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同学们,咱们洞口县最近在争创文明县城,咱们学校也在争创文明学校,假如你在学校内发现不文明的现象,听到不文明的言语,你会怎么做?学生谈谈自己的做法。
陈
太
丘
与
友
期
行
陈
太
丘
与
友
期
行
约定
陈太丘与友期行
刘义庆(403-444)南朝宋宗室。著作以《世说新语》最为世所重。
陈太丘与友期行
《世说新语》是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志人小说的代表作。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
自 由 朗 读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
读准字音
尊君在不
fǒu
“不”同“否”,不在。
通假字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陈太丘与友期行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陈太丘与友期行
翻 译 全 文
疏通文意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期:约定
行:出行
到
放弃
离开
才
疏通文意
陈太丘与友期行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当时
在门外
玩耍
“不”同“否” 不在。
陈太丘与友期行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语气词,表感叹,“啊”
丢下
疏通文意
陈太丘与友期行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就
疏通文意
陈太丘与友期行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感到惭愧
拉
回头看
疏通文意
陈太丘与友期行
补上句中省略的人物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 )去,( )去后( )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友人
友人
太丘
友人
陈太丘与友期行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答曰:“( )待君久不至,已去。”
元方
我父亲
(文言句式:省略句)
你能告诉我这篇短文讲了一个什么小故事吗?(时间、地点、人物、事情)
起因:
发展:
高潮:
结局:
陈太丘与友期行
与友期行
相委而去
失约遭斥
入门不顾
陈太丘与友期行
精读课文
1、课文主要描写了哪两个人?各有什么性格特点?
2、文中元方指出来友人的哪两点不是?他又是如何反驳的?
陈太丘与友期行
精读课文
课文主要描写了哪两个人?各有什么性格特点?
无信 无礼
知错能改
懂礼貌 机智
率性倔强
守信识礼
陈太丘与友期行
文中元方指出来友人的哪两点不是?他又是如何反驳的?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无信
无礼
不无礼
无礼
思考并讨论: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结合文中内容,说说你的看法。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
表演这篇课文
1、旁白 2、太丘
3、友人 4、元方
表演角色:
陈太丘与友期行
这篇文章通过写东汉时期陈太丘与友相约出行,友人过期不至,陈太丘之子元方和友人辩理一事,表现出元方的聪明机智,也启发我们做人要讲礼貌,讲诚信。
总结:
陈太丘与友期行
古人是很重视仁义礼智信的,那么,“诚信”“礼貌”对今天的我们还有用吗?
拓展练习:
陈太丘与友期行
完成本节课的学法大视野
作业:
陈太丘与友期行
下 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