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 数据的离散程度

文档属性

名称 21.2 数据的离散程度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73.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3-11-23 09:35:21

文档简介

课件17张PPT。21.2 方 差两个同学本学期7次测验的数学成绩分别如下:(单位:分)要数学竞赛了,老师要从甲、乙两名同学中挑选一个参加。若你是老师,你认为挑选哪一位比较适宜?⑴分别计算两名同学的平均成绩;
(2)分别计算两名同学的成绩众数,中位数
(3)分别计算两名同学的成绩极差(4)通过计算,你认为挑选哪一位比较适宜?为什么?⑶ 通过统计图,你认为挑选哪一位比较适宜?为什么?(1)在同一个折线统计图中画出这两名同学的成绩;谁的稳定性好?应以什么数据来衡量呢?两个同学本学期7次测验的数学成绩分别如下:(单位:分)点击进入excle绘制折线统计图甲同学成绩与平均成绩的偏差的和:乙同学成绩与平均成绩的偏差的和:怎么办?用各数据与平均值偏差的和来衡量数据的稳定性!用偏差的平方和来衡量数据的稳定性!甲同学成绩与平均成绩的偏差的平方和:乙同学成绩与平均成绩的偏差的平方和:找到啦!有区别了!52100由此我们可以得到什么结论?若甲有六次测验成绩,而乙只有五次测验成绩,分别如下:
(单位:分)甲同学成绩与平均成绩的偏差的平方和:100乙同学成绩与平均成绩的偏差的平方和:100两者又没有区别了,又该怎么办?甲、乙的平均分:想一想上述各偏差的平方和的大小还与什么有关?——与考试次数有关!所以要进一步用各偏差平方的平均数来衡量数据的稳定性方差越大,说明数据的离散程度越大,越不稳定.方差意义:方差用来衡量一批数据的离散程度.(即波动大小:指这批数据偏离平均数的大小).方差:各数据与它们的平均数的差的平方的平均数.由定义我们可得出计算方差的步骤可概括为:定义①先平均②后求差 ③平方后④再平均学习体会1、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你还有哪些疑惑?2、预习时的疑难解决了吗?练习1、计算下列各组数据的方差:
(1)6 6 6 6 6 6 6;
(2)5 5 6 6 6 7 7;
(3)3 3 4 6 8 9 9;
(4)3 3 3 6 9 9 9;跟踪练习点击进入excle
计算方差跟踪练习练习2、 在方差的计算公式
则符号 依次表示为( )
(A)方差,平均数,数据个数
(B)数据个数,方差,平均数
(C)平均数,数据个数,方差
(D)方差,数据个数,平均数 D跟踪练习练习3、
甲、乙两人各射击5次,命中环数如下:
甲:7,8,6,8,6 乙:9,5,6,7,8
其中射击技术稳定的是谁?练习4、同班的两名学生在一年里各次的数学考试成绩的平均分相等,但他们的方差不相等,正确评价他们的数学学习情况是( )
(A)学习水平一样
(B)方差大的学生说明潜力大
(C)方差较小的学生成绩稳定
(D)方差较小的学生成绩不稳定 C练习5为了考察甲、乙两种小麦的长势,分别从中抽取10株麦苗,测得苗高如下(单位:cm)
甲 12 13 14 15 10 17 12 11 15 11
乙 11 16 17 14 13 15 10 10 10 14
(1)分别计算两种小麦的平均苗高
(2)哪种小麦的长势比较整齐?解:方差越大,说明数据的离散程度越大,越不稳定.在学校,小明本学期五次测验的数学成绩和英语成绩分别如下(单位:分)通过对小明的两科成绩进行分析,你有何看法?对小明的学习你有什么建议?数学、英语平均数:都是85建议:英语较稳定但要提高; 数学不够稳定有待努力进步!从数据的集中趋势分析:从数据的离散程度分析:数学、英语众数分别是:95和85数学、英语中位数分别是:90和85数学、英语极差分别是:25和10数学、英语众数分别是:110和10结论1:数学成绩总体水平高于英语结论2:数学成绩波动比较大,英语波动比较小作 业教科书 130页,练习 1、2、题。 基础训练谢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yu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