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信息窗七《10以内数的连加》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用连加计算的数学问题的过程,直观理解连加的意义。2、培养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获取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掌握连加的计算顺序,能正确进行10以内的连加的计算。
4、使学生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培养学生团结协作意识和能力,有条理地表述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思维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
5、初步学习用连加计算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体会连加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数学、用数学的快乐。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联系实际情境,体会连加的意义,学会计算。
难点:理解运算顺序。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铺垫。
师:同学们,喜欢和爸爸妈妈外出游玩吗?(喜欢)今天,老师也带着咱们大家一起乘上“口算号”公共汽车去森林郊游好吗?上车之前需要答题,有信心挑战吗?出示口算卡。
师快速的出示卡片闪过,让学生说算式说结果。(预设有的同学能准确的说出算式和结果给予表扬,不能说出算式的同学请其他同学帮忙说出算式,再重复算式说结果,给予鼓励)4+4 2+8 9-710-4 5+2 8-30+9 7-0
师:大家表现真不错,挑战成功,让我们赶快出发吧!
【设计意图:一年级学生年龄比较小,有意注意的持久性比较差,本节课开始设计了和孩子们一起去郊游和乘坐“口算号”公共汽车的情境,将学生注意力自然引入口算复习,既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为下面的新知识做了铺垫。出示卡片闪过,让孩子说算式说结果培养了孩子的有意识记。】
(二)理解情景,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到站了,快下车吧!(课件出示情景图)瞧,森林多美呀!山高、水清、草绿,谁来迎接我们了呢?(预设有的同学可能会说小兔子,老师要引导学生把话说完整,四只小兔子。)师:(点击课件出示情景图)还不止这些呢?瞧,谁又来欢迎我们了?(预设有了前面的引领学生应该能完整的说出三只小黑兔。给予夸赞,说的很完整。)
师:瞧,又把谁引来了?(点击课件出示情景图)
师:你能把这些小兔子出现的先后顺序完整说一说。(找2-3个学生说,这时老师可根据学生的说把条件贴到黑板上)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贴出问题(预设有难度,若学生说不出来,再重复播放课件。)
【设计意图: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演示,把连加的数量变化过程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感觉加进来的过程,使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连加含义。】
列式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解决一共有多少只兔子这个问题。(指生回答)
师:你会列式吗?自己动手尝试列式。而后全班交流。(老师应全部板书到黑板上。学生独立列式时,教师要关注不同的列式方法,做到交流有针对性。)谁会列算式?(预设学生可能会列
4+3=7 7+2=9,也可能列4+3+2=9,还有可能有的同学列2+3+4=9师提示他是按从左往右看的顺序列的算式,也予以肯定。)(点击课件出示算式4+3+2=)
理解连加的意义
师:谁来说一说这个算式4+3+2中的4、3、2、各表示什么意思?(预设学生可能话说不完整,引导学生说完整4表示树下的4只小白兔,3表示跑来的3只小黑兔,2表示又跑来的2只小灰兔。)
师:我发现不管哪个算式,大家都列成了加法,说说为什么?(找2—3人说一说。)
师:哦,求一共有几只小兔子,我们可以把这三个数一起加起来就可以了。
师:仔细观察,这个算式和以前我们学过的加法算式比较,一样吗?(不一样)有什么不同的地方?生:这里的加法是三个数相加,前面学习的加法都是两个数相加。像这样把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数加起来的算式叫连加。
【设计意图:通过沟通算式中的三个加数与图上三种小兔子的关系,使学生理解为什么用加法来计算。】
探究计算方法
师:(教师指着算式4+3+2=):那么4、3、2这三个数连加,结果是多少呢?你会计算吗?把你的计算方法和同位说说。(同位交流算法,再汇报)(预设学生可能说一个一个地数出来,或借助小棒算的,或是说先算4+3=7再算7+2=9不管哪种方法,学生只要说出理由,都给予肯定,尤其是最后一种。摆小棒的请学生上台演示,边演示边说。这里学生交流时,可以把图和算式有机结合,让学生看到4+3求的是哪些兔子,7+2又是哪些兔子,数形最好能有机结合起来)
师:是呀,计算连加时我们一般先把前两个数相加,算出得数7(师点击课件演示)然后再把算出的得数(强调是算出的得数)加上第三个数,算出最后的结果。(师点击课件演示)这样的计算,也就是说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板书:从左往右)学生齐说计算方法。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一起运用了连加的知识,解决了“一共有多少只兔子”的问题。(师板书“连加”)
【设计意图:在探讨算法这一环节中,采用同位合作讨论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思路自主探索,倡导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共享解决问题的思维成果。最后计算时强调第二步“2是与谁相加?”突出计算的难点。】
(六)巩固练习
课件出示算式,让学生说一说计算顺序。3+2+3= 3+6+1= 4+0+5= 2+5+0=
(七)全课总结,延伸课外。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10以内数的连加(板书:10以内数的连加),谁来说一说连加怎样算?生交流。指出:像今天我们学习的连加,在我们的身边也经常可以看到。比如,小朋友们一起到操场上去跳绳,先去了几个,又去了几个,然后又去了几个,求一共有几个小朋友,不就是连加吗?布置作业:课后找找身边的连加故事,比比谁找的多!
【设计意图:通过布置课后让学生自己寻找生活中的连加故事,让学生体验知识就在自己的身边,体验数学知识的实际价值,从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