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课件(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课件(2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0.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0-31 21:44: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洋务运动
(学技术)
资产阶级维新派
地主阶级洋务派
戊戌变法
(学制度)
资产阶级革命派
辛亥革命
(学制度)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学思想)
《药》
鲁迅
观看视频并思考以下问题:
1.这篇小说有两条线索,分别是?
2.华老栓夫妇、夏瑜分别代表了什么形象?
这篇小说通过茶馆主人华老栓夫妇为儿子小栓买人血馒头治病的故事,揭露了长期的封建统治给人民造成的麻木和愚昧,暗中颂扬了革命者夏瑜英勇不屈的精神,指出了辛亥革命未能贴近群众的局限性。
目的:启发国民新的伦理道德意识,培养国民的独立人格,彻底荡涤封建旧文化的毒害。
新文化运动
性质: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
两大阵地
两大阵地
年, 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
1915
陈独秀
陈独秀
胡适
李大钊
鲁迅
开始标志
两大阵地
在1917年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后,着力营造“兼容并包”和“思想自由”的学术研究氛围,聘请了一大批具有新思想的学者到北京大学任教,使得北京大学不仅成为人才鼎盛、学术兴旺的全国最高学府,也成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大本营。
蔡元培
两大阵地
《北大钟声》(又名《宽容》)
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腊、马来西亚等9种语言,获13个博士学位,是清朝时代精通西洋科学、语言兼及东方华学的中国第一人。
辜鸿铭
留着小辫子
穿前清服饰
保皇派
主要内容
家住上海的陈宛珍,年17,许配给王菁士,尚未过门,连未婚夫的面也没见过。王菁士病死后三时,陈氏便也服毒自尽,做了烈女。过了两天,上海县知事竟给江苏省长送一个“呈文”,请予褒扬。
思考:陈宛珍为什么要自杀?县长为什么要褒扬她?
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
主要内容
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
旧道德旧文化:指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纲常伦理的封建思想(三纲五常,三从四德)
君为臣纲
父为子纲
夫为妻纲


未嫁从父
既嫁从夫
夫死从子


五常:仁、义、礼、智、信
四德: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妇女的品德、辞令、仪态、女红gōng)
主要内容
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
旧道德旧文化:指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纲常伦理的封建思想(三纲五常,三从四德)
材料:总观孔门的伦理道德,于君臣关系,只用一个“忠”字,使臣的一方完全牺牲于君;于父子关系,只用一个“孝”字,使子的一方完全牺牲于父;于夫妇关系,只用几个“顺”、“从”、“贞节”的名辞,使妻的一方完全牺牲于夫,女子的一方完全牺牲于男子。
——李大钊:《由经济上解释中国近代思想变动的原因》
主要内容
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
高家是一个封建的大家族,在奉行旧礼教的高老太爷主导下,身为长房长孙的觉新被迫放弃和表妹梅芬的爱情,接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娶了素不相识的瑞珏。
高家发生家产之争,老太爷在气愤中去世,瑞珏接近临产,陈姨太却提出老太爷丧事期间不能有血光冲撞,瑞珏无奈只好去了村外破屋待产,最终难产而死。 (概况于:老舍 小说《家》)
思考:
1.觉新为何会娶素不相识的瑞珏?到底是谁促成了这桩婚姻?
2.瑞珏死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根源何在?
专制、愚昧、迷信
提倡民主与科学
主要内容
提倡民主与科学
赛先生
德先生
Democracy
Science
指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
指近代自然科学法则和科学精神。
口号
主要内容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文学革命)
20世纪初的一天深夜,一老秀才忽然对他老伴喊道:“贤妻,速燃银灯,尔夫为毒虫所袭!”连喊几声,他妻子就是听不懂,他又接着说:“身如琵琶,尾似钢锥,叫声贤妻,打着个亮子,看是个什么东西。”他的妻子还是听不明白,书呆子实在忍不住了,一急之下,顺口吼道:“老婆子,快点灯,我让蝎子给蛰了!”这回他的妻子才反应过来,吼道:“不说大白话,疼死你活该!”
白话文
文言文
胡适
主要内容
胡适与黄侃之争
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发表 一文,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陈独秀发表 ,主张建设新鲜、平易、通俗的新文学。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文学革命)
《文学改良刍议》
《文学革命论》
黄侃
蝶 唐 李商隐
叶叶复翻翻,斜桥对侧门。
芦花惟有白,柳絮可能温。
西子寻遗殿,昭君觅故村。
年年芳物尽,来别败兰荪。
两只蝴蝶 胡适
两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
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
剩下那一只,孤单怪可怜。
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
思考:
1.哪首诗更美?
2.哪首诗更通俗易懂?
3.哪种文学更易传播新思想?
主要内容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文学革命)
主要内容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文学革命)
鲁迅《狂人日记》——我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主要内容
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
提倡民主与科学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文学革命)
影响
动摇了 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 的洗礼,为随后爆发的 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打开了遏制新思想涌流的闸门,掀起了一股 的潮流。
封建道德礼教
民主与科学
思想解放
五四运动
片面性
材料:“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国的法子,绝对是两样,断不可调和迁就的”。“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国情的话来捣乱”。 ——陈独秀
材料: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钱玄同认为“惟有将中国书籍一概束之高阁一法”,才能避免“中毒”,甚至要“废灭汉文”、采用世界语。
对东、西方文化全面否定或肯定
材料:汉字不灭,中国必亡! ——鲁迅
真题演练
(2022云南昆明·11)1915年后,各地拥护“德先生”和“赛先生”的刊物纷纷出版,提出妇女解放、婚姻自由等口号,使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日益广泛和深刻。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 )
A. 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B.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
C.鲁迅发表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D.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

(2022.山西·7)1919年12月,蔡元培表示北京大学开始招收女学生,随后,录取了邓春兰、王兰在内的九名女学生,其他学校也纷纷效仿。两年后,已经有七个院校解除了大学女禁。这说明( )
A. 新文化运动推动观念革新 B.男尊女卑现象得以根除
C.杰出人物能决定社会发展 D.男女平等已经完全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