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四学制)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课课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五四学制)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课课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1-01 14:33:11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草原》
一、基础知识
1.读拼音,写汉字。
(1)xuàn rǎn(渲染) (2)xiū sè(羞涩) (3)jū shù(拘束)
(4)shuāi jiāo(摔跤) (5)yū huí(迂回) (6)sǎ tuō(洒脱)
2.语词理解。
(1)“一碧千里”的“一”应取(C)解释。
A.相同 B.数量词 C.满,全 D.专一
(2)与“群马疾驰”的“疾”的理解相同的一项是(D)
A.疾恶如仇 B.积劳成疾 C.痛心疾首 D.奋笔疾书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D)
A.这次,我看到了草原。在天底下,草原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B.天气闷热,人仿佛待在一个硕大无朋的蒸笼中,怎么也睡不着。
C.蒙古族的客人穿着各色的衣裳,疾驰而来,襟飘带舞,好不痛快。
D.王美丽穿着时髦的服装,对着镜子顾影自怜,好不惬意。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D)
A.我买了钢笔、尺子、橡皮和文具就急忙赶回家去。
B.虽然你学习再好,也没有骄傲的理由。
C.今晚天空月圆如镜,繁星满天,多美的夜景啊!
D.李晓穿着一件蓝色的风衣,戴着一顶黄色的帽子。
5.文学常识填空。
《草原》的作者是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现代小说家、作家,有“人民艺术家”称号。著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小坡的生日》《猫城记》,话剧《茶馆》《龙须沟》等。老舍的文学语言通俗简易,朴实无华,幽默诙谐,具有较强的北京韵味。
二、阅读理解
(一)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______(新鲜 清鲜),天空是那么______(明朗 晴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______(满心 全心 )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6.从括号内选择一个最合适的词语,工整地抄写在文中的横线上。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新鲜 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明朗 晴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满心 全心 )的愉快。
7.对文中画线句“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理解有误的一项是(D)
A.整段除前面两句话外,后面的文字都是围绕这句话进行具体的描写。
B.这句话既高度概括本段写景的中心内容,又传递出作者的情感态度。
C.这句话写整个草原满是碧绿的青草,概括出草原辽阔、碧绿的特点。
D.作者站在草原极目远望,眼前一派青绿色,无边无际,又迷迷蒙蒙。
8.对本段景物的描写手法分析有误的一项是(C)
A.本段文字采用虚实结合,既有对草原景色的描绘,又有作者感受的抒发。
B.本段写草原景色,动静结合,大多采取远望和整体感知的笔法来描述的。
C.本段从天空写到地面,从小丘写到羊群,再到骏马和大牛,是从局部到整体。
D.本段采用拟人手法写骏马和大牛,构成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增强了草原风光的感染力。
9.找出本段中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语句,用横线标示出来。
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10.下列关于草的诗句,与本文所写情景不一致的一项是(D)
A.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B.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
C.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D.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二)
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初入蕈原,听不见一点儿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些忽飞忽落的小鸟。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轻响。快了,快到了。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
11.根据要求积累词语。
(1)从文中找出一对反义词。 (静寂)——(热闹)
(2)文中表示“衣襟和绸带迎风飘舞”的词语是襟飘带舞。
12.在文中的方框处填入适当的标点符号。
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
13.“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一句中,破折号的作用是解释说明;本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其作用是:把河比作迂回的玻璃带子,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河的清澈明亮、弯弯曲曲的特点,突出了草原的美丽,表达了作者对草原美景的赞美之情,以及即将见到主人的欣喜、激动的心情。
14.文中的画线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蒙古族人民热情好客的性格特点。
三、感悟表达
15.“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结合课文内容,写一写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了“蒙汉情深”。
提示:①草原上,主人们策马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道来做客的我们,并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②到了蒙古包外,又有很多从几十里外乘马或者坐车来看望我们的同胞,虽语言不通,但大家手紧紧握在一起,感情热情真挚。③蒙古包内大家亲热地举杯欢聚,尽情放歌,其乐融融。④饭后,主客纷纷表演节目,热闹欢乐,不忍辞别。
《丁香结》
一、基础知识
1.读拼音,写汉字。
(1)huā lěi(花蕾) (2)yōu yǎ(幽雅) (3)fú àn(伏案)
(4)chóu yuàn(愁怨) (5)dān bó(单薄) (6)mó hu(模糊)
2.下列词语书写不正确的一项是(D)
A.缀满 辍学 啜泣不已 B.笨拙 茁壮 相形见绌
C.规矩 窥探 一窍不通 D.照耀 恍惚 晃然大悟
3.解释词语,或根据词义写词语。
(1)朦胧:不清楚,模糊。
(2)笨拙:反应迟钝,手脚不灵活的、动作难看的。
(3)参差:长短、高低、大小等不一致。
4.写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1)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反问)
(2)每到春来,伏案时抬头便看见檐前积雪。(比喻(借喻))
(3)古人诗云:“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引用)
5.文学常识填空。
《丁香结》是宗璞写的一篇散文(文学体裁)。宗璞,原名冯钟璞,中国当代女作家。她是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的女儿。宗璞的小说代表作有《弦上的梦》《三生石》《野葫芦引(答案符合要求即可)》《东藏记》等。此外,还有《紫藤萝瀑布》等散文。
二、阅读理解
今年的丁香似乎开得格外茂盛,城里城外,都是一样。城里街旁,尘土纷嚣之间,忽然呈现出两片雪白,顿使人眼前一亮,再仔细看,才知是两行丁香花。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
②城外校园里丁香更多。最好的是图书馆北面的丁香三角地,种有十数棵的白丁香和紫丁香。月光下白的潇洒,紫的朦胧。还有淡淡的幽雅的甜香,非桂非兰,在夜色中也能让人分辨出,这是丁香。
③在我断断续续住了近三十年的斗室外,有三棵白丁香。每到春来,伏案时抬头便见檐前积雪。雪色映进窗来,香气直透毫端。
6.根据提示,完成下列表格。
描写角度 具体语句
丁香的形状 星星般的小花
丁香的颜色 月光下白的潇洒,紫的朦胧
丁香的气味 淡淡的幽雅的甜香
7.第①段画线句既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丁香小巧、繁密、灿烂的特点,又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丁香以人的情感、动态,写出了丁香不引人注意、活泼可爱、充满灵气的特点。
三、感悟表达
8.作者在结尾说:“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联系生活,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示例:人生如丁香,有芬芳、美好,也有很多棘手的问题。解决了,顺心了,就跨越了。人生因这些波澜而多彩多姿。这话也体现出作者超然物外、从容豁达的人生态度。
《古代诗歌三首》
一、基础知识
1.默写。
(1)孟浩然在《宿建德江》中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并点明全诗的感情基调的两句诗是: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2)《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表现词人为农家感到由衷喜悦,陶醉于丰收在望的欢乐中的句子是: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2.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
(1)移舟泊烟渚(水中间的小块陆地) (2)野旷天低树(空旷)
(3)黑云翻墨未遮山(比喻像打翻的墨水一样)(4)明月别枝惊鹊(横斜突兀的树枝)
(5)旧时茅店社林边(土地庙附近的树林)
3.文学常识。
(1)连线题。
孟浩然 子瞻 白雨跳珠乱入船
苏轼 幼安 明月别枝惊鹊
辛弃疾 孟襄阳 野旷天低树
(2)孟浩然是唐代诗人,他是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
二、诗词赏析
(一)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4.从体裁上看,本诗是五言绝句,本诗中“客”指的是孟浩然(人名)。
5.下列对本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D)
A.第一句点题,写诗人在异乡漂泊,夜宿建德江。
B.第二句中“日暮”也是“客愁新”的原因。
C.第三句中“低”和“旷”更显小船周围天地广袤而宁静。
D.第四句写诗人寂寞的愁心因明月的亲近而不再孤寂。
(二)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其一)/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6.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朝代)文学家。
7.下列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B)
A.前两句诗运用了对比手法,“黑云翻墨”与“白雨跳珠”形成强烈的色彩对比。
B.前两句诗比喻新奇,用“打翻的墨汁”比喻山,用“跳跃的珍珠”比喻雨点。
C.第三句中的“忽”字用得很巧,突出了天色变化之快,显示了风的巨大威力。
D.第四句诗仅以“水如天”三字就表现出西湖雨过天晴、风平浪静的开阔之境。
三、感悟表达
8.对于《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一词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两句,有人认为写的是热闹欢腾的场景,有人认为写的是恬静祥和的景象。你认同哪一种观点?请简述理由。
我认同第二种观点。作者捕捉明月、喜鹊、蝉等景物,看似热闹,实则运用了以声衬静的手法。正因夜深人静才格外感受到鹊惊、蝉鸣,这些声音衬托出乡村恬静祥和的氛围。
古文选粹
山宾卖牛
【原文】
山宾性笃①实,家中尝乏用,货②所乘牛。既售牛受钱,乃谓买主曰:“此牛经患漏蹄,治差③已久,恐后脱④发,无容不相语。”买主遽⑤追取钱。处士⑥阮孝绪闻之,叹曰:“此言足使还淳反朴,激薄停浇矣。”
【注释】①笃:忠诚,厚道。②货:出卖。③差:病愈。④脱:或许,也许。⑤遽:急忙。⑥处士:隐居的人。
【参考译文】
山宾性格忠厚老实,家里曾经缺少费用,出卖驾车的牛。已经卖掉拿到了牛钱,却对买主说:“这头牛曾经患过漏蹄病,治好已经很久了,恐怕以后还会复发,我不能不告诉你。”买主急忙要回了钱。处士阮孝绪听了这件事,感叹说:“这样的话足以使淳朴的社会风气重新回来,停止刻薄吝啬的行为了。”
【赏析】
山宾卖牛,买卖双方都已成交,山宾却把牛曾生过病的事以实相告,结果买主收回了牛钱。这种诚实无欺的品德令人敬佩。这对于今天那些以次充好、以劣充优,以假乱真的投机者们是很有教育意义的。
【牛刀小试】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山宾性笃实 忠诚、厚道
(2)家中尝乏用 缺少
(3)乃谓买主曰 就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此言足使还淳反朴。
这样的话足以使淳朴的社会风气重新回来。
3.学了本文对你有什么启发?请写一段文字。
建设和谐社会需要诚信,如果都具有山宾那样诚实无欺的品质,那么全社会就会多一份和谐。
跟我一起学国学(一)
夫童蒙①之学,始于衣服冠履,次及言语步趋,次及洒扫涓洁②,次及读书写文字,及有杂细事宜,皆所当知。今逐目条列,名曰《童蒙须知》。若其修身③治心④、事亲接物、与夫穷理尽性⑤之要,自有圣贤典训⑥,昭然⑦可考,当次第晓达⑧,兹不复详著云。
(选自《童蒙须知》)
【注释】①童蒙:年幼无知的人。《易·蒙》:“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朱熹本义:“童蒙,幼稚而蒙昧。”②涓洁:洁净,清洁。《逸周书·大匡》:“昭洁非为,为穷非涓,涓洁於利,思义丑贪。”③修身:陶冶身心,涵养德性。儒家以修身为教育八条目之一。④治心:修养自身的思想品德。⑤穷理尽性:穷究天地万物的规律与本质。《易·说卦》:“穷理尽性以至于命。”⑥典训:典,典籍。训,教导。⑦昭然:清晰明白的样子。《礼记·仲尼燕居》:“三子者,既得闻此言也,于夫子,昭然若发朦矣。”⑧晓达:通晓。
【译文】
儿童启蒙之学,从穿衣戴帽开始,然后是言行举止,扫洒清洁,读书写字,以及各种杂事,都是应当懂得的。今天逐条列出,名字叫《童蒙须知》。如果是修身、治心、事亲、接物,以及穷究万物的理与性的关键,自有圣贤的训诚,明明白白的可以参考,应当循序渐进地通晓,在此就不再赘述。
作文点评
从生活中撷取诗意的浪花
——第一单元“热爱生活,热爱写作”写作指导
【文题呈现】
文题一:刚上初中,来到新校园,走进新教室,见到新老师,结识新同学,你一定有许多新的见闻、感受和想法吧?请拿起笔,从中选择一个方面,把它写下来。字数不限。
文题二:成长过程中,每个人都会有欢笑,有感动,当然也会有泪水,有悲伤……这些都是人生必不可少的体验,一点一滴都是生命中宝贵的财富。在你成长的过程中,有什么经历让你深受触动,难以忘怀?回忆一下,把它写下来。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写作指导】
文题一。首先要选择写作对象。如果你被美丽、和谐的新校园深深地吸引,想描述它,赞美它,那就去写新校园;如果你的新教室布置别具一格,班级氛围特别温馨,那就写新教室;如果在你的新老师、新同学中,有人个性突出,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就写新老师、新同学。当然,写老师同学时,既可以专门写一个人,也可以写几个人。
其次,要明确写作内容。写新校园,既可按照一定的顺序,对各种建筑物以及校园环境进行介绍和描写,再适当写一写校园里的人,然后抒发自己的感慨,表达对未来学习生活的憧憬;也可抓住新校园里某一特别的事物,比如一座雕塑,重点进行写作。写新教室,可先整体介绍室内陈设,然后抓住一些独具匠心的细微之处,比如图书角、窗台上的盆景等进行描写,最后再写自己和同学们的感受等。写新老师、新同学,外貌描写肯定不能少,除此之外,还可通过一两件典型事例,来突出他们与众不同的性格特性。
最后,展开记叙和描写。无论是写校园景色、教室陈设,还是写老师、同学们的外貌,语言一定要生动,既要注意用准、用活词语,也要恰当运用一些修辞手法。
文题二。这篇作文要写成回忆性的记叙文。第一步:确定内容。紧扣“深受触动”“难以忘怀”这两点,把拟写的成长经历挑选出来。比如你小时候体质很差,爷爷奶奶省吃俭用为你增加营养,爸爸坚持每天带你锻炼身体,这段经历让你铭刻于心,终生难忘,那就可以以此进行写作。除了写令人感动的人和事外,那些让人悲伤、失望、愤怒的人和事,同样可以入文。
第二步:谋篇布局。想一想先写什么,后写什么,把文章的脉络写清楚,做到成竹在胸。比如你准备写自己人生历程中的第一次比赛,就可用“那是我人生中的第一次比赛,永远难忘”开头,引发下文;然后按照比赛前、比赛中、比赛后的顺序进行记叙和描写,最后点题作结。
第三步:展开叙写。一方面,要按照构思,把难忘的经历写出来,做到故事完整,情节有波澜。另一方面,要对涉及到的人物展开描写,使其形象鲜明,令人难忘。
第四步:抒发感慨。既然是一段刻骨铭心的成长经历,那么内心一定会有许多感受,包括反思,可在文末简要点出来,借以点明主题,升华主旨。
那一次,我失败了
那一次,我失败了,而且失败得很惨。 开篇点题,巧设悬念。
那是前年国庆节前的事。当时,学校准备举行庆祝新中国
成立70周年主题演讲比赛,我因为普通话好,作文又写得不 交代故事的起因。
错,班主任便指定我代表班级参赛。
花了两天时间,终于写好了演讲稿初稿,班主任又请语文
老师帮着进行了修改。接下来,就是练习了。由于此次演讲比
赛需要完全脱稿进行,所以必须要把整个稿件的内容一字不落
地背诵下来。我的记忆力好着呢,三四遍下来,便能基本上脱 自我感觉良好,心生自满情
稿演讲了。我自己对着镜子试了一下,表情很好,手势也恰到 绪,为后面的失败埋下伏笔。
好处;再回听一下录音,字音咬得很准,感情非常充沛。我觉
得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拿一个奖应该没有问题。
妈妈说,在众人瞩目下演讲,与自己关在家里比划完全不
一样,你必须要进行充分的练习,稿子更要背得滚瓜烂熟,还 母亲的话暗示了“我”悲惨
应设想一些意外情况的处理预案,否则,在那种高度紧张的情 的结局。
况下,一旦卡壳,就有可能惨败。
比赛的日子终于到了。我抽的是6号签,第6个上场,应
该说这是个不借的次序。不一会儿,就轮到我上场了。我本不
怎么紧张,可一站到台上,看到合下黑压压的观众,我的心一
下子就蹦到了嗓子眼,额头上不由自主地冒出了汗水。刚背了 描写生动,让人如临现场。
一段,我就忘词了,我僵在那儿,什么话也说不出来。好不容
易,我才想起了第二段的内容,可结结巴巴演讲了一会儿后,
又“卡壳”了……结果可想而知,我什么奖也没得到。
这次失败,让我明白了一个再简单不过的道理,那就是凡 有感而发,升华主旨。
事都要认真准备,千万不能存有任何侥幸心理,否则,一定会
输得很惨。
【总评】
本文写了作者的一次失败的经历。文章开篇点题,按时间顺序,讲述了自己从接受任务到演讲比赛失败的全过程,不仅叙事清楚,文脉清晰,而且描写非常生动。行文最后,作者有感而发,点明主旨,给读者以有益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