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培优测试:八年级上册科学目标分层测试AB卷九(第3章)

文档属性

名称 分层培优测试:八年级上册科学目标分层测试AB卷九(第3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17.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3-11-22 15:31:39

文档简介

分层培优测试:八年级上册科学目标分层测试AB卷九
A卷(本卷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某同学进行如下的实验:将一盆A植物放在暗箱内,而将B植物放在凿了一小洞的暗箱内,如图所示。几天后发现A植物向上生长,而B植物向小洞处弯曲生长。此实验可以说明( )
A.阳光能促进植物生长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B.植物茎的生长表现出向光性 
C.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不需水分 
D.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不需光线
2.早在1880年,英国科学家达尔文在研究光照对植物胚芽生长的影响时,发现胚芽在受到单侧光照射时,会弯向光源生长。在达尔文之后,经科学家们进一步研究发现,影响植物弯向光源生长的物质是 ( )
A.维生素 B. DNA C.酶 D.生长素
3.研究者给家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后,破坏了胰岛细胞,家兔的血糖浓度上升。这是因为家兔血液中哪种激素含量降低了 ( )
A.生长激素 B.肾上腺素 C.甲状腺激素 D.胰岛素
4.1922年初,班廷与贝斯特从羊的胰脏中提取出一种物质,注射到割掉胰脏而患糖尿病的狗身上,发现该狗的病症减轻。现在,这种提取物被大量生产,并用于治疗人类糖尿病,这种提取物是 ( )
 A.血细胞 B.血浆 C.消化液 D.激素
5.下列有关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弧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B.神经元的结构包括轴突和树突两部分
C.幼年时期,脑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不足会患呆小症
D.植物的向光性生长是由于植物体内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引起的
6.新交通法明确规定不得醉酒驾车。醉酒的人驾车时明显表现为反应慢、动作不协调,从而影响各项操作。造成驾车人动作不协调的主要原因是酒精麻醉了人的…( )
 A.大脑 B.脊髓 C.脑干 D.小脑
7.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生物体的新陈代谢。在如图所示的实验中,控制其他饲养条件相同,观察一周,则会看到哪号玻璃缸中的蝌蚪发育最快? ( )
A.1号
B.2号
C.3号
D.一样快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8.一项全国性的调查显示,很多初中生在晚上10时甚至11时之后才入睡。专家认为学生入睡的最佳时间是在晚上9时到10时之间,并睡足9小时,这有利于学生的生长发育,因为人体在晚上能旺盛地分泌( )
A.胰岛素 B.雌性激素 C.雄性激素 D.生长激素
9.手偶然碰到针尖,会立即缩回并感到痛。说明脊髓具有 ( )
A.传导功能 B.反射和传导功能 C.感觉功能 D.反射功能
10.刚出生的小袋鼠只有人的手指那么大,眼睛还睁不开。它出生时掉在母袋鼠的尾巴根部,靠本能爬向母袋鼠的尾尖,再从尾尖爬到母袋鼠腹部的育儿袋中吃奶。小袋鼠的这种行为是 ( )
A.先天性行为,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才能完成
B.先天性行为,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
C.后天学习行为,靠学习得来的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D.后天学习行为,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即可完成
11.当激素分泌失调时,人体会出现一些异常现象。如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过多,会患( )
A.侏儒症 B.呆小症 C.巨人症 D.肢端肥大症
12.利用脊蛙(切除脑但保留脊髓的蛙)能观察脊髓的反射功能,但再将脊髓破坏,则脊蛙对任何刺激都不发生反应,这是因为在反射弧结构中被破坏了 ( )
  A.全部结构 B.传入神经 C.传出神经 D.神经中枢
13.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新陈代谢只在神经系统调节下进行
B.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都是通过反射弧实现的
  C.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基本结构单位都是神经元
  D.在神经系统的调节控制下,激素通过血液循环参与调节
部位
安静产热量( % )

内脏
骨骼肌
其他
16
56
18
10
14.下表是人体在安静下,主要产热器官的产热量(占的比例),而在剧烈运动时,产热将明显增加的是( )
A.脑
B.内脏
C.骨骼肌
D.其他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15.从黑暗环境进入光亮处,瞳孔会变小,这是瞳孔反射,与膝跳反射属于同一类反射。有关瞳孔反射的表述,错误的是 ( )
A.该反射属于激素调节 B.该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C.该反射不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D.该反射是人体对环境变化的反应
16.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能得出的结论是 ( )
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结果
1
取生长状态相同的健康小鼠若干,均分为A、B两组
2
A组小鼠注射适量的胰岛素溶液,B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
A组小鼠出现四肢无力,活动减少,甚至昏迷等症状;B组活动状况无变化
3
分别给A、B两组小鼠注射等量葡萄糖溶液
A组小鼠症状缓解;B组活动状况无变化
A.生理盐水具有升高血糖的作用 B.生理盐水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
C.胰岛素具有升高血糖的作用 D.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
17.当我们的手无意中碰到高温物体时,会立即缩回来,这个过程称为缩手反射。它由反射弧来来完成。其中手部皮肤属于( )
A.感受器    
B.传入神经   
C.神经中枢   
D.效应器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18.中科院科学考察组,在考察云南天坑时,在天坑的地下河中发现了新的物种——盲鱼。影响地下河里的鱼视力退化的环境因素是 (  )
A.温度 B.光照 C. 大气压 D.水质
19.人体血液中血糖含量的正常值为90毫克/100毫升,如一个人血液中的血糖含量为85毫克/100毫升,则胰脏分泌的激素和含糖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胰岛素分泌增加,血糖含量下降 B.胰岛素分泌减少,血糖含量升高
C. 胰岛素分泌减少,血糖含量下降 D.胰岛素分泌增加,血糖含量升高
20.下图甲为正常温度的环境中皮肤血管的示意图,当外界高温时,人体皮肤血管的口径应更类似于下图中的( )

21.下列人和生物的反应不能称为反射的是 ( )
A.物体在眼前突然出现,人就会眨眼睛
D.人吃食物时会分泌唾液
C. 小鸟受惊就会飞走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D. 触动含羞草,它的小叶会闭合,叶柄会下垂
22.菊花一般在日短夜长的秋季开花,现在一年四季都有菊花供应,这是如何造成的?( )
A.控制环境温度  B.控制光照时间长短
C.调节水分供应 D.调节肥料供应
23.下列四组病症中,均因缺乏激素而引起的是 ( )
A.呆小症和坏血病   B.侏儒症和糖尿病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C.夜盲症和佝偻病   D.地方性甲状腺肿和脚气病
24.某建筑工人在一次外墙粉刷作业时,不小心从3米高的架上掉了下来。经此劫难,原来视力正常的他,现在眼睛却看不见任何东西了。经过医生的检查,知道他的眼睛并没有器质性损伤。据此判断,该工人的受损部位可能是( )
A.躯体感觉中枢    B.脑干 C.大脑皮层视觉中枢 D.眼球结构
25.海边有一种乌鸦经常在海滩衔取海螺及其他软体动物,然后起飞并在空中将海螺投向海边岩石,将海螺外壳砸碎。以下对这种现象的解释最合理的是( )
A.这是乌鸦的一种休息、娱乐活动 B.乌鸦取食螺肉形成的适应性
C.乌鸦不小心将海螺掉下摔碎 D.乌鸦以此带回海螺,属于贮食行为
二、简答题(每空2分,共30分。)
26.分析下列几位成年人各患什么病。
⑴心跳120次/分,呼吸28次/分,食量大,但身体消瘦。此人患的是 。
⑵手掌大,手指粗,鼻高,下颌和舌过大,此人患的是 。
⑶身高70厘米,生殖器官发育不全,智力低下。此人患的是 。
⑷某人排出的尿液常常会引来许多蚂蚁,经检验尿中含有葡萄糖。此人患的是 。
27.小军在家烧开水,水沸腾了,去倒开水时,手不小心碰到了水壶盖,立即不由自主地缩回了手。这整个过程是通过神经系统作出的应答性反应,称为 。参与完成这种活动的神经结构叫做反射弧,它包括右图所示的五个环节,其中[3]是 ,它位于脊髓的灰质内。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28.如图是人体主要内分泌腺位置的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
(1)图中没有标出的内分泌腺还有 。
(2)1在幼年时其分泌物不足会患    症,分泌过多会患    症。
29.人体90%以上的热量是通过皮肤散发出去的,右图中A、B、C为不同温度环境中人体皮肤血管口径。请据图回答:
(1)人处在低温环境中时,血管为图   中的形状;
(2)人在情绪激动时往往会“面红耳赤”,此时的血管为图 中的形状。
(3)当外界环境的温度高于体温时,主要的散热方式是 。
(4)在剧烈运动时,人体产热的主要器官是 。
30.青蛙随环境明暗而变化的体色在生物学上称保护色。有关青蛙体色变化的探究实验。
⑴将普通的暗色青蛙放到明亮处,肤色变亮,再放到暗处,肤色变暗。
⑵在明亮处,此蛙体色随注入一种垂体分泌的某种激素逐渐变暗,但不久慢慢恢复亮色。
⑶将此蛙眼蒙住,放明亮处或暗处,体色仍保持原有颜色。
⑷切除蛙垂体,把此蛙放在明亮处,蛙体仍保持暗色。
则:由实验⑴和⑶表明,蛙体色变化受        调节。实验中⑵和⑷表明体色受      调节。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0分。)
31.某同学将生长状况相似的A、B二盆蚕豆幼苗分别置于两个暗箱中,在B盆蚕豆幼苗的暗箱右侧开一小窗口,并在窗口外侧装一个固定光源,保持其它环境条件适宜并相同。一星期后,A,B两盆蚕豆幼苗的生长状况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同学设计这一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探究 。
(2)根据学过的知识,解释B盆蚕豆幼茎向光源弯曲生长的原因。
(3)若另取一盆蚕豆幼苗,在暗箱右侧亦开一小窗口,在窗口外侧装一个固定光源,并且在花盆底部再装一个旋转器。当旋转器以一定速度匀速旋转时,花盆也随之一起旋转,但暗箱和光源都不转,如图C所示。当图C中的花盆连续旋转一星期以后,请你预测装置中的蚕豆幼茎的生长或弯曲情况是 。
(4)若将A盆蚕豆幼苗横向放置(与地面平行),你预测的蚕豆幼茎生长方向是 ,这是植物对地心引力刺激作出的反应。蚕豆幼茎对单侧光、地心引力等刺激所作出的不同反应都属于植物的 。这种特性也可以称为生物的应激性。
30.某些资料中有“向日葵的花盘总是朝向太阳”的表述。向日葵的花盘真的始终朝向太阳吗?小科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究: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①在一块向日葵田里,随机挑选2组处于不同花蕾时期的向日葵,每组20株;
②定时记录每株向日葵花盘的朝向及太阳的位置,统计结果如图所示。
(1)该实验选择多株向日葵作为研究对象的原因是 ;
(2)选择两组向日葵做实验,是因为小科猜测:向日葵的花盘朝向太阳,除了与太阳光有关外,还可能与向日葵的 有关;
(3)该实验的结论为 。
31.去年以来,许多地方实施了禁止酒后驾车的“禁酒令”。为什么要实施“禁酒令”?小敏猜想:①可能是饮酒后人的反应能力下降;②可能是饮酒后人对红、绿灯颜色的辨别能力下降;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你的猜想,可能是饮酒后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验证猜想①,小敏对一些成年人进行了饮酒前后反应能力的测试,具体操作如下(如图):
A.小敏将直尺一端拿住,0刻度朝下,让被测试者将拇指和食指放在直尺0刻度附近;
B.小敏突然松开直尺,被测试者迅速将直尺夹住,记录被测试者夹住直尺处的刻度值;
C.被测试者重复上述实验3次,计算平均值填入表中。
参与人
A
B
C
D
E
F
G
H
I
J
K
饮啤酒数/杯
2
2
4
4
6
6
8
8
10
10
10杯以上
饮酒后反应/厘米
18
15
19
15
22
22
24
25
26
28
无法完成测试
饮酒前反应/厘米
14
13
14
12
13
14
13
12
12
13
13
(1)小敏对参与人饮酒前进行测试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中数据说明,饮酒后人的反应能力________________。
B卷(本卷满分6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为了初步诊断病人的脊髓是否受损,临床上常用的检查是 ( )
 A.内脏B超 B.心电图检查 C.膝跳反射检查 D.血常规化验
2.一患者经医院尿检,发现尿液中含葡萄糖,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胰脏分泌的胰岛素过多     B.胰脏分泌的胰岛素不足
C.血液中血糖的浓度高于正常值 D.部分葡萄糖进入尿液中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3.某人因感染能引起流感的冠状病毒而发烧,住院隔离治疗。医务人员为其测量体温,发现该病人在24小时内的体温均在39℃左右波动。则该病人在这24小时内产热和散热的关系(  )
A.产热等于散热 B.产热小于散热 C.产热大于散热 D.产热与散热没有关系
4.胃肌的蠕动不为人的意志所控制的原因是 (   )
A.这种蠕动受到大脑的支配     B.这种蠕动受到脑神经的支配
C. 这种蠕动受到脊神经的支配    D.这种蠕动受到植物性神经的支配
5.繁殖季节,雄棘鱼腹部颜色由银白色变成红色,并会对侵入其领地的其它雄棘鱼发动攻击性行为。某人为研究引发雄棘鱼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做了如下实验:在雄棘鱼活动的水域中放置了多种颜色的鱼形蜡制模型,并观察和记录雄棘鱼在单位时间内对这些模型进行攻击的次数,实验结果如下表。
模型特征
攻击频率
腹部银色

腹部红色

腹部有红色条纹

 根据实验结果所作的推论正确的是 ( )
A.雄棘鱼的攻击性行为足一种条件反射;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B.有条纹的模型更容易引发雄棘鱼的攻击性行为
C.雄棘鱼的攻击性行为足先天性的,由基因决定
D.腹部有红色的模型更容易发雄棘鱼的攻击性行为
6.下列哪一种反射活动是感受体内刺激产生的 (   )
A.缩手反射 B.排尿反射 C. 瞳孔反射 D.吸吮反射
7.做青蛙的膝跳反射实验时,实验前要破坏青蛙的大脑,实验时大脑破坏的青蛙能顺利完成反射活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一定位于脊椎臼部 B.膝跳反射是一种高级神经活动
C. 膝跳反射的效应器是肌肉 D.膝跳反射是不需大脑皮层参与的




雄性激素
4
3.8
3.6
0.8
甲状腺激素
3
0.1
2.8
3
生长激素
6
5.8
0.1
5.5
8.选体重近似、发育正常的4只雄性小狗,甲小狗不做处理,乙、丙、丁三只小狗分别作不同手术处理。几个月后,测得各自血液中3种激素的含量如表:(单位:mg/100mL)请根据表中数据判断,上述四只狗中,行为呆笨、身体发育停止的是 ( )
A.乙狗    B.丙狗 C.丁狗    D.乙、丙、丁三只狗
9.现有A、B两种哺乳动物,其体重和年龄都相似,将它们各取5只,分别关在环境条件相同的饲养槽里,每天各饲喂100克大麦种子,但不给饮用水,结果A动物生活了6天后死亡,B动物生活了10天后死亡。下列解释没有说服力的是(  )
A.生物体内有机物代谢所产生的水维持了细胞暂时缺水的需要
B.A动物可能活动量大,消耗水分多(如出汗多),容易缺水先死亡
C.在正常情况下,B动物的寿命就比A动物的寿命长
D.B动物原生活在沙漠地区,A动物原生活在热带雨林中,前者比后者更能忍受缺水环境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10.如图表示某人在休息及运动时血液流经四种器官的相对速度大小。据图分析,下列推断中错误的是             (  )
A.运动时人体血量增加
B.不管休息还是运动时,脑的血流量基本不变
C.饭后立即运动,消化器官血流量减少,不利于食物消化
D.运动时骨骼肌产生热量增加,皮肤血管血流量增加有利于散热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二、简答题(每空2分,共20分。)
11.实验人员想探究一下新孵化的鸟类是怎样获得对它们母亲的情感的。他们选择了六只刚孵化的小鸭。小鸭①、②、③刚孵化出来就被从它们的出生地移走了,使得它们没有见到它们的母亲,小鸭④、⑤、⑥还和它们的母亲在一起。
实验人员给小鸭①②③展示一个气球,同时放母鸭的录音,经过若干天后,实验人员发现小鸭①②③模仿它们的母亲的叫声并时刻跟随在气球左右。请选择:
(1)小鸭①②③的行为发展过程,可以用下列哪个术语描述? 。
A.先天性的 B.非条件的 C.本能  D.后天性的
(2)小鸭④⑤⑥最好被称为: 。
A.实验模型 B.对照组   C.实验组 D.一个变量
(3)如果不是把小鸭①②③暴露在气球周围,并放母鸭叫的录音而是将它们暴露在一只猫的周围并放母鸭叫的录音。小鸭①②③可能会怎样? 。
A.它们可能吓唬其他鸭子 B.它们失去繁殖能力
C.它们发出类似猫的声音 D.它们将会认为猫是它们的母亲
12.如果脚底偶然碰到一块较尖利的石块,脚就会立即缩回来,这个过程叫___________。变形虫遇到食物时,会伸出伪足吞食食物。这是一种应激性,但不能称为反射。不能称为反射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请根据神经系统的模式图(如图)回答:
⑴图中A结构内含有感觉神经末梢,如果发生了缩手反射,请写出缩手反射的反射途径(用图中字母表示) 。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⑵有人只有在看到自己下肢的情况下,才知道下肢的具体活动情况,则此人可能的损伤部位是 。
A.F B.B C.C D.G
⑶由⑴⑵可知,脊髓具有      功能。
⑷上课时小明按老师的要求打开教材至某一页,这个过程    (填“需要”或“不需要”)H的参与。
14.下列是大家比较熟悉的成语,在这些成语中能反映后天学习行为的是      。
A.闻鸡起舞 B.老马识途 C.嗷嗷待哺 D.望梅止渴 E.谈虎色变
F.北雁南飞 G.鹦鸪学舌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0分。)
15.巴甫洛夫通过手术从狗的唾液腺导管处引出瘘管到体外,然后做以下实验:
①给狗喂食,有唾液从瘘管流出;②单以铃声刺激狗,瘘管处无唾液流出;③每次喂食以前先响一次铃,然后再喂食物,如此重复多次后,若只响铃声,也有唾液从瘘管处流出;④若以后每次只响铃声不喂食物,则从瘘管处流出的唾液量逐渐减少,最后无唾液流出。
根据以上实验回答下列问题: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⑴狗听到铃声分泌唾液是属于 (填“条件反射”或“非条件反射”)。
⑵从实验可知,铃声的刺激能引起狗分泌唾液的条件是 。
⑶实验④说明了 。
⑷若以光照代替铃声,重复上述的实验步骤,请推测狗会发生流唾液的行为吗?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某兴趣小组同学探究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促进植物扦插枝条生根的影响,实验材料为生长状况相同的杨树枝条,等量分别插入到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和清水中培养,实验分四次并在同一实验室内完成。每次实验直到枝条不再产生根为止,计算每枝枝条生出根的平均数量,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回答:
2×10-1g/L
2×10-2g/L
2×10-3g/L
2×10-4g/L
2×10-5g/L
清水
5月26日
0
0
0
1
6
0
5月31日
0
0
0
2
11
0
6月5日
0
1
1
5
13
1
6月10日
0
2
5
6
16
1
⑴本实验中设置清水组的目的是                   ;
⑵表中数据显示,用浓度为       的生长素处理后,枝条生根最多;
⑶分析可知,生长素浓度过大时    (选填“有利于”或“不利于”)枝条的生根;
⑷有同学分析上表的数据后,得出一个结论“生长素浓度越低,促进生根的作用越明显”,你认为这个结论正确吗?并说明理由       。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17.阅读脊蛙反射实验,并回答下列问题:
目的要求:通过观察脊蛙的搔扒反射,知道脊髓的反射功能。
材料用具:青蛙(或蟾蜍),纱布,“S”形小钩,解剖剪,解剖盘,探针,镊子,0.5%一1%硫酸溶液,烧杯(内盛清水),小纸片,支架等。
方法步骤: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1、制备脊蛙:先用一块纱布包住蛙(或蟾蜍)的躯干,露出头部,再用解剖剪的一侧刀口插进蛙的上颌与下颌之间,在头部齐鼓膜后缘剪去头部(留下颌)。然后把蛙放在解剖盘中,使它仰卧,观察它能否翻身。如果它不能翻身,则脊蛙制备成功。如果它能翻过身来,说明脑还未除尽,则需进一步再向下剪去一部分,以便把脑除尽(或用探针再破坏残留的脑)。
2、悬挂脊蛙:用“S”形的小钩钩住蛙的下颌,并悬挂于支架上,静置一两分钟后进行实验。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3、观察搔扒反射:用镊子夹住小纸片(对折一下)的一角,将另一角浸一些0.5%一1%硫酸溶液后,贴在脊蛙背部(或腹部)的右侧的皮肤上,观察蛙的四肢是否出现搔扒反射。
4、破坏脊髓:实验后,用烧杯中的清水冲洗硫酸刺激过的皮肤,并用纱布轻轻揩干。用探针插入蛙的椎管内搅动,破坏蛙的脊髓后,再重复上述实验,观察是否还有搔扒反射。
(1)只破坏脑的脊蛙能否出现搔扒反射? ;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2)上述实验可以说明的是: ;(不定项选择)
A.脊蛙是指切除脑的蛙,其目的是为了排除脑对脊髓的控制;
B.要出现搔扒反射必须有完整的反射弧;
C.在没有脑、脊髓又受损伤的情况下,不能出现搔扒反射。这表明,脊髓具有反射功能。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D.实验还说明了脊髓能处理信息的能力,是属于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
警告:本系列作品由利剑科学工作室原创,版权归21世纪教育网和编者(利剑科学)所有,谢绝一切形式的转载!如果资料中有问题,你可以联系编者(利剑科学)进行互动交流,共同提高!需要更多资料请关注“利剑科学文集”,请点击:
http://www.21cnjy.com/user/%E5%88%A9%E5%89%91%E7%A7%91%E5%AD%A6/
也可关注“利剑科学工作室”,请点击:
http://news.21cnjy.com/A/130/151/V54954.shtml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B
2.D
3.D
4.D
5.D
6.D
7.A
8.D
9.B
10.B
11.C
12.D
13.D
14.C
15.A
16.D
17.A
18.B
19.A
20.D
21.D
22.B
23.B
24.C
25.D
二、简答题(每空2分,共30分。)
26.(1)甲亢  (2)肢端肥大症  (3)呆小症  (4)糖尿病
27.反射 神经中枢
B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C
2.A
3.A
4.D
5.D
6.B
7.D
8.A
9.C
10.A
二、简答题(每空2分,共20分。)
11.(1)D (2)B (3)D 
12.反射   变形虫是单细胞动物,没有神经系统
13.(1)ABECD  (2)D  (3)反射和传导 (4)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