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看魔术: 乘法的初步认识----求相同加数的和
【教学目标】
让学生经历几个相同加数连加计算的学习过程,对后面学习乘法的认识打好基础。
使学生从简单的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求几个几相加是多少的数学问题,培养有条理思考的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在经历乘法形成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等多种感官的能力和合作意识。【教学重点】让学生经历几个相同的数相加的学习过程,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列出的加法算式不同。
【教学过程】
兴趣导入,发现问题
欣赏儿歌《数青蛙》,会唱的可以跟着唱。预设:学生在唱的时候遇到困难,第二只和第三只的不会唱。(设计意图:以此留下悬念,引起孩子对本节学习的兴趣。用生动的儿歌导入,调动学生的参与心理,用数学问题“怎么数、如何用算式表示”引导学生思考,课堂教学紧凑而具有思考性。)
自主学习,探究新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看魔术吗 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场奇幻的魔术表演,下面是见证奇迹的时刻.(学生欣赏)
1.欣赏魔术表演,提出问题发现图中的数学信息,学生交流。
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预设:(1)一共变出了几朵花?(2)一共变出了几条鱼?(3)一共变出了多少个灯笼?
(设计意图:利用书本的主题图,掌握按群计数的方法并能用规范的数学语言表达。事实上就是积淀了乘法的知识基础。)
解决问题
教师引导:认真数一数变出了几朵花?你是怎样知道的?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发言,上台展示。(借助学具摆一摆)预设:生1.一个一个地数出来的,1、2、3......生2.还可以2个2个地数,2、4、6......生
魔术师每次变2朵花,变了3次,可以用2+2+2=6来计算.师:大家的办法真多啊!你认为哪种方法更简便 谁来读一下 2+2+2=6加数是几 是几个2相加
自主解决第(2)(3)个问题把你的想法写在练习本上。(板书)
观察算式,发现规律,引出同数相加 学生仔细观察这些算式,发现它们有什么特点,并把自己的发现悄悄地告诉同桌。 全班交流师生小结:加数都一样,也就是加数都相同。
观看微视频(1)第一段:简单介绍什么是相同加数?引出相同加数相加的算式可以简单的说成几个几相加,让学生试着填完整。(2)第二段:从不同角度观察列出算式。这是本节课的难点。(3)看完视频你有什么收获?师总结:从不同角度观察,列出的加法算式不同。你学会了吗?真不错,把小手放在桌面上休息一会,想一想,每个人一只手有几根指头?同桌两个人呢?怎么算的?生回答。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联系生活说例子和教师提供的现实素材,使学生充分意识到生活中按群计数是客观存在的,也为后面学习乘法积累丰富的生活知识经验。)(4)真不错,根据视频中的讲解我们做几个练习检验一下自己,行吗?做练习。
动手操作,理解内化
大家的表现很棒,我们来休息一下,看一看这些小朋友在忙什么?(课件演示)谁来说说你的发现?观察真仔细,你想摆个什么图形?生摆一个喜欢的图形。交流:摆的什么图形?用了几根小棒?
2.现在给你1分钟时间,接着往下摆,看谁摆的多?以音乐计时为准。生活动。
交流:摆了几个?共用几根小棒?怎么算的?说明是几个几相加。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地创造能用相同加数的和表示的图案,不仅是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还能很好地检测学生对前面学习内容的正确理解和内化。)
运用所学,解决困难
根据所学知识,试着数一数2只青蛙和3只青蛙有几张嘴,几只眼睛,几条腿?列出算式。
2.学唱儿歌《数青蛙》
3.拓展:20只青蛙的怎么数呢?试着数一数。从而发现用相同加数相加的方法来解决确实很麻烦,那有没有一种更简便的方法呢?我们把这个问题放在问题口袋里,下节课我们继续研究。
(设计意图:利用身边的学习资源,通过数量的增加,使学生自觉感受到加法算式的不便,启发学生寻求更加便利的方法,新的学习就开始了。)
课堂总结,情知共融
师:大家今天的表现很棒,奖励给每人一颗星,请你算一算你们组一共得了几颗星?咱们班的32个同学一共可以得到多少颗星?生活中还有很多加数相同的事物,只要我们做个有心人,你会发现更多、更有趣、更有价值的数学知识,相信你会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