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第15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时代变化:商品经济发展与市民阶层文化
目 录:
壹
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局限
贰
思想领域的变化
叁
小说与戏曲
肆
科技
01
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局限
(一)社会经济的发展
基础梳理
根据教材83页梳理明清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部门 发展概况 意义
农业
手工业
商品 经济
高产粮食作物玉米、甘薯的引进与广泛种植;经济作物品种繁多,种植广泛;发展农产品初级加工和副业
提高粮食产量;有利于农产品商品化,增加收入。
新的经营方式出现:开设工场、使用自由雇佣劳动力进行大规模的生产
增加市场活力,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白银大量流入中国;形成地方商业群体(徽商、晋商);商业市镇的兴起
促进长途贸易和大额贸易的发展,有利于集聚商业资本;促进白银资本化
(二)社会经济的局限
重点探讨
材料一:(明清时期)在史籍中并不乏有关从商致富的记载,但几乎毫无例外,过去几个世纪以来,商人最后总是倾向于把累积得来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或供应下一代有闲沉浸于传统典籍,参与科举,以便进入官僚行列,即使有人终生以商贾为业,仍会要求其下一代尽可能转向科举。因此,我们可以说, 引发人们营商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
——史仲文、胡晓琳《中国全史·商贾史》
材料二:既禁之后,百货不通,民生自蹙。 ——《论南洋事宜》
(1)男耕女织的传统小农经济依然占据压倒性优势;
(2)日益僵化的专制统治的阻碍(重农抑商、海禁和闭关自守的政策);
(3)社会上农本商末的思想观念的束缚。
02
思想领域的变化
南宋的陆九渊与明朝的王守仁(字阳明)
1. 陆王心学(主观唯心主义)
(1)背景:
(2)代表人物:
程朱理学获得官方尊崇后,逐渐失去活力
◎
陆九渊
心学开创者
心学集大成者
(3)理论:
“致良知”“知行合一”
①“良知”就是隐藏在每个人心中的“天理”。
②“良知”往往被私欲遮蔽,重现发现、扩充和践行,就可以达到圣贤境界。
(4)评价:
①强调主观能动性,激励人们发奋立志。
②以自己的内心为准则,又隐含一定的平等和叛逆色彩。
③带有主观唯心主义倾向。
◎
王守仁
2. 李贽(反封建思想先驱)
思想主张:
提倡个性自由,蔑视权威和教条,否定传统伦理道德标准
◎
李贽
材料二
李贽说:“有好女子便立家,何必男儿?”并赞扬卓文君私奔再嫁司马相如“正获身,非失身”,“当大喜,何耻为?”称赞武则天是“政由己出,明察善断”的圣后。李贽也招收女弟子。
仲尼虽圣,效之则颦,学之则为步,丑妇之贱态。
——《焚书·何心隐论》
材料一
离经叛道,被称为“异端”
思考:李贽的思想主张是什么?
3. 明末清初三大家
(1)黄宗羲:
严厉抨击君主专制制度,反对重农抑商,提出“工商皆本”。
倡导“经世致用”;反对君主专制制度,提出“众治”。
(2)顾炎武:
(3)王夫之:
反对君主专制制度,提出“循天下之公”。
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 ——黄宗羲
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独治之而刑繁矣,众治之而刑措矣。 ——顾炎武
材料一
材料二
◎顾炎武
◎黄宗羲
◎王夫之
君主专制空前强化,专制统治腐败
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
结合教材,思考明清两代思想领域出现变化的原因及影响是什么?
明末清初社会动荡,促进思想活跃
程朱理学走向僵化,八股取士因循守旧,禁锢人们思想;西学东渐开阔视野
政治原因
经济原因
社会原因
思想原因
积极影响:
对传统儒学的批判反思为新儒学的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冲击了君主专制,对后世民众以启迪;经世致用思潮对后代学术发展有积极意义。
消极影响:
没有改变理学的主导地位;没有对未来提出一套制度构想。
03
小说与戏曲
阅读教材,找出这一时期的小说与戏曲有哪些代表性作品?其地位如何?
时间 作者 著作 地位
小说
戏曲
《水浒传》
《三国志通俗演义》
《西游记》
《儒林外史》
《红楼梦》
《牡丹亭》
《桃花扇》
昆曲
京剧
我国最早的两部长篇白话小说,开创了章回体的写作体裁。
神话小说的杰作
讽刺小说的杰作
古典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享誉世界
传奇趋向长篇化,情节更加曲折复杂
长期流行
逐渐成为全国最流行的剧种
元末明初
施耐庵
罗贯中
吴承恩
吴敬梓
曹雪芹
汤显祖
孔尚任
明中期
清中期
明
清
明清
道光
阅读材料,并结合教材内容分析这一时期小说戏曲领域出现新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明朝中后期,随着政局的稳定,农业逐渐恢复,户口与垦田逐渐增多,粮食产量增加,政府税收增多,官营民营手工业陆续发展,商业城市增多,东西南北商业流通畅快,海外贸易往来活跃。
材料一
明清许多有批判寓意的小说皆不署作者真名,如《红楼梦》没署名,《西游记》则署名“华阳洞天主人”。
材料二
1.主观需求: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文化需求上升。
2.客观条件:文化教育的发展、造纸和印刷技术的日益成熟与应用。
3.社会环境:文化专制政策使得创作者借小说戏曲批判社会。
04
科技
《本草纲目》书影 《农政全书》书影 《天工开物》书影
阅读教材,总结明清时期中国科技发展的代表性成就(农、医、地理)及其特点。
1.传统科技
朝代 人物 著作 成就
农学 明代 徐光启 《农政全书》 系统总结历代经验,汲取西方农业科技思想
明代 宋应星 《天工开物》 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的综合性著作,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医学 明代 李时珍 《本草纲目》 16世纪以前中医学的系统总结,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
地理 明代 徐宏祖 《徐霞客游记》 地理和地质学名著
利玛窦 《坤舆万国全图》 欧洲传教士打开中国国人的眼界
《天工开物》书影
特点:
②实用性强
①总结性强
③主要服务农业
2.明清大型典籍的编纂
(1)明成祖时,编成了中国古代最大的类书——《永乐大典》
(2)清乾隆后期,编成了中国古代最大的丛书——《四库全书》
《永乐大典》(局部)书影 《四库全书》(局部)书影
【知识链接】
①类书,是古代起工具书作用的资料汇编著作。根据具体内容摘录各种不同书籍上的材料,分门别类重新编排,以便学者查找。
②丛书,是多部书籍的汇编。将不同的书搜集到一起一并出版,原则上保持各书原貌。
3.西学东渐:
(1)明朝后期起,以意大利人利玛窦为代表的西方传教士来中国。传教的同时,在一定范围内也传播了西方科技知识。
(2)清朝前期,传教士运用欧洲测绘技术,帮助清廷绘制了较为精确的全国地图。
利玛窦
李之藻、利玛窦《坤舆万国全图》,现藏于南京博物院
明朝后期到近代,西方的学术思想向中国传播的过程。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经济发展与局限
发展:农业、手工业、商业
陆王心学
李贽
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黄宗羲、王夫之、顾炎武
小说
局限:小农经济的主体地位
文学艺术的变化
思想领域的变化
戏曲
传统科技
明清大型典籍的编纂
西学东渐
科技的发展
在一个发生全球规模的革命性变化的时代里,安逸自在、心满意足的中国人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过去。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课后练习:
1.明清时期,许多贫瘠的土地如山地、丘陵地也具有了十分重要的开发价值。这主要是因为( )
A. 高产农作物引进 B. 人口不断增加
C. 政府重视农业生产 D. 国家统一巩固
2.顾炎武在《日知录》中指出:“后世有不善治者出焉,尽天下一切之权而收之在上,而万几之广,固非一人之所能操也。”该思想( )
A.主张实行民主政治 B.体现了经世致用思想
C.维护传统宗法伦理 D.批判了君主专制制度
课后练习:
3.《红楼梦》中写道:“市井俗人喜看理治之书者甚少,爱看适趣闲文者特多。”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 B.传统的儒家思想受到冲击
C.明清时期民主进步思潮产生 D.封建文化专制进一步强化
4.明朝后期,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徐光启的《农政全书》以及宋应星的《天工开物》等几部重要的科技著作相继问世。它们的问世反映出( )
A. 科举制发展推动科技进步 B. 中国古代科技进入总结阶段
C. 科学理论获得重大突破 D. 中国科技处于世界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