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一节 《中国的地形》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
(2)阅读P24页图2-8及P26-27文字资料,了解我国三大平原、三大丘陵的分布与特征。
(3)了解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的基本特征;知道山区的优势及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
(4)进一步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能力,使学生学会运用分层设色地形图分析我国地形地势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
(1)学会从地形类型、地形分布、海拔高度、地势起伏等方面认识和分析地形特点的方法。
(2)通过读图、析图训练使学生掌握分层设色地形图的判读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分析我国地形、地势的基本特征,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使学生了解我国的大好河山,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2)通过探讨山区如何结合当地条件发展经济,使学生认识到陆地五种地形各有利弊,树立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以及突破方法
1.教学重点
读图2-8“中国地形图”,找出我国主要的地形区,结合景观图,从位置、所属阶梯、所在省份、景观特点等方面具体分析,将知识点落实在地图上。然后通过小练习、填一填、补充小资料等方式,加强记忆。再读“我国各种地形类型所占比重图”了解我国山区所占的比重。两图结合,总结出地形特点。
2.教学难点
学生对各地形区的空间分布观念的形成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本节课将出现大量的地名,学生学起来比较困难。通过反复读图,记住地形区的名字,找到其位置。通过适当的补充小资料,调动学生兴趣,增强感性认识,循序渐进,点滴积累。
教法与学法
1.教 法
展示法: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三大平原”、“三大丘陵”的景观图,引导学生分析地形与自然景观以及人们的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
2.学 法
分析对比法:学习我国主要地形区的特点,进行分析对比,突出相互间的差异性,增强记忆。读图法:反复读“中国地形图”,从图中找到三大平原和主要丘陵的位置,根据不同的颜色了解其海拔高低和所属的阶梯,结合景观图了解其自然景观的特点。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练习:让学生在《中国主要山脉分布空白图》上填出我国主要山脉、四大高原和四大盆地并说出四大高原和四大盆地的特点。
新课学习
多媒体课件展示一组图片:“中国地形图”及“三大平原”景观图等。让学生在“中国地形图”上找出三大平原,并从景观图上感知“三大平原”。
四、三大平原
【学生活动】
阅读课本P24图2-8“中国地形图”,完成下列活动。。
提问:1.我国的平原大多是怎么形成的?
2.平原都有哪些共同特征?
3.在图中找出三平原,除三大平原外,我国还有哪些平原?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小结。
学生阅读课本P26-27,投影三大平原景观图。
提问:三大平原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小结。
五、三大丘陵
【学生活动】
阅读课本P24图2-8“中国地形图”及投影三大丘陵景观图,完成下列活动。
提问:1.在图中找出三大丘陵。
2.三大丘陵有哪些特征?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小结。
填表:填出下列山脉两侧的地形区名称。
山脉名称 两侧的地形区
西 侧 东 侧
太行山脉
大兴安岭
山脉名称 两侧的地形区
北 侧 南 侧
天山山脉
昆仑山脉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小结。
从图2-8“中国的地形分布”可以看出,纵横分布的山脉构成了地形骨架,高原、平原、盆地、丘陵镶嵌其中,复杂多样的地形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景观,又使祖国各地的生产活动和生活方式各有不同。
教 师:同学们,我们日常生活中和地理学习中经常听到“山地”和“山区”的说法,你能够说出它们的概念吗?它们有什么联系和区别?让我们首先完成下列活动。
【学生活动】
阅读“我国各类地形面积比例图”及投影山区景观图完成下列活动。
我国各类地形面积比例图
(1)试着分析山区有哪些优势和不足
(2)我国山区约占我国陆地面积的2/3,在开发和利用山区时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如何利用山区资源,实现山区社会、经济和生态可持续发展?
(3)你知道我国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有哪些?
(4)针对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你认为可以采取哪些治理措施?
(5)归纳我国地形特点。(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的面积广大。)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小结。
投影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景观图讲解:
崩塌,就是土石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坠落;滑坡,就是在重力作用下,土石体沿着滑动面作整体下滑。暴雨或者在斜坡上蓄水灌溉,也常常引发滑坡;泥石流,在坡陡谷深,岩石破碎,松散碎屑物质多,植被覆盖差的地方,当夏季突降暴雨或冰雪融水汇集时,常会发生泥石流。
六、地势西高东低
【学生活动】
阅读课本P30图2-19“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及图2-20沿32N线中国地形剖面,完成下列活动。
提问:1.在图中找出三级阶梯分界线。
2.三大阶梯主要有哪些地形单元?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小结。
提问:地势西高东低有什么好处?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小结。
1.利于海洋气流深入内地,形成丰富降水。
2.使得大河东流,沟通东西交通加强了内地和沿海的联系。
3.在阶梯过渡处,河流切穿山脉形成峡谷,形成了丰富的水力资源。
总结
板书设计
课堂检测
1.“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描述的景观是( )
A.黄土高原 B.东北平原 C.内蒙古高原 D.四川盆地
2.下列关于塔里木盆地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该盆地是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 B.该盆地内部有我国最大的沙漠
C.盆地内部河渠纵横,农业发达 D.盆地内已发现储量很大的油气田
3.我国山区面积广大,对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
A.可以发展便利的运输 B.为种植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耕地
C.为发展农、林、牧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D.致使我国旅游资源和矿产资源匮乏
4.下列地形区中,最适合“神舟七号”飞船着陆的是( )
A.青藏高原 B.东北平原 C.内蒙古高原 D.云贵高原
5.下面四幅图中,表示大兴安岭的是 ( )
6.我国陆地地形齐全,其中所占比重最大的是( )
A.山地 B.平原 C.高原 D.丘陵
7.下列关于云贵高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地表破碎,沟壑纵横 B.地势平坦,一马平川
C.远看是山,近看是川 D.地形崎岖,喀斯特地貌发育
8.关于我国地形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山区面积广大,有利于大面积发展种植业
B. 平原面积较小,限制了种植业的发展
C.地形复杂多样,使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受到限制,生产方式单一
D.高原面积广大,有利于大面积发展种植业
9.读中国地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地理事物名称:
山脉:A___________;B___________;C___________;D___________; 高原:E___________; 盆地:G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海域和海峡名称: 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
(3)我国最西端所在省区是___________,其中位于山脉 A和 B之间的盆地是__________。
参考答案:1.C 2.C 3.C 4.C 5.A 6.A 7.D 8.B
9.(1)阿尔泰山脉 天山 昆仑山 秦岭 内蒙古高原 四川盆地(2)渤海 琼州海峡 (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准噶尔盆地
教学反思
从填图开始,使学生产生兴趣,也培养了学生对地图的注意力。然后充分利用地图和景观图,增强趣味性和吸引力,使学生通过读图直接获取有关知识,并将已有知识落实到图上,将图文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充分体现了“地理为生活”、“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等新理念,将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融入教学之中,帮助学生认识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初步培养学生的地理科学素质和人文素养。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