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2张PPT。第二章 声现象第二章 声现象第1课时┃ 考点聚焦考点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发声振动停止波声波反射种类 温度气体固体340m/s介质真空第1课时┃ 考点聚焦第1课时┃ 考点聚焦第1课时┃ 考点聚焦考点2 我们怎样听到声音声波20-20000 Hz考点3 声音的特性高低 强弱频率高振幅大远近第1课时┃ 考点聚焦 频率赫兹(Hz)20Hz20000Hz第1课时┃ 考点聚焦 [拓展] 乐器的三种主要类型:
①打击乐器:以鼓为例,鼓皮绷得越紧,振动越快,音调越高;击鼓力量越大,鼓皮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②弦乐器:长而粗的弦振动较慢,音调低;短而细的弦振动较快,音调高。绷紧的弦音调高,松弛的弦音调低。弦的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③管乐器:管乐器内都包含一段空气柱,吹奏时空气柱振动产生声音。长的空气柱振动较慢,音调低;短的空气柱振动较快,音调高。
第1课时┃ 考点聚焦考点4 噪音的危害和控制无规则休息工作学习第1课时┃ 考点聚焦90人耳传播声源分贝dB30-405070第1课时┃ 考点聚焦考点5 声的利用1.声音可以传递________。
应用:回声测距、B超检查、双耳效应等。
2.声音可以传递________。
应用:声波洗涤、超声碎石等。信息能量第1课时┃ 考点聚焦声与光传播过程对比
知识纵横第1课时┃ 考点聚焦第1课时┃ 归类示例类型一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命题角度:
(1)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2)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3)声波的描述;
(4)人耳感知声音的两个途径;
(5)声在生活中的应用。例1 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C.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 m/s
D.声音中人们听不到的声音只有超声波
A第1课时┃ 归类示例 [解析]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故选项A正确;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即使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温度不同,声音传播的速度也不同,故B错误;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故C错误;超声波和次声波人耳都听不到,故D错误。第1课时┃ 归类示例 点评 :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是历届中考必考的知识点,常以填空、选择等方式考查,考查时往往还要涉及声速、声波等知识,并且可能与电磁波进行对比考查。
第1课时┃ 归类示例类型二 声音的特性 例2:接听电话时,很容易分辨出熟人的声音,这主要是根据声音的________来判断的;戴着耳机在嘈杂的公共场所听音乐时,往往需要增大音量,这是增大了声音的________,若长此以往会导致听力下降。(均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命题角度:
(1)声音三个特性的区分;
(2)声音特性在生活现象中的应用;
(3)辨别自然界中的超声波和次声波;
(4)超声波和次声波在生活中的应用。音色响度第1课时┃ 归类示例 点评:声音的特性包括响度、音调和音色,中考常以生活现象或小实验为情境,考查三个特性的区别及影响因素。 [解析] 不同的人说话时,音色不同,所以根据音色来区分熟人的声音;增大音量是增大声音的响度。第1课时┃ 归类示例类型三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命题角度:
(1)对生活中的噪声污染的认识;
(2)控制噪声的途径和方法。第1课时┃ 归类示例D第1课时┃ 归类示例 点评:控制噪声是有关环保的热门话题,也是近几年中考考查的热点,学习过程中要注意搜集生活中有关环保的知识,拓宽知识面,提高环保意识。
[解析] 控制噪声有三个途径,即防止噪声的产生——阻断噪声的传播——防止噪声进入耳朵。由题图知,这种下凹道路的设计相当于道路两旁的隔音板,是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来减弱噪声的,故正确选项为D。
第1课时┃ 归类示例方法集锦第1课时┃ 归类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