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开学考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开学考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3.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0-31 11:30:44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开学考试卷
一、语文累积与运用(35分)
1.(2022八下·定远开学考)默写
(1)大漠孤烟直,    。(王维《使至塞上》)
(2)黄鹤一去不复返,   。(崔颢《黄鹤楼》)
(3)    ,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
(4)   ,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5)李贺《雁门太守行》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描写战争的豪壮与残酷的诗句是:   ,   。
(6)杜牧《赤壁》中,作者对赤壁之战的历史结局进行评判的句子是:   ,   。
(7)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通过鸟类的活动表现早春的生机与活力的诗句是:   ,   。
2.(2022八下·定远开学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人生,总有许多沟坎需要跨越;岁月,总有许多遗hàn需要弥补;生命,总有许多迷茫需要领悟。生命于我们,只是沧海一栗,然而却承载了太多的情非得已。聚散离合,痛苦欢笑,花开花谢,四季轮回,都写满了生活的痕迹;春的和煦,夏的炽烈,秋的丰硕,冬的lǐn冽,都演绎成了人生路上旖旎的风景。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遗hàn   炽烈    lǐn    冽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   ”,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   ”。
(3)“都演绎成了人生路上旖旎的风景”中,“旖旎”的意思是   。
(4)画线句子的修辞手法是   。
3.(2022八下·定远开学考)春节即将来临,八年级某班以“我喜爱的对联”为主题开展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下面是关于对联的调査统计表,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你从表格中得出的结论:
是否关注过对联? 对联能否增加节日气氛? 贴对联是弘扬传统文化吗? 是否能区别上下联,知道怎么贴?
是174 能185 是164 是38
否26 否15 否36 否162
(2)一游客游览北京颐和园月波楼,看到门楼左边写着“一径竹阴云满地”,右边被花遮挡了,下面能与上联相配成一副对联的是(  )
A.半帘花影月笼纱 B.万树梅花月如水
C.四面荷香花伴柳 D.一城山色半城湖
(3)下面是某同学拟写的倡议书片段,请你按要求帮他修改。
对联是在古代的“桃符”和“对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我国最早的对联出现在一千多年前。(A)它的出现不是使我们的日常生活更加有意义,而是为我们保存了一份珍贵的传统文化。春节有春联,丧事有挽联,书斋有励志联,风景胜地有名胜联,章回小说有标题联,生日吉庆有寿联,对名人评价有名人联。了解对联的有关知识,掌握对联的创作方法,(B)对于熏陶学生的优秀,培育学生的素养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①(A)处画线句关联词语使用不当,应将“   ”改为“   ”。
②(B)处画线句搭配不当,应将“   ”改为“   ”。
二、阅读(55分)
(2022八下·定远开学考)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记者亲历农贸市场的病毒检测(节选)
多省在进口冷链食品或包装物检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食品疫情传播安全风险增大。自今年6月13日杭州市首次开展检测工作以来,截至8月31日,杭州共开展了7轮常规检测工作。截至9月27日,杭州市共采集标本8300余份,所有样本新冠病毒核酸均为阴性。昨天上午,钱报记者与杭州市疾控中心三名医护人员和余杭区疾控中心三名医护人员一起,亲历杭州农副产品物流中心的病毒检测。
A.咽拭子样本采集① 前后一分钟不到
当天,大家的任务是对杭州农副产品物流中心的重点场所环境、食品及从业人员,进行新冠病毒检测。
杭州市疾控中心传染病防制所刘牧文告诉记者:“我们主要是检测杭州农副产品物流中心,还有萧山新农都这种辐射范围比较大的批发市场。余杭区疾控中心还会对小型批发市场、零售农贸市场、大型超市、酒店餐厅、水产生鲜连锁店,还有一些冷链仓储运输企业和食品加工企业进行检测。”
上午9点半,记者和6名医护人员到达杭州农副产品物流中心冷冻食品交易市场,并从车上带下了用于这次病毒检测需要用到的防护物资。
防护物资有病毒采样箱、病毒采样管、样品记录单、手消设备(速干手消毒剂),生物安全垃圾袋等,“这些可是我们的宝贝,有了这些,我们在工作时才安心。”刘牧文说。
余杭区疾控中心杨方英统计了下,当天,大家共要采集70份样本,其中对物流中心从业人员采集30份咽拭子样本,对重点场所环境、食品采集40份环境样本。
6名工作人员,兵分两路,一路采集从业人员的咽拭子样本,一路采集环境样本。
穿上医用防护服,戴上N95口罩、一次性医用手套、鞋套、防护面屏和一次性手术帽,杨方英花了大约5分钟。
a.“戴防护装备有两个要点,一是戴手套和鞋套时要与外防护服完全贴合,二是护目镜和防护面屏要把整个眼部周围包裹——当然,这也是造成呼吸难受的原因。等抽检结束,我的身上一定都是汗水,脸上也会有印子。”杨方英一面穿戴着防护设备,一面对记者说着。
穿戴整齐后,杨方英就开始对从业人员进行咽拭子样本的采集——她一共要采集30份咽拭子样本。
“这就结束了?还以为要很长时间。”被采人员李女士如是说。
每位人员咽拭子样本采集时间前后一分钟不到,被采人员也都很配合,排着队等待检测。
B.抽检时大家都很配合 商家说这下放心了
在杨方英对从业人员咽拭子祥本采集的同时,杭州市疾控中心传染病防制所朱雷也在对重点场所环境、食品等环境样本进行采集。当天,朱雷全副武装,他要对大门、把手、地面、冷冻食品外包装、冷藏库内壁等进行检测,“食物和环境采集的是涂抹物,采样时先用病毒采样管中的病毒保存液,充分浸润采样拭子后,对拟采集的物体表面重复涂抹。拭子样本采样过程中,采样棉签只能接触当前采集的样本,避免触碰到其他物体,采集完样品连同记录单冷藏存放于生物样本转运箱中送至疾控中心实验室检测。”朱雷仔细解读着采样检测。
当朱雷在进行采样时,附近商行的老板也凑近了过来,“哎,这个是不是因为是进口的,所以要检测得仔细一点啊?”
“我这个店要不要也来测一下,测完么放心一点。”
“看着好专业啊,你们辛苦了。”
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着。
朱雷耐心地向大家解释说:“无论是进口产品还是国产产品,都会按照流程操作。这次是抽查,如果抽到你的店,就会检测你的店。”
一家冷冻食品商行被抽中了例行抽栓。老板姓范,有些激动:b.“挺感谢的,抽检结果出来,大家都好放心。我在这里开商行20年了,今年的生意最难做了,真心希望生意能早点回归正常。”
整个抽检持续了快两个小时,当天要采集的70份祥本全部采集完毕。
工作人员脱去身上的防护装备之前,要用75%酒精进行全身消毒。6个人脱去身上的防护装备,衣服还是被汗水浸透了,不少人脸上留下了护目镜的印子。
“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事情,汗水和脸上留下的印子算不了什么,环境和食品的安全才是重中之重。“杨方英笑着说。
一位路过的顾客在旁边站着,看了许久,感慨说:“他们为了让我们在餐桌上吃得放心,真是不容易啊!”
(选自浙江在线2020年9月30日讯有删改)
【注释】①咽拭子采集的目的是从咽部和扁桃体取分泌物作细菌培养或病毒分离。
4.对这篇通讯的介绍,以下分析哪一项最恰当?(  )
A.杭州市对农贸市场的病毒常规检测工作自疫情以来一直进行着,采集样本8300余份。
B.此通讯是对农副产品物流中心的重点场所环境、食品以及从业人员进行新冠病毒检测进行了报道。
C.防护物资对进行工作的医护人员很重要,这些东西可让样本采集时间缩短到一分钟。
D.检测的食品主要集中在冷冻食品商行的进口食品上,按流程操作,每个商铺都需要。
5.在通讯报道中选用引语非常重要。请在a、b两句引语中选一处,进行点评。
小贴士:引用别人的话,叫作“引语”。引语的恰当使用可以让新闻可感、可听。带有强烈感彩的话、带有个人特点的话、揭示新闻核心的话和在不同寻常的情景下说的话,都值得在采访时详细记录。
6.通讯的标题常采用主副标题的形式,你可以参考下面的例子,为本文取一个主标题,并简要说明理由。
7.请你联系当前的社会生活,以这篇文章为例,探讨通讯的特点。
(2022八下·定远开学考)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湘西矮寨大桥
已于2012年3月31日建成通车的湘西矮寨特大悬索桥位于湖南吉首矮寨镇,是长沙至重庆公路通道吉首至茶峒高速公路的控制性工程,距吉首市约20公里,在矮寨镇上空355米处跨越德夯大峡谷,德夯河流经谷底,十分雄伟壮观。悬索桥主跨1176米,是目前世界上跨峡谷跨径最大的钢桁粱悬索桥。主桥采用钢桁加劲梁,梁高为7.5米,梁宽27米,节段梁长14.5米,全桥共69节,主梁全长1000.5米。由于桥位地形险要,交通极为不便,大桥钢桁梁架设成为世界级的难题。
矮寨大峡谷是吉茶高速公路的必经之地,悬索桥方案成为最佳选择,矮寨特大悬索桥成为吉茶高速公路控制性工程。但是,特殊的地形地貌让这座世界级的峡谷大桥面临五大“世界级”施工难题。
首先,地形险要:桥面到峡谷底高差达355米,两岸索塔位置距悬崖边缘仅70至100米。其次,地质复杂:索塔处存在岩堆、岩溶、裂隙和危岩体等不良地质现象。仅在吉首崖索塔基坑附近就发现大小溶洞18个,其中最大的溶洞体积近万立方米。第三,气象多变:峡谷多雾,瞬间最大风速为31.9米每秒,严重影响施工测量和主缆架设。第四,吊装困难:主缆及钢桁梁在300至400米高空架设,单件吊装最大重量达120吨。最后,运输困难:土建工程运量大,仅钢材、水泥、砂石等材料运输总量就达18万吨。
曾被国家交通部授予“中国桥梁十大英雄团队”的湖南省路桥集团公司面对重重困难,精心施工,完成了目前世界上峡谷间跨度最大的钢桁梁悬索桥建设,被誉为桥梁建筑艺术和自然景观完美结合的典范。在施工中,首次采用轨索移梁工艺进行主桁粱架设。轨索移梁法即利用大桥永久吊索,在其下端安装水平轨索。再将水平轨索张紧作为加劲梁的运梁轨道,实现由跨中往两端节段拼装大桥的钢桁加劲梁。相对于桥面吊机拼装方案,轨索移梁方案可大大减少钢桁梁的高空拼装作业,既可节省工期和节约投资,又有利于保证施工安全及施工质量。首次采用塔梁完全分离结构。一般悬索桥设计中塔与梁相接,但矮寨大桥索塔位置距悬崖边缘仅70—100米,下面即是数百米高的谷底,地形比较特殊。使用塔梁完全分离结构可以最大限度减少对山体的开挖,缩短钢桁梁长度,节省投资。首次在悬索桥上使用大型岩锚吊索。由于使用了塔梁分离式悬索桥结构,钢桁梁长度小于主塔中心距,主缆存在无吊索区,吊索卸载应力为零的情况就会出现,并且对大桥的钢桁梁受力也有不利影响。因而,大桥采用岩锚吊索结构。在吉首岸设置一对岩锚吊索,茶峒岸设置两对岩锚吊索。岩锚吊索作为调节器,让主梁受力平衡。首次采用碳纤维预应力索对岩锚底座进行锚固。将岩锚吊索所受的拉力传至地面岩体上,常规岩锚索预应力筋材采用钢绞线,矮寨大桥根据研究试验后采用了高性能的碳纤维作为预应力筋材,与传统钢绞线相比,碳纤维材料具有重量轻、强度高、耐腐蚀的特点,为桥梁的安全提供了充分的保障。
作为吉茶高速公路关键控制性工程,该桥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也非常重大:吉茶高速公路是国家规划的八条西部公路大通道之一——长沙至重庆高速公路中的一段,是湘西北的重要出口,作为该线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矮寨大桥的作用真可谓是使“天堑变通途”。矮寨大桥的建设,将极大地改善目前湘渝两省市的交通现状,对两省市乃至中西部的对接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8.这篇文章的说明对象是什么?在说明桥梁建设的施工难题时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9.根据文章结构,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相关内容。
地理位置——   ——重大创新——   
10.中国著名桥梁专家、北京工业大学高征铨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矮寨特大悬索桥创造了许多“世界第一”。请根据文章内容概括矮寨特大悬索桥都创造了哪些“世界第一”。
11.文章第一段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12.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悬索桥主跨1176米,是目前世界上跨峡谷跨径最大的钢桁梁悬索桥。
(2022八下·定远开学考)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甲)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节选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13.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树林阴翳    
②游人去    
③乐其乐也    
④念无与为乐者    
⑤盖竹柏影也    
14.翻译下列句子。
①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②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5.(甲)段写太守日暮醉归这一段有描写、叙事、更融入了   和   两种表达方式,表现出全文主旨。
16.(甲)(乙)两文都是作者在被贬期间所写,请比较其在思想感情上异同。
三、作文(55分)
17.(2022八下·定远开学考)一片盛开的紫藤萝,让宗璞看到生的力量;一棵寻常的小桃树,让贾平凹生发不寻常的情感。
请根据你对“物微情浓”的理解,以《那棵(个)(条) 》为题,用托物言志的写法,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文体不限;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相关信息。(提示:先将题目补充完整,括号里的量词要随横线上所填的“物”改变,如“那座小山”“那朵小红花”。)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1)长河落日圆
(2)白云千载空悠悠
(3)采菊东篱下
(4)感时花溅泪
(5)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6)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7)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知识点】一般性默写;理解性默写
【解析】【分析】诗文默写要求:一、不能添字、少字;二、字的笔画要准确,不能写错别字。此题中容易写错的字有:“ 圆 、 载 、 莺 ”
故答案为:⑴ 长河落日圆 ⑵ 白云千载空悠悠 ⑶ 采菊东篱下 ⑷ 感时花溅泪 ⑸ 角声满天秋色里 , 塞上燕脂凝夜紫 ⑹ 东风不与周郎便 , 铜雀春深锁二乔 (7) 几处早莺争暖树 , 谁家新燕啄春泥
【点评】本题考查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求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不仅要做好对于古诗文、名言名句的背诵,更要注重这些语句的默写,特别关注文句中容易写错的字,从而做到准确、工整的完成作答。
2.【答案】(1)憾;chì;凛
(2)沧海一栗;沧海一粟
(3)柔美、婀娜多姿的样子
(4)排比
【知识点】常用字字音;汉字的部首与偏旁;形近字字形辨析;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词语在语境下的含义;排比
【解析】【分析】⑴ 本题考查字音字形。第一字写作"憾",第三个字读作 "chì" ,第四个字写作"凛"。
⑵ 本题考查查找错字并改正。 “沧海一栗“应写作“沧海一粟“。
⑶ 本题考查词语释义。旖旎,拼音yini,汉语词语,本解释为旌旗随风飘扬的样子,引申为柔和美丽,多用来描写景物柔美、婀娜多姿的样子。也比喻女子美丽。亦有一点点雄伟的意思。
⑷ 本题考查修辞手法。划线句由三个分句组成,这一个分句格式相同,语义相关,所以是排比的修辞手法。
故答案为:⑴ 憾 ; chì ; 凛
⑵ 沧海一栗 —— 沧海一粟
⑶ 柔美、婀娜多姿的样子
⑷ 排比
【点评】⑴本题考查重要词语字音、字形的识记能力。要求学生在平时对教材中所涉及的重要的字、词准确的识记,加强积累。
⑵本题考查基础字词的字形。解答此类题型时,一方面要注意在平时打好字词基础,另一方面.在答题时要认真审题,仔细辨析。
⑶本题考查词语的理解。理解词语的意思既要从词语的本义出发,又要理解词语的比喻义、引申义,同时结合具体的语境掌握分析。
⑷本题考查判断修辞手法的能力,判断句子所采用的修辞手法,首先要明白各种修辞手法的定义,根据这些定义进行判断。
3.【答案】(1)大多数人关注对联,认为对联能够增加节日气氛,弘扬传统文化,但对联知识还不够了解。
(2)A
(3)不是……而是……;不但……而且……(或:不仅……还、也);优秀品格;(品质、优秀品质)
【知识点】图表信息;补写对联;关联词使用不当
【解析】【分析】⑴ 本题考查图表信息提取。调查问题共四个,根据数据可知:①关注过对联的人182;②认为对联能增 加节日气氛的人184;③认为贴对联能弘扬传统文化的人164;④不知道上下联怎么贴的人162。根据数据得出结论:大多数人关注对联,认为对联能够增加节日气氛,弘扬传统文化,但对联知识还不够了解。
⑵ 本题考查对联知识。对联要求上下联字数相同,词性相对,内容相关,仄起平落。根据“仄起平落”原则,下联尾字应为平音,“水““柳“都是仄音,排除BC项;根据“词性相对“原则,“云满地” 可对“月笼纱”,都是名词+动词+名词,而“半城湖”是数量词+名词。
⑶ 本题考查病句修改能力。
A.对联的出现“使我们的日常生活更加有意义”和“为我们保存了-份珍贵的传统文化”应该构成递进关系,因此将关联词“不.........”..改为“不.....而......(不仅.........”;
B.“熏陶”与“优秀”搭配不当,应改为“熏陶品格(品质)
故答案为:⑴ 大多数人关注对联,认为对联能够增加节日气氛,弘扬传统文化,但对联知识还不够了解。
⑵ A
⑶ 不是……而是…… ; 不但……而且……(或:不仅……还、也) ; 优秀品格 ; (品质、优秀品质)
【点评】⑴本题考查图文转换。解答时要仔细观察材料中所给出的图表,找出图表中的规律以及所揭示的实际问题。由于图文转换大多属于说明文的范畴,表述过程中应注意用词的准确、严密。
⑵本题考查对联。对联是用对偶修辞写出的句子,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应或相近的意思的艺术形式。解题时,要根据题干要求,依据对联的特点分析作答。
⑶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辨析并修改病句,一般来说,一看语法通不通,二看意思对不对,三看修辞妥不妥。要想快速而准确地辨析病句,除了平时多阅读,增强语感外,还应该掌握-定的方法,如语感审读法、枝干梳理法、逻辑分析法。
【答案】4.B
5.参考示例:
a.借杨方英的话介绍了戴防护装备的要点,给读者普及了知识,也体现了医护人员对病毒检测工作的重视以及医护人员的辛苦,使通讯内容更丰富。
b.引用被抽中商行的老板的话,可以看出商户对检测工作重视和配合,反映出大家对生意回归正常的渴望,同时看出商人的良好素质,让内容更充实。
6.【示例】标题:《身上的汗水,脸上的印子,他们的辛苦,只为安全》理由:抓住医护工作检测后的特征和检测的目的展开,更能体现他们的辛苦和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这个标题也非常形象生动,能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7.新冠病毒在世界范围内形势依然严峻,杭州自6月份以来确实对杭州各大农贸市场进行病毒检测,作者9月30日亲历过程,当天发表,体现新闻通讯的时效性。从各个引语的加入以及采集样本的数量来体现真实性:如引入疾控中心防治所朱雷的话,让读者了解采集的对象,采集和运送的方法以及采集注意事项等,真实可信;通过医护人员的辛苦和许多商户的积极配合来引导更多的人配合政府的病毒检测工作,具有良好的导向性。
【知识点】文章标题及其作用;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分析文章语言特点
【解析】【点评】⑴本题考查对材料信息的筛选比对能力。解答这种类型的题目应注意:1、细心审题,明确题目的要求(看清是“有错误的一项”还是“正确的一项”)。2、提高辨析异同的能力,选项表述的内容往往是经过加工整合的,多数情况下不是原文的机械罗列。做题时应用心比对,做出判断。
⑵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文章时要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即初读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词,读懂每句话,给文章分段和归纳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体上来,进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⑶本题考查新闻标题的拟写。新闻标题拟写的要求:1、标题所提示的事实,要与新闻内容一致。2、标题中的论断在新闻中要有充分依据。
⑷本题考查通讯的特点。通讯的特点主要有真实性、时效性、导向性等。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来分析特点。
4.A.有误, “病毒常规检测工作自疫情以来一直进行着”表述有误。从“自今年6月13日杭州市首次开展检测工作以来,截至8月31日,杭州共开展了7轮常规检测工作。截至9月27日,杭州市共采集标本8300余份”得知,杭州市对农贸市场的病毒常规检测工作是从今年6月13日开始的。
B.正确。
C.有误,“防护物资 可让样本采集时间缩短到一分钟”表述有误。从“穿上医用防护服,戴上N95口罩、一次性医用手套、鞋套、防护面屏和一次性手术帽,杨方英花了大约5分
钟”“穿戴整齐后, 杨方英就开始对从业人员进行咽拭子样本的采集....每位人员咽拭子样本采集时间前后一分钟不到”得知,时间缩短主要是因为采集人员做好了采集前的防护装备。
D.有误,“按流程操作,每个商铺都需要”表述有误。从“无论是进口产品还是国产产品,都会按照流程操作。这次是抽查,如果抽到你 的店,就会检测你的店”可知,只是“抽查”。
故答案为:B.
5.A.根据“杨方英一面穿戴着防护设备,一面对记者说着”可知,这里引用的是余杭区疾控中心专业防疫人员杨方英的话,具有权威性和专业性。‘ 戴防护装备有两个要点,一是戴手套和鞋套时要与外防护服完全贴合,二是护目镜和防护面屏要把整个眼部周围包裹”介绍了戴防护装备的要点,给读者普及了知识;从“当然,这也是造成呼吸难受的原因。等抽检结束,我的身上一定都是汗水,脸上也会有印子”可以看出医护人员对病毒检测工作的重视以及医护人员的辛苦,使通讯内容更丰富。
B.根据“一家冷冻食品商行被抽中了例行抽检。老板姓范,有些激动”可知,这里引用的是被抽中商行的老板的话,具有代表性和真实性。“挺感谢的, 抽检结果出来,大家都好放心”可以看出商人的良好素质,商户对检测工作重视和配合;从“我在这里开商行20年了, 今年的生意最难做了,真心希望生意能早点回归正常”可以看出大家对生意回归正常的渴望。
故答案为:
a.借杨方英的话介绍了戴防护装备的要点,给读者普及了知识,也体现了医护人员对病毒检测工作的重视以及医护人员的辛苦,使通讯内容更丰富。
b.引用被抽中商行的老板的话,可以看出商户对检测工作重视和配合,反映出大家对生意回归正常的渴望,同时看出商人的良好素质,让内容更充实。
6.标题是文章的眼睛,要能够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根据新闻内容可知,本文重点报道,了六位防疫人员对杭州农副产品物流中心的病毒抽样检测。从“食物和环境采集的是涂抹物....采集完样品连同记录单冷藏存放于生物样本转运箱中送至疾控中心实验室检测”可以看出防疫人员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从“整个抽检持续了快两个小时,当天要采集的70份样本全部采集完毕”“6个人 脱去身上的防护装备,衣服还是被汗水浸透了,不少人脸上留下了护目镜的印子”可以看出防疫人员工作的艰辛。从“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事情,汗水和脸.上留下的印子算不了什么,环境和食品的安全才是重中之重”可以看出,防疫人员工作的目的是为了环境和食品的安全。故标题可以是“身上的汗水,脸上的印子,他们的辛苦,只为安全”。只要是围绕防疫人员工作的艰辛 和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拟题即可。
故答案为: 标题:《身上的汗水,脸上的印子,他们的辛苦,只为安全》理由:抓住医护工作检测后的特征和检测的目的展开,更能体现他们的辛苦和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这个标题也非常形象生动,能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7.从“选自浙江在线2020年9月30日讯”“上午9点半,记者和6名医护人员到达杭州农副产品物流中心冷冻食品交易市场”可以看出时效性,作者9月30日亲历过程,当天发表,从“昨天上午,钱报记者与杭州市疾控中心三名医护人员和余杭区疾控中心三名医护人员一起,亲历杭州农副产品物流中心的病毒检测”“余杭区疾控中心杨方英”“一 家冷冻食品商行被抽中了例行抽检。老板姓范”可以看出真实性,真实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从“整个抽检持续了快两个小时,当天要采集的70份样本全部采集完毕。工作人员脱去身,上的防护装备之前,要用75%酒精进行全身消毒。6个人脱去身上的防护装备,衣服还是被汗水浸透了,不少人脸上留下了护目镜的印子”“挺感谢的,抽检结果出来,大家都好放心可以看出具有良好的导向性:既有防疫人员的辛苦,也有许多商户的积极配合,可以引导更多的人配合政府的病毒检测工作。
故答案为: 新冠病毒在世界范围内形势依然严峻,杭州自6月份以来确实对杭州各大农贸市场进行病毒检测,作者9月30日亲历过程,当天发表,体现新闻通讯的时效性。从各个引语的加入以及采集样本的数量来体现真实性:如引入疾控中心防治所朱雷的话,让读者了解采集的对象,采集和运送的方法以及采集注意事项等,真实可信;通过医护人员的辛苦和许多商户的积极配合来引导更多的人配合政府的病毒检测工作,具有良好的导向性。
【答案】8.矮寨大桥的建设。逻辑顺序。
9.施工难度;施工意义
10.创造了五个世界第一:世界上跨峡谷跨径最大的;首次采用轨索移梁工艺进行主桁粱架设;首次采用塔梁完全分离结构;首次在悬索桥上使用大型岩锚吊索;首次采用碳纤维预应力索对岩锚底座进行锚固。
11.列数字,准确地说明了目前世界上跨峡谷跨径最大的钢桁粱悬索桥,施工难度大,引出下文,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12.不能去掉。从时间上加以限制,准确地说明了悬索桥现在是世界上跨峡谷跨径最大的钢桁梁悬索桥,将来不一定是,去了有些绝对。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知识点】把握说明对象;分析说明对象特征;说明文语言分析;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分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解析】【点评】⑴本题考查把握说明的对象及其特征。把握说明对象应注意的文章的几个位置:看题目、观首段、找结尾段和抓关键句,极少数情况下需要我们研读全文,逐段分析,最后确定说明对象。
⑵本题考查概括材料内容。解决此类题目首先要浏览材料,明确材料各个段落(语句)的内容,同时要把意思相近的段落(语句)合并在一起。抓住所概括材料段落(语句)中的关键语句,简洁准确概括。
⑶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文章时要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即初读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词,读懂每句话,给文章分段和归纳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体上来,进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⑷本题考查说明的方法及其作用。解答此类题目需要从寻找关键词入手,看是平实说明还是生动说明来判断说明的方法。同时切记任何说明方法都是为说明对象服务的,因此说明方法的作用必须和说明对象及其特征联系起来。
⑸本题考查语言特点。说明文语言主要有两个特点,准确和生动,准确性从列数字和具体词语分析,生动性从修辞、用词、句式等方面分析。
8.本题考查学生对说明对象和说明顺序的把握,结合文段分析,文章是围绕“矮寨大桥的建设”过程来说明的。常见的说明顺序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本文没有明显的时间标志词和空间方位标志词,故是逻辑顺序。
故答案为: 矮寨大桥的建设。逻辑顺序。
9.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要点的提取。通读全文,梳理脉络,分清层次,提取要点,找到关键句,必要时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即可。此题找到答案区域是答题的关键。
故答案为: 施工难度 ; 施工意义
10.本题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注意把握关键句子。概括时,注意全面。从“特殊的地形地貌让这座世界级的峡谷大桥面临五大‘世界级’ 施工难题”分析,结合提示性词语“首先,地形险要” “其次,地质复杂”第三,气象多变”“ 第四,吊装困难”“ 最后,运输困难”总结,然后根据5个难题,总结出5个相应的对策。注意语言简洁。
故答案为: 创造了五个世界第一:世界上跨峡谷跨径最大的;首次采用轨索移梁工艺进行主桁粱架设;首次采用塔梁完全分离结构;首次在悬索桥上使用大型岩锚吊索;首次采用碳纤维预应力索对岩锚底座进行锚固。
11.本题考查学生对说明方法的类型及其表达效果的掌握。‘“悬索桥主跨1176米, 是 目前世界上跨峡谷跨径最大的钢桁粱悬索桥。主桥采用钢桁加劲梁,梁高为7.5米,梁宽27米,节段梁长14.5米,全桥共69节,主梁全长1000.5米”属于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作用是准确地写出了目前世界上跨峡谷跨径最大的钢桁粱悬索桥,使读者对所说明的事物产生兴趣。
故答案为: 列数字,准确地说明了目前世界上跨峡谷跨径最大的钢桁粱悬索桥,施工难度大,引出下文,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12.此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目前” 是限定副词,从时间上加以限制。将来不一定是,如果去掉,就变得绝对,而不符事实。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是此文体语言最大的特征。
故答案为: 不能去掉。从时间上加以限制,准确地说明了悬索桥现在是世界上跨峡谷跨径最大的钢桁梁悬索桥,将来不一定是,去了有些绝对。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答案】13.翳:遮盖;去:离开;乐:以…为快乐;念:考虑、想到;盖:大概是
14.①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快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是太守啊。
②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15.抒情;议论
16.示例:相同:面对贬谪不沉沦,在大自然中寻找精神寄托,表现出旷达情怀。不同:苏轼情感复杂,既有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又有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欧阳修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以宽和仁爱之心“与民同乐”。
【知识点】分析概括作者个人的观点态度;议论;抒情;文言文翻译;常用文言实词;体会作者情感态度
【解析】【点评】⑴本题考查文言实词意义。翻译文言实词的意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的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同时还应结合具体的语境做出准确的判断。考题涉及的词语都来源于教材中所选的课文,这要求学生应加强对教材所选入的文言文诵读与掌握,解答根据所学过的课文,根据上下文做出判断。
⑵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文言文中重要句子翻译的关键是一定要回到原文的语境中,根据上下文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同时对语句中的重要实词、虚词做到准确的翻译。并按照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符合现代汉语的用词造句的标准。
⑶本题考查表达方式。常见的五种表达方式:记叙、说明、描写、议论、抒情。解答时结合具体的内容做出分析即可。
⑷本题考查比较阅读能力,文言文要点的分析概括,要想捕捉文章信息,就得首先理解全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读懂内容,这是归纳概括的前提和基础。在准确理解词意、句意、段意的基础上,梳理各句之间的内在联系,依据题干要求提取重要信息。
13.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翻译。
①句意为:树林茂密阴蔽。翳:遮盖。
②句意为:游人离开后。去:离开。
③句意为:以宾客的快乐为快乐。乐: .....为乐。
④句意为:想到没有和我一起游乐的人。念:想到,考虑。
⑤句意为: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盖:原来是,大概是。
故答案为: 翳:遮盖 ; 去:离开 ; 乐:以…为快乐 ; 念:考虑、想到 ; 盖:大概是
14.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句中重要的词语为: 乐:快乐;述,记述;以,用。 但,只是;如,像;耳,罢了。
故答案为: ①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快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是太守啊。
②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15.本题考查的是学生掌握表达方式的分析能力,从“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可以得知应该是抒情、议论。
故答案为: 抒情 ; 议论
16.本题考查比较阅读。从甲文“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从乙文“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中可知,两段文字都表现了他们那种旷达的胸襟;不同:欧阳修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以宽和仁爱之心“与民同乐”;苏轼情感复杂,既有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又有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
故答案为: 相同:面对贬谪不沉沦,在大自然中寻找精神寄托,表现出旷达情怀。不同:苏轼情感复杂,既有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又有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欧阳修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以宽和仁爱之心“与民同乐”。
17.【答案】【参考例文】
那朵荷花
爸爸在家里养了许多小盆栽,有碧玉,有小榕树,还有一棵不大的发财树。绿油油的,很漂亮,但总觉得少些什么……直到有一天发现了荷花,才终于寻到了最爱。
那是一个初夏的傍晚,我们一家人在植物园散步。这是一个很大的园子,有许多知名的和不知名的植物,如果有风拂过,叶子沙沙作响,非常凉快呢。看我十分快活的样子,爸爸故作神秘地说,“水边不仅凉快,还有惊喜呢!”
“什么惊喜?”
“到那儿不就知道了。”他呵呵一笑,竟然不说。
于是,我迫不及待地奔向了水边,将爸爸妈妈甩地远远的。很快,我就到了水边,真个有惊喜呢!只看见,汉白玉的栏杆护佑着一池清水,清水倒映着蓝天白云,偶尔还有小鸟儿飞过,真成了一幅活的画儿。可如果只有这些,那画儿就未免有些单调了。幸好,在九曲桥两侧,还生长着成片的荷花,碧叶丛中还有几只白鸭出没,捉到了小鱼就嘎嘎直叫。
这一池碧叶,真是魔力无穷。等我走近九曲桥,先是随风送来缕缕清香,后又魔术师般的变出几朵荷花。这荷花,有的含苞,羞怯地藏在叶子底下;有的已经盛开,仙子般的独立于荷塘之中,如果恰巧有风拂过,她还会为你翩翩起舞,让人浮想联翩。看着这些可爱的荷花,不禁痴想:捧一朵回家,养在卧室,与我朝夕相伴,多好!
“傻丫头,想什么呢?”爸爸用手指敲了一下我的脑袋,笑眯眯地问。
“我想摘一朵荷花带回家,行吗?”
爸爸没有回答,只是让我继续看荷花。过了一会儿,他给我讲有关荷花的故事。还告诉我,古人非常喜欢荷花,因为它生长在污泥之中,可一点儿污浊都不被沾染,这就叫做“出淤泥而不染”。为此,人们评价荷花为花中君子。为此,还有人写了一篇非常有名的文章,叫做《爱莲说》。讲到这里,爸爸还声情并茂地朗诵了一段,“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听着这朗朗上口的诗句,虽然一点儿也听不懂,但丝毫不影响我对爸爸心意的了解。那就是,他爱荷花,并试图影响到我。明白了这一点,也就知道父亲不会为我而摘花了。然而并不惋惜,因为父亲告诉我,这可爱的花,生活在自己的天地里,才是最美的。
望着似懂非懂的我,父亲满是期许。也许,他是期望我也如这荷花,快乐的生活在一片自由的天地里。于是,父亲用手机,给我和这满塘的荷花合了一个影。
照片里,有一个天真可爱的小姑娘,斜倚在栏杆上。她的背后,一抹斜阳,一汪清水,一池青莲……这张照片,放大后就挂在我的卧室,直到现在。我敢肯定,那日对荷花的情思,会伴我到永远永远……
【知识点】半命题作文
【解析】【分析】 这道半命题作文,写作的自由度相当大。只要能围绕某种事物来描写,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即可。自然界的景或物,包罗万象。可以是花草树木等植物,也可以是鸟兽虫鱼等动物,还可以是无生命的日月星辰、山川河湖等等。所写的景或物,可以是具体的某一种事物, 也可以是包含几种事物的组合。文体不限,但要求托物言志的手法,因此最适合写抒情散文或记叙文。“托物言志” 就是寓意于物,通过描摹客观事物的某一个方面特征来表达作者的理想和情怀或揭示作品的主旨的写法。托物言志的写法有两个步骤。一是形象描绘,展现所选之“物” 的特征。在托物言志的文章中,“物” 是作者寄情托意的载体。二是选好角度,使“志”与“物”和谐统一。作者不能让“志”游离于“物”之外,给读者牵强附会之感,而要找准“物”和“志”的内在关联之处,使“物”与“志”的精神内核和谐统一。
【点评】写好一篇考场作文需要做好四个方面:审题、立意、选材、布局。审题应从辨析作文侧重点、明确写作的方向、明确限制,规范作文的要求入手做到准确审题;立意要求深刻、有格调、有时代感。选材应做到紧扣主题、真实典型、生动新颖、避免雷同。在布局上要从做好开头、结尾入手,根据自己的特长来选择适合自己风格且容易掌握的技巧。当然,规范、工整的正楷或行楷书写也是获得作文成功的一个关键的因素。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开学考试卷
一、语文累积与运用(35分)
1.(2022八下·定远开学考)默写
(1)大漠孤烟直,    。(王维《使至塞上》)
(2)黄鹤一去不复返,   。(崔颢《黄鹤楼》)
(3)    ,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
(4)   ,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5)李贺《雁门太守行》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描写战争的豪壮与残酷的诗句是:   ,   。
(6)杜牧《赤壁》中,作者对赤壁之战的历史结局进行评判的句子是:   ,   。
(7)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通过鸟类的活动表现早春的生机与活力的诗句是:   ,   。
【答案】(1)长河落日圆
(2)白云千载空悠悠
(3)采菊东篱下
(4)感时花溅泪
(5)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6)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7)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知识点】一般性默写;理解性默写
【解析】【分析】诗文默写要求:一、不能添字、少字;二、字的笔画要准确,不能写错别字。此题中容易写错的字有:“ 圆 、 载 、 莺 ”
故答案为:⑴ 长河落日圆 ⑵ 白云千载空悠悠 ⑶ 采菊东篱下 ⑷ 感时花溅泪 ⑸ 角声满天秋色里 , 塞上燕脂凝夜紫 ⑹ 东风不与周郎便 , 铜雀春深锁二乔 (7) 几处早莺争暖树 , 谁家新燕啄春泥
【点评】本题考查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求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不仅要做好对于古诗文、名言名句的背诵,更要注重这些语句的默写,特别关注文句中容易写错的字,从而做到准确、工整的完成作答。
2.(2022八下·定远开学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人生,总有许多沟坎需要跨越;岁月,总有许多遗hàn需要弥补;生命,总有许多迷茫需要领悟。生命于我们,只是沧海一栗,然而却承载了太多的情非得已。聚散离合,痛苦欢笑,花开花谢,四季轮回,都写满了生活的痕迹;春的和煦,夏的炽烈,秋的丰硕,冬的lǐn冽,都演绎成了人生路上旖旎的风景。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遗hàn   炽烈    lǐn    冽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   ”,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   ”。
(3)“都演绎成了人生路上旖旎的风景”中,“旖旎”的意思是   。
(4)画线句子的修辞手法是   。
【答案】(1)憾;chì;凛
(2)沧海一栗;沧海一粟
(3)柔美、婀娜多姿的样子
(4)排比
【知识点】常用字字音;汉字的部首与偏旁;形近字字形辨析;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词语在语境下的含义;排比
【解析】【分析】⑴ 本题考查字音字形。第一字写作"憾",第三个字读作 "chì" ,第四个字写作"凛"。
⑵ 本题考查查找错字并改正。 “沧海一栗“应写作“沧海一粟“。
⑶ 本题考查词语释义。旖旎,拼音yini,汉语词语,本解释为旌旗随风飘扬的样子,引申为柔和美丽,多用来描写景物柔美、婀娜多姿的样子。也比喻女子美丽。亦有一点点雄伟的意思。
⑷ 本题考查修辞手法。划线句由三个分句组成,这一个分句格式相同,语义相关,所以是排比的修辞手法。
故答案为:⑴ 憾 ; chì ; 凛
⑵ 沧海一栗 —— 沧海一粟
⑶ 柔美、婀娜多姿的样子
⑷ 排比
【点评】⑴本题考查重要词语字音、字形的识记能力。要求学生在平时对教材中所涉及的重要的字、词准确的识记,加强积累。
⑵本题考查基础字词的字形。解答此类题型时,一方面要注意在平时打好字词基础,另一方面.在答题时要认真审题,仔细辨析。
⑶本题考查词语的理解。理解词语的意思既要从词语的本义出发,又要理解词语的比喻义、引申义,同时结合具体的语境掌握分析。
⑷本题考查判断修辞手法的能力,判断句子所采用的修辞手法,首先要明白各种修辞手法的定义,根据这些定义进行判断。
3.(2022八下·定远开学考)春节即将来临,八年级某班以“我喜爱的对联”为主题开展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下面是关于对联的调査统计表,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你从表格中得出的结论:
是否关注过对联? 对联能否增加节日气氛? 贴对联是弘扬传统文化吗? 是否能区别上下联,知道怎么贴?
是174 能185 是164 是38
否26 否15 否36 否162
(2)一游客游览北京颐和园月波楼,看到门楼左边写着“一径竹阴云满地”,右边被花遮挡了,下面能与上联相配成一副对联的是(  )
A.半帘花影月笼纱 B.万树梅花月如水
C.四面荷香花伴柳 D.一城山色半城湖
(3)下面是某同学拟写的倡议书片段,请你按要求帮他修改。
对联是在古代的“桃符”和“对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我国最早的对联出现在一千多年前。(A)它的出现不是使我们的日常生活更加有意义,而是为我们保存了一份珍贵的传统文化。春节有春联,丧事有挽联,书斋有励志联,风景胜地有名胜联,章回小说有标题联,生日吉庆有寿联,对名人评价有名人联。了解对联的有关知识,掌握对联的创作方法,(B)对于熏陶学生的优秀,培育学生的素养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①(A)处画线句关联词语使用不当,应将“   ”改为“   ”。
②(B)处画线句搭配不当,应将“   ”改为“   ”。
【答案】(1)大多数人关注对联,认为对联能够增加节日气氛,弘扬传统文化,但对联知识还不够了解。
(2)A
(3)不是……而是……;不但……而且……(或:不仅……还、也);优秀品格;(品质、优秀品质)
【知识点】图表信息;补写对联;关联词使用不当
【解析】【分析】⑴ 本题考查图表信息提取。调查问题共四个,根据数据可知:①关注过对联的人182;②认为对联能增 加节日气氛的人184;③认为贴对联能弘扬传统文化的人164;④不知道上下联怎么贴的人162。根据数据得出结论:大多数人关注对联,认为对联能够增加节日气氛,弘扬传统文化,但对联知识还不够了解。
⑵ 本题考查对联知识。对联要求上下联字数相同,词性相对,内容相关,仄起平落。根据“仄起平落”原则,下联尾字应为平音,“水““柳“都是仄音,排除BC项;根据“词性相对“原则,“云满地” 可对“月笼纱”,都是名词+动词+名词,而“半城湖”是数量词+名词。
⑶ 本题考查病句修改能力。
A.对联的出现“使我们的日常生活更加有意义”和“为我们保存了-份珍贵的传统文化”应该构成递进关系,因此将关联词“不.........”..改为“不.....而......(不仅.........”;
B.“熏陶”与“优秀”搭配不当,应改为“熏陶品格(品质)
故答案为:⑴ 大多数人关注对联,认为对联能够增加节日气氛,弘扬传统文化,但对联知识还不够了解。
⑵ A
⑶ 不是……而是…… ; 不但……而且……(或:不仅……还、也) ; 优秀品格 ; (品质、优秀品质)
【点评】⑴本题考查图文转换。解答时要仔细观察材料中所给出的图表,找出图表中的规律以及所揭示的实际问题。由于图文转换大多属于说明文的范畴,表述过程中应注意用词的准确、严密。
⑵本题考查对联。对联是用对偶修辞写出的句子,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应或相近的意思的艺术形式。解题时,要根据题干要求,依据对联的特点分析作答。
⑶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辨析并修改病句,一般来说,一看语法通不通,二看意思对不对,三看修辞妥不妥。要想快速而准确地辨析病句,除了平时多阅读,增强语感外,还应该掌握-定的方法,如语感审读法、枝干梳理法、逻辑分析法。
二、阅读(55分)
(2022八下·定远开学考)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记者亲历农贸市场的病毒检测(节选)
多省在进口冷链食品或包装物检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食品疫情传播安全风险增大。自今年6月13日杭州市首次开展检测工作以来,截至8月31日,杭州共开展了7轮常规检测工作。截至9月27日,杭州市共采集标本8300余份,所有样本新冠病毒核酸均为阴性。昨天上午,钱报记者与杭州市疾控中心三名医护人员和余杭区疾控中心三名医护人员一起,亲历杭州农副产品物流中心的病毒检测。
A.咽拭子样本采集① 前后一分钟不到
当天,大家的任务是对杭州农副产品物流中心的重点场所环境、食品及从业人员,进行新冠病毒检测。
杭州市疾控中心传染病防制所刘牧文告诉记者:“我们主要是检测杭州农副产品物流中心,还有萧山新农都这种辐射范围比较大的批发市场。余杭区疾控中心还会对小型批发市场、零售农贸市场、大型超市、酒店餐厅、水产生鲜连锁店,还有一些冷链仓储运输企业和食品加工企业进行检测。”
上午9点半,记者和6名医护人员到达杭州农副产品物流中心冷冻食品交易市场,并从车上带下了用于这次病毒检测需要用到的防护物资。
防护物资有病毒采样箱、病毒采样管、样品记录单、手消设备(速干手消毒剂),生物安全垃圾袋等,“这些可是我们的宝贝,有了这些,我们在工作时才安心。”刘牧文说。
余杭区疾控中心杨方英统计了下,当天,大家共要采集70份样本,其中对物流中心从业人员采集30份咽拭子样本,对重点场所环境、食品采集40份环境样本。
6名工作人员,兵分两路,一路采集从业人员的咽拭子样本,一路采集环境样本。
穿上医用防护服,戴上N95口罩、一次性医用手套、鞋套、防护面屏和一次性手术帽,杨方英花了大约5分钟。
a.“戴防护装备有两个要点,一是戴手套和鞋套时要与外防护服完全贴合,二是护目镜和防护面屏要把整个眼部周围包裹——当然,这也是造成呼吸难受的原因。等抽检结束,我的身上一定都是汗水,脸上也会有印子。”杨方英一面穿戴着防护设备,一面对记者说着。
穿戴整齐后,杨方英就开始对从业人员进行咽拭子样本的采集——她一共要采集30份咽拭子样本。
“这就结束了?还以为要很长时间。”被采人员李女士如是说。
每位人员咽拭子样本采集时间前后一分钟不到,被采人员也都很配合,排着队等待检测。
B.抽检时大家都很配合 商家说这下放心了
在杨方英对从业人员咽拭子祥本采集的同时,杭州市疾控中心传染病防制所朱雷也在对重点场所环境、食品等环境样本进行采集。当天,朱雷全副武装,他要对大门、把手、地面、冷冻食品外包装、冷藏库内壁等进行检测,“食物和环境采集的是涂抹物,采样时先用病毒采样管中的病毒保存液,充分浸润采样拭子后,对拟采集的物体表面重复涂抹。拭子样本采样过程中,采样棉签只能接触当前采集的样本,避免触碰到其他物体,采集完样品连同记录单冷藏存放于生物样本转运箱中送至疾控中心实验室检测。”朱雷仔细解读着采样检测。
当朱雷在进行采样时,附近商行的老板也凑近了过来,“哎,这个是不是因为是进口的,所以要检测得仔细一点啊?”
“我这个店要不要也来测一下,测完么放心一点。”
“看着好专业啊,你们辛苦了。”
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着。
朱雷耐心地向大家解释说:“无论是进口产品还是国产产品,都会按照流程操作。这次是抽查,如果抽到你的店,就会检测你的店。”
一家冷冻食品商行被抽中了例行抽栓。老板姓范,有些激动:b.“挺感谢的,抽检结果出来,大家都好放心。我在这里开商行20年了,今年的生意最难做了,真心希望生意能早点回归正常。”
整个抽检持续了快两个小时,当天要采集的70份祥本全部采集完毕。
工作人员脱去身上的防护装备之前,要用75%酒精进行全身消毒。6个人脱去身上的防护装备,衣服还是被汗水浸透了,不少人脸上留下了护目镜的印子。
“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事情,汗水和脸上留下的印子算不了什么,环境和食品的安全才是重中之重。“杨方英笑着说。
一位路过的顾客在旁边站着,看了许久,感慨说:“他们为了让我们在餐桌上吃得放心,真是不容易啊!”
(选自浙江在线2020年9月30日讯有删改)
【注释】①咽拭子采集的目的是从咽部和扁桃体取分泌物作细菌培养或病毒分离。
4.对这篇通讯的介绍,以下分析哪一项最恰当?(  )
A.杭州市对农贸市场的病毒常规检测工作自疫情以来一直进行着,采集样本8300余份。
B.此通讯是对农副产品物流中心的重点场所环境、食品以及从业人员进行新冠病毒检测进行了报道。
C.防护物资对进行工作的医护人员很重要,这些东西可让样本采集时间缩短到一分钟。
D.检测的食品主要集中在冷冻食品商行的进口食品上,按流程操作,每个商铺都需要。
5.在通讯报道中选用引语非常重要。请在a、b两句引语中选一处,进行点评。
小贴士:引用别人的话,叫作“引语”。引语的恰当使用可以让新闻可感、可听。带有强烈感彩的话、带有个人特点的话、揭示新闻核心的话和在不同寻常的情景下说的话,都值得在采访时详细记录。
6.通讯的标题常采用主副标题的形式,你可以参考下面的例子,为本文取一个主标题,并简要说明理由。
7.请你联系当前的社会生活,以这篇文章为例,探讨通讯的特点。
【答案】4.B
5.参考示例:
a.借杨方英的话介绍了戴防护装备的要点,给读者普及了知识,也体现了医护人员对病毒检测工作的重视以及医护人员的辛苦,使通讯内容更丰富。
b.引用被抽中商行的老板的话,可以看出商户对检测工作重视和配合,反映出大家对生意回归正常的渴望,同时看出商人的良好素质,让内容更充实。
6.【示例】标题:《身上的汗水,脸上的印子,他们的辛苦,只为安全》理由:抓住医护工作检测后的特征和检测的目的展开,更能体现他们的辛苦和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这个标题也非常形象生动,能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7.新冠病毒在世界范围内形势依然严峻,杭州自6月份以来确实对杭州各大农贸市场进行病毒检测,作者9月30日亲历过程,当天发表,体现新闻通讯的时效性。从各个引语的加入以及采集样本的数量来体现真实性:如引入疾控中心防治所朱雷的话,让读者了解采集的对象,采集和运送的方法以及采集注意事项等,真实可信;通过医护人员的辛苦和许多商户的积极配合来引导更多的人配合政府的病毒检测工作,具有良好的导向性。
【知识点】文章标题及其作用;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分析文章语言特点
【解析】【点评】⑴本题考查对材料信息的筛选比对能力。解答这种类型的题目应注意:1、细心审题,明确题目的要求(看清是“有错误的一项”还是“正确的一项”)。2、提高辨析异同的能力,选项表述的内容往往是经过加工整合的,多数情况下不是原文的机械罗列。做题时应用心比对,做出判断。
⑵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文章时要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即初读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词,读懂每句话,给文章分段和归纳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体上来,进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⑶本题考查新闻标题的拟写。新闻标题拟写的要求:1、标题所提示的事实,要与新闻内容一致。2、标题中的论断在新闻中要有充分依据。
⑷本题考查通讯的特点。通讯的特点主要有真实性、时效性、导向性等。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来分析特点。
4.A.有误, “病毒常规检测工作自疫情以来一直进行着”表述有误。从“自今年6月13日杭州市首次开展检测工作以来,截至8月31日,杭州共开展了7轮常规检测工作。截至9月27日,杭州市共采集标本8300余份”得知,杭州市对农贸市场的病毒常规检测工作是从今年6月13日开始的。
B.正确。
C.有误,“防护物资 可让样本采集时间缩短到一分钟”表述有误。从“穿上医用防护服,戴上N95口罩、一次性医用手套、鞋套、防护面屏和一次性手术帽,杨方英花了大约5分
钟”“穿戴整齐后, 杨方英就开始对从业人员进行咽拭子样本的采集....每位人员咽拭子样本采集时间前后一分钟不到”得知,时间缩短主要是因为采集人员做好了采集前的防护装备。
D.有误,“按流程操作,每个商铺都需要”表述有误。从“无论是进口产品还是国产产品,都会按照流程操作。这次是抽查,如果抽到你 的店,就会检测你的店”可知,只是“抽查”。
故答案为:B.
5.A.根据“杨方英一面穿戴着防护设备,一面对记者说着”可知,这里引用的是余杭区疾控中心专业防疫人员杨方英的话,具有权威性和专业性。‘ 戴防护装备有两个要点,一是戴手套和鞋套时要与外防护服完全贴合,二是护目镜和防护面屏要把整个眼部周围包裹”介绍了戴防护装备的要点,给读者普及了知识;从“当然,这也是造成呼吸难受的原因。等抽检结束,我的身上一定都是汗水,脸上也会有印子”可以看出医护人员对病毒检测工作的重视以及医护人员的辛苦,使通讯内容更丰富。
B.根据“一家冷冻食品商行被抽中了例行抽检。老板姓范,有些激动”可知,这里引用的是被抽中商行的老板的话,具有代表性和真实性。“挺感谢的, 抽检结果出来,大家都好放心”可以看出商人的良好素质,商户对检测工作重视和配合;从“我在这里开商行20年了, 今年的生意最难做了,真心希望生意能早点回归正常”可以看出大家对生意回归正常的渴望。
故答案为:
a.借杨方英的话介绍了戴防护装备的要点,给读者普及了知识,也体现了医护人员对病毒检测工作的重视以及医护人员的辛苦,使通讯内容更丰富。
b.引用被抽中商行的老板的话,可以看出商户对检测工作重视和配合,反映出大家对生意回归正常的渴望,同时看出商人的良好素质,让内容更充实。
6.标题是文章的眼睛,要能够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根据新闻内容可知,本文重点报道,了六位防疫人员对杭州农副产品物流中心的病毒抽样检测。从“食物和环境采集的是涂抹物....采集完样品连同记录单冷藏存放于生物样本转运箱中送至疾控中心实验室检测”可以看出防疫人员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从“整个抽检持续了快两个小时,当天要采集的70份样本全部采集完毕”“6个人 脱去身上的防护装备,衣服还是被汗水浸透了,不少人脸上留下了护目镜的印子”可以看出防疫人员工作的艰辛。从“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事情,汗水和脸.上留下的印子算不了什么,环境和食品的安全才是重中之重”可以看出,防疫人员工作的目的是为了环境和食品的安全。故标题可以是“身上的汗水,脸上的印子,他们的辛苦,只为安全”。只要是围绕防疫人员工作的艰辛 和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拟题即可。
故答案为: 标题:《身上的汗水,脸上的印子,他们的辛苦,只为安全》理由:抓住医护工作检测后的特征和检测的目的展开,更能体现他们的辛苦和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这个标题也非常形象生动,能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7.从“选自浙江在线2020年9月30日讯”“上午9点半,记者和6名医护人员到达杭州农副产品物流中心冷冻食品交易市场”可以看出时效性,作者9月30日亲历过程,当天发表,从“昨天上午,钱报记者与杭州市疾控中心三名医护人员和余杭区疾控中心三名医护人员一起,亲历杭州农副产品物流中心的病毒检测”“余杭区疾控中心杨方英”“一 家冷冻食品商行被抽中了例行抽检。老板姓范”可以看出真实性,真实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从“整个抽检持续了快两个小时,当天要采集的70份样本全部采集完毕。工作人员脱去身,上的防护装备之前,要用75%酒精进行全身消毒。6个人脱去身上的防护装备,衣服还是被汗水浸透了,不少人脸上留下了护目镜的印子”“挺感谢的,抽检结果出来,大家都好放心可以看出具有良好的导向性:既有防疫人员的辛苦,也有许多商户的积极配合,可以引导更多的人配合政府的病毒检测工作。
故答案为: 新冠病毒在世界范围内形势依然严峻,杭州自6月份以来确实对杭州各大农贸市场进行病毒检测,作者9月30日亲历过程,当天发表,体现新闻通讯的时效性。从各个引语的加入以及采集样本的数量来体现真实性:如引入疾控中心防治所朱雷的话,让读者了解采集的对象,采集和运送的方法以及采集注意事项等,真实可信;通过医护人员的辛苦和许多商户的积极配合来引导更多的人配合政府的病毒检测工作,具有良好的导向性。
(2022八下·定远开学考)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湘西矮寨大桥
已于2012年3月31日建成通车的湘西矮寨特大悬索桥位于湖南吉首矮寨镇,是长沙至重庆公路通道吉首至茶峒高速公路的控制性工程,距吉首市约20公里,在矮寨镇上空355米处跨越德夯大峡谷,德夯河流经谷底,十分雄伟壮观。悬索桥主跨1176米,是目前世界上跨峡谷跨径最大的钢桁粱悬索桥。主桥采用钢桁加劲梁,梁高为7.5米,梁宽27米,节段梁长14.5米,全桥共69节,主梁全长1000.5米。由于桥位地形险要,交通极为不便,大桥钢桁梁架设成为世界级的难题。
矮寨大峡谷是吉茶高速公路的必经之地,悬索桥方案成为最佳选择,矮寨特大悬索桥成为吉茶高速公路控制性工程。但是,特殊的地形地貌让这座世界级的峡谷大桥面临五大“世界级”施工难题。
首先,地形险要:桥面到峡谷底高差达355米,两岸索塔位置距悬崖边缘仅70至100米。其次,地质复杂:索塔处存在岩堆、岩溶、裂隙和危岩体等不良地质现象。仅在吉首崖索塔基坑附近就发现大小溶洞18个,其中最大的溶洞体积近万立方米。第三,气象多变:峡谷多雾,瞬间最大风速为31.9米每秒,严重影响施工测量和主缆架设。第四,吊装困难:主缆及钢桁梁在300至400米高空架设,单件吊装最大重量达120吨。最后,运输困难:土建工程运量大,仅钢材、水泥、砂石等材料运输总量就达18万吨。
曾被国家交通部授予“中国桥梁十大英雄团队”的湖南省路桥集团公司面对重重困难,精心施工,完成了目前世界上峡谷间跨度最大的钢桁梁悬索桥建设,被誉为桥梁建筑艺术和自然景观完美结合的典范。在施工中,首次采用轨索移梁工艺进行主桁粱架设。轨索移梁法即利用大桥永久吊索,在其下端安装水平轨索。再将水平轨索张紧作为加劲梁的运梁轨道,实现由跨中往两端节段拼装大桥的钢桁加劲梁。相对于桥面吊机拼装方案,轨索移梁方案可大大减少钢桁梁的高空拼装作业,既可节省工期和节约投资,又有利于保证施工安全及施工质量。首次采用塔梁完全分离结构。一般悬索桥设计中塔与梁相接,但矮寨大桥索塔位置距悬崖边缘仅70—100米,下面即是数百米高的谷底,地形比较特殊。使用塔梁完全分离结构可以最大限度减少对山体的开挖,缩短钢桁梁长度,节省投资。首次在悬索桥上使用大型岩锚吊索。由于使用了塔梁分离式悬索桥结构,钢桁梁长度小于主塔中心距,主缆存在无吊索区,吊索卸载应力为零的情况就会出现,并且对大桥的钢桁梁受力也有不利影响。因而,大桥采用岩锚吊索结构。在吉首岸设置一对岩锚吊索,茶峒岸设置两对岩锚吊索。岩锚吊索作为调节器,让主梁受力平衡。首次采用碳纤维预应力索对岩锚底座进行锚固。将岩锚吊索所受的拉力传至地面岩体上,常规岩锚索预应力筋材采用钢绞线,矮寨大桥根据研究试验后采用了高性能的碳纤维作为预应力筋材,与传统钢绞线相比,碳纤维材料具有重量轻、强度高、耐腐蚀的特点,为桥梁的安全提供了充分的保障。
作为吉茶高速公路关键控制性工程,该桥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也非常重大:吉茶高速公路是国家规划的八条西部公路大通道之一——长沙至重庆高速公路中的一段,是湘西北的重要出口,作为该线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矮寨大桥的作用真可谓是使“天堑变通途”。矮寨大桥的建设,将极大地改善目前湘渝两省市的交通现状,对两省市乃至中西部的对接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8.这篇文章的说明对象是什么?在说明桥梁建设的施工难题时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9.根据文章结构,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相关内容。
地理位置——   ——重大创新——   
10.中国著名桥梁专家、北京工业大学高征铨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矮寨特大悬索桥创造了许多“世界第一”。请根据文章内容概括矮寨特大悬索桥都创造了哪些“世界第一”。
11.文章第一段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12.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悬索桥主跨1176米,是目前世界上跨峡谷跨径最大的钢桁梁悬索桥。
【答案】8.矮寨大桥的建设。逻辑顺序。
9.施工难度;施工意义
10.创造了五个世界第一:世界上跨峡谷跨径最大的;首次采用轨索移梁工艺进行主桁粱架设;首次采用塔梁完全分离结构;首次在悬索桥上使用大型岩锚吊索;首次采用碳纤维预应力索对岩锚底座进行锚固。
11.列数字,准确地说明了目前世界上跨峡谷跨径最大的钢桁粱悬索桥,施工难度大,引出下文,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12.不能去掉。从时间上加以限制,准确地说明了悬索桥现在是世界上跨峡谷跨径最大的钢桁梁悬索桥,将来不一定是,去了有些绝对。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知识点】把握说明对象;分析说明对象特征;说明文语言分析;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分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解析】【点评】⑴本题考查把握说明的对象及其特征。把握说明对象应注意的文章的几个位置:看题目、观首段、找结尾段和抓关键句,极少数情况下需要我们研读全文,逐段分析,最后确定说明对象。
⑵本题考查概括材料内容。解决此类题目首先要浏览材料,明确材料各个段落(语句)的内容,同时要把意思相近的段落(语句)合并在一起。抓住所概括材料段落(语句)中的关键语句,简洁准确概括。
⑶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文章时要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即初读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词,读懂每句话,给文章分段和归纳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体上来,进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⑷本题考查说明的方法及其作用。解答此类题目需要从寻找关键词入手,看是平实说明还是生动说明来判断说明的方法。同时切记任何说明方法都是为说明对象服务的,因此说明方法的作用必须和说明对象及其特征联系起来。
⑸本题考查语言特点。说明文语言主要有两个特点,准确和生动,准确性从列数字和具体词语分析,生动性从修辞、用词、句式等方面分析。
8.本题考查学生对说明对象和说明顺序的把握,结合文段分析,文章是围绕“矮寨大桥的建设”过程来说明的。常见的说明顺序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本文没有明显的时间标志词和空间方位标志词,故是逻辑顺序。
故答案为: 矮寨大桥的建设。逻辑顺序。
9.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要点的提取。通读全文,梳理脉络,分清层次,提取要点,找到关键句,必要时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即可。此题找到答案区域是答题的关键。
故答案为: 施工难度 ; 施工意义
10.本题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注意把握关键句子。概括时,注意全面。从“特殊的地形地貌让这座世界级的峡谷大桥面临五大‘世界级’ 施工难题”分析,结合提示性词语“首先,地形险要” “其次,地质复杂”第三,气象多变”“ 第四,吊装困难”“ 最后,运输困难”总结,然后根据5个难题,总结出5个相应的对策。注意语言简洁。
故答案为: 创造了五个世界第一:世界上跨峡谷跨径最大的;首次采用轨索移梁工艺进行主桁粱架设;首次采用塔梁完全分离结构;首次在悬索桥上使用大型岩锚吊索;首次采用碳纤维预应力索对岩锚底座进行锚固。
11.本题考查学生对说明方法的类型及其表达效果的掌握。‘“悬索桥主跨1176米, 是 目前世界上跨峡谷跨径最大的钢桁粱悬索桥。主桥采用钢桁加劲梁,梁高为7.5米,梁宽27米,节段梁长14.5米,全桥共69节,主梁全长1000.5米”属于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作用是准确地写出了目前世界上跨峡谷跨径最大的钢桁粱悬索桥,使读者对所说明的事物产生兴趣。
故答案为: 列数字,准确地说明了目前世界上跨峡谷跨径最大的钢桁粱悬索桥,施工难度大,引出下文,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12.此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目前” 是限定副词,从时间上加以限制。将来不一定是,如果去掉,就变得绝对,而不符事实。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是此文体语言最大的特征。
故答案为: 不能去掉。从时间上加以限制,准确地说明了悬索桥现在是世界上跨峡谷跨径最大的钢桁梁悬索桥,将来不一定是,去了有些绝对。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022八下·定远开学考)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甲)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节选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13.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树林阴翳    
②游人去    
③乐其乐也    
④念无与为乐者    
⑤盖竹柏影也    
14.翻译下列句子。
①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②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5.(甲)段写太守日暮醉归这一段有描写、叙事、更融入了   和   两种表达方式,表现出全文主旨。
16.(甲)(乙)两文都是作者在被贬期间所写,请比较其在思想感情上异同。
【答案】13.翳:遮盖;去:离开;乐:以…为快乐;念:考虑、想到;盖:大概是
14.①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快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是太守啊。
②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15.抒情;议论
16.示例:相同:面对贬谪不沉沦,在大自然中寻找精神寄托,表现出旷达情怀。不同:苏轼情感复杂,既有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又有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欧阳修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以宽和仁爱之心“与民同乐”。
【知识点】分析概括作者个人的观点态度;议论;抒情;文言文翻译;常用文言实词;体会作者情感态度
【解析】【点评】⑴本题考查文言实词意义。翻译文言实词的意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的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同时还应结合具体的语境做出准确的判断。考题涉及的词语都来源于教材中所选的课文,这要求学生应加强对教材所选入的文言文诵读与掌握,解答根据所学过的课文,根据上下文做出判断。
⑵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文言文中重要句子翻译的关键是一定要回到原文的语境中,根据上下文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同时对语句中的重要实词、虚词做到准确的翻译。并按照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符合现代汉语的用词造句的标准。
⑶本题考查表达方式。常见的五种表达方式:记叙、说明、描写、议论、抒情。解答时结合具体的内容做出分析即可。
⑷本题考查比较阅读能力,文言文要点的分析概括,要想捕捉文章信息,就得首先理解全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读懂内容,这是归纳概括的前提和基础。在准确理解词意、句意、段意的基础上,梳理各句之间的内在联系,依据题干要求提取重要信息。
13.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翻译。
①句意为:树林茂密阴蔽。翳:遮盖。
②句意为:游人离开后。去:离开。
③句意为:以宾客的快乐为快乐。乐: .....为乐。
④句意为:想到没有和我一起游乐的人。念:想到,考虑。
⑤句意为: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盖:原来是,大概是。
故答案为: 翳:遮盖 ; 去:离开 ; 乐:以…为快乐 ; 念:考虑、想到 ; 盖:大概是
14.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句中重要的词语为: 乐:快乐;述,记述;以,用。 但,只是;如,像;耳,罢了。
故答案为: ①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快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是太守啊。
②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15.本题考查的是学生掌握表达方式的分析能力,从“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可以得知应该是抒情、议论。
故答案为: 抒情 ; 议论
16.本题考查比较阅读。从甲文“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从乙文“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中可知,两段文字都表现了他们那种旷达的胸襟;不同:欧阳修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以宽和仁爱之心“与民同乐”;苏轼情感复杂,既有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又有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
故答案为: 相同:面对贬谪不沉沦,在大自然中寻找精神寄托,表现出旷达情怀。不同:苏轼情感复杂,既有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又有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欧阳修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以宽和仁爱之心“与民同乐”。
三、作文(55分)
17.(2022八下·定远开学考)一片盛开的紫藤萝,让宗璞看到生的力量;一棵寻常的小桃树,让贾平凹生发不寻常的情感。
请根据你对“物微情浓”的理解,以《那棵(个)(条) 》为题,用托物言志的写法,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文体不限;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相关信息。(提示:先将题目补充完整,括号里的量词要随横线上所填的“物”改变,如“那座小山”“那朵小红花”。)
【答案】【参考例文】
那朵荷花
爸爸在家里养了许多小盆栽,有碧玉,有小榕树,还有一棵不大的发财树。绿油油的,很漂亮,但总觉得少些什么……直到有一天发现了荷花,才终于寻到了最爱。
那是一个初夏的傍晚,我们一家人在植物园散步。这是一个很大的园子,有许多知名的和不知名的植物,如果有风拂过,叶子沙沙作响,非常凉快呢。看我十分快活的样子,爸爸故作神秘地说,“水边不仅凉快,还有惊喜呢!”
“什么惊喜?”
“到那儿不就知道了。”他呵呵一笑,竟然不说。
于是,我迫不及待地奔向了水边,将爸爸妈妈甩地远远的。很快,我就到了水边,真个有惊喜呢!只看见,汉白玉的栏杆护佑着一池清水,清水倒映着蓝天白云,偶尔还有小鸟儿飞过,真成了一幅活的画儿。可如果只有这些,那画儿就未免有些单调了。幸好,在九曲桥两侧,还生长着成片的荷花,碧叶丛中还有几只白鸭出没,捉到了小鱼就嘎嘎直叫。
这一池碧叶,真是魔力无穷。等我走近九曲桥,先是随风送来缕缕清香,后又魔术师般的变出几朵荷花。这荷花,有的含苞,羞怯地藏在叶子底下;有的已经盛开,仙子般的独立于荷塘之中,如果恰巧有风拂过,她还会为你翩翩起舞,让人浮想联翩。看着这些可爱的荷花,不禁痴想:捧一朵回家,养在卧室,与我朝夕相伴,多好!
“傻丫头,想什么呢?”爸爸用手指敲了一下我的脑袋,笑眯眯地问。
“我想摘一朵荷花带回家,行吗?”
爸爸没有回答,只是让我继续看荷花。过了一会儿,他给我讲有关荷花的故事。还告诉我,古人非常喜欢荷花,因为它生长在污泥之中,可一点儿污浊都不被沾染,这就叫做“出淤泥而不染”。为此,人们评价荷花为花中君子。为此,还有人写了一篇非常有名的文章,叫做《爱莲说》。讲到这里,爸爸还声情并茂地朗诵了一段,“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听着这朗朗上口的诗句,虽然一点儿也听不懂,但丝毫不影响我对爸爸心意的了解。那就是,他爱荷花,并试图影响到我。明白了这一点,也就知道父亲不会为我而摘花了。然而并不惋惜,因为父亲告诉我,这可爱的花,生活在自己的天地里,才是最美的。
望着似懂非懂的我,父亲满是期许。也许,他是期望我也如这荷花,快乐的生活在一片自由的天地里。于是,父亲用手机,给我和这满塘的荷花合了一个影。
照片里,有一个天真可爱的小姑娘,斜倚在栏杆上。她的背后,一抹斜阳,一汪清水,一池青莲……这张照片,放大后就挂在我的卧室,直到现在。我敢肯定,那日对荷花的情思,会伴我到永远永远……
【知识点】半命题作文
【解析】【分析】 这道半命题作文,写作的自由度相当大。只要能围绕某种事物来描写,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即可。自然界的景或物,包罗万象。可以是花草树木等植物,也可以是鸟兽虫鱼等动物,还可以是无生命的日月星辰、山川河湖等等。所写的景或物,可以是具体的某一种事物, 也可以是包含几种事物的组合。文体不限,但要求托物言志的手法,因此最适合写抒情散文或记叙文。“托物言志” 就是寓意于物,通过描摹客观事物的某一个方面特征来表达作者的理想和情怀或揭示作品的主旨的写法。托物言志的写法有两个步骤。一是形象描绘,展现所选之“物” 的特征。在托物言志的文章中,“物” 是作者寄情托意的载体。二是选好角度,使“志”与“物”和谐统一。作者不能让“志”游离于“物”之外,给读者牵强附会之感,而要找准“物”和“志”的内在关联之处,使“物”与“志”的精神内核和谐统一。
【点评】写好一篇考场作文需要做好四个方面:审题、立意、选材、布局。审题应从辨析作文侧重点、明确写作的方向、明确限制,规范作文的要求入手做到准确审题;立意要求深刻、有格调、有时代感。选材应做到紧扣主题、真实典型、生动新颖、避免雷同。在布局上要从做好开头、结尾入手,根据自己的特长来选择适合自己风格且容易掌握的技巧。当然,规范、工整的正楷或行楷书写也是获得作文成功的一个关键的因素。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