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2019)高中语文必修上册12《拿来主义》名师课件2(第2课时)(共1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部编(2019)高中语文必修上册12《拿来主义》名师课件2(第2课时)(共18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63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0-31 23:20: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拿来主义
作者:鲁迅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分析文化、哲学意义上的拿来主义的内涵;
2.理解用对比论证法和证伪法所阐述的拿来主义者应有的做法。
研读课文
一、研读文章的7-10段,分析“是什么”:拿来主义的内涵。
1.从文本中总结归纳“拿来主义”的内涵。
问题1:请把鲁迅先生论“拿来主义”的话找出来。
“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和要“占有,挑选”。
问题2:后边这两点与前边说的话是什么关系?
“占有,挑选”基本上能概括前边的意思。“占有”,就是“自己来拿”,“挑选”当然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了。
可见,“占有”是鲁迅先生“拿来主义”的第一要件,是前提。
问题1:既然是“挑”,既然是“选”,这就意味着用什么“挑”,怎样去“选”。请用鲁迅先生的话再解释。
提问分析“挑选”
问题3:给“拿来主义”下定义。
问题2:“挑”也好,“选”也罢,是为了什么呢?还是用鲁迅先生的话,特别是结合“大宅子”事具体回答。
把“大宅子”里的东西“挑选”是为了或使用,或存放,或毁之。
“运用脑髓”去“挑”,“放出眼光”去“选”。
拿来主义(一种文化):占有、挑选
二、继续研读文章的7——10段,分析“怎样拿来”。
问题1:鲁迅先生是怎样具体阐释“拿来主义”的呢?
问题2:这个比喻使你们关于“拿来主义”明白了什么道理呢?
比喻论证
怎样做才是真正的“拿来主义”
问题4:真正的拿来主义者应该怎样做呢?
占有、挑选、创新
问题3:与真正的“拿来主义”相抵触的遭到鲁迅批评的做法是什么?
孱头式:怕被“大宅子”里的东西污染,不敢进门;
昏蛋式:为了保存自己的“清白”,放一把火把它烧光;废物式:完全接受“大宅子”里的一切,“欣然的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
问题5:第九段阐述鱼翅、鸦片、烟枪烟灯和姨太太的这四句难道不是并列关系吗?为什么前面一句的标点是分号,而后面三句是句号?
问题6:真正拿来的结果会怎样呢?
问题7:请问鲁迅先生的比喻论证中还有哪些方法?
“鱼翅”和“鸦片”对应“使用”, “烟枪和烟灯”对应“存放”,“姨太太”对应“毁灭”
“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文艺成为新文艺。”
正反对比论证法、证伪法
课时作业
1.优秀驳论文欣赏:
“90后”不是“垮掉的一代”
近段时间,媒体对“90后”讨论颇多,有人甚至对他们冷嘲热讽并演变成为口诛笔伐,说他们颓废、浮躁,说他们叛逆、自私,说他们没有道德观念、缺乏责任,更有甚者,干脆说他们是“垮掉的一代”。
“90后”真的就是“垮掉的一代”吗?
不,不是的!倘若借用鲁迅先生的一句话来回答,说“90后”是“垮掉的一代”,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90后”是一代人,而不是一个人。
正如一个大学生不会钉扣子,不代表所有的“90后”都不会钉扣子;个别人的不负责任,不代表所有“90后”都缺乏责任心。社会上对“90后”出生的一代青年人的印象,大都来自于一些所谓的“90后”在网上发表的言论和行为,狂妄自大,对自己的行为没有道德观念,但你们试想我们“90后”大部分正在学校学习,上网的这些人没有资格成为大多数“90后”的代表。因为他们太具有偶然性了,太具有特殊性了,他们即便是在“90后”中也属于不折不扣的“另类”。而社会为何偏要将“个性”等同于“共性”,从而误读了整整一代“90后”人呢?
诚然,“90后”这代人确实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缺点和毛病,但哪一代人又能够没有缺点和毛病呢?不管是“70后”还是“80后”,谁没有不成熟的时候?谁年轻的时候没有一些不成熟的举动呢?
我的长辈们,当你们热衷于喇叭裤的时候,是否也曾被你们的长辈们贬为奇装异服呢?当你们兴奋地跳起霹雳舞和迪士高的时候,是否也曾被你们的长辈们斥为颓废呢?事实证明,中国并没有在你们那一代垮掉,可你们为什么要怀疑我们新一代建设祖国的能力呢?
那些评论我们“90后”的人,想想你们当年是怎样评价“80后”的吧,你们把“80后”看做是没有希望的一代,但“80后”没有像你们所说的垮掉,相反,他们正逐渐成为建设社会的主力军。作为新生的一代,我们有热情却不缺乏理性,我们思维开阔却也能脚踏实地。放眼望去,“80后”作为一个呼啸而起的新生力量,已经势不可当,纵声狂呼;“80后”作为一个朝气蓬勃的新势力,已经取得了赫赫功绩:26岁的戴志康当上了康盛世纪首席执行官,26岁的李想成了PCPOP首席执行官,MySee首席执行官邓迪和总裁高燃都只有26岁,“创智赢家”畅网科技首席技术官陈曦25岁,而Majoy总裁茅侃侃才24岁,“非常在线”首席执行官赵宁也是24岁……各个领域的
“80后”英雄可以说是层出不穷,这也是“80后”对各种偏见最有力的回击!
我们“90后”呢,当我们走向工作岗位,我们相信,我们会比他们做得更优秀。
谁说“90后”没有责任感?2008年1月15日,在河北经贸大学,报名参加“2008年全国大学生回乡调查大型社会实践”义务活动的大学生人数之多、场面之火爆,简直超过了人才招聘会。其中,一名来自该校人文学院2007级新闻系的大学生说出了整个“90后”的心声:
“虽然现在我们某些大学生的专业素质低,抗挫折能力差,但与此同时,我们充满活力,思想开放,并且有实现
人生价值的愿望。今天有这么多1990年以后出生的刚步人大学的学生,以志愿者的身份参加这个活动,就是最好的证明。”
事实上,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成长环境,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特征,都有自己独特的价值观、世界观和行为方式。当一些人乐此不疲地沉浸在对“90后”评头论足、横加指责的时候,似乎已经忘记了类似于“90后是垮掉的一代”的批评也曾落在他们中的“70后”和“80后”的头上?到如今,他们不也已成为各行各业的中坚力量了吗?为什么现在又要把自己受过的伤害强加到下一代的身上呢?难道他们就忘掉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了吗?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不同的时代有不同时代的标志,不同的时代有不同时代的特征。我们的成长背景与上一代人明显不同,导致了我们的道德观念、人生态度必将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但这绝不会是我们“垮掉”的理由。
虽然我们看起来有些叛逆,但我们并不缺乏爱心;虽然我们不喜欢循规蹈矩,但我们更注重锐意进取;虽然我们看起来有些浮躁,但我们更拥有对成功的渴望。事实将证明,我们是未来社会合格的接班人!
点评:这篇驳论证充分、恢弘大气。从现象入手,摆出对方观点,树立了靶子,然后指出对方在论证上有以偏概全的错误。更为巧妙的是,“90后”年轻人还没有走向社会,但作者用那当年同样不被看好的“80后”作类比,反而富有激情。另一特色是运用大量的反问句式,语气有力。此文观点鲜明突出,举例典型充分,反问铿锵有力,语言行云流水。
2.课后作文题:
“欲望”与“拿来”
——驳“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