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秦帝国的兴亡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3课 秦帝国的兴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3-11-22 11:53: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0张PPT。动动脑?三个字皇帝统 一长 城中央集权秦始皇秦王扫六合,
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
诸侯尽西来。
——李白第13课 秦帝国的兴亡你认为秦统一天下是秦始皇一个人的功劳吗?为什么?秦始皇一、秦王扫六合 2、商鞅变法使秦国富强起来,奠 定了统一的基础。        3、长平之战后,六国无力御秦。秦采用有效的军事策略.
1、战国以来,统一成为大势所趋阅读课文并思考:
秦为什么能兼并六国实现统一?4、秦王的雄才大略,善于用人。商鞅变法历史小故事纸上谈兵战国晚期,赵国是仅次于秦国的第二强国,是秦国统一之路上最大的障碍。为了扫平六国,秦国决定发兵攻打赵国。公元前260年,秦赵两国在长平决战。战争初期,因赵国主帅廉颇用兵得当,秦国无法取胜。后来,秦国使计,赵括替下廉颇。赵括只会谈理论没有实战经历。最终,赵括被杀,赵军几十万人投降秦国,却被活埋!长平之战以秦国大胜,赵国大败而告终。从此以后,秦国统一路上再无障碍了。秦始皇任用许多有才能的人,如李斯、蒙恬、尉缭、王剪等。王剪是秦国名将,嬴政因未采纳王剪的意见,用人失当,伐楚失败,就亲自赶到王剪家,当面检讨,再三请求他率兵伐楚。尉缭是当时的军事家,当嬴政发现这位出色的军事人才时,竟放下架子,“衣服食饮与缭同”,后任命他统管全国军事。秦兼并六国前230年灭韩
前229年灭赵
前226年灭魏
前223年灭楚
前222年灭燕
前221年灭齐咸阳秦 朝 建 立公元前221年你认为秦灭六国实现统一有什么意义?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国长期割据
争战的局面,将中国历史推进到一个崭新阶段。我统一天下
德盖三皇
功过五帝子孙是二世,三世…
直至万世自称为朕命令称为诏印称为玺秦朝青壮年男子总数 约400 万修始皇陵、阿房宫: 约70 万
打匈奴、修长城:  约30 万
戍守边境:    约50 万
修馳道、建离宫、运输粮食: 约150万农民要将收获的2/3上缴国家 我家有三子
老大修长城
多年未相逢
老二戍边关
至今未归还
老三忙耕田
租税沉甸甸
三餐不得饱
一家难团圆
敢怒不敢言
秦朝老农唉 腰 斩 车裂(五马分尸) 死 刑10割手割鼻割足
肉 刑在秦朝有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
在市场上,鞋子卖的少,拐杖却是抢手货。
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通过以上材料,你有什么感受?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秦朝的暴政激化了社会矛盾 如果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邀请你讲述陈胜、吴广起义的史实,你应该怎样讲呢?
(时间、地点、领导人、简单过程、意义)陈胜吴广起义陈胜吴广起义 P66时间:
地点:
领导人:
口号:
政权:
结果:
意义:
(作用)前209年大泽乡陈胜、吴广王侯将相
宁有种乎张楚失败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它沉重打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  陈胜、吴广牺牲后,由他们发动的农民起义继续发展。在起义军中,项羽、刘邦的队伍逐渐强大起来。项羽
(公元前232~前202年)刘邦
(公元前256~前195年)咸阳 鸿门垓下乌江项庄舞剑,
意在沛公四面
楚歌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秦始皇秦二世秦帝国的课堂总结秦始皇陈胜吴广项羽刘邦得民心者得天下
失民心者失天下从秦帝国的兴亡中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以史为鉴得民心者得天下
失民心者失天下1. 秦兼并六国,实现统一的条件中不包括( )
A. 战国以来,各国间经济文化交往与分裂
状态的矛盾,使统一成为趋势
B. 商鞅变法,秦国实力增强
C. 长平之战后,东方六国无力抵挡秦国进攻
D. 秦始皇统治残暴,社会矛盾尖锐D我能行2.秦的都城在 ( )
A. 洛阳 B. 洛邑 C. 咸阳 D. 长安3.右图中最突出的两人是( ) A. 陈胜吴广
B. 刘邦项羽
C. 陈胜刘邦
D. 项羽吴广CA(1)纸上谈兵
(2)指鹿为马
(3)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4)破釜沉舟,背水一战
(5)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6)四面楚歌A 鸿门宴
B 巨鹿之战
C 长平之战
D 垓下之战
E 陈胜吴广起义
F 秦二世重用宦官赵高4、成语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