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古诗三首》第一课时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8课《古诗三首》第一课时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6.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1-03 16:11: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18 古诗三首
(第一课时)
六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
复习导入 激发兴趣
学习任务一
听读古诗
浪淘沙(其一)
[唐] 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听读古诗
江南春
[唐] 杜 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听读古诗
书湖阴先生壁
[宋] 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初读古诗 检测预习
学习任务二
自由朗读三首古诗,要求:
①借助拼音把诗歌读准确,读流利。
②借助课本注释或者工具书了解不理解的字词的意思。
③想想这三首古诗分别讲了什么内容。
自读古诗
自读古诗
浪淘沙(其一)
[唐] 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江南春
[唐] 杜 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书湖阴先生壁
[宋] 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cháo
tái

rào

尧字歌
用水浇,用火烧;手儿挠,尾巴翘;
日出东方天刚晓,左边绞丝弯弯绕。
骁勇善战骑上马,丰衣足食才富饶。
儿歌辨字

读出节奏
浪淘沙(其一)
[唐] 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江南春
[唐] 杜 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书湖阴先生壁
[宋] 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初读《浪淘沙》 了解诗意
学习任务三
观看视频
看着黄河波涛汹涌、奔流不息的画面,你们感受到了什么?
理解诗题
浪淘沙(其一)
[唐] 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唐代教坊曲,由刘禹锡、白居易创造。其形式为七言绝句,后又用作词牌名。“浪淘”的意思是“波浪淘洗”。
了解作者
刘禹锡 (772—842)字梦得,河南洛阳人,唐朝著名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刘禹锡性格刚毅,饶有豪猛之气,其诗风也颇具独特性,大都简捷明快,风情俊爽,极富艺术张力和雄直气势。代表作品有《陋室铭》《竹枝词》《乌衣巷》《西塞山怀古》等。
了解作者
刘禹锡的仕途之路非常坎坷。永贞元年,刘禹锡被贬连州刺史,行至江陵,再贬朗州司马。后又因《游玄都观》触怒当朝权贵,被贬连州刺史,后历任和州刺史。但他没有沉沦,而是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世事的变迁。这首诗正是表达了他的这种情感。
理解诗意
浪淘沙(其一)
[唐] 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以四人学习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浪淘沙》。读懂诗歌,理解诗意,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交流质疑。
理解诗意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转弯多
黄河长
黄沙多
不是实指,而是夸张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理解诗意
波涛汹涌
惊涛骇浪
水流冲刷,淘洗
颠动摇荡
①自己;
②自然,当然;
③从;由。

好像来自遥远的天边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理解诗意
牵牛和织女是银河系的两个星座名。自古相传织女为天上的仙女,下凡到人间与牛郎结为夫妇。后西王母召回织女,牛郎追上天,西王母罚他们隔河相望,只准每年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相见一次。
理解诗意
浪淘沙(其一)
[唐] 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波浪滚滚好像来自天边。现在可以沿着黄河直上银河去,一起去寻访牛郎织女的家。
想象画面 感受气势
学习任务七
想象画面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点拨:语速要放慢,语调沉稳有力,读出九曲黄河的绵延曲折之感和挟沙带浪的雄伟气势。
气势磅礴
想象画面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诗人为什么产生这样的联想呢?
《汉书》中称“汉使穷河源”,就说张赛曾经到达过黄河的源头。此后,晋代张华《博物志》中记载了一个传说,称有人乘着小木筏往来于海上和天河之间,还曾经与牛郎织女会面。后来这两种记载发生了混合,说是黄河与天河相通,张骞追溯黄河源头时曾经抵达银河,甚至见到了牛郎织女。传说,织女在张赛回家时,还送给他一块支撑织布机的石头呢!
诗人先是表示自己要逆流而上,到黄河的源头去,“和传说中的古人一起去”。诗人由黄河联想到传说中的银河,进而生发出“同到牵牛织女家“的浪漫感慨。
点拨:读第三句,节奏可稍微加快,语调转向激昂,读出诗人欲直上九天的气概:读第四句,转向平缓悠长,读出懂憬之感。
同学们,古诗中隐藏着很多中华文化的印记,有神奇的故事传说,有悠久的历史事件,还有名人的名言名句。多了解一些与诗歌相关的古代文化常识,有助于我们理解古诗的意思。
课堂小结
根据自己的情况,可以选择一项或两项完成。
工整规范地抄写《浪淘沙》。
完成分层作业第一课时。
自主作业
学好语文,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