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能借助问题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科学技术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
2、能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3、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
1.能借助问题理解课文内容。
2.感受科学技术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
三.教学难点
1.能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2.激发学生从小爱科学的情感。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1、解题导入新课,由“呼风唤雨”会想到谁?并理解“呼风唤雨”的意思,引出课题。
2、开火车齐读词语。
3、引导回顾,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借助问题,理解课文。
1、出示本单元语文要素“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宋.陆九渊。
2、回顾上节课,同学们提出了很多问题,并筛选出对理解课文最有帮助的问题。(多媒体出示问题):
问题1:为什么说20世纪是呼风唤雨的世纪?
问题2,作者为什么要写科学技术没有改变人类生活之前的样子?
3、集体讨论问题1。
(1)默读课文,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全班交流,共同解答。
(2)在学生交流汇报的基础上,课件出示相应文段:
在20世纪100年的时间里,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获得了那么多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明,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其改变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
a引导学生遍一遍发现和发明有什么不同?
(预设:“发现”是探索到原本就存在,但没有被人们了解的事物或规律。“发明”是原本不存在,被人们创造出来的新事物或新方法。
b进行发现和发明的区别练习。
c学生默读课文第4段,在文中画出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获得的“发现”和“发明”的相关句子,并说一说,哪些是“发现”哪些是“发明”?
d学生交流自己发现的句子。
预设1:“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气,探索原子核世纪的奥秘”,这些属于人类利用科学技术进行的“发现”。
预设2:“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等”,这些是人类利用科学技术进行的“发明”。
(在学生交流时出示相应图片,辅助理解)。
(3)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相机出示文段:
20世纪,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20世纪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等日益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
a学生默读文段,圈出文中的动词。(登上、潜入、洞察、探索、变成)
b说一说,你从这些动词中感受到了什么?(感受到科学技术的强大力量) c引导学生想一想:什么是地球村?(现代科技迅速发展,缩小了地球上的空间距离,国际交往日益频繁便利,因而整个地球就如同茫茫宇宙中的一个小村落。)
d为什么说人类居住的星球是联系紧密的地球村 请举例说明。
(4)借助以下句式,回答问题1
在20世纪100年的时间里,人类利用科学技术获得了(很多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20世纪,(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气,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20世纪,电视程控电、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等,日益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所以,20世纪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世纪;20世纪是人类生活发生巨大改变的时机;20世纪是呼风唤雨的世纪。
4、集体研讨问题2
(1)学生默读课文,找出相关语句,汇报交流。
(2)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相机出示相关文段:
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很依赖自然,生活在一个慢吞吞静悄悄,已到夜里就黑暗无光的世界,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 a引导学生想象画面,“慢吞吞,静悄悄、黑暗无光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 b引导学生抓住文中“没有......没有......没有......也没有......”句子,说出自己的感受。(感受黑暗无光的世界的不便。)
c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写两种不同的社会?学习对比的说明方法。
(预设:通过古今两种社会的对比,突出两种社会的不同特点,让我们强烈感受到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科学技术改变着人类的生活。)
(3)过渡:回顾20世纪的百年历程,科学的确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神话,将古代的幻想变成了现实,为人类创造了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美好的生活,我们现在正处于21世纪中,在这个新的世界里,科学技术又创造了什么奇迹呢?
(预设:移动支付,网约车,高铁都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特别是人工智能,如智能手机等。)
古代的幻想,今天的实际,是幻想让我们有了努力的目标,是努力让我们有了今天的幸福,在新的世纪里科学技术还会发明怎样的奇迹呢?还会怎样改变我们的生活呢?请你大胆想象。
(预设1,未来的汽车能在空中飞,能在路上走,能在水里游。
预设2,未来的房子,夏天凉快,冬天温暖。
预设3,孩子们真的能踩着哪吒的风火轮上学。
预设4,孩子们不用背着沉重的书包,书包里也没有那么多书本,他们都有一台小小的和橡皮一样大小的机器,只要一说口令就能学到各种知识。
……)
(三)、课文小结
教师提问,那这些美好的幻想,都要怎样才能实现呢?老师将伟大的生物学家达尔文的一句话送给大家,“要成为一名科学家,最主要的是对科学的喜爱,考虑问题的无限耐心,观察和搜集事实的勤勉,一种发明力和丰富的常识。”
(四)、作业设计
1.完成课后第一题。
2.思考练习册上第二题
五.板书设计
呼风唤雨的世纪
发现 ……
发明 ……
六.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