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17 动物笑谈
康拉德·劳伦兹
在默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标题“笑谈”的含义,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文章的内容。
1
通过朗读课文,欣赏精彩语段,品味诙谐幽默的语言。
2
通过学习,感受作者专注、忘我的精神和极高的专业素养,激发关爱动物、敬畏自然、尊重生命的情感,学会与动物和谐相处。
3
康拉德·劳伦兹,奥地利动物行为学家,1973年由于对动物行为学研究方面开拓性的成就而获诺贝尔奖,除了在学术上的成就之外,劳伦兹最为人所称道的,是他在动物行为方面的通俗写作,著有《所罗门王的指环》《攻击的秘密》《雁语者》《狗的家世》等。
走近作者
《所罗门王的指环》是劳伦兹系列科普作品中最受欢迎的一部。相传所罗门王因戴着魔戒而能够听得懂动物的语言,而劳伦兹借用这个传说,来书写自己与观察对象鸟兽虫鱼之间亲密的关系。而这种亲密无间的情感,成为了此书中最令人心动的部分。
作品简介
科学小品文也称知识小品文或文艺性说明文。它用小品文的笔调,即借助某些文学写作手法,将科学内容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经常运用一些说明方法,比如列数字,下定义,打比方,举例子,作比较等方法。科学小品文一般短小精悍、通俗易懂、语言丰富多彩,形式生动活泼,很受广大读者的喜爱。
知识链接
字词积累
鹦鹉( ) 温驯( ) 禁锢( )
虐待( ) 神采奕奕( ) 余晖( )
嚎声( ) 收敛( ) 咒骂( )
蹿( ) 蹒跚( ) 匍匐( )
yīnɡ wǔ
xùn
ɡù
nüè
yì
huī
háo
liǎn
zhòu
cuān
pán shān
pú fú
整体感知
活动一:感知大意,概括趣事
文章以“动物笑谈”为题目,写了哪些“笑谈”?
提示:梳理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1):写“我”研究动物行为科学不被人理解。
第二部分(2-9):写“我”在做水鸭子实验时,为探求真理而充当小凫的“妈妈”的趣事。
第三部分(10-19):写“我”与黄冠大鹦鹉“可可”相处的怪诞经历,以及大鹦鹉的“恶作剧”。
活动一:感知大意,概括趣事
本文写了哪些和动物有关的“逗笑趣事”?快速默读课文,提取关键信息,简述“趣事”。
(默读要求: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不回读,一气呵成读完全文。)
整体感知
活动一:感知大意,概括趣事
整体感知
“笑谈”
和水鸭子:
和皇冠大鹦鹉“可可”:
学母鸭叫,和母鸭一样引领小鸭子。
(1)可可到处追寻“我”。
(2)可可咬扣子的恶作剧。
(3)可可把线缠到树上。
品析语言
研读第二、三部分:
1.新出生的小水鸭有什么本能?为了让小水鸭跟着“我”走,“我”是怎样做鸭妈妈的?
2.如何理解“当我带着那群小鸭子在我们园里青青的草上又蹲又爬又叫地走着”的这种看似怪诞的行为?
3.文中写了哪些有关黄冠大鹦鹉“可可”的趣事?从中你发现“可可”作者一家的关系如何?
4.可可被“我”收养后有什么变化?
活动二:研读课文,品析语言
品析语言
1.新出生的小水鸭有什么本能?为了让小水鸭跟着“我”走,“我”是怎样做鸭妈妈的?
小水鸭对叫声特别敏感,跟着叫声走。“我”就学着母水鸭的叫声,不停地唤着它们。“我”匍匐在草中,蹲着走。
活动二:研读课文,品析语言
品析语言
2.如何理解“当我带着那群小鸭子在我们园里青青的草上又蹲又爬又叫地走着”的这种看似怪诞的行为?
为了探求真理,作者“带着那群小鸭子在我们园里青青的草上又蹲又爬又叫地走着”,他用实验证实了自己的假设,这样看似怪诞的行为,表现出科学工作者专注、忘我的精神,令人心生敬意。
活动二:研读课文,品析语言
品析语言
3.文中写了哪些有关黄冠大鹦鹉“可可”的趣事?从中你发现“可可”作者一家的关系如何?
三件趣事。“可可”和作者一家人的关系很亲密。
①大鹦鹉“可可”恶作剧要远行,被“我”在众人面前发出特别难听的叫声唤回;
②“可可”恶作剧不但把“我”父亲身上的扣子全咬下来了,而且还整整齐齐地排在地上;
③“可可”咬住“我”母亲的毛线团,然后把线缠在柠檬树上。
活动二:研读课文,品析语言
品析语言
4.可可被“我”收养后有什么变化?
开始时不敢随意行动,坐在树枝上想飞却又不敢飞;后来变得活泼而神采奕奕起来,并且对“我”恋恋不舍。
这是“我”对动物的尊重与爱,把它们视为平等的朋友,使它恢复了本来的面貌。
活动二:研读课文,品析语言
活动三:精读课文,体会情感
体会情感
为了研究不同动物的行为,作者对动物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观察,并用幽默风趣的语言,生动详细地记录了下来,请同学们找出一些富有喜感的描写语句,圈点、勾画、摘录下来,进行赏析。
赏析角度:用词、情感、态度、语言特点
方法提示:勾画原文词、句,找出用词特点及其效果,分析对象外在特点/内在特性 , 体会情感/态度/语言特点
富有喜感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赏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体会情感
活动三:精读课文,体会情感
富有喜感的语句:
这自然是一些外地来的观光客,他们大概被眼前的景象吓呆了,因为他们只看到一个有着一大把胡子的大男人,屈着膝,弯着腰,低着头在草地上爬着,一边不时回头偷看,一边大声地学着鸭子的叫声——至于那些小鸭子,那些叫人一看就明白原委的小鸭子,却完全不露痕迹地藏在深深的草里,你叫那些观光客怎么能相信自己的眼睛呢?
这个段落中,“屈、弯、低、爬”等动词描写出作者充当鸭妈妈时惟妙惟肖的情境和艰辛模仿的过程,极富仁爱之心。“回头偷看、大声地学、不露痕迹”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当时惹人发笑的情景,同时也体现了语言的幽默诙谐。
体会情感
活动三:精读课文,体会情感
富有喜感的语句:
我怎么办?该不该喊它一声呢?对了,你听过黄冠大鹦鹉的鸣声没有?假使没有,只要想想用老法子杀猪时猪的嚎声,再用扩音器放大几倍就得了。如果一个人用尽全身之力,把嗓门憋得尖尖的,发出“哦——啊”的叫声,虽说比不上大鹦鹉的气势,听起来也蛮像了……那一刻真叫我为难呀,如果我叫了,它竟然理也不理地飞走了,我怎么向旁边的人解释?……不过我到底还是叫了。我四周的人一个个都像生了根似的定在那里。
这段中,作者详细描摹、客观地介绍了鹦鹉叫声的特点,又表现出人要模仿这种叫声的难度之大。同时作者又写尽了在公共场合模仿这种“杀猪时猪的嚎声”的犹豫、顾忌的心理,让人忍俊不禁。
思考启示
活动四:理解行为,思考启示
劳伦兹用行动告诉我们:人类和其他动物一样都是大自然的产物,动物和人类一样拥有地球上安定生活的权力,敬畏自然是人类正确的生存态度,人类亲近自然、与其他动物友好相处,是地球宜居环境存在的保证。我们每个人都有维护生态平衡发展的责任和义务。不妄自尊大,不任意胡为,用心地去尊重生命的神圣和权威,是人类的最佳选择。
文章主旨
这篇课文用幽默风趣的文字,讲述了有关动物的趣事、笑话,表达了作者对动物的热爱。在环境破坏,物种面临灭绝的今天,劳伦兹用行动告诉我们该怎样善待生命,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作业布置
学完这篇文章,回想一下,你和动物之间也发生过哪些有趣的故事。你是否也能像作者这样,生动地跟大家说一说呢?请把你的趣事写成一个小片段,字数300左右,并请同学给你打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