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虚词》课件(共31张ppt)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现代汉语虚词》课件(共31张ppt)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0-31 17:06: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陆定一
虚 词
根据语法功能和意义,把汉语的词分成两大类:
一、实词
——表示实在意义的词,能独立充当句子成分,有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二、虚词
——不表示实在意义而不能独立充当句子成分的词,有: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
(一)副词
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朱自清《春》)
这句话给你怎样的感受呢?你是不是好像闻到了沁人心脾的花香?看到了累累的果实,这种美好的想象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加点的三个副词的使用。
副词一般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边,起修饰、限制作用,表示程度、范围、时间、频率或语气等。
常用的副词有:很、更、最、都、只、才、就、没、不、非常、已经、曾经、刚刚、立刻、马上、忽然、终于、大概、简直、难道等。
语法功能:1、修饰动、形,不修饰名词。2、都能作状语。
1、表程度:很 更 太 极 顶 十分 非常 至少 起码 略
2、表范围 : 都 总 共 净 只 仅仅 光 单单 一概 就 统统
3、表时间:已 曾 刚 才 早已 正 将 便 常 一向 从来
4、表频率:又 再 再三 还 屡次 重新
5、表状态:大力 大肆 亲自 特意 连忙 悄悄 匆匆 公然
6、表语气 :难道 究竟 简直 可 却 幸而 也许 其实 索性
7、表肯定、否定:必 必须 准 的确 不 没 未 勿 别
读一读下边《邓稼先》中的句子,看看其中的副词分别起怎样的作用?
1.在20世纪人类历史上,这可能是最重要的、影响最深远的巨大转变。
2.他只说了一句话:“我不能走。”
只:表范围,起着限制动词“说”的作用。
最:表程度,起着修饰形容词“重要的”“深远的”的作用。
【可以通过词的组合来分辨副词的词性】
1、我们可以说“任务特别”,也可以说“(特别)任务”,但“格外”没有这种用法。可见“特别”是形容词,“格外”是副词。又如:可以说“意见一致”,也可以说“(一致)意见”,“一概”没有这种用法。能作谓语、定语、状语,而意义不变的是形容词,不能作谓语、定语的是副词。
2、例如 “白、怪、老、净”等,同名词组合时是形容词,同动词、形容词组合时是副词。
比较下边两组词:
甲 乙
白布 白跑一趟
老朋友 老说不完
怪事 怪好看
净水 身上净是泥
请把在这段文字中的副词找出来。
雅颂中也很有一些挺出色的篇章,一般说来艺术价值的确极其不如国风。小雅中偶尔有一些士大夫抱怨或讽刺王室的诗,但他们毕竟缺少人民所受的切肤之痛,因而揭露社会现实必定缺乏深度。
请把在这段文字中的副词找出来。
雅颂中也 很有一些挺出色的篇 章,一般说来艺术价值的确 极其不如国风。小雅中偶尔有一些士大夫大肆抱怨或讽刺王室的诗,但他们毕竟缺少人民所受的切肤之痛,因而揭露社会现实必定缺乏深度。
练习
(二)介词
把书(送去) 向我(点头) 往那边(走)
沿河边(跑步) 从昨天(开始) 比前几天(热)
上面的短语你可能经常再说再用,你能说出他们语言结构上的特点吗?
加点的词都是介词,他们都没有单独使用,而是跟名词或代词结合在一起组成短语,表示对象、方向、地点、时间、比较等。
介词一般用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前,组成“介词短语” 。
1、表时间、处所、方向:在 于 自 自从 从 当 由 趁 随着 到 从 打 朝 向 在 沿着 顺着
2、表对象、范围: 对于 和 跟 同 与 替 把 关于
除 除了
3、表方式、方法、依据、手段、比较: 按照 依 依照 根据 以 凭 本着 用 通过 拿 比
4、表目的、原因:为 为了 为着 因 由
5、表施事受事:被 给 让 叫 归 由 把 管 将
语法特征
1. 介词短语都可以作状语,少数还可以作补语。例如:
〔在阅览室〕看书 〔从早上〕做<到晚上>(表时间),
〔沿着河边〕前进(表方向) 〔对学生〕负责(表对象)
〔连根〕拔起来(表对象) 〔比过去〕更好(表比较)
有的可以作定语,但要加“的”。例如:
①他作了一个(关于诗人杜甫)的学术报告。
②他(对这个问题)的分析是正确的。
(表处所)
练习
请把在这段文字中的介词找出来。
我们从《离骚》中看到了屈原深沉的忧患意识:他对于民族故国一往情深,因之而喜,因之而悲。他为了自己的祖国忍辱负重含悲苦行。
请把在这段文字中的介词找出来。
我们从《离骚》中看到了屈原深沉的忧患意识:他对于民族故国一往情深,因之而喜,因之而悲。他为了自己的祖国忍辱负重含悲苦行。
有些介词与动词兼类。有:在、给、叫、用、拿、比、到、让、由、朝、往、把、经过、通过。
怎么区别?  
A.介词不能单独作谓语,动词可以。所以一句话中如果有别的词作谓语(动、形),它就是介词;如果没有别的词作谓语,那它就是动词。
①他把书放在桌上。(介词) ②他在家里.(动词)
③许多同学都比我学习好。(介词) ④我们要比干劲,比速度,比质量。(动词)
⑤他给我买了一本书.(介词) ③他给了我一本书。(动词)
介词与动词的区别
B.介词后面不能带动态助词“着、了、过”,动词可以。
如:他给我买了一本书。 他给了我一本书。  
  别拿我开玩笑。 他手里拿着一本书。
C.介词不能重叠,动词一般可以。 
   
如:我比你高一点儿。
我们比比。   
(三)连词
连词起连接作用,连接词语、短语、分句或句子等,连词常见的连词有:和、跟、同、而、或、或者、而且、并且、虽然、但是、如果、只有、只要、因为等。用来表示表示并列、选择、递进、转折、条件、因果等关系。
1、连接词或短语:和 跟 同 与 及 以及 或
例如:我和他 你同他去 野生动物和野生植物
2、连接分句:虽然 但是 不但 而且 不论 因为 由于 宁可 不过 否则 可见 于是
例如:虽然这朵花快要谢了,但是它依旧很美。
3、连接词或句子:并 并且 而 以及 或者 或是
例如:好或者坏
姓名及电子信箱请务必填写正确,以方便本处回覆您的问题以及您日后查询案件及满意度调查
语法特点:
1、连接分句的连词,常成对使用,或跟某些 词配合使用。 如,尚且…何况… 只有…才…
2、连词只有关联作用,没有修饰作用,不作句子成分。
练习
请把在这段文字中的介词找出来。
作为语录体散文,《论语》虽然没有详尽、具体的描写,但从孔子和其它人的对话中,却生动地显现出了孔子及其一些弟子的形象。
请把在这段文字中的介词找出来。
作为语录体散文,《论语》虽然没有详尽、具体的描写,但从孔子和其它人的对话中,却生动地显现出了孔子及其一些弟子的形象。
找出下列句子中的连词:
1.上边和下边有几堆火,没有熄灭,醒了的同志们围着火堆小声地谈着话。
2.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
3.当时他是美国家喻户晓的人物,因为他曾成功的领导战时美国的原子弹制造工程。
4.我们虽然也很饿,但仍一气儿跑下山去,一直到宿营地。
5.但是我们走过了金沙江大渡河,雪山草地以后才觉得莱山界的困难,比起这些地方来,还是小得很。
(四)助词
助词是起辅助作用的词,不能单用,没有实在意义。助词分为结构助词、动态助词和语气助词。
A、结构助词
结构助词主要有“的”“地”“得”“所”“似的”。例如:
(1)决定之后,叶圣陶先生监督执行,于是“做”和“作”就有了明确的分工。
(2)“哥儿,你牢牢记住。”她极其郑重地说。
(3)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
(4)有一次他撞在电杆上,撞得半面肿胀,又青又紫。
(5)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
“的”“地”在连接前后词语时,前边的词语“明确”“牧童”“极其郑重”“嘹亮”主要起修饰或限制作用;
“得”则主要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后,表示它后面的成分起补充说明作用。如:说得好 红得发紫 吵得很
“所”用在一部分动词的前边,后边加“的”,组成一个名词性成分。如:“所写的”“所说的”“所认识的”“所面临的”等。
“似的”附着在词或短语的后边,相当于“像……一样”用来做比喻,或者说明情况相似。
例如:我看见奔流似的马群,听见蒙古狗深夜的嗥鸣和皮鞭滚落在山涧里的脆响。
B、动态助词
动态助词包括“着”“了”“过”,附着在动词的后边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
“着”表示动作、行为在进行或持续中;
例如:告别,他鞠躬,口说谢谢,看着来人上路才转身回去。
“了”表示已经完成或实现;
例如:吃了用了人家的东西,不说清楚还行?
“过”表示曾经发生过。
例如:记得她也曾经告诉过我这个名称的来历。
C、语气助词
语气助词主要“嘛”“了”“啦”“吗”“呢”“吧”“啊”等,放在句子末尾,表示陈述、疑问、祈使或感叹等语气。
例如:
(1)他说,住那儿多年了。
(2)他感叹道:“我好久没吃零食了。”
(3)他哑着嗓子悄悄问我:“你还有钱吗?”
(4)山,好大的山啊!
(5)原来她还不是梨花。我问:“梨花呢?”
练习
请把在这段文字中的助词找出来。
看过《三国演义》吧。垓下英雄(我们所熟悉的项羽)之穷途末路,则让人不禁扼腕叹息啊。文章以高超的艺术手法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可歌可泣的悲剧英雄形象,怎能不让人振奋、启人深思呢?
请把在这段文字中的助词找出来。
看过《三国演义》吧。垓下英雄(我们所熟悉的项羽)之穷途末路,则让人不禁扼腕叹息啊。文章以高超的艺术手法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可歌可泣的悲剧英雄形象,怎能不让人振奋、启人深思呢?
(五)叹词
表示感叹、呼唤、应答等,称为量词。 口语中常见的叹词有:“嗯”“哎”“嗨”“喂”“嗯”“哎呀”“哎哟”等词。
叹词一般都是单用,独立成句或做独立成分,强化情感的表达。
(1)啊!海滩上,居然有这么多人在乘凉。(表示感叹)
(2)哎呀,美极了!真是美极了!(表示感叹)
(3)喂,你听见了没有?(表示呼唤)
(4)“嗯,我们听了非常高兴。”两个织工齐声说。(表示应答)
练习
请把在这段文字中的叹词找出来。
“ 哎呀,你丢钱啦!”
“唔,是叫我吗?”
“嘿,不是你还有谁呀。傻帽!”
“哦!谢谢!”
请把在这段文字中的叹词找出来。
“ 哎呀,你丢钱啦!”
“唔,是叫我吗?”
“嘿,不是你还有谁呀。傻帽!”
“哦!谢谢!”
(六)拟声词
拟声词是模拟事物声音的词。
如:啪 丁当 哗啦 轰隆隆 噼里啪啦、叽里咕噜 咣……
找出下列句子中的拟声词:
1.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2.我把火一点,呼一声,鞭炮蹿上了高空,稍停顿一下便掉下来,在即将落地的瞬间,啪——那条红色的纸棍便被炸得粉碎。
3.那根很老的毛竹扁担受了震动,便“嘎叽”地惨叫了一声,父亲身子晃一晃,水便泼了一些在台阶台阶上。
4.时钟“滴滴答答”的走着。
5.窗外传来咚咚咚的脚步声。
6.整个山谷只听见泉水叮咚的响。
7.扁担压得“咯吱咯吱”直响。
8.肚子里咕噜咕噜直响。
9.他忽然听到后屋里“咯噔”响了一声。
作业布置
1、整理完善课堂笔记;
2、完成导学案上相关练习。
感谢观看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