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滚翻:直线前滚翻(教案)体育二年级上册(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前滚翻:直线前滚翻(教案)体育二年级上册(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1.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体育与健康
更新时间 2022-10-31 14:24: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水平一二年级:技巧与游戏《前滚翻:直线前滚翻》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体育与健康》课程为依据,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让每个孩子在活动中都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提供自主、合作学习的空间与平台,体验参与体育活动的乐趣,从而在体育学习中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共同感受体育运动所带来的快乐,也为学生能很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材分析
体操是基础性运动项目,也是人类生存、生活的基本能力。对发展学生体质、增进健康、自我保护能力有很大作用,同时滚翻能有效提高空间位置感和协调性,更有利于运动能力的发展。二年级第二学期前滚翻教学在前面的基础上重点突破自我,滚得更好。本课以游戏化情境教学为主,注重学生成功体验和快乐感受,发展滚翻能力,促进腰腹力量、关节、韧带和内脏器官的机能发展,培养不畏困难、勇于拼搏、坚持到底、懂得合作、学会评价的品质和能力。
三、学生分析
二年级学生年龄较小,运动基础还在形成的初期,也是柔韧、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的最佳发展期,适合参加强度小、持续时间短、游戏化的体育活动。他们在上学期学习各种滚动的基础上,已具备一定的积累,二年级下学期主要挑战更大难度的前滚翻,对动作和身体的要求进一步加大,同时培养相互合作、自我动手、创造性等能力。教学中,注意力很容易分散,但喜欢模仿,敢于尝试。因此,应多以情境化的、游戏化的教学为主,融合技能练习,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兴趣。
四、学习目标
1.了解前滚翻的动作结构和要领,知道前滚翻滚成直线的方法。
2.前滚翻时能做到蹬地和推手用力均匀,滚得直,动作连贯优美,发展柔韧素质和协调能力,提升学生自我保护能力。
3.能互帮互助、细致观察、用心倾听、积极思考,培养合作能力、创造能力、动手能力。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蹬地和推垫用力均匀;难点:动作完整、连贯、优美
六、教学构思
1.器材的巧妙利用:用魔术贴、背心、粘粘球来贯穿课堂始终,充分挖掘器材的功能,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参与的主动意识和练习兴趣。
2.情境的贴切创设:用小刺猬丛林收果子为教学情境来进行整节课的教学,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通过魔术贴、粘粘球不同使用方式来进行丛林收果实,粘粘球或演变练习的辅助器材,或演变成丛林果子,魔术贴也能变成树叶成为冬眠衣被,顺着情境的不断发展,器材带来不同的效果,引导学生积极愉快的练习。
3.学习的自主练习:在器材的使用中,教师在基本动作练习方式的呈现后,来积极引导学生采用合理的器材、同伴组合进行自我挑战,以提升学生的练习热情,激发学生在练习中自主性的体现。
4.能力的有效培养:在教学中,让学生自主摆放粘粘球和魔术贴布带的不同方式,同伴间相互帮助撕、贴粘粘球和布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创造能力,达到育人的目标。
5.同伴的相互评价:结合丛林收果子情境,指导学生了解成功滚动收到果子的能力要求,指导小组成员相互评价,以一个或两个大拇指的形式评价同伴动作的完成质量。
七、教学步骤
1.情境导入:小刺猬丛林收果实;2.热身:欢乐的丛林;3.复习前课所学:用器材进行蹲撑、低头、团身等练习;4.体会双臂支撑和双腿蹬地练习;5.收果实:通过滚动收获果实,引导相互评价(同伴间用球做多种不同组合练习);6.提升性练习一:滚过魔术贴(收树叶过冬);7.提升性练习二:将两条魔术贴布带贴在后背上,加大练习难度;8.素质补偿:各种腰腹、下肢、上肢练习;9.拉伸与放松。
《前滚翻:直线前滚翻》课时教案
单位 教师 任教年级 二年级 学生数 20人 日期 2021.5.27
教学 目标 1.了解前滚翻的动作结构和要领,知道前滚翻滚成直线的方法。 2.前滚翻时能做到蹬地和推手用力均匀,滚得直,动作连贯优美,发展柔韧素质和协调能力,提升学生自我保护能力。 3.能互帮互助、细致观察、用心倾听、积极思考,培养合作能力、创造能力、动手能力。
内容 前滚翻:直线前滚翻
重点 难点 重点:蹬地和推垫用力均匀 难点:动作完整、连贯、优美
教学程序 内容 教师策略与方法 学生练习与方式 组织队形与安全要求 运动负荷
时间 次数 强度
开始部分 1’ 课前交流与主题导入 1.集合时做到快、静、齐 2.语言导入:今天我们来一场小刺猬丛林收果实的情境之旅,我们每个小朋友都是小刺猬,希望大家通过自身的努力和聪明才智收获果实 1.精神饱满,动作整齐 2.初步了解本课内容,产生浓厚兴趣 3.明确丛林之旅的要求和收果实的细则,保持高昂兴趣和好奇心 ☆ 要求:安静、有序、专注 1 1 小
设计意图:情境的描述和引导,激发学习兴趣,带着目的去探索课堂,增强学生学习的指向性
准备部分 5’ 一、纪律体验 二、热身准备 1.教师(大刺猬)向学生(小刺猬)讲述丛林收果子规则和要求(课堂纪律) 1.热身准备:欢乐的森林,利用器材做多种游戏活动 2.提醒学生做热身准备时注意彼此间距和动作质量 3.指导学生跟做,要求学生充分做好每一个动作 1.明确课中对教师的哨音、口令的要求,明确器材使用的规矩,并能快速做到 1.热身准备练习时能保持相互的安全,充分运动起来。 2.能跟着老师准确地用跑、蹲、走、跳等不同方式热身,并能安全快速转换 3.跟着音乐,认真和老师一起做 要求:积极而有序,注意彼此的安全。跟做时,动作准确、舒展 1 3 1 1 2 1 小 中 中
设计意图:热身、激趣,激发学生练习的积极性,通过有针对性的练习达成技能的正向迁移和身体准备
基本部分31’ 一、复习前滚翻3′ 1.小摇船,引导学生体会团身和流畅的滚动 2.下巴夹海绵球滚动,巩固低头团身的要求 3.指导保护与帮助 4.完整进行前滚翻练习,进一步巩固要领 1.学生团身背部着垫,来回滚动 2.下巴夹一个海绵球,注意保持低头的姿态滚动 3.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性进行保护与帮助 4.完整练习,强调开始姿势和结束姿态 要求:快速到指定位置,练习有序,动作准确,相互帮助 1 1 1 2 2 2 小 中 中
设计意图:复习前滚翻的基本要领,为后续练习打下基础,通过器材的使用和两人的保护帮助,促进学生更加明确动作要领,巩固前面所学知识和技能。
二、体会蹬地和推手4′ 1.俯撑蹬地伸腿 2.俯撑蹬地跳 3.俯撑夹球跳 4.有推手和蹬地的前滚翻 1.学生双臂撑地,支撑身体,体会双腿由屈到伸的过程 2.在练习1的基础上,加大蹬地速度和力量,跳起来,手臂支撑住 3.双脚夹球,俯撑跳 4.结合推手和蹬地,尝试前滚翻完整练习 要求:积极练习,保持秩序,充分体会支撑和蹬地的用力 1 1 1 1 2 5 5 2 小 中 大 中
设计意图:推手和蹬地是直线前滚翻的重点,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强化学生双臂支撑和双腿蹬地的意识和能力,帮助学生后续在直线前滚翻挑战中能够成功
三、初步尝试滚直线10′ 1.滚过一个小海绵球(一个果子),指导、学生评价 2.滚过两个小海绵球 3.讲解、评价、展示 1.滚过一个海绵球,用背部的魔术贴黏住球 2.学生自己摆放两个海绵球在垫子上,滚过两个海绵球 3.学生展示、评价,明确动作要领和练习目标 1.队形:同上一练习 2.要求:学会自己正确摆放海绵球,能成功粘到球,积极发言、评价 4 4 2 8 8 2 中 大 小
设计意图:通过小刺猬收果子的情境练习,增加兴趣,同时通过果子在背部的位置,来判断是否滚成了直线,巩固滚得直的方法,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和相互帮助的优良品质。
四、进一步学习直线前滚翻10′ 1.滚过一条彩带,指导两人相互配合、帮助 2.两人合作练习,指导学生相互评价指导 3.指导学生贴两条彩带 4.再次收获果实 1.滚过彩带,依据后背黏住的位置来评价是否滚直 2.两人相互帮助、评价、指导,学会、善观、能评 3.两人配合将两条彩带贴在后背上,使背刺变窄 4.背刺变窄,挑战滚直线 1.队形,组织队形同上一练习 2.要求 (1)正确摆放布带 (2)互帮贴、撕布带 (3)加强推手和蹬地滚成直线 3 3 1 3 6 8 1 5 中 大 小 大
设计意图:通过彩带在背部的位置,直观判断是否滚成了直线,彩带贴在背部,使背刺变窄,增加练习难度。强化推手和蹬地均匀,突破重难点。
五、课课练:素质练习4′ 1.介绍练习方法和要求 2.教师示范讲解 3.带领学生一起练习 1.认真听讲,明确要求 2.认真听、看 3.跟着老师练习,发展上肢、腰腹部力量,改善协调性 1.练习队形:同上一练习 2.要求:能够按照要求认真完成练习;有需要的同学能及时寻求同伴帮助 1 3 1 8 小 中
设计意图:在游戏和挑战中,加强腰腹、下肢、上肢等力量,提升身体素质,提升兴趣,激发动力
结束部分 3’ 一、恢复、总结 1.音乐伴奏下带领学生做拉伸等运动,缓解身心 1.引导学生自评和互评,再总结评价,表彰和激励 1.跟着老师一起做,动作幅度大,充分拉伸各部位 1.积极发言,并认真听老师作总结 1.练习队形:同上一练习 2.要求:安静、调息,充分拉伸身体各部位,不急不躁,舒缓身心 2 1 1 2 小 小
设计意图:通过拉伸和放松,使机体得到快速恢复,消除疲劳
器材 魔术贴背心22件,小海绵球46个,布带46条
密度 运动密度预计75%左右、练习密度预计50%以上 平均心率 预计140-160次/分
课后作业 1.在父母帮助下复习直线前滚翻;2.平板支撑一分钟;3.跳绳一分钟
课后反思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