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三 走进花果山:减法的意义青岛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三 走进花果山:减法的意义青岛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五四制)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10-31 05:59: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三 走进花果山:减法的意义
教学目标
通过不同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充分感知减法的含义,初步体会减法与生活的联系。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体会减法的意义,及其算法。
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学数学的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从一个数里“去掉”一些用减法计算,并计算出结果。
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
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老师希望大家能竖起小耳朵认真听,瞪大小眼睛仔细看,张开小嘴巴大声回答问题,能做到吗?
设计意图:使学生明确课堂规范要求,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复习5以内数的分解:
师:首先,我们进行抢答。会的同学请快速说出答案!
设计意图:复习5以内数的组成,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看动画片,观察情景图,提出数学问题。
师:大家喜欢看动画片吗?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部有趣的动画片,让我们一起欣赏一下。观看动画《小猴摘桃》。接下来发生了什么事情,谁能看图将故事讲完。生:看图讲故事。
师:其实呀在这几幅图中还藏着许多的数学信息,说一说你都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生:观察情景图,说看到的信息。
师:根据发现的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生:提出数学问题。师: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树上还剩几个桃子?”
生看动画数出树上还剩2个桃子。
设计意图:观看动画片,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观看情景图续讲《小猴摘桃》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说数学信息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
学习减法的意义
摆圆片求还剩几个桃子?
师:刚才,我们用数的方法,数出树上还剩几个桃子?除了数,还可以算,还可以摆。
师:如果我们用圆片来代表桃子。5个桃子要用几个圆片来表示?生:5个。学生摆出5个圆片。
师:小猴子摘走了3个,可以怎样表示?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师: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出“摘走了3个桃子。”全班交流展示自己的摆法。
师:小结。同学们的想法可真多呀!不管用哪种方法我们都能求出还剩2个桃子。
设计意图:摆圆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交流展示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2、认识减号,学习减法算式。
师:求还剩几个桃子?谁能列示计算?生:5-3=2(个)
师:对,树上原来有5个桃子,我们可以用数字宝宝5来表示,摘走了3个桃子中的“摘走了”我们可以用一个小符合,减号来表示。观察一下,减号长的什么样?在这里表示什么意思?摘走了3个,再写上3,还剩2个桃子,写上等于2。读作:5减3等于2。
师:谁能说一说5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2表示什么?减号表示什么?生:口答。设计意图:学习减法算式,并明确算式中各个数字表示的意义,初步理解减法的意义,经历数学化的过程,体现了从情景----图形----算式的过程。
师:同学们学得正棒啊,下面我们放松一下。我们一起来欣赏:《幸福拍手歌》。可以边唱歌边拍手。学生听音乐做动作。
设计意图:听《幸福拍手歌》,让学生得到放松休息。
认识生活中的减法。
老师举例。大家看生活中的这些事情能不能用减法计算?为什么?课件出示情景图。学生判断。学生举例。谁能也举一个用减法计算的例子。学生举例。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理解减法的意义。
减法的写法。
师:小朋友们觉得自己刚才学得怎么样?生:很棒!
师:学得这么棒能帮助老师解决一道难题吗?生:能。
师:那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问题吧:花上原来有5只蝴蝶,飞走2只,花上还剩几只蝴蝶?谁能快速列出算式算出得数?生:5-2=3
师:学会了用减法计算,我们学习怎样书写减法算式。教学减法算式的书写。学生练习。集体展示评价。设计意图:明确算式的写法。
课堂小结,谈收获。
师:愉快的一节课即将结束了,谁能说一说这节课你都学会了什么?生: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