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 课件(32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课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 课件(32张)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0-30 22:50: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中国是带着首都被敌人攻占的耻辱进入20世纪的。
——邓小平
邓小平所说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该历史事件对近代中国产生什么影响?
第7课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的签订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自主学习
义和团运动兴起于哪里?有何性质?
义和团提出了怎样的口号?怎么理解?
八国联军侵华的时间、国家、结果
义和团失败的原因。义和团运动有何意义?
《辛丑条约》的时间、内容①②③④⑤、影响
一、义和团运动
(一)起源
义和团:由山东、直隶(今河北)一带的义和拳、民间秘密结社和练拳习武的组织发展而来 。
组织形式十分松散,始终未形成统一的领导机构,主要成分是劳动群众。
漫画反映的是什么历史现象?
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帝国主义侵略加剧
“瓜分豆剖”
然传教之士贤否不齐,习教之民善良绝少。入其教者往往借势欺凌乡里,鱼肉平民,诈人钱财,占人田产,无所不至。……而民教涉讼之案,地方官几于不敢问矣!因而教焰日张,民气日积……
——《山东泰安县知县秦应逵禀》
材料反映的又是什么社会状况?
外国传教士活动猖獗,
进一步激化了民族矛盾
一、义和团运动
(二一)背景
这一系列的社会现象会导致什么结果?
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
外国传教士活动猖獗
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民族矛盾
进一步激化
义和团
具有广泛群众性的反帝斗争组织
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
天无雨,地焦旱,全是教堂止住天。
兵法艺,都学全,要平鬼子不费难。
拆铁道,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
大法国,心胆寒,英美德俄尽消然。
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
——《只因鬼子闹中原》揭帖
扶清
灭洋
爱国
反帝
表达中国人民反帝的斗争意志,但具有盲目排外以及对清政府本质认识不清的落后性
兴起:列强侵略的加剧
盲目排外的落后性
带有封建迷信思想
对清政府认识不清
义和团运动
义和团形势图
义和团
清政府
兴起
(山东,直隶)
剿杀
招抚
发展(京津)
皇太后召集各大臣,密议团匪乱事…决计不将义和团剿除。…如与以上等军械,好为操演,即可成为有用劲旅,以之抵御洋人,颇为有用。
—《拳乱纪闻》
2.原因
1.兴起地点
6.消极性
7.主要战役
4.口号
5.积极性
3.性质
义和团运动
山东、直隶
19世纪末,帝国主义侵略加剧
反帝斗争组织 / 反帝爱国运动
扶清灭洋
鲜明地反帝爱国
盲目排外、迷信
对清政府本质认识不清
廊坊阻击战
老龙头火车站战役
天津保卫战
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爆发
原因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维护和扩大列强在华利益
镇压义和团运动
时间
1900年6月
参与国家
英、法、德、意、俄、美、日、奥
谐音:英法得意、俄美日傲
八国联军侵华
西摩尔率军来犯
廊坊阻击战
大沽口失守
天津保卫战
北京陷落
(聂士成)
北京
天津
大沽
天津保卫战
廊坊阻击战
如果义和团完全使用现代枪炮的话,那么我率领的联军必将全军覆灭
——西摩尔
八国联军的暴行




联军占领北京之后,曾特许军队公开抢劫三日,其后更继以私人抢劫……所有中国此次所受毁损及抢劫之损失,其详数将永远不能查出,但为数必极重大无疑。
——瓦德西
自元明以来之积蓄,上自典章文物,下至国宝奇珍,扫地遂尽。
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0年6月21日,
慈禧太后对外宣战
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0年8月14日,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太后携光绪仓皇西逃
慈禧太后下令剿杀义和团,并请求联军“助剿”,义和团运动在中外反动势力镇压下失败
义和团运动
义和团形势图
义和团运动
清政府
兴起(山东,河南)
发展(京津)
失败
剿杀
招抚
剿灭
(洋人助剿)
义和团运动的意义
“中国群众……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
“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
“中国……民气坚劲,殊非印度、南洋各处可比”
“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
标志着列强侵华方针由直接瓜分变为“以华制华”。
吾人对于中国群众,……在实际上,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瓦德西
瓦德西的认识是与他的什么经历有关?
义和团运动
这经历说明了什么?
义和团运动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
义和团运动
的历史意义
量中华之物力,
结与国之欢心!
三、《辛丑条约》的签订
(一)签订时间
时间
1901年
参与国家
英、法、美、德、日、俄、意、奥、比、荷、西 共11国
三、《辛丑条约》的签订
(二)内容及影响
经济
政治
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以海关税、盐税等税收作担保
(赔巨款)
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
(禁反帝)
增加人民的负担
进一步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
清王朝成为洋人的朝廷最能体现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三、《辛丑条约》的签订
(二)内容及影响
军事
外交
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从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拆炮台)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划使馆界)
丧失军事自主权,完全处于外国军队的控制之下
使馆界成为国中之国,清廷处于各国军队的控制之下
机构
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
(设外务部)
体现中国外交体制的近代化,但打上了屈辱的烙印
三、《辛丑条约》的签订
(二)内容及影响
通过对条约内容的学习与分析,你认为《辛丑条约》在中国历史产生什么影响?
《辛丑条约》
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
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
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李鸿章和庆亲王奕劻(kuāng)代表清政府与各国列强签约情景图
弱国无外交

中国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1840
1842
1856
1860
1894
1895
1901
1900
鸦片
战争
第二次
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
侵华战争
《南京条约》
《北京条约》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开始变为
进一步加深
大大加深
完全陷入
口诀:鸦片两次甲午八 开始进步大完全
本课小结
义和团运动
兴起
八国联军
侵华战争
清政府
失败
《辛丑条约》
签订
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剿杀
镇压
利用
侵华
扶清
灭洋
19世纪
60年代
1894
1895
1898
1901
1900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器物变革
制度变革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
甲午中日
战争
列强瓜分中国
狂潮
义和团运动
《马关条约》
八国联军
侵华战争
《辛丑条约》
大大加深
完全陷入
民族危机的加剧
第二单元
小结
日本
明治维新
课堂练习
“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这是义和团运动时期的揭帖。这一揭帖揭示出义和团运动兴起的主要原因是( )
A. 帝国主义侵略加深,民族矛盾激化
B. 清政府政治腐败,民不聊生
C. 清政府开始觉醒,加强了反帝斗争
D. 下层民众生活困难,起而反清
A
考查义和团运动的背景
课堂练习
2. 在以下侵略战争中,侵略者攻入北京进行烧杀抢掠的有( )
①鸦片战争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 ②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③④
B
考查近代史上攻入北京的侵略战争
课堂练习
3. 正当人们欢欣鼓舞地迎接20世纪到来之际,中国人却是“带着首都被攻占的耻辱”收到一份“西方人送来的令人不堪忍受的礼物。”这份“礼物”是( )
A. 《南京条约》 B. 《辛丑条约》
C. 《北京条约》 D. 《马关条约》
B
考查《辛丑条约》这一基本史实
课堂练习
4. 对下面年代尺中提供的时间,解读最准确的是 ( )
A. 中国近代化的历程
B. 中国近代遭受外来侵略的全过程
C. 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D.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和瓦解的过程
C
考查中国成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