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走进溶液世界单元测试题
一、单选题
1.规范的实验操作是保证实验成败的关键。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过滤泥水 B.倾倒液体
C.滴加药品 D.点燃酒精灯
2.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g。配制此温度下20g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配制该溶液需要5g NaCl
B.该溶液为饱和溶液
C.将该溶液长时间敞口放置,最终有晶体析出
D.配溶液时,量取所需体积的水倒入烧杯,有少量水洒出,则所配溶液浓度小于5%
3.溶液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溶液中溶剂不是水的是( )
A.碘酒 B.盐酸 C.氯化钠溶液 D.酒精溶液
4.2019年3月22日﹣28日是第三十二届“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坚持节水优先,强化水资源管理”。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洗菜、洗衣和淘米的水可用来冲厕所
B.可用过滤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C.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排放
D.燃煤中加入石灰石作为固硫剂,可减少酸雨对水的污染
5.如图是MgCl2、KCl和MgSO4的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P点表示t2℃时KCl和MgSO4的相等
B.t1℃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MgCl2
C.将t2℃时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t3℃,会析出晶体的是MgSO4
D.t2℃时,将40g MgCl2加入5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质量为90g
6.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下列操作会导致结果偏大的是
A.氯化钠固体中含有杂质 B.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C.加水溶解固体时有水洒出 D.配制好的溶液装瓶中时有少量洒出
7.某净水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装置能对水进行杀菌消毒
B.该装置能除去水中的颜色和异味
C.硬水经过该装置后可转化为软水
D.自来水经过该装置后可得蒸馏水
8.如图是电解水的简易实验装置,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试管1中得到H2
B.A为电源的正极
C.产生H2与O2的质量比约为2:1
D.电解水实验表明,水是由H2和O2组成的
9.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2℃时,等质量的a、b、c配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a>b>c
B.将t2℃a、b、c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析出晶体的质量a>b>c
C.t2℃时,a、b、c的饱和溶液蒸发相同质量的水,析出晶体质量a>b>c
D.将t1℃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其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
10.能使气体物质溶解度增大的操作是
A.增加溶剂 B.振荡溶液 C.增大压强 D.升高温度
11.下列“水”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是
A.氨水 B.汽水 C.冰水 D.糖水
12.在t1℃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各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甲所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烧杯②中的上层溶液是饱和溶液
B.烧杯①中溶液的溶质是硝酸钾
C.烧杯①中溶液质量比烧杯②中溶液质量大
D.将温度升高到t2℃,烧杯②中的固体全部溶解
13.某化学小组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过程,测得烧杯中溶液的pH随滴加液体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稀盐酸中
B.a点所示溶液中,溶质只有NaCl
C.b点表示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D.向点c所示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蓝色
14.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时,将5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可得到100g a的溶液
B.c物质微溶于水
C.a中含有少量b,可用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提纯a
D.将20℃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a>c
15.下表列出了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g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某兴趣小组做了以下实验: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上述实验中得到的溶液一定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①③④
B.⑤种对应的实验现象是有晶体析出
C.从操作④到操作⑤,溶质质量分数变大
D.将⑤继续冷却至0℃,过滤,共回收得到KNO3固体48.4g
二、填空题
16.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示意图如图,请回答:
(1)可以除去水中溶解的一些杂质和异味的设备是_____(填字母);
A.过滤池 B.吸附池 C.清水池
(2)检验上述所获取的自来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常用_____来区分,生活中可以通过_____降低水的硬度;
(3)我国有关部门规定,经上述过程净化后进入用户的饮用水含铁<0.3mg L﹣1,含铜<1.0mg。L﹣1.其中的“铁、铜”指的是_____(填字母)
A原子 B分子 C元素
17.写出下列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
①石灰水_____;
②盐酸_____;
③食盐水_____;
④白磷的二硫化碳溶液_____;
⑤医用酒精_____;
⑥锌粒溶于硫酸中_____。
18.泾河和渭河都是黄河的支流,也是城市饮用水的重要来源。泾河水清,渭河水浊,两河交汇,成天下奇观,这也是“泾渭分明”的由来。泾河水的物质类别是__,将渭河水净化为生活用水时,加入絮凝剂明矾的作用是_____,加入活性炭的作用是________。
19.酸、碱、盐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用途。制作“叶脉书签”需用到10%的氢氧化钠溶液。现配制50 g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
(1)若用氢氧化钠固体配制,需称量氢氧化钠的质量为________g。
(2)用氢氧化钠固体配制10%的氢氧化钠溶液过程中需要用到的仪器除了托盘天平、药匙、量筒、烧杯、胶头滴管、试剂瓶外,还需要_____________。
(3)下列操作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 称量氢氧化钠固体时,左盘放砝码
B 在托盘天平的左右托盘上垫滤纸称量氢氧化钠固体
C 将准确称量的氢氧化钠固体放入装有水的量筒中溶解
D 将配制好的氢氧化钠溶液装入试剂瓶中,塞好瓶塞并贴上标签
(4)若用20%的氢氧化钠溶液加水(水的密度为l g/cm3)配制50 g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需20%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g;配制时应选用_______mL的量筒量取水(填“10”或“50”)。
20.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指导下,上海积极推进水环境整治,围绕“2018年底前全面稳定消除河道黑臭,2020年力争全面消除劣V类水体”的目标,深化河长制、落实湖长制,全力以赴打好“消黑、消劣”攻坚战。
(1)由图1可见,2018年上海市主要河流水质类别中占比最高的是_____类水体。
(2)由图2可见,上海市主要河流中氨氮浓度污染最严重的河流是_____;近年来全市主要河流的该污染指数变化明显呈_____(下降/上升)趋势。由此推断,上海市主要河流的水质在_____(变好/变差)。
(3)以下对这种变化趋势的解释,你认为不合理的是_____。
a.深化落实河长制、湖长制
b.关停或整改存在污染隐患的企业
c.清理污染河道的底泥
d.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道
(4)上海市的自来水主要取之于长江口和黄浦江上游,据图2可知,_____(长江口/黄浦江上游)的水质更优。江水中含有悬浮颗粒、微小生物等,自来水厂通过以下步骤将水质净化,其中能杀死微小生物的是步骤_____(a/b/c)。
(5)水是宝贵的资源,下列对水的认识错误的是_____。
a.水被污染后,会对环境造成危害
b.水资源不足,将成为一个深刻的社会危机
c.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d.地球上的水存量很多,但淡水资源并不充裕
三、实验题
21.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溶液的配制实验.
配制质量分数为的氢氧化钠溶液.
(1)计算:需要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为________;水的体积为________(水的密度近似看作).
(2)称量:调节托盘天平平衡后,将________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称量其质量. 然后再在右盘添加________.最后添加氢氧化钠固体,直至天平平衡.
(3)溶解:用筒量取所需的水,倒入装有氢氧化钠固体的烧杯里,用玻璃棒________,使其溶解,并冷却至室温.
(4)存储:把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塞好橡皮塞并________,放到指定的地方.
22.小明同学去黄山旅游时,用瓶装了一些山下的泉水,带回实验室在老师的指导下,按下列流程进行实验,制取蒸馏水。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水样中加入明矾的作用是_____。
(2)进行过滤操作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_____。
A.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边缘
B.液面要低于滤纸边缘
C.玻璃棒靠在滤纸边缘的任一方
D.漏斗下端的尖嘴要紧靠烧杯的内壁
(3)向滤液中加入活性块,利用其_____性,除去水样中的色素和异味。
(4)以下方法得到的水,其纯度最高的是_____。(填编号)
A.过滤
B.沉淀
C.蒸馏
(5)认真观察图A、B两装置,与b管相连的是电源的_____(填“正”或“负”)极。用燃着的木条检验a管所得气体,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电解水反应的现象是_____。用分子和原子的观点分析比较A装置和B装置在试验过程中水的变化情况: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2.C
3.A
4.B
5.D
6.C
7.B
8.B
9.C
10.C
11.A
12.B
13.B
14.D
15.C
16.(1) B 肥皂水 (2) 加热煮沸 C
17.(1) Ca(OH)2 (2) HCl NaCl P (3) C2H5OH ZnSO4
18.(1) 混合物 (2) 溶于水后生成胶状物对杂质吸附,使杂质沉降/吸附杂质使杂质沉淀(合理即可)(3) 吸附/吸附作用(合理即可)。
19.(1) 5 玻璃棒 D (2) 25 50
20. (1) Ⅳ 苏州河 (2) 下降 变好 d (3) 长江口 c c
21. (1) , ; (2) 烧杯, 砝码; (3) 搅拌; 贴上标签
22.(1) 吸附微小的悬浮物聚集在一起形成较大的颗粒从而沉降下来 (2) C 吸附 C 负 木条燃烧更旺 (3) A中的水分子本身没有改变,改变的是分子之间的间隔;B中的水分子发生了改变,先分裂成氢原子和氧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氢分子和氧分子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