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狼牙上五壮士第二课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6狼牙上五壮士第二课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0-30 19:08: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狼牙山五壮士》是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这篇课文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为掩护群众和主力部队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跳崖的故事,表现了五壮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精神。全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的。课文运用了群像描写和点面结合的方法,让我们感受到了五位壮士伟大的献身精神。
二、学情分析
本组课文以“革命传统教育”为主题,课文内容离生活较远,老师通过激昂感人的语言和逼真的课文演示,将学生带入了战火硝烟的战争年代,体会革命先烈英勇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激发学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从而深化了主题。
三、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了解狼牙山五壮士痛歼敌寇,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学习他们为保护人民群众,为祖国为人民英勇献身的精神。
3.体会课文中的动作、语言等描写的作用,理解群像描写,点面结合的写法。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
1.理解课文,了解狼牙山五壮士痛歼敌寇,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学习他们为保护人民群众,为祖国为人民英勇献身的精神。
2.体会课文中的动作、语言等描写的作用,理解群像描写,点面结合的写法。
难点:
体会课文中的动作、语言等描写的作用,理解群像描写,点面结合的写法。
五、课时安排
2课时(本次讲第二课时)
六、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学习单1题
(一)初识壮士,观群像描写。
1.课前大家下了很大功夫,下面让我们走进那场战争,和五壮士一起去痛击敌人。自读第二段,结合小组合作学习单中第2题,找到描写五位壮士的语句,并体会表达了他们怎样的情感。
2.交流并出示句子。
3.教师引读:
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_。 (狠狠地打)
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_。 (满腔怒火)。
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抢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
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地瞄准敌人射击。 (全神贯注)
4.指导朗读。
5.仔细观察,作者分别从五位壮士的哪些不同的特点进行描写?你是从哪个词语感受到的?(板书:沉着、吼、抡、全神贯注)这些分别是什么描写?
小结:课文抓住每个人的特点描写,每个人都用一句话,可这一句话就把人物的精神品质和内心世界刻画的淋漓尽致。
写人的文章中,有时描写对象不是一个而是一群,这就要进行群像描写,群像描写就是巧妙的把一群人凝聚在一起,从而反应各自的思想面貌和性格特征。这样的描写就是群像描写。(板书)
6.虽然每个人只有一句话,但却让我们认识了五位英勇的战士。让我们用朗读再现他们的英勇。(指导朗读)
(二)痛歼敌人,学点面结合。
1.正是这段描写让我们认识了五位壮士。除此之外,文章中还有哪些对于五壮士的描写?(第4段)
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他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
2.同样是描写五壮士的壮举,但这里着重描写了班长马宝玉,让我们再来感受班长的英勇(指名朗读。)
3.这是对班长马宝玉哪方面的描写?(板书:动作,语言) 这段描写让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班长?
4.这段描写中有没有写其他人?是的,对于其他人只是一笔带过,概括地写。
小结:如果说前面对于马宝玉的描写是一个点,那后面对于其他人的描写就是一个面,我们把这样描写人物群体的方法叫做点面结合。(板书)
5.同样的描写文章中还有一处,请你6-9,找到答案。(出示课文第6段)
6.讨论:这段中同样对马宝玉进行了语言和动作描写,其他人一笔带过,做到了点面结合。
7.指导感情朗读。
8.狼牙山上回荡着五位壮士的壮烈豪迈的口号声,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证明着我们英勇杀敌的决心,他们的一砸,一跳,让敌人望而生畏,也让我们永远记住了他们的名字!所以,他们是真正的“壮士”。
9.再读课文6-9,完成小组合作学习单第3题。
(三)拓展阅读,夯点面结合。
1.关于群像描写,点面结合的写法,在许多作品中都有体现,下面我们来欣赏《红楼梦》中《刘姥姥讲笑话》的片段描写。
出示片段:
贾母这边说声" 请",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自己却鼓着腮不语.众人先是发怔,后来一听,上上下下都哈哈大笑起来.史湘云撑不住,一口饭都喷了出来,林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哎哟,宝玉早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宝玉叫"心肝",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儿,只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手里的饭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坐位,拉着她奶母叫揉一揉肠子. 地下的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她姊妹换衣裳的, 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撑着,还只管让刘姥姥。
2.默读片段,讨论:这个片段描写上有什么特点?(作者巧妙的把每一个人的特点刻画的淋漓尽致,这就是群像描写,而因刘姥姥的笑话,在座的各位都开怀大笑的场面,也深入人心。)
3.生活中有哪些场面适合这样的描写呢?(运动会、拔河比赛、生日聚会等等。)
(四)总结写法,布置作业。
1.今天,我们随着镜头一起感受了狼牙山五壮士的英勇就义,也了解了“群像描写”和“点面结合”的写法。
2.请同学们课后选取生活中的小片段,尝试运用这样的写法写一写。
(五)板书设计
狼牙山五壮士
动作 沉着、吼、抡、全神贯注 群像描写
语言 拧、抢、夺、举、喊 点面结合
神态 砸、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