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仿真试卷(二)习题课件(共4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仿真试卷(二)习题课件(共4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10-30 15:32: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1张PPT)
2023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仿真试卷(二)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稻飞虱是一种危害水稻的农业害虫,吡虫啉是一种杀虫剂。以下相关研究中使用实验法的是( )
A.用放大镜寻找水稻上的虫卵
B.拍摄稻飞虱的变态发育过程
C.了解农民使用的抗虫农药种类
D.研究不同浓度吡虫啉的杀虫效果
D
2.同是热带地区但却形成雨林、季雨林、稀树草原、荒漠等不同植被景观,造成这种现象起决定作用的生态因素是( )
A.水 B.光 C.温度 D.空气
A
3.图F-2-1表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有4条食物链
B.双翅目幼虫和摇蚊都属于昆虫
C.摇蚊、太阳鱼和鲈鱼都属于脊椎动物
D.双翅目幼虫和太阳鱼
只有捕食关系
B
4.下列生物体中,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的是( )
①大熊猫②细菌③病毒④衣藻⑤蘑菇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⑤
B
5.小青在显微镜下看到一个草履虫正在旋转着向左移动,为使该草履虫仍然处在视野中,应将装片( )
A.向左移 B.向右移 C.向上移 D.向下移
A
6.有两粒玉米种子已经度过了休眠期,但是,甲种子被虫咬坏了胚,乙种子被虫咬坏了一部分胚乳。在环境条件相同且适宜的情况下,这两粒种子的萌发情况是( )
A.甲、乙两粒种子都会萌发
B.甲种子会萌发,乙种子不萌发
C.甲种子不会萌发,乙种子会萌发
D.甲、乙种子都不会萌发
C
7.气象学家在冰川上找到一些绿茸茸的球状体,其假根附着固定在土石碎屑上,该类群植物极有可能是( )
A.裸子植物 B.蕨类植物
C.苔藓植物 D.被子植物
C
8.近期,园林管理处在部分街道移栽了一些绿化树木。下列移栽树木时的操作错误的是( )
A.在光照最强的中午进行
B.根部要带一个较大的土坨
C.可给移栽后的树木输入营养液
D.移栽之前去掉部分枝和叶
A
9.图F-2-2是光合作用的有关实验,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本实验探究的问题
是光合作用是否需要
二氧化碳
B.实验前需要进行暗
处理
C.实验现象中,滴加碘液会变蓝的是甲装置中的叶片
D.用氢氧化钠进行实验的目的是提供二氧化碳
D
10.在探究室内通风程度对绿色植物呼吸作用的影响时,下列适合用作评价呼吸作用强度的指标是( )
A.叶片气孔的开放程度
B.室内湿度的变化
C.室内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
D.叶肉细胞中叶绿体的数量
C
【解析】呼吸作用强度可以体现在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氧气浓度的变化或有机物积累量的变化上,C正确。
11.人类新生命的孕育和诞生主要通过生殖系统来完成,如图F-2-3为女性生殖系统结构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卵细胞由①产生,染色体组成为
22条+X
B.精子在④中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
C.胚泡移入③子宫中,最终在子宫
内膜上着床
D.胎儿通过胎盘和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
B
12.医生建议婴幼儿在上午9~10时晒太阳,该做法有助于骨骼的生长。原因是晒太阳有利于储备________,促进________的吸收。( )
A.维生素A铁 B.维生素B磷
C.维生素C钙 D.维生素D钙
D
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由中国自主研发的干血点兴奋剂检测技术成功亮相。只需要利用干血点器材“贝壳”抽取运动员60 μL指血,血液自动流入滤纸,形成血点,干燥密封保存,即可传送至兴奋剂检测实验室。据此资料完成13和14题。
13.运动场上使用兴奋剂是违规行为,部分兴奋剂能够提高载氧能力,血液中主要参与氧气运输的成分是( )
A.血浆 B.红细胞 C.白细胞 D.血小板
B
14.下列关于干血点兴奋剂检测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指尖采血所刺破的血管是动脉血管
B.抽血后伤口血液凝固是血小板发挥作用
C.兴奋剂在血液中主要通过血浆运输
D.干血点取样后要密封保存,以防样本污染
A
15.宇航员长期在太空中工作会导致运动机能下降(主要影响收缩功能)。中国空间站上的宇航员坚持锻炼身体,目的是防止( )
A.肌肉萎缩 B.关节脱臼
C.骨裂骨折 D.韧带拉伤
A
16.家蚕雌雄蛾一旦从茧中钻出来,必须在很短的时间内飞到一起交配,否则会因寿命短暂而失去传种接代的机会。雌雄蛾飞到一起完全靠它们之间释放的气味实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这是一种信息交流 B.气味是性外激素
C.这是一种学习行为 D.这是一种繁殖行为
C
17.图F-2-4中甲、乙代表生物个体或者结构,a、b代表物质,箭头代表物质输送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甲是叶绿体,乙是线粒体,则a可代表二氧化碳
B.若甲是根瘤菌,乙是豌豆,则b可代表含氮的物质
C.若甲是肾小管,乙是毛细血管,则a可代表葡萄糖
D.若甲是胰腺,乙是毛细血管,则b可代表胰液
C
【解析】若甲是叶绿体,乙是线粒体,则a是氧气,b是二氧化碳,A错误;若甲是根瘤菌,乙是豌豆,则a是含氮无机盐,b是有机物,B错误;若甲是肾小管,乙是毛细血管,则a是葡萄糖,C正确;若甲是胰腺,乙是毛细血管,则a是胰岛素,D错误。
18.“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下列做法符合环保理念的是( )
A.进行垃圾分类 B.乱扔废旧电池
C.随意焚烧塑料 D.喷洒大量农药
A
19.图F-2-5中字母a、b、c、d表示动物之间的共同特征,下列相关描述错误的是( )
A.a表示恒温
B.b表示用肺呼吸
C.c表示牙齿有分化
D.d代表卵生
C
20.“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青蛙可以离开水的生命活动是( )
A.产卵 B.受精 C.发育 D.呼吸
D
21.下表是有关食品保存的原理与方法,其中原理对应的方法错误的是( )
D
选 项 原 理 举 例
A 除去水分,抑制细菌和真菌生长 腌制法
B 高温灭菌 煮沸法
C 低温抑制 冷冻法
D 破坏需氧菌生存环境 巴氏消毒法
22.足球赛场上,球员奔跑、抢断、相互配合完成射门。下列对比赛中球员机体生理功能的表述,错误的是( )
A.长时间奔跑需消耗大量糖分用于供能
B.在神经系统与肌肉的协调下起脚射门
C.大量出汗会抑制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D.在大脑皮层的调控下球员间相互配合
C
【解析】大量出汗时,人体排尿会减少,主要是因为大量出汗促进了肾小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作用,C错误。
23.在广东旅游,我们可以看到葱郁的鼎湖山森林、美丽的红树林湿地、悠长的珠江、黄金般的水稻田等。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
A.生物种类多样性 B.基因多样性
C.生物数量多样性 D.生态系统多样性
D
24.莱姆病是由某种细菌引起的传染病。当硬蜱叮咬感染的人或动物后会传播莱姆病。根据图F-2-6判断,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硬蜱的发育过程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B.硬蜱作为莱姆病的传播途径
C.致病细菌是引发莱姆病的病原体
D.硬蜱具有与吸血功能相适应的结构
A
25.麻雀已被列入国家二级保护鸟类,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雏鸟是由受精卵中的胚盘发育来的
B.受精的麻雀卵没有适宜的温度会停止发育
C.麻雀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包括求偶、筑巢、产卵和育雏四个阶段
D.麻雀的卵细胞由卵黄膜、卵黄以及胚盘组成
C
26.野生草莓具有7对染色体,果小,甜度低。科研人员通过一定的方法培育出了具有28对染色体的“章姬”草莓,果大味甜,柔软多汁。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
A.遗传物质的改变导致生物性状改变
B.染色体数目增加不能遗传给后代
C.该变异对草莓是否有利由环境决定
D.培育过程离不开人类的选择作用
B
27.如图F-2-7,镰刀型细胞贫血病是一种人类遗传病,致病的隐性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用字母a表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号个体的基因组成是AA
B.2号个体一定携带致病基因
C.3号个体的基因组成为Aa或aa
D.4号个体内没有该致病基因
B
【解析】分析可知,3号个体基因组成为aa,故1号和2号的基因组成均为Aa,故A、C错误,B正确;4号和5号基因组成可能是AA或Aa,可能携带致病基因,D错误。
28.某对夫妻连续生了2个女孩,如果再生一个孩子是男孩的概率是( )
A.0 B.50% C.75% D.100%
29.我国是世界上金鱼品种最多的国家,形成这么多金鱼品种的原因是( )
A.我国有不同的环境 B.自然选择的结果
C.人工选择的结果 D.我国鱼类品种多
B
C
30.正确的急救方法可以及时挽回生命,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
A.触电晕倒后用铁棍挑起电线
B.煤气泄漏后首先应该开窗通风
C.静脉出血应按压近心端止血
D.溺水后先人工呼吸再清除异物
B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31.人体的各个系统相互联系、密切配合,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图F-2-8是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代表生理活动,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肝脏和胰腺分泌的消化
液最终发挥作用的场所是
________。经过②过程后,
血液中的营养物质含量
________,变成______脉血。
小肠
增多

(2)外界空气中的氧气被吸入肺部时,膈肌和肋间肌处于________的状态。氧气首先到达心脏的________中。
(3)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来自组织细胞中发生的________作用,该过程产生的二氧化碳经过心脏______次,然后被呼出体外。
(4)图中包含的排泄途径共有______条。其中体内多余的水和大量的尿素是通过________(填器官名称)形成尿液后排出体外。形成尿液的水和尿素是不需要经过图中的______(填“③”或“④”)过程的。
收缩
左心房
呼吸
1
2
肾脏

32.阅读以下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 2022年3月,为进一步优化新冠病
毒(结构如图F-2-9)检测策略,国务院联防
联控机制综合组决定在核酸检测基础上增
加抗原检测作为补充,专家解读抗原检测
原理时比喻:抗原检测就是检测病毒的
“外衣”。
资料二 目前,已有多种抗新冠病毒特效药上市,但预防新冠最佳的方案还是全民接种疫苗,提高自身免疫力。
(1)根据资料一分析,核酸检测检测的是病毒的[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抗原检测检测的是病毒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抗原检测实际上是利用特异性的________能与新冠病毒的抗原发生反应的原理。
(2)新冠病毒检测时可采用咽拭子或鼻咽拭子取样,原因是新冠病毒通过空气、飞沫传播,经人体的________入侵肺部,最终在肺泡处通过____________的方式大量繁殖。在公共场所常用紫外线或喷洒消毒液消毒,从预防措施来看,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

内部的遗传物质

蛋白质外壳
抗体
呼吸道
自我复制
切断传播途径
(3)某位居家隔离的密接者没有症状但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说明他体内存在____________。从传染病的基本环节来看,这位密接者属于________。
(4)防疫部门强调接种加强针疫苗是保护____________的重要措施,原因是加强针能够刺激________细胞产生更多的抗体,从而加强机体抵抗新冠病毒的能力。
新冠病毒
传染源
易感人群
淋巴
33.某科研团队为探究氮肥对荔
枝幼苗生长的影响,选取“妃
子笑”的嫁接苗作为实验材料,
设置6个组别,每组10株荔枝苗,
肥料兑水后施用,每组氮肥施用
量依次是0、12.5 g、20.0 g、25.0 g、30.0 g、37.5 g,每隔15天施肥1次。种植4个月后,测量每个组别的新叶长出量和枝条长出量,实验结果如图F-2-10所示。
(1)实验材料选用“妃子笑”的嫁接苗,即以“妃子笑”的幼苗作为_______,嫁接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接穗
保持母体的优良特性
(2)本实验探究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氮肥用水溶解后施用,在土壤中被植物根尖的________________区吸收,后通过________运输到植株的其他部位。
(3)综合枝条长出量和新叶长出量两个指标来看,每次施用氮肥________g长势最佳。根据植物生长所需的无机盐,除氮肥外,还需要给每组施用等量含____________的肥料。根据本实验的结果,在荔枝种植过程中,你给出的建议是____________。
(4)为提高荔枝产量,农民一次性施用大量肥料,结果造成土壤板结、幼苗萎蔫的现象,采取_________的措施能够缓解该现象。
氮肥施用量
成熟或根毛
导管
25
磷、钾
合理施肥
大量浇水
34.我国承诺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努力提升生态碳汇能力。碳汇能力指绿色植物吸收并储存碳的能力,指标有碳储量和碳密度等。图F-2-11中,图甲是某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简图,图乙是某研究团队对某地森林资源进行的碳储量及碳密度的统计分析。据图回答问题。
(1)图甲所示的生态系统能量最终来源于________________。具有碳汇能力的是生物_______,它通过[_____]________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转化成__________的形式储存在体内。
(2)该系统的碳循环要实现“碳中和”,需要二氧化碳的吸收量与____________(填图甲中序号)过程释放的二氧化碳量相等。“碳中和”的实现还应________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为此你提出的建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1点即可)。
太阳能或光能


光合
有机物
①③④⑤
减少
减少煤和石油的燃烧(或绿色出行等)
(3)由图乙可知,碳储量与碳密度随树龄增长的特征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为提高森林整体碳储量,建议合理提高___________的比例。
不同
中龄林
谢 谢!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