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课件(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课件(2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0-31 11:21: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前 言
“敌人在我们这个大国中占地甚广,但他们的国家是小国,兵力不足,在占领区留了很多空虚的地方,因此抗日游击战争就不是在内线配合正规军的战役作战,而是在外线单独作战。”
--毛泽东,1938年5月《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
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一、平型关大捷
七七事变
淞沪会战
主要战役:
天镇战役、 平型关战役、 忻口战役、
娘子关战役、 太原保卫战。
太原会战(1937年9月—11月)





太原会战
平型关
一、平型关大捷
小寨沟
老爷庙
一、平型关大捷
意义:
是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粉粹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战后的115师,可以看出缴获的粮食、防毒面具等物,还有日式钢盔
①敌强我弱,中国不可能迅速战胜日本。
②但是,日本的帝国主义侵略战争是退步、野蛮的,失道寡助;中国的反侵略战争是进步、正义的,得道多助。
③日本是小国,经不起上期战争;中国是大国,能够支持长期战争。
④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实行人民战争的路线,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中国。
二、毛泽东《论持久战》和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1938年,毛泽东—《论持久战》:
二、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陕甘宁边区首府、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成为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
宝塔山
毛泽东在延安
二、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作战方式:
地道战
二、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3.作战方式:
地雷战
二、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3.作战方式:
麻雀战
二、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3.作战方式:
夜袭战
破袭战
二、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4.建设:
政治上,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实行民主选举,推行精兵简政,减轻人民负担。
完县一区郭家庄村选大会
根据地进行民主投票
二、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4.建设:
经济上,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开展大生产运动。
根据地农民拥护“减租减息”
二、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自己动手 丰衣足食”
三、百团大战
1.背景:
囚笼政策:
日军以铁路、公路等交通线把敌后抗日根据地分割包围起来,形成囚笼。
三光政策:
烧光、杀光、抢光
三、百团大战
2.目的:
为了粉碎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扫荡” 和封锁。
3.概况:
1940年下半年,八路军总部在彭德怀指挥下,组织100多个团,在华北广阔的地区对日军发动的一场大规模的进攻,史称“百团大战”。
山高路远坑深,
大军纵横驰骋。
谁敢横刀立马,
唯我彭大将军。
——毛泽东
三、百团大战
4.主要目标:
破袭日军交通线,摧毁敌人交通线两侧及抗日根据地内的日伪据点。
八路军拆毁铁路
攻克涞源东团堡后,在长城烽火台上欢呼胜利
三、百团大战
5.意义:
百团大战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战役时间 战斗次数 毙伤 日伪军数 破坏铁路 拔掉据点
1940年8-12月 1800多次 2.5万多人 470多千米
近3000个
比较项 正面战场 敌后战场
区别 抗战路线
武装力量
作战方式
作战地位
片面抗战路线
联系:敌后战场和正面战场相互配合,构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为抗战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全面抗战路线
国民政府的正规军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等
正面阻击敌人
游击战
战略防御阶段起主导作用,是抗战的主战场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起主导作用,上升为抗战的主战场
全面抗战时期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主要区别与联系
1.中国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是( )
A.平型关大捷 B.台儿庄战役 C. 徐州会战 D. 百团大战
2.抗日战争时期,成为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的重要城市是( )
A.太原 B.延安 C.长沙 D.台儿庄
A
B
3.为巩固根据地,争取抗战胜利,中国共产党制定的土地政策是( )
A.实行减租减息 B.开展大生产运动
C.采取地雷战、地道战 D.发动农民起义
4.百团大战的主要作战目标( )
A.显示中国人民强大的武装力量 B.阻止日军对正面战场的进攻
C.坚定全国人民坚持抗战的决心 D.破坏敌人的交通线,摧毁日伪军的据点
A
D
5.下列有关百团大战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目的是为了粉碎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封锁
B.发动的时间是1940年下半年
C.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胜利
D.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的威望
C
一:平型关大捷——1937.9
1、概况:
2、意义:
二:毛泽东《论持久战》——1938
概况:
三: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1、延安——是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
2、作战方式:
3、发展措施:
4、意义:
四:百团大战——1940年下半年
1、背景:
2、目的:
3、概况:
4、主要目标:
5、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