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3.4《世界的聚落》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3.4《世界的聚落》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10-30 20:09: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世界的聚落》教学方案
教学目标
1.区别聚落的主要形式,基本了解聚落的形成与发展。
2.能举例说出聚落的位置、分布、形态、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3.认识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举例说出聚落的位置、分布、形态、建筑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聚落与环境的关系
教学过程
【课程引入】
提供精美的乡村和城市图片,设问:你想生活在哪里,并说说理由。从而导入课堂,并让学生观赏1分钟的《北京》城市视频。
(板书)世界的聚落
【新课展开】
人们集中地居住在一起,就形成了聚落,而聚落在发展过程中会呈现不同的形态,大致上可以分两大类:乡村和城市。(让同学分析两幅图哪个是城市哪个是乡村)。并解释什么是乡村,什么是城市:城市——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非农业产业活动的居民聚居地;乡村居民的居住地相对分散,规模较小的居民点叫村庄;规模较大的居民点叫集镇
(板书)一、世界的聚落
1.聚落的形态:乡村、城市
要求学生阅读60-61页,了解城市和乡村的具体情况。并完成对城市和乡村的差异表格探究。
活动1:结合课本和生活实际,分析城市和乡村在以下几方面有什么不同
交通 人口 建筑密度和高矮 生产方式
城市
乡村
(板书)2.聚落的特点
(1)交通
生1:城市交通便利,但是容易堵车;乡村交通落后但是路况好。
回答完后,请其他同学补充,并展示课件进行分析和总结。
师:城市交通:交通发达、方式多样、道路多、路况拥堵。
乡村交通:交通落后、方式单一、道路少、路况通常
(2)人口
生2:城市的人口密集,农村的人口稀疏。
回答完后,请其他同学补充,并展示课件进行分析和总结。
(3)建筑密度和高矮
生3:城市的建筑密集并且楼房以高层建筑为主;乡村的建筑比较分散,楼层较矮,以经济实用为主。(回答完后,请其他同学补充,并展示课件进行分析和总结)
(4)生产方式
生4:城市是工业,农村是农业。(回答完后,请其他同学补充,并展示课件进行分析和总结)
师:城市是的生产方式主要是工业和服务业;而乡村的生产方式是农业,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和林业等。
最后用PPT进行总结。
(板书)
交通 人口 建筑密度和高矮 生产方式
城市 发达 密集 密集、高层 非农业
乡村 落后 稀疏 分散、低矮 农业
(过渡)经过学习和自身的生活感受,我们都知道城市和乡村是存在比较大的差异的,但是事实上,城市是从乡村转变过来的,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探究来学习聚落的演变。
活动2:阅读课本62页的图3-26 乡村演变为一般城市示意图:
(1)思考以下问题要素的变化:
面积变__________ 交 通 变____________
人口变__________ 建筑 物变____________
自然景观变______
(2)平面图中聚落沿什么事物拓展的?
给予学生5分钟时间小组探讨,然后抽小组进行展示。
生1:在乡村演变为城市的过程中,面积变大,交通变得发达但是也拥堵了。
生2:人口会变多变密集,建筑变多变密集,自然景观变少了。
生3:从图中可以看出,聚落会沿着道路和河流发展。
老师对学生的答案进行归纳总结,并且用课件演示这个变化过程,并强调聚落的演变规律:乡村→集镇→城市。
(板书)3.聚落的演变
(1)规律乡村→集镇→城市
(过渡)乡村演变为城市,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有好的,也有待改正的。那么乡村演化为城市后,带来了哪些问题呢?
活动3:阅读课本61-62活动部分,进行归纳。
生:交通拥堵、污染加剧、住房紧张、噪音干扰、供水不足、犯罪率上升。
(板书)(2)城市问题
(过渡)每个城市都是不完美的,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我们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要好好规划,尽量减少城市问题,那么在你们知道城市什么样的条件下能更好地发展吗?
(板书)4.聚落发展条件
活动4(1)哪个更有可能演变为城市?为什么?
(2)如果让你选择居住地,你认为具备怎样自然条件的地方才够理想?
生1:乙地,位于河流中下游平原适合生活
生2:气候适合、有水源、交通发达……
请不同同学回答自己理想中的居住地环境,并用一幅图进行归纳。
(过渡)从刚才同学们的回答中,我们可以发现每个人喜欢的居住环境是不一样的,不同世界的民居也有不同的建筑风格,它们是适应当地环境的产物,同时有体现了民族的文化。这些建筑材料大致包括:木头、草、冰、土、石头、毛毡、砖、竹子……
活动5:请同学们看图比较三种环境下的民居特点。
地区 民居建筑特点
墙体 窗子 屋顶
寒冷地区 尖顶
湿热地区 大
干热地区 厚
学生结合课本63页进行3分钟的小组讨论和展示。
(板书)5.聚落与环境
寒冷地区:墙厚、窗小、顶尖; 湿热地区:墙薄、窗大、顶尖。
干热地区:墙厚、窗小、顶平
(过渡)人类经理了漫长的社会发展过程,创造了辉煌的历史文化,留下了众多的文化遗产这些遗产反映当地的环境特征,也体现当时的文化习俗与发展水平,这些都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世界的文化遗产可以分为:自然文化遗产、历史文化遗产,也可以分为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板书)二、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
课件展示部分文化遗产供学生欣赏,通过这种形式让学生对世界文化遗产产生感性的认识。并组织学生对课本65页的活动展开讨论,提高学生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识和自觉性。
设问:怎样对世界文化遗产进行保护?
1.控制工业污染对历史性建筑物、雕塑和壁画的侵蚀
2.在著名文化遗产周围禁止修建高大现代化建筑物,减轻旅游活动对文化遗产的破坏。
3.多做宣传,提倡文明、环保行为
4.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旅游
【课堂小结】
【随堂检测】
1.下图为亚洲三个人类文明发祥地,这三个地区的共同特征是( )
A.都位于热带 B.都位于湿润地区
C.都位于河流中下游地区 D.都属于干旱半干旱区
2.人们提倡保护传统聚落的主要原因是( )
A.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规定
B.它们是革命传统教育的极好场所
C.他们美观漂亮,是很好的旅游资源
D.它们记录了当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民俗等信息
3.传统民居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关系密切,下列民居与其优点叙述错误的是( )
A.高脚屋——凉爽、防潮 B.冰屋——御寒、防风
C.蒙古包——防晒又凉块 D.窑洞——冬暖夏凉
4.下列哪个聚落不属于乡村聚落 ( )
A.北京中关村 B.318林场
C.奥奇牧村 D.盛渔村
5.下列条件不利于聚落的形成与发展的是( )
A.资源丰富 B.交通便利
C.气候温和湿润 D.地形崎岖
6.有关聚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世界上的任何一个角落都有聚落
②聚落是人们的集中居住地
③聚落的形成与自然条件无关
④聚落随人口和社会的发展而发生变化
A.① ② B.② ④
C.③ ④ D.② ③
【参考答案】 CDCAD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