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说明与指导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教考导引
化学 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 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科学探究
知识网络
考点回顾
☆认识化学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
1.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
(1)化学科学的发展促进了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2)认识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天然材料是自然界中本来就存在的,如: 。人造材料是通过 制得的,属于 制品。我们周围的物品中,绝大多数是 材料。
2.化学研究的内容
化学就是在 的水平上研究物质的 、 、 及其 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
☆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等概念
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联系及区别: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概 念
宏观特征
变化实质 分子 没有发生变化,仅分子的 发生变化 发生了变化,反应物的分子 生成新分子
伴随现象 一般仅是物质的 等发生变化 常伴有 等现象
包括范围 物质形状变化;延展、拉长、形变等;物质状态变化:挥发、蒸发、凝固、冷凝、熔化、液化、升华等 所有化学反应
二者的联系
2.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概念
实例 、 、 、 、 、 、硬度、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吸附性等 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酸性、碱性等
区别 这种性质是否要经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
★领会科学探究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式
?科学探究是学习化学的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式,一般包括五个基本环节: 、
、 、 、 等。
☆掌握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要领
1.药品的取用
①取用药品的注意事项:
? a.“三不”: ; ; 。
? b.严格按实验规定用量取用药品。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取最少量:液体取 ;固体 。
? c.实验时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瓶;不要随意丢弃;更不要拿出实验室。
? ②固体药品的取用:
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 或 ,有些块状固体可以用 。
③液体药品的取用:瓶塞要 ,防止 ;标签应 ,防止 。
2.物质的加热
? 酒精灯的火焰分为 、 、 三个部分。 部分酒精燃烧得更充分,温度最高,因此应用 部分加热。
? 3.物质的称量和液体的量取
? ①托盘天平的使用
? 使用时的四步操作为:a ;b ; c ;d 。
? ②量筒的使用
?量液时,量筒必须放 ;读数时,视线与 保持水平。
4.气体的收集:
排水集气法:适用于收集 且不与水 的气体。
排空气集气法:向上排空气集气法,适用于收集不与空气 且 的气体;向下排空气集气法,适用于收集不与空气 且 的气体。
5.过滤
过滤是分离 的方法。操作要点:要做到“一贴、二低、三靠”。“一贴”: ;“二低”: ,
;“三靠”:倒液体时, ,
, 。
6.洗涤仪器
? 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志: 。
典例探究
【例1】小丽在初中化学学习过程中,做过以下四个家庭小实验,其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糖溶于水,观察液体的体积变化 B.用铅笔芯的粉末打开生锈的铁锁
C.点燃蜡烛,观察燃烧现象 D.利用木炭和棉花净化水
【解析】:化学变化是生成了新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A、B、D中都无新物质生成,C中点燃蜡烛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有新物质生成。
? 【答案】C
【例2】某些地区的农民将玉米秸秆粉碎后放在密闭的沼气池内发酵制沼气,发酵后的残余物可做农家肥。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化学式为CH4),据此化学小组的同学围绕“玉米秸秆主要由哪些元素组成”的问题展开了以下探究活动。
【猜想与假设】
根据沼气的成分猜想玉米秸秆中主要含有碳元素、氢元素。
【设计方案进行探究】
探究步骤 预计现象 相关结论
用坩埚钳夹持一小段烘干的玉米秸秆,点燃后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 玉米秸秆剧烈燃烧,火焰熄灭后能够观察到瓶壁上有水珠 产物中有______________
向集气瓶中滴加少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够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产物中有CO2
【结论与解释】
(1)将玉米秸秆烘干的目的是:①干燥,使其容易燃烧;② 。
(2)根据以上探究,同学们得出结论:秸秆中含有C、H、O三种元素。
【反思与评价】
你认为同学们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
【拓展与应用】
农村的大部分地区处理玉米秸秆的方式是直接烧掉,试从环境、原料利用等方面说明将玉米秸秆制成沼气的重要意义是(答出一点即可) 。
【解析】这是一道考查科学探究能力的题目。解决此类问题,既要熟悉科学探究的要素,还要掌握一些基本的化学知识。(如:二氧化碳具备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特性;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发生改变等)
【答案】
水
澄清石灰水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排除对判断产物有水的干扰;
不正确;
反应物中有氧气,因此无法判断秸秆中是否含有氧元素;
改善农村环境(或提高肥料的质量,或提供清洁燃料)
拓展演练
一、选择题
1.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涉及到许多变化。下列变化中不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用石灰浆涂抹墙壁后,表面有水珠生成
B.在口中咀嚼米饭或馒头时感到有甜味
C.用干冰做制冷剂进行人工降雨
D.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2.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东方之冠”(如右图)的主体结构是用国产Q460钢制成的 ,下列有关Q460钢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
A.强度高 B.能导电 C.耐腐蚀 D.抗震性好
3. 实验室里有一瓶标签残缺的盐酸。为能立即确定它是否为浓盐酸,你认为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A.猜想假设 B. 进行试验 C. 查阅资料 D.交流讨论 ? 4.下列有关粗盐提纯实验的部分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
A. 取一定量粗盐 B. 溶解 C. 过滤 D. 蒸发
5.下列有关仪器用途说法不恰当的是( )
A.温度计代替玻璃棒用于搅拌 B.烧杯用于较多量试剂的反应容器
C.试管用于装配简易气体发生器 D.胶头滴管用于吸取或滴加少量液体
6.按照“绿色化学”的原则,最理想的化工生产方式是 ( )
A.得到的产物为绿色物质
B.大分子物质分解为小分子物质
C.参与化学反应的原子全部转化为期望的最终产物
D.参与化学反应的原子全部重新组合成无毒的物质
7.化学已经渗透到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在①环境保护②能源开发利用③新材料研制④生命过程探索等领域中,与化学科学发展密切相关的是 ( )
A.只有①②③ B.只有②③④ C.只有①②① D.①②③④
8. “低碳生活”、“低碳技术”的基本理念是节能减排。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理念的是
A.焚烧大量秸杆 B.焚烧垃圾发电
C.用旧报纸制铅笔杆 D.使用可降解塑料
9. 下列有关生活常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用完后的废电池应该集中回收处理 B.天然果汁中不含任何化学物质
C.“绿色食品”是指颜色一定为绿色的食品 D.“白色污染”是指白色粉尘造成的污染
10.下列实验中,测得的实验数据合理的是 ( )
A.用托盘天平准确称取35.85g食盐
B.用PH试纸测得某酸性溶液的PH为4.5
C.用100mL量筒准确量取8.56mL蒸馏水
D.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水的温度为25.6℃
二、填空与简答
11.学化学要经常做实验。请完成下列有关实验内容:
(1)用托盘天平称量一药匙食盐的质量。有下列操作:①将游码移到零刻度线;②调节平衡螺母直至平衡;③称量一个小烧杯的质量;④记录;⑤称量食盐和烧杯的质量总和。 正确的操作顺序为(填序号,序号可重复)。 ?
(2)请根据下列实验要求填空:
①量取7.2 mL 溶液,需要一种合适的玻璃仪器是 。
②过滤中,要用到的三种玻璃仪器是 。
③浓硫酸稀释时,应特别注意的是 。
④连接仪器时,若玻璃导管不易插入胶皮管内,应 。
12. 金属锂(元素符号为Li)在通讯和航空航天领域中具有极其重要的用途。它的化合物氢氧化锂[LiOH]是一种易溶于水的白色固体,有辣味,具有强碱性和腐蚀性。
(1)“辣味”属于氢氧化锂的(填“物理”或“化学”,下同) 性质;“腐 蚀性”属于氢氧化锂的 性质。
(2)LiOH中锂元素的化合价为 。
(3)载人航天飞船中通常用LiOH代替NaOH来吸收航天员呼吸产生的CO2,则LiOH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3.随着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我们的生活质量正在逐步提高。请你用所学的化学知识结合生活经验回答下列事例中的有关问题:
(1)走进厨房,你会发现煤气罐被方便、价廉的管道天然气代替了,天然气属于 能源,其主要成分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走进干洗店作社会调查时,你会了解到有些干洗店用装有活性炭的新款干洗机代替旧款干洗机,可将有毒物质大约降至原来的1/30。这一改进是利用了活性炭的 性。(3)走进照相馆洗照片时,营业员会问你“是否要塑封(用塑料薄膜封闭)”,塑封的目的是隔绝 。
(4)走进加油站,你会发现除了各种型号的汽油之外,还多了乙醇汽油,至2007年1月1日,包括我市在内的苏北五市推广使用乙醇汽油已经一周年,提倡使用乙醇汽油的目的是 。最近,国务院颁布了“节能减排”方案,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有节能的意识,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请你提出一条具体的节能建议 。
14.(浙江省)有一种“石头纸”,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其外观与普通纸相似。
(1)鉴别“石头纸”与普通纸有多种方法。若分别点燃这两种纸,则不易燃烧的是 纸;若在纸上分别滴加 ,则有大量气泡产生的是“石头纸”;
(2)若推广这种“石头纸”,可以减少树木的砍伐。过度砍伐树木带来的后果是 。(任写出一种)
三、实验与探究
15.掌握化学实验中常用仪器的特征和用途,有利于开展化学学习和研究。
(1)请从下列常见仪器图示中,选择恰当的字母序号填空
A B C D E F G H I
①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 ;
②镁条燃烧时,用来夹持镁条的仪器是 ;
③用酒精灯加热时需要垫上石棉网的仪器是 ;
④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用到的仪器是 ;
⑤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试剂的仪器是 ;
⑥排空气法收集气体用到的玻璃仪器是 ;
(2)实验操作要规范化。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和 。(填序号)
A.点燃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可燃性气体前,先检验气体纯度
B.用pH试纸测定溶液酸碱度时,先将pH试纸润湿,然后再测定
C.释然浓硫酸,将浓硫酸沿杯壁慢慢倒入盛水的烧杯中,并搅拌
D.用量筒量取一定量的液体时,仰视或俯视读数
(3)做化学实验要养成良好的整理习惯。若某同学在实验结束后,将仪器按下图放置,其中正确的一项是 。(填序号)
16.酒精灯是实验室中常用的加热仪器,某小组同学对酒精灯火焰温度进行如下探究。
(I)定性研究:甲同学取一根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酒精灯火焰中,l~2 s后取出,观察到位于外焰的部分明显碳化。
(1)写出碳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火焰层 平均温度/℃
乙 丙
焰心 432 598
内焰 666 783
外焰 520 667
(2)由上述现象得出绩论:外焰温度最高,你认为原因是 。
(Ⅱ)定量研究:乙和丙同学在老师指导下,分别利用高温传感器测得酒精灯各层火焰平均温度如右表。
(3)由右表得出结论: (填“焰心”、“内焰”或“外焰”)温度最高 。
(4)结合定量研究结论,下列图示中加热方法(试管夹未画出)最合理的是 (填字母序号)。
(Ⅲ)交流反思:不仅酒精灯的各层火焰温度不同,而且相同火焰层温度也有差异。
(5)造成乙、丙两同学所测相同火焰层温度差异的原因可能是(写出两点即可)
① , ② 。
17. 南宋诗人赵师秀有诗“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诗中“灯花”是蜡烛不完全燃烧产生的炭附着在蜡烛芯上的现象。
(1)制造蜡烛的原料是石蜡,石蜡属于 (填序号)。
A.无机物 B.有机物 C.纯净物 D.混合物
(2)家用石油液化气与石蜡属于同类别物质,欲使其燃烧不产生“灯花”现象的条件是 。
(3)如图是小李同学从点燃的蜡烛火焰中引出一缕“白烟”的实验装置。小李同学认为“白烟”的成分是水蒸气,小王同学认为“白烟”的成分是蜡烛蒸汽。请你参与探究,确定“白烟”成分。验证小李同学猜想所用的方法是 ;支持小王同学猜想的方法是 。
参考答案:
拓展演练
一、选择题
1. C 2. C 3. B 4.C 5. A 6. C 7. D 8. A 9. A 10. D
二、填空与简答
? 11.(1) ①②③④⑤④ (2) ①10 mL 量筒 ②漏斗、烧杯和玻璃棒
③浓硫酸缓慢地注入水中,不能将水加到浓硫酸中 ④玻璃管用少量水润湿
12(1)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2)+1 (3)2LiOH + CO2==Li2CO3 + H2O
? 13.(1)矿物燃料 ; CH4 + 2O2 CO2 + 2H2O (2)吸附性 (3)氧气
(4)环保 略(合理均可)
14.(1)石头 ;稀盐酸 (2)水土流失(或土壤沙化、森林面积锐减、气候恶化等其它合理答案也可以)
三、实验与探究
15.(1) ①I ②A ③D ④G ⑤B ⑥C或I或C、I
(2) A和C (3) C
16.(1)C+O2CO2 (2)外焰与空气(氧气)接触更充分
(3)内焰 (4)a (5)酒精浓度 露出酒精灯的灯芯长度(其它合理答案均可)
17.(1) D (2) 调节风门,保证有足够的空气或要充分燃烧 (3) 让白烟通过无水硫酸铜或用干冷的烧杯罩在白烟上方 将白烟用火柴点燃或将白烟冷却得到白色的蜡状固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