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单元测试题-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上册(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单元测试题-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上册(有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10-31 09:57: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单元测试题
一、单选题
1.防疫期间常用酒精消毒,在消毒过程中我们能闻到酒精散发出的特殊气味,主要是因为
A.分子的体积很小 B.分子间有间隔
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分子可以再分
2.下列H2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难溶于水 B.无色气体 C.能燃烧 D.熔点低
3.从化学的角度对下列诗句、成语的解释,不科学的是
A.“滴水成冰”:水遇冷变成冰,有新物质生成
B.“为有暗香来”: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木已成舟”:物体形状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
D.“蜡炬成灰”:蜡烛的主要成分是石蜡,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4.通过学习化学我们学会了从化学的视角认识水,下列对水的认识错误的是
A.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B.冰中的水分子也在不断运动
C.硬水中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
D.沉淀过滤蒸馏等净水操作中,蒸馏的净水程度最高
5.不法分子为牟取暴利,在加工“碧螺春”茶叶的过程中添加了化工产品“铅铬绿”。经检测,有的茶叶中铅、铬含量超标高达60倍,这里的铅、铬是指
A.原子 B.离子 C.元素 D.单质
6.关于分子和原子两种微粒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B.分子大原子小
C.同种原子可能构成不同的分子 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7.“” “”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图表示化合物的是
A. B.
C. D.
8.酒精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在抗疫期间被广泛使用。下列有关酒精性质的描述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具有可燃性 B.易挥发 C.有特殊气味 D.易溶于水
9.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其中X、Y、Z代表三种不同的元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原子序数:X>Y B.核外电子数:X=Z
C.Y和Z处于同一周期 D.X和Z的电子层数相同
10.2020年6月23日,我国北斗三号全国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完美收官。该导航系统应用了星载H原子和Rb原子。下列有关Rb的说法正确的是
A.Rb原子易失去电子
B.中子数是37
C.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g
D.Rb+核外有5个电子层
11.下列关于水净化过程中常用方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明矾可以促进水中悬浮物的沉降
B.过滤能除去天然水中的所有杂质
C.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可使海水转化成淡水
D.过滤或加热均能使硬水转化成软水
12.下列物质含有氢分子的是( )
A.H2 B.H2O2 C.H2CO3 D.H2O
13.海洋是一个巨大的宝藏,期待着人们的开发和利用。下列物质不经过化学变化就能从海水中获得的是
A.纯碱 B.单质镁 C.烧碱 D.粗盐
14.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取用铁粉 B.倾倒稀硫酸
C.吸取石蕊溶液 D.将铁钉放入试管中
15.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可用分子的知识加以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
选项 生活中的现象 解释
A 气体易被压缩 因为气体分子间隔很小
B 在花园中可闻到花的香味 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
C 热胀冷缩 因为分子大小随温度而改变
D 水结成冰 因为分子发生了变化
A.A B.B C.C D.D
二、填空题
16.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人类最宝贵的资源.试用你学过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自然界中水通过蒸发、降水、渗透等物理作用由一个地方(如图1所示),形成循环。水蒸发过程中,从微观角度分析,发生变化的是_____(填选项字母)。
a.分子数目 b.分子大小 c.分子种类 d.分子间隔
(2)小宁同学采集了一烧杯浑浊的湖水样品,为除去其中的不溶性杂质,拟采用如图2所示装置进行过滤:
①指出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名称:a____________;
②过滤操作中玻璃棒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过滤后,她通过观察发现滤液仍然浑浊,这其中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答一条即可)。
(3)注意饮水安全,保证人体健康。人们如果长期饮用硬水,体内容易产生结石。因此,硬水必须软化才可饮用。在日常生活中常用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并起到消毒杀菌的作用。
(4)现在校园内都推广“直饮水”,方便清洁,直饮水机内水处理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步骤①中颗粒活性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5)2019年3月22日﹣28日是第三十二届“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坚持节水优先,强化水资源管理”。下列做法不利于节约水资源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工业用水重复使用
b.农业上改漫灌为喷灌、滴灌
c.洗菜、淘米的水用来浇花、拖地、冲厕所
d.洗澡擦肥皂时不关水龙头,任水流淌
17.肖红同学取一块木炭做如下实验,并做好实验记录:①观察木炭颜色、状态:为黑色固体;②另取一块体积相同的煤块比较它们的质量,发现煤块的质量大;③点燃木炭,木炭燃烧;④把木炭砸碎;⑤把木炭放入水中,木炭浮于水面上。
(1)上述各项描述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
(2)由此推知木炭的物理性质有:__________(用文字叙述,下同),化学性质有:_____。
18.碘是一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如图1是碘离子(I-)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x=_______;碘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_______周期。
(2)碘离子和图2中C相互作用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
(3)图2表示的粒子中,其元素的化学性质与碘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______。(填序号)
19.氢气是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水分解可获得氢气和氧气。
(1)下图中,产生氢气的试管是______(填“1”或“2”)。
(2)我国开发出一种新型催化剂,实现了在光照下分解水,反应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
20.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请根据下列信息回答有关问题。
(1)观察第2、3周期的元素,均以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开头,以稀有气体元素结尾。
(2)磷原子的质子数是_____,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
(3)R2+结构示意图如所示,R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_____周期,它的化学性质与第三周期中的________元素相似。
三、实验题
21.将一个吹入部分空气的气球放入吸滤瓶内,如图所示,塞紧瓶塞,接上抽气机抽气.问其中的气球将会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
22.实验探究: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为了研究影响分子运动速率的因素,如下图所示,玻璃管左、右两端分别放有脱脂棉,注射器中分别装有浓盐酸和浓氨水。浓氨水挥发出来的氨气(NH3)和浓盐酸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HCl)能发生反应生成白色的氯化铵固体。两个注射器同时向脱脂棉靠近里边的部位注入等体积的液体,过一会,先在A处产生大量白烟,然后白烟逐渐充满整个试管。
根据现象回答问题:
(1)A处形成白烟是因为分子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同学认为先在A处产生白烟是因为氯化氢分子比氨气分子运动速度__________,已知一个氯化氢分子的质量要大于一个氨气分子的质量,所以可以说分子的运动速度与其质量成__________比。(填正或反)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2.C
3.A
4.A
5.C
6.C
7.C
8.A
9.C
10.A
11.A
12.A
13.D
14.D
15.B
16.(1) d 铁架台 引流 (2) 滤纸破损(或液面高于滤纸边缘等) 煮沸 (3) 吸附杂质(或吸附色素和异味等合理答案均可) d
17.(1) ④ ③ (2) 黑色固体,密度比煤和水的小,硬度小,不溶于水 (3) 能燃烧
18. (1) 18 五 (2) NaI E
19.(1) 1
20.(1) 金属; (2) 15 30.97; (3) 四 镁。
21.(1) 变大 (2) 吸滤瓶内的空气分子减少,压强变小,球内的空气中分子间的空隙会变大,气体体积膨胀,气球会膨胀
22.(1) 不停地运动 (2) 慢 反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