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 课件(22张+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 课件(22张+视频)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2.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0-31 09:05: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孙中山先生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位伟人,他被尊称为“国父”,这里的“国”指的是什么国?
第十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
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成立
1.知道中华民国成立的史实。
2.知道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的史实。
3.识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了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历史意义。
学习目标
目录
CONTENTS
中华民国的建立
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中华民国的建立
一、中华民国的建立
1.背景:
武昌起义胜利后全国各省纷纷宣布独立,革命形势的发展要求有一个统一的中央政府。
武昌起义后全国形势
武昌起义后全国
十几个省宣布独立
★武昌
中华民国创建进程示意表
武昌起义
(1911.10.10)
孙中山当选临时大总统(1911.12.29)
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选举会合影
1911年12月29日,17省都督府代表在南京举行会议,孙中山以16票(每省一票)当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宣誓就职中华民国大总统
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1912.1.1晚11点)
时 间:
国 号:
定 都:
1912年1月1日(民国元年)
中华民国
南京
临时大总统:
孙中山
纪 年:
改用公历,以中华民国纪年
意义:
是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重要成果
中华民国和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
副总统:
黎元洪
大总统孙中山
五色旗:南京临时政府和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中华民国,以红、黄、蓝、白、黑象征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
象征民主共和的中华民国国旗·五色旗
(1912.10~1928.12.29)





中华民国成立于__________年,这一年就被称为____________。
练一练:民国五年指的是公元多少年?
5+1911=1916年
公元纪年 1912 1913 1914 1915 1916
民国纪年 民国元年 民国二年 民国三年 民国四年 民国五年
注意:民国纪年只适用于公元1912年至新中国成立前这段时间。
民国纪年法
民国纪 年+1911=公元 纪年
1912
民国元年
南京临时政府改革措施政治经济社会生活教育保障人权,不准刑讯、体罚,禁止贩卖人口,贩卖童工,保护华侨,保护人民财产;奖励工商业发展,鼓励兴办实业;提倡平等观念,革除“大人”“老爷”等称谓,废止跪拜,剪除男子发辫,劝禁女子缠足,严禁鸦片,禁止赌博提倡男女同校,废止小学读经等影响:这些政策在当时虽没能全部贯彻执行,但对社会观念的转变和自由平等思想的普及具有重要意义。教材P49材料研读:你怎样看待南京临时政府的外交政策?临时政府成立以后,当尽文明国之义务,以期享文明国应享之权利。满清时代辱国之举措与排外之心理,务一洗而去之;与我友邦益增睦谊,持和平主义,将使中国见重于国际社会,且将使世界渐趋于大同。——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宣言书》外交政策:1.进步性——试图摆脱清王朝的屈辱地位;积极发展对外和平友好交往,以维护国家利益,提高国际地位。2.局限性——未能认清列强的侵略本质,暴露出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贰
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清政府
袁世凯
帝国主义列强
革命党人 立宪派旧官僚
军事进攻
政治讹诈
任命
军事威胁
外交孤立
经济封锁
施压
临时政府成立前后形势
支持
1、原因:
议一议:根据材料说说袁世能够凯窃取革果实的原因?
材料一:观看视频《复杂的袁世凯》。
材料二:“如清帝退位,宣布共和,则临时政府决不食言,文即可正式宣布解职,以功以能,首推袁氏。” ——孙中山
材料三:在帝国主义看来,袁世凯“在中国有信誉,在外国有好名声”,是唯一可望从目前的动乱中恢复秩序的一个人”,并且“是中国人民中最受信任的代表”因而博得了各国的信任。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①袁世凯掌握清政府大权
③帝国主义支持袁世凯
②资产阶级软弱妥协
④根本原因:
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
二、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2月12日
宣统帝退位
清朝灭亡
1912年
2月13日
孙中山提出辞职
推荐袁世凯继任
2月15日
袁世凯当选临时大总统
3月10日
袁世凯在北京就任
4月1日
孙中山正式解除职务
临时政府迁往北京
二、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2、过程:
袁世凯戎装
溥仪
溥仪
孙中山为了限制袁世凯权力,提出了什么条件?
袁世凯同意了吗?
临时政府设在南京、新任大总统到南京就职
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与北洋将领的合影(1912年3月10日)
清帝退位诏书
正式卸任之前,孙中山还采取了什么措施来限制袁世凯的权力?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关键词 约法具体内容
国家主权
国民权利 平等
自由
三权分立
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
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及请愿、考试、选举、参政等自由和权利。
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并负其责任,司法独立等。
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主权在民,根本上否定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确立资产阶级民主自由原则
防止专制独裁,确立民主共和政体
教材P48
性质:
意义: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及教训
1、性质: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进步性: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这是它最大的历史功绩。)
3、局限性: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被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窃取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也没有得到彻底改变。
资本主义的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
1.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法令,废除了“老爷”、“大人”等称呼,规定政府官员之间一律称职务,民间普通称呼改为“先生”或“君”,这一变革体现了( )
A.平等的思想 B.自由的思想 C.共和的观念 D.博爱的观念
2.南京是中国著名的四大古都及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下列关于发生在南京的历史事件中,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在此签订 ②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此宣告成立
③《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此制定并公布 ④孙中山、袁世凯都曾在此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 ④


课堂演练
谢谢欣赏
THANK YOU FOR WATC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