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初中名著
导 读 · 分 享
寮步宏伟初级中学 柯利强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他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已把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全人类的自由解放而斗争。
——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导读课
教学目标
1.了解几种常见的名著阅读方法及阅读建议。
2.初步感受保尔的形象,明确主要人物关系及其形象。
3.初步了解《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的价值与作者生平。
作者生平
奥斯特洛夫斯基(1904—1936),前苏联著名的无产阶级革命作家。出身于乌克兰一个贫困的工人家庭。由于家境贫寒,他只念过三年书。“十月革命”胜利后,他积极投身于保卫苏维埃政权的斗争,成为骑兵团的一名战士。后因身负重伤,转业到地方。不久,他在与洪水的搏斗中,得了伤寒和风湿症。
22岁时全身瘫痪后,他以顽强的毅力,克服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开始了文学创作。后来,他的健康进一步恶化,双目失明。但他依然克服种种困难,请人代笔,于1933年写成了第一部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小说获得了巨大成功,受到同时代人的真诚而热烈的称赞。1934年,奥斯特洛夫斯基被吸收为苏联作家协会会员。1934年底,他着手创作一篇关于科托夫斯基师团的“历史抒情英雄故事”(即《暴风雨所诞生的》),但只创作完第一部,后人根据他的思路才把此书写完。1935年底,苏联政府授予他列宁勋章,以表彰他在文学方面的创造性劳动和卓越的贡献。1936年12月22日,由于重病复发,奥斯特洛夫斯基在莫斯科逝世。
创作背景
1927年初,23岁的奥斯特洛夫斯基完全瘫痪,卧病在床,并且双目失明。正是在这一人生的艰难时刻,奥斯特洛夫斯基决意通过文学作品,来展现当时的时代面貌和个人的生活体验。
奥斯特洛夫斯基在与病魔做斗争的同时,创作了一篇关于科托夫骑兵旅成长壮大以及英勇征战的中篇小说。两个月后小说写完了,他把小说封好让妻子寄给敖德萨科托夫骑兵旅的战友们,征求他们的意见,战友们热情地评价了这部小说,可万万没想到,手稿在回寄途中被邮局弄丢了。这意外的打击对他来说,实在是太残酷了,但这并没有挫败他的坚强意志,
在参加斯维尔德洛夫共产主义函授大学学习的同时,他开始构思《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当时作者已经双目失明,全身瘫痪。这部书是他强忍病痛,在病榻上历时三年完成的。故事就取材于他的亲身经历。
小说第一部主要以前苏联的国内战争为背景;第二部主要以经济恢复和社会主义建设为背景。
哪些重要的情节让你印象深刻呢?
与冬妮娅初识
第三章 与冬妮亚初识(第一段恋情:保尔与冬妮亚)
她朝弯曲的垂柳俯下身去,伸出一只手拨开柳枝,看到一个晒得黝黑的光脚男孩,裤腿卷到膝盖上。他身旁放着一只装着蚯蚓的铁锈罐子。那少年正全神贯注地钓鱼,没有注意到冬妮娅的注视。
“这里还能钓鱼吗?”
保尔生气地回头看了看。
.......
“真见鬼,这还能钓什么!怎么跑出这么一个妖精。”
...“你瞎嚷嚷什么?把鱼都吓跑了。”
哪些重要的情节打动了你呢?
与冬妮娅初识
保尔再度失恋
车站食堂当洗碗工
保尔筑路
烈士墓前
坚持创作
小说重要情节一览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上部:国内战争
下部:和平建设
保尔退学
车站食堂当洗碗工
结识朱赫来
初识冬妮娅
保尔参军
谢廖沙入伍
受伤失明
制止暴动,差点死了
保尔筑路
不利局面
保尔病倒
烈士墓前
保尔写书
海滨公园沉思
瘫痪失明
坚持创作
保尔开启新生活
几种常见的名著阅读方法
(1)通读;
(2)精读与跳读;
(3)圈点与批注;
(4)快速阅读;
(5)猜测阅读;
(6)选择性阅读;
(7)分类阅读;
精读
略读
跳读
略读
这是一种粗略读书的方法。只注重内容,不重细节,如用词不当、错别字、漏字、标点符号等不作计较。
第一部分 第二章 偷枪事件
沙皇被推翻的消息传来。但镇上的人的生活没有发生什么大的改变,只是这里出现了越来越多被称为“布尔什维克”的士兵。
镇上发生了一些变化,有的富人逃跑了。红军战士出现了,镇上的市民得到了红军发的枪支。很快,红军撤退,德国人进来了,他们要求市民缴纳枪支。有钱的富人又回来了。
保尔结识了装配工朱赫来,两人成为了好朋友,朱赫来教会了保尔打拳,还时常给保尔讲一些革命道理。保尔把偷的枪藏在院子里,德军搜查时没有发现。
第一部分 第七章 谢廖沙参军
苏维埃政权建立了,乌克兰共青团地方委员会建立起来了,红军攻占了谢别托夫卡小镇。谢廖沙不顾母亲阻拦,加入红军,成为了一个布尔什维克。他是共青团员、团区委书记。他还组织自己的伙伴和姐姐参加共青团。但在会议上,却只有一个人参加组织,谢廖沙有些泄气,其他人鼓励了他。
在与波兰白军的战斗中保尔的腿受伤(伤痛的折磨),他住院时来了信,谢廖沙和丽达去湖边时遇见了冬妮亚,并把信给她看。谢廖沙和丽达在一起聊天还练习了枪法。
由于镇上的所有机关要一律撤退,丽达也要撤走;丽达走后,谢廖沙很伤心。
跳读是指,在阅读的过程中,有取有舍,跳跃前进,有意识的跳过一些无关紧要的句段或章节而抓住读物的关键性材料的速度方法。
---勇救朱赫来
在他后面三步远的光景,是一个彼得留拉匪兵,穿着灰军服,两盒子弹挂在腰边,手里端着上好了刺刀的步枪,刀尖儿几乎碰到了那工人的后背。
在他那羊皮帽下面,一对眯缝着的眼睛警惕地盯着那被捕者的后脑勺。他那给香烟熏黄了的小胡子翘向两边。
莉莎稍微放慢了脚步,走到公路的另一边去。在她后面的保尔这时已经走到大路上来了。
当他向右转弯朝家走的时候,他也看到了那两个人。
他的两只脚马上像钉在地上一样不动了:他立刻认出了前面那个人正是朱赫来。
“原来他就因为这个才没有回家呵!”
朱赫来越走越近了。保尔的心狂跳起来。各种念头一个接着一个地涌上心头,一时茫无头绪。时间太仓促,拿不定主意。可是有一点是明显的:朱赫来这下子完了。
保尔注视着走过来的朱赫来和那个士兵,心里非常乱,想不出主意。
“怎么办呢 ”
在最后一分钟,他骤然想起了他衣袋里的手枪。等他们从他身边走过的时候,他就对准那兵士的后背打一枪,这样朱赫来就可以得救了!这刹那间的决定立刻止住了他混乱的思潮。他紧紧地咬着牙,咬得发疼。不是就在昨天朱赫来还对他说过的吗:“为了这个,需要的是一伙勇敢的弟兄……”
跳读
精读
即精细深入的阅读。要求把字字句句读明白,达到融会贯通的理解水平。对文章的语言、结构、内容、写作方法等,都要细细琢磨。
---烈士墓 前的沉思(第二部分,第三章)
就是这儿,在这个空旷的广场上,瓦利亚和她的同志们被处以绞刑。保尔在过去设置绞刑架的地方默默的站了一会儿,然后向陡坡走去。他顺坡而下,来到埋葬烈士的墓地。
不知道是哪个有心人,给这小小墓地围上了一道绿色栅栏,还在一排排的墓前摆放了用枞树枝编的花篮。陡坡的上方耸立着一棵棵挺拔的松树,峡谷的斜坡上铺满如茵的绿草。
细节描写,渲染了庄严肃穆的气氛。表达了人民对烈士的沉痛哀思。同时“松树”“绿草”更是生命力的象征,虽然革命路上有牺牲,但是他们的牺牲给人民带来了希望。
划线的句子是环境描写,表现墓地的整洁庄严,烘托烈士们献身革命的伟大精神,暗示着活着的战士必将前赴后继去争取革命的胜利。
精读
即精细深入的阅读。要求把字字句句读明白,达到融会贯通的理解水平。对文章的语言、结构、内容、写作方法等,都要细细琢磨。
十二岁那年,保尔·柯察金因为在补考的时候,他将烟末撒在了瓦西里神父家做的复活节蛋糕的面团上而受到处罚,离开了学校。不得已,保尔跟着母亲来到车站的食堂干活。
在食堂干活的日子里,保尔受尽老板娘的压迫,也看到了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们的艰辛、痛苦、贫穷,并且十分憎恶那些花天酒地的有钱人。
不久,哥哥阿尔焦姆为他在发电厂找了一份工作,保尔离开了食堂。
人物形象:
神父、保尔的母亲、保尔的哥哥、弗茹霞等等
第一部分 第一章 苦难的童年
精读
即精细深入的阅读。要求把字字句句读明白,达到融会贯通的理解水平。对文章的语言、结构、内容、写作方法等,都要细细琢磨。
主人公:保尔
①从“只有保尔的好朋友谢廖沙·博鲁扎克明白事情的缘由。他们六个考试不及格的学生去神父家补考,在厨房里等候神父的时候,他亲眼看见保尔掏出一撮烟末,撒在准备做复活节糕的面团上。”可以看出童年时期的保尔是一个调皮、做事不顾后果的人。
②从“保尔的劳动生活就这样开始了。他从未像第一天干活这样卖力气。他知道,这儿可不是家里,在家可以不听母亲的话。那个斜眼的堂倌说得很清楚,如果不听话,就得挨耳光。”可以看出童年时期的保尔有着超出同龄人的成熟,懂得洞察人情世故。
第一部分 第一章 苦难的童年
精读
即精细深入的阅读。要求把字字句句读明白,达到融会贯通的理解水平。对文章的语言、结构、内容、写作方法等,都要细细琢磨。
保尔·人物关系
保尔
谢廖沙
阿尔焦姆
朱赫来
彼得留拉
维克多
冬妮娅
丽达
达雅
好友
哥哥
引路人
敌人
告密者
初恋
爱慕者
妻子
主要人物形象
精读
个性倔强,充满青春活力,对共产主义事业抱着坚定不移的信念,他身上凝聚着那个时代最美好的精神品质: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钢铁般的意志,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在革命斗争中锻炼和党的教育下成长的共产主义战士。
她是保尔少年的伙伴,青年的恋人,善良大方、热情,没有嘲弄和侮辱保尔,但身上有强烈的小资产阶级情调,由于贪恋安逸的生活,蜕变成时代的落伍者和寄生虫。
保尔·柯察金
冬妮娅:
主要人物形象
精读
共产党员,一个坚强的红军战士,勇敢、机智,善于领导和组织群众,他在革命斗争中很好地团结了广大的工人,教育了无数的青年,对敌人有火一般的愤怒与憎恨,不屈不挠地和剥削者做顽强的斗争。保尔·柯察金就是深受他的教育和培养而成长起来的。
朱赫来
阿尔焦姆:
他是保尔的哥哥,一个火车司机,钳工,市苏维埃主席。他具有工人阶级的高贵品质,和敌人进行了不懈的斗争。
主要人物形象
精读
优秀的共产党员,心地善良,干练勇敢,善于出谋划策,有着顽强的革命意志,爱憎分明,热爱共产主义,憎恨剥削阶级。
丽达:
朴素、单纯,心地善良而坚定,从不让私人感情影响工作大局。她热爱自己所信仰的共产主义,与保尔志同道合,配合默契。
达雅:
即精细深入的阅读。要求把字字句句读明白,达到融会贯通的理解水平。对文章的语言、结构、内容、写作方法、人物形象等,都要细细琢磨。
精读
几种常见的名著阅读方法
第一部 第二部
第一章 苦难的童年(精读) 第一章 第二段恋情(精读)
第二章 偷枪事件(略读) 第二章 工地上的磨练(精读)
第三章 认识冬妮亚(精读) 第三章 生命价值的认识(精读)
第四章 匪帮罪行(跳读) 第四章 边境任职(跳读)
第五章 袭击押送兵(精读) 第五章 列宁逝去(跳读)
第六章 误放(跳读) 第六章 再见丽达(精读)
第七章 谢廖沙参军(略读) 第七章 疗养院(略读)
第八章 战场上的搏杀(精读) 第八章 第三段恋情(精读)
第九章 信念的考验(精读) 第九章 文学创作之路(精读)
各章节阅读建议
本书的价值
整个苏联文学中暂时还没有如此纯洁感人,如此富有生命力的形象。
——法捷耶夫(苏联著名作家)
俗话说,猫有九条命。文学作品也应该有几种魂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至少有三种吧。第一种,革命者的革命信念和革命行动。第二种,情爱,这是永恒的,不会消失的。保尔对冬妮娅,对丽达的爱,对爱的理念,小说里都有动人的表述。这使作品魅力永存。第三种,与困难和厄运抗争,战胜生命。这点更没有过时。
——梁晓声(中国作家)
本书的价值·叩问生命的意义
并不是所有的人在苦难面前都能淬炼成钢,也有许多人不堪一击!那么,是什么能够让保尔面对生命的一次次劫难,最后总是那样傲然挺立,一次次熬过苦难的严冬呢?又是什么在他身体残疾,确认无法重归工作岗位后将他从黑暗中带出,成功拥抱光明呢,获得新生呢?对保尔生命追求的探寻,是一次次对生命意义的叩问。阅读此书,让我们对人生,特别是生命的意义有了更深入一步的思考。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