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3.5.1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3.5.1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10-31 09:25: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节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课题名称 第一节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课时划分 1课时
课标要求 本节课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是阐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关于光合作用的条件、原料和产物,学生已经学习过光合作用可以制造有机物。这节课再学习光合作用可以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再通过技能训练学生明白光合作用离不开光,就可以总结出光合作用的实质了。
教学目标 1.阐明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还是氧的制造者。 2.说明光合作用的实质。3.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推理能力。 4.培养学生爱护绿色植物,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美好情感。
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是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五章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中的第一节内容。本节内容中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光合作用的实质。也是本节内容的重点,这部分内容在处理时,应注意两个实验的处理,如果没有条件完成实验,也要通过多媒体让学生看到,并自己通过实验理解光合作用的实质。 第二部分是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上的应用。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并结合课本上的介绍能够具体说出即可。第三部分是技能训练,这部分内容重在训练学生对实验数据的分析。结合实际,应以多媒体为载体,让学生在老师的问题引导中,通过观察实验动画、演示实验相关视频、PPT课件及图片,结合课本上的图片和文字探索新知识。
学情分析 经过前一课时的实验学习、探究 ,学生已经对实验过程、实验步骤、实验注意事项等比较熟悉。学生愿意也渴望重复科学家们曾经走过的探索之路。他们有设计实验的能力,也有自主分析的基础,满足学生的这一愿望,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增。
教学重点 光合作用的实质、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教学难点 理解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
教学方法 合作学习—合作设计—合作实验—互动评价
教学流程 问题情境与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二次备课
复习旧知导入新知光合作用的 1.课件出示书上的想一想。2.出示本节重点内容并 引导学生找出知识点,明确学习目标。PPT展示普利斯特利的实验,并有层次地出示问题,1.最后通过这个实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问题的引导再细一点植物能更新由于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而变得污浊了的空气。 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对知识点的预习。齐读“通过本节学习你将知道”观看实验,思考并回答问题阅读课本122页,尝试回答问题在演示实验PPT中叫学生到黑板填空 本节课知识点较多,所以让学生先学后教,提高教学效率
原料 2.结合课件,引导学生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不可少的条件。探究实验的讲解要细一点,尤其是氢氧化钠溶液的性质。3.光作用的原料是什么?明确:二氧化碳、水通过课件向学生展示实验视频(金鱼藻释放氧气)之后出示问题: 1.请描述浸入水中的黑藻在光照条件下产生气体的状况。水中出现气泡2.将带火星的卫生香伸入试管后发生哪种实验现象?卫生香复燃(提示氧气具有助燃作用) 3.分析该实验结果,获得的实验结论是什么?黑藻在光下产生氧气明确: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产物除了有机物外,还有氧气。结合课本,让学生回答:光合作作用的实质是什么?你能用一个式子表示吗?明确: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谁转换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释放氧气的过程。给学生2分钟时间,(最好用习题来练)用自己的方式当堂记忆光合作用的实质。引导学生小结和知识整理出示问题:你知道光合作用在农业上有哪些应用吗?学生回答后出示课件 观看实验过程,回答问题做好笔记小组讨论得出结论阅读课本123页,回答问题用自己的方式,当堂记忆光合作用的实质阅读课本125页,回答问题 利用这个著名的实验导入课堂,既体现科学探究的精神的延续,也可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本环节若没有试验的条件,可以课件展示,需重点突出的是卫生香的复燃,对照得出金鱼藻在光下所产生的气体是氧气。用表达式的方法将知识系统化,让学生方便记忆。强调记忆结合生产实际提升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能力。
板书设计 第一节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作为原料光合作用在光下产生氧气光合作用在农业上的应用 4.光合作用的实质
光能二氧化碳 + 水 有机物 + 氧气 叶绿体 (储存着能量)
作业 巩固新知,预习新知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