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8张PPT。第17课 “中华民族到了
最危险的时候” 【内容标准】
简述九一八事变的史实,知道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开始了局部抗战。
知道鲁迅、徐悲鸿、聂耳、冼星海等人的主要成就。
了解西安事变的概况,认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作用。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简述九一八事变的史实,认识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妄图灭亡中国的重要步骤,是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
知道《义勇军进行曲》是抗日救亡运动中最杰出的音乐代表作品,结合其产生的历史背景,说出作品反映的时代主题。
了解西安事变发生和解决的过程,简要评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作用。 过程与方法
多渠道收集有关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的历史资料,通过声像等材料直观、全面地了解历史发展的全貌。
学唱《义勇军进行曲》,了解东北三省沦亡的原因和抗日救亡的呼声。
围绕“张学良、杨虎城为什么要发动西安事变”“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等问题展开讨论,认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九一八事变,了解日军对东北的蓄意侵略和肆意践踏行经,认识侵略战争的罪恶。zxxk
结合历史背景,演唱《义勇军进行曲》,感受这首歌曲的巨大震撼力,激发学生真挚的爱国情感。
通过西安事变的发生与和平解决,感受张学良、杨虎城的正义感和责任感,认识中国共产党人的博大胸襟。 二、教材分析
1931年,日本关东军在中国东北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中日民族矛盾激化,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对峙的单一格局被打破,中国近代历史进入了新的阶段——局部抗战时期。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更助长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日军不断发动新的更大规模的侵华战事,导致中日民族矛盾最终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华民族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西安事变使国共两党由对抗到合作,预示着联合抗日新局面的到来。因此,本课的学习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本册教材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教学重点
了解30年代日军对华侵略的过程和西安事变的历史作用。
教学难点
对比蒋介石对日政策的变化,认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原因。
三、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初二的学生,他们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善于表现,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但认识上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和表面性,需要教师正确引导,适时点拨。因此,教学过程中可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思维,活跃课堂气氛,以达到教学目标。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以“快速抢答”的游戏方式导入:
让学生一开始就参与到课堂中来,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置身其中,成为课堂的主人。zxxk
快速抢答看谁最快提示一提示二提示三提示四答案五个字:快速抢答国 耻提示二提示三提示四答案五个字:快速抢答国 耻 1931 提示三提示四答案五个字:快速抢答国 耻 1931 路 轨提示四答案五个字:快速抢答国 耻 1931 路 轨沈阳城答案五个字:快速抢答国 耻 1931 路 轨沈阳城答案五个字:快速抢答九一八事变 新课学习
一、九一八事变
本目通过三个环节来完成:
首先播放九一八事变的资料,让学生认识到九一八事变是日本侵略者精心准备、阴谋大规模侵华的开端。
其次是材料分析,了解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政府采取了不抵抗政策,最终导致东北三省沦亡,并通过“东北三省沦亡形势图”,认识到局势的严重性,中华民族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最后通过图片展示日军的暴行,介绍东北人民和东北军的抗敌斗争,表现了中国人民不屈的抗争精神。 环节一:为学生播放九一八事变的视频
将学生的视野拉回到那个残酷的历史时期,让他们认识到九一八事变是日本侵略者精心准备、阴谋大规模侵华的开端,用当时真实的历史画面,暴露日军的野蛮行经和阴险目的。
环节二:材料分析
1.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政府采取了什么政策?(蒋介石政权采取了不抵抗的方针)
2.这种政策导致了什么后果?(东北三省沦亡,将东北三千万同胞置于日本的铁蹄之下,受尽了凌辱、欺压、被残忍杀戮!)
教师通过“东北三省沦亡形势图”,让学生了解东北三省大中城市沦亡的时间,认识到局势的严重性,中华民族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历史回眸 环节三:展示日军暴行的图片
1.通过这些图片,让学生了解日军的暴行,了解日军的侵略行经, 认识侵略战争的罪恶,激发爱国情怀。紧接着问学生: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华儿女能坐以待毙吗?假设你身处当时的形势,你会采取怎样的态度?
2.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出东北人民和东北军的抗敌斗争,列举出抗日的英雄(赵一曼、杨靖宇、马占山等),体会中国人民不屈的抗争精神。二、不朽的民族战歌本目通过两个环节来完成: 首先,播放《义勇军进行曲》,学生跟着一起唱,然后谈自己的感受。通过激人奋进的歌词和旋律,感受这首歌是当时中国人民抗日救亡的最强音。 其次,这么优秀的作品在当时是怎样创作出来的呢?学生介绍作品的作者、创作背景、产生过程和影响。环节一:播放《义勇军进行曲》 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文化、教育、科技的许多爱国知识分子,积极投身于救亡运动,音乐家聂耳创作了《义勇军进行曲》,成为不朽的民族战歌。 “同学们,你们听了和唱了这首歌后有什么感想?”
通过激人奋进的歌词和旋律,感受这首歌是当时中国人民抗日救亡的最强音。畅所欲言? 聂耳(1912—1935),人民音乐家。原名守信,云南昆明人。自幼喜爱音乐。1928年后,更加积极地参加各种公开和秘密的革命活动。为逃避搜捕,于1930年离开昆明赴上海。聂耳在上海加入“反帝大同盟”。1933年经田汉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聂耳饱含爱国激情,积极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创作了一批反映民众心声的作品,其中最杰出的代表作就是1935年创作的《义勇军进行曲》。 环节二:刨根问底
这么优秀的作品在当时是怎样创作出来的呢?学生介绍作品的作者、创作背景、产生过程和影响。
《义勇军进行曲》
创作背景:日军侵犯了中国华北地区、中华民族处在最危急的关头。
创作过程:聂耳在投身抗日救国运动的实践中创作的。
历史意义:集中代表了中国人民抗击外来侵略的悲壮历史和顽强的抗争精神。三、西安事变本目通过四个环节来完成: 首先播放西安事变视频,了解张学良、杨虎城为什么要发动西安事变?
其次为学生提供各政治派别的观点,讨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再次通过读书,深刻理解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重大历史意义。
最后拓展延伸:对于张学良护送蒋介石回南京,一般认为:张学良过于轻信蒋介石,他护送蒋介石回南京是一时心血来潮的临时决定,这一决策是重大的失策和错误,不仅导致了他个人的悲剧,也导致了东北军的悲剧。也有人认为,张将军以个人之失,换来了民族之得,虽是个人的不幸,确是民族的大幸。那么,你能够理解张学良亲自护送蒋介石回南京这一行动吗? 环节一:观看视频《西安事变》
思考:张学良、杨虎城为什么要发动西安事变?活动与探究 讨论:在十年内战中,蒋介石杀害了成千上万的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西安事变捉住了蒋介石,中国共产党不仅主张不杀他,反而主张和平解决,释放他。说说这是为什么?如果杀掉蒋介石,当时中国会……蒋介石的军事实力很强,共产党不敢杀他。 提示:西安事变后,西安局势极为动荡。处死蒋介石,中国就有可能陷于纷争四起、群雄割据的局面。而内战一起,必使日本有机可乘,从而利于进一步侵略中国。在此背景下,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不计宿怨,提出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释放蒋介石的主张,有力地推动了国民党向停止内战、联共抗日方向的转变。环节二: 环节三: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伟大历史意义
学生阅读教材,深刻理解并能阐述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重大历史意义。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和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预示了联合抗日新局面的到来。 西安事变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七嘴八舌大家谈环节四:拓展延伸 西安事变最后是和平解决了,但西安事变的发动者、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有功之臣——张学良和杨虎城将军的结局却是不幸的。西安事变后,张学良护送蒋介石回南京,表现了他的大义,而蒋介石却扣押了他,张学良将军从此遭终身监禁,留下了“千古功臣的千古奇冤”和世人深深的遗憾。杨虎城将军也遭国民党逮捕,于全国解放前夕在重庆惨遭杀害。对于今天生活在和平时代的你们,应该怎样理解张学良和杨虎城的这一举动?我们又应该为国家做些什么?(学生讨论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