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动物的行为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节动物的行为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3-11-23 09:01:05

文档简介

(共36张PPT)
什么是动物行为?
一般说来,行为是指动物的动作,包括动物的爬行、奔跑、游水、飞行、以及其他的运动方式。不仅如此,还包括动物的取食、繁殖、攻击和防御的动作,甚至连动物竖起耳朵、发出声音、改变体色、静立不动、注目凝视,都是动物行为的一部分。
求偶行为
你知道这些动物在干嘛?
它们的行为称作什么?
蚂蚁社群生活
青蛙的抱对
繁殖行为
育雏行为
觅食行为
通讯行为
防御行为
这些动物体态为什么是这样的?又称为什么行为?
拟态行为
⑴与生俱来、有固定模式的行为
一、动物的先天性行为(本能)
特点:
⑵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即可完成
⑶是动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而由遗传固定下
来的对个体和种族的生存有重要意义的行为
人有哪些先天性行为
婴儿吮奶


排尿
动物的行为都是先天性的吗?
训练前后老鼠走迷宫的行为是否发生了变化 这种变化是怎样形成的
老鼠走迷宫
你在平时学习过程中有过类似老鼠走迷宫的行为吗
黑猩猩怎么会做这样的动作?
模仿学习
鲸天生就会表演吗?
你能说说训兽员是怎样使动物听他的话进行各种表演的
给食物吃
表演动作
给食物吃
表演动作
固定
二、动物的后天学习行为
你有没有后天学习行为?
这些动物的行为有什么共同特点?
1. 是个体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2. 是通过学习行为获得的行为方式
3. 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4. 是动物和人适应环境的一种重要反应方式
我们来看一些动物的图片,并判断一下它们的行为是属于先天性行为还是后天学习行为。
你能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吗?
议一议:
后天学习行为
后天学习行为
先天性行为
后天学习行为
小鸟喂鱼
一只失去雏鸟的美国红雀,总是给养鱼池边浮到水面张口求食的金鱼喂它捕来的昆虫,就像喂自己的雏鸟一样,一连喂了好几个星期。
先天性行为
后天学习行为
很多年前,在英格兰有一只大山雀,一次偶然碰巧打开了放在门外的奶瓶盖,偷喝了牛奶。不久,那里的其他大山雀也学会了偷喝牛奶。
大山雀喝牛奶
后天学习行为
一般来说,动物越高等,形态结构越复杂,后天学习行为也越复杂,而且后天学习行为在动物的全部行为活动中占的比重也越大。
比较黑猩猩和大山雀的后天学习行为,你觉得哪个比较复杂?
动物先天性行为
动物后天学习行为
与生俱来的行为
在生活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不需要后天的训练
通过后天的学习获得的行为
由大脑皮层以下的
神经中枢完成
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不同之处
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的区别:
俄国的生理学家巴普洛夫
巴甫洛夫对条件反射的研究
喂狗吃肉,狗分泌唾液。
让狗听铃声,狗未分泌唾液。
边听铃声边吃肉(多次),狗分泌唾液。
让狗再次听铃声,狗分泌唾液。
非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的结构基础
1
2
3
4
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形成的
结论:
动物能够通过后天的学习获得条件反射活动。
问题:
1、建立了条件反射还会消退吗?
2.如果在狗形成条件反射之后,多次单独给铃声而不再强化,则铃声引起的唾液分泌量会逐渐减少,直至停止。
1.大狗熊表演骑自行车,每骑一段教练就往它嘴里塞两粒糖。为什么?
资料分析:
结论:条件反射可以消退。
比较方面 非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
先天还是后天
反射活动复杂程度
神经中枢位置
先天就有的
后天学习的
简单
相对复杂
位于大脑皮层以下
位于大脑皮层
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区别
看酸梅
吃酸梅
看酸梅的字
现象
唾液分泌量
唾液分泌量
唾液分泌量
实验
探究人对 “酸梅”产生的不同反射
  唾液分泌量都会增多吗?你认为各自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看酸梅
看酸梅的字
唾液分泌量增多
唾液分泌量增多
唾液分泌量增多
非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
人类特有
体验人对 产生的不同反射结果如下:
吃酸梅

语言中枢
结论:
1、人能够通过后天的学习获得条件反射活动。
2、人类能建立由语言、文字抽象刺激引起的条件反射。
小故事:
曹操带兵走到一个没有水的地方,士兵们渴得很,曹操骗他们说:“前面有很大的一片梅树林,梅子、很多,又酸又甜。”士兵们听了,都流出口水来,不再嚷渴。
你怎样把条件反射建立的原理应用到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试举一个例子。
1、手被烫到后会迅速缩回;
2、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3、异物进入眼睛后会迅速闭眼;
4、吃东西时唾液分泌量会增多;
5、听到老师喊“上课”,学生会迅速起立;
6、听到有人在背后叫自己的名字,会迅速回头;
7、听到背后突然发出的响声,会迅速回头;
8、婴儿的吮吸;
9、谈虎色变;
10、惊弓之鸟;
非条件反射
非条件反射
非条件反射
非条件反射
非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
思考:马戏团的小狗为什么能够“算出”1+2=3,这与小学生会算1+2=3 的道理一样吗?为什么?
人类除了对具体的刺激等信号形成各种反射外,还能对抽象的语言文字代替具体的信号形成反射。
课后探究:
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那么人
类的精神因素对人类的正常生理活动有影
响。对我们中学生产生重要影响的精神因
素有哪些呢?我们应当如何应对?
实验内容: 观察一种身边常见的动物,记录它
      在各种刺激下的不同行为。
活动过程:(1)选择观察对象。
(2)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该种动物
的生活习性。
(3)全面观察,记录动物对不同刺
激的反应,分析该行为的类型。
实验结论:设计并撰写实验报告。
家庭
实验
作业
作业本B:
P35---36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