桓的途中。这次胜利巩固了曹操的后方,所以第二年他才能挥戈南下,以期实现统一中国的宏愿。曹操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秋风萧瑟之际,他的心情像沧海一样难以平静。昂扬奋发的精神借着大海的形象表现出来,使这首诗具有一种雄浑苍劲的风格,成为一篇优秀的作品。
知人论世,了解作者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曹操
四、读出意境
四言诗:质朴刚健,音调铿锵
情感: 昂扬奋发,雄浑苍劲
知人论世
诗歌鉴赏中要真的读懂一个诗人蕴藏于诗中的情感是很不容易的。除了诗的字词意思之外,还要了解诗人的生平、思想、风格,甚至是他生活的时代、所处的境地等,这就是所谓的知人论世,知世论诗。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
一、读准字音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
二、读准节奏
诗文赏析
诗中写“杨花”“子规”的作用是什么? 这首七言绝句前两句的写景有什么特色?
写“杨花”且“落尽”点明了时令,这样的“暮春”在古诗中是一个花与泪同落的季节,这就奠定了全诗伤感的基调。
“子规”即杜鹃,在我国古典诗词中,它总悲哀凄惨地啼叫着。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本诗首句通过各种意象,渲染出在暮春季节的一种哀伤、惆怅的气氛,表达了作者悲苦、哀怨的心情。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
三、读出画面
杨花,如同浮萍,是漂泊无依的象征;子规,又名杜宇,啼声哀切。
点明时令在暮春,作为意象可以烘托凄凉悲惋的氛围,来寄托诗人叹飘零、感离恨的特定心境。
王昌龄的仕途屡经挫折,739贬放岭南,742谪迁江宁丞,748再贬龙标尉。王昌龄在《芙蓉楼送辛渐》一诗中,就用“一片冰心在玉壶”以言心志,表明自身光明磊落、廉正高洁的操守。李白在东南地区漫游期间,得悉王昌龄这次的不幸遭遇,深表同情和关切,当即写了此诗,遥寄给他,以带去一点慰藉,分担他的愁苦,从中可见李白的侠肠和肝胆。
知人论世,了解作者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
四、读出意境
杨花,如同浮萍,是漂泊无依的象征;子规,又名杜宇,啼声哀切。
点明时令在暮春,作为意象可以烘托凄凉悲惋的氛围,来寄托诗人叹飘零、感离恨的特定心境。
情景交融
拟人修辞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王湾
一、读准字音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王湾
二、读准节奏
/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王湾
三、读出画面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王湾
四、读出意境
颈联运用对偶和拟人,描写了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时光流逝,新必替旧,蕴含自然理趣。表现了诗人积极乐观的精神风貌。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
一、读准字音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
二、读出节奏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
三、读出画面
言简意赅,以少胜多。
十八个字,九种事物。
一字一词,一词一景。
简深相依
动静结合
主次映衬
情景交融
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朝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他几乎一生都在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他也因此而郁郁不得志,困窘潦倒一生。于是在羁旅途中,写下了这首《天净沙·秋思》。
知人论世,了解作者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
三、读出画面
言简意赅,以少胜多。
十八个字,九种事物。
一字一词,一词一景。
简深相依
动静结合
主次映衬
情景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