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3张PPT。第4节 物质在水中的分敢状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能说出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
⑵会区分溶液 、乳浊液、悬浊液,并晓得溶液是均一、稳定的
⑶通过学生表演实验,初步知道固体、液体药品取用的技能。
2.过程与方法
⑴在溶液 、乳浊液、悬浊液的辨别实验过程中及药品取用操作
中,掌握严谨的操作技术,并能用已经学会的知识,进行区分
溶液 、乳浊液、悬浊液。
⑵通过实验,发现水是很好的溶剂,但部分物质不溶于水却溶于
其他溶剂里,体会实验是解决问题的好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利用生活中的经验,如:用汽油洗涤衣服上圆珠笔颜色,感受
溶剂除了水以外外还有汽油、酒精等,体会生活中处处有科
学,提升学习科学的兴趣。【教学重、难点】
重点:⑴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
⑵溶液 、乳浊液、悬浊液的区分,并知溶液是均一、
稳定的
⑶水是很好的溶剂,但部分物质不溶于水却溶于其他
溶剂里
⑷固体、液体药品取用
难点:⑴溶液 、乳浊液、悬浊液的区分,并知溶液是均一、
稳定的
⑵水是很好的溶剂,但部分物质不溶于水却溶于其他
溶剂里教学时数与课前准备:第4节 物质在水中的分敢状况 把砂糖放在水里,搅拌一下后,它会逐渐在水中消失。但把沙放在水里,任你怎么搅拌,静置后它都会沉在水底,把油放放在水里,它会一直浮在水面上。这是为什么呢? 加入水中的砂糖消失后,水会变成甜甜的糖水。原来,固体的砂糖被水溶解了。许多物质都和糖在水中溶解一样,能够溶解在其他物质里。2.将固体的碘加入酒精中,你发现
______________ ___。通过实验可以知道_____能溶解
在__ 里,__能溶解在___ 里。高锰酸钾晶体溶解在水里,液体变成紫红色碘很快溶解在酒精中,液体变成棕黄色溶液)水酒精高锰酸钾碘图1-34
高锰酸钾溶液 像砂糖、高锰酸钾、碘等被溶解的物质称为溶质。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如水、酒精等)称为溶剂。溶解后所得到的物质叫做溶液。由多种物质组成物质叫做混合物。如溶液。1.分析一杯生活中使用过的溶液,指出其中的溶质和溶剂。
2.以上实验中,固体可以作为溶质,那么液体和气体是否
也可以作为溶质呢?1.将3滴酒精滴入水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
2.取一只透明的玻璃杯或烧杯,打开汽水或啤酒瓶盖,将
其中的汽水或啤酒倒入杯中,你观察到的现象是 ,
,你的判断是 。酒精溶解在水中,形成无色溶液 有气泡冒出气体也可以溶解在水中 衣服上有圆珠笔颜色,如何洗去?思考:考点:说明溶液的特点,区别溶液、悬浊液和乳浊液〔 b 〕肥皂的密度接近水,性质特殊,肥皂水归为乳浊液。“均一?”1.固体药品的取用(如图1-39):
(1)取固体粉末时要用药匙或纸槽。
药匙的两端是大小不同的两个匙,取较多量时用大匙,较少时用小匙。 取用固体药品
时,药匙必须是于净
的。药匙每取完一种
试剂后都必须用干
净的纸擦拭干净,以
备下次使用。 (2)往试管里装固体粉末时,试管应倾斜,把盛有药品的药匙小心地送入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竖立起来,让药品全部落在底部,或将试管水平放置,把固体粉末放在折叠成槽状的纸条上,送入试管管底,然后将试管竖立起来。
(3)取块状固体药品(如大理石、锌粒等)时,先把试管横放,然后用镊子把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试管口,再把试管慢慢地竖立起来,使药品或金属颗粒缓缓地滑到容器的底部,以免打破试管。2.液体药品的取用(如图1-40):
(1)液体药品通常盛在细口瓶里。取用时,先把瓶塞拿下,倒放在桌上。然后一手拿试剂瓶,另一手斜持试管,使瓶口紧挨着试管口,让液体缓缓地流入试管中。当所需液体倒完后,应立即盖紧瓶塞,把瓶子放回原处,并注意使瓶上的标签向外。 (2)用量筒正确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首先应根据取用液体的
量选择合适量程的量筒,然后将液体倒入量筒中,当接近刻度线
时用滴管调到所需液体的量。(注意:眼睛要与液面层的下沿相平) 3.按基本实验操作要求,对表中内容进行实验,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并与同学进行交流。(水取5mL,色拉油取l~2滴,固体药品取少量)表1—4记录表全部溶解不溶解,
呈白色浑浊不溶解,小油
滴悬浮在水中油溶解在汽油中稳定,不分层分层后下沉分层后上浮溶液悬浊液乳浊液溶液稳定,不分层悬浊液、乳浊液与溶液的区别是不均匀、不稳定,久置分层。1.日常生活中,你遇到过哪些溶液、悬浊液和乳浊液?它们
之间有什么不同?
2.你是如何判断一种溶液中,哪个是溶质,哪个是溶剂的?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凡是均一、稳定、透明的液体都是溶液
B.不同的物质分散到水中都会形成溶液
c.泥水中,泥是溶质,水是溶剂
D.在科学实验中,水是最常用的溶剂2.取4个玻璃杯,各倒人半杯水,然后分别加入少量黄酒、食
盐、菜油和面粉。
(1)搅拌后静置片刻,观察这4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
(2)指出这4种混合物各属于哪一类(溶液、悬浊液、乳浊液)。
(3)将这4种液体静置一天,观察它们有何变化。
(4)分析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的成分。P作业本B:7-8页小结:见板书。谢谢同学们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