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一(二年级)技巧与游戏单元教学计划第 1(8-1)课时设计说明
一、设计思路
本课依据省编教材《科学的预设,艺术的生成》一书,结合水平一学生的身心特点,力求在内容上更顺畅,方法上更科学,形式上更多样。通过本课的学习提高学生灵敏、协调、柔韧和平衡能力,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果断、坚毅及互助的品质,以及不怕困难、不怕吃苦的精神。重点通过“碰、夹、并、套”彩带和废旧泡沫上做文章,解决重点突破难点。运用形式多样的练习,在练习中要求学生互帮互学中体验到坡垫前滚翻的乐趣。
二、教学背景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前滚翻动作是技巧项目的内容之一。具有一定的趣味性,深受学生的喜爱。通过练习以提高学生身体的灵敏性、协调性及平衡能力,掌握前滚翻团身滚动的基本技能,体验滚翻的乐趣,培养学生敢于挑战自我,加强自我保护。
2.学生情况分析
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对体育运动有一定的认知能力,注重教师和同学对自己的态度,喜欢新鲜事物乐于表现,有部分同学能完成前滚翻的基本动作。对具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学习内容往往会表现出更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由于是异地授课教师对教学对象的各方面情况难以全面了解和掌握,存在一定的教学难度。
三、学习目标
1.了解前滚翻的动作方法,能做出由高向低坡垫上的前滚翻动作。
2.运用彩带的碰、夹、并、套等方法进行坡垫前滚翻的完整动作练习。
3.通过练习,培养学生互相合作,遵守规则的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蹬地提臀、后脑着垫
难点:滚动圆滑
五、教学策略
1.课始:游戏:“抢垫子”并快速利用彩带做头、颈、肩、肘、腕等关节活动,可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课堂常规,培养组织纪律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起到热身的作用,教学中精讲多练,注重实践体验,更多关注学生内心感受。以技术教学为主线,围绕重、难点,设计教法和学法,教法环环相扣,学法循序渐进,最终达到设计效果。
2 .课中:体操垫巧妙使用了自制的彩带、废旧斜坡泡沫,配合彩带多种练习,由“碰、夹、套、并”这一系列有趣的动作,由易到难,让学生逐步掌握坡垫前滚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抓住观察、尝试、体验、思考、比较、领悟、超越这一主线,在清晰明快的氛围中加上垫子间坡型泡沫辅助器械,提高动作的直观性,使学生更加明确动作的过程,最终掌握前滚翻的动作要领,同时教会学生保护与帮助的方法,学生在互帮互学过程中,解决学练中的实际问题,使教学能够安全进行,学习目标得以较好地达成。
3.课尾:配合彩带进行拉伸,提高趣味性、娱乐性让学生愿于拉伸、乐于拉伸,并多鼓励学生学会坚持让他们延续兴趣、树立信心。
六、安全与保护措施
1.课前检查场地器材,学生服装、头饰等常规要求。
2.课的准备活动中针对相关关节进行了有效练习,滚翻时强调后脑着垫,练习时前面同学离开垫子,后面同学方可练习,强调保护与帮助的正确方法和时机,避免保护与帮助不当导致颈部受伤。
3.在预设场地有限的前提下,学生人手一垫,练习中提醒学生确保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循序渐进热身的同时明确课堂学习规则,有效控制运动空间。
4.通过辅助工具“彩带”的灵巧运用,游戏中,前滚翻的同时注意动作的规范与质量,让学生在有趣的游戏过程中养成主动参与、积极动脑及良好合作的意识态度,用心体验在与同伴一起活动中带来的无穷乐趣。
小学技巧与游戏单元教学计划第 1(8-1)课时教案
学 习 目 标 1.了解前滚翻的动作方法,能做出由高向低坡垫上的前滚翻动作 2.运用彩带的碰、夹、并、套等方法进行坡垫前滚翻的完整动作练习 3.通过练习,培养学生互相合作,遵守规则的意识
教 学 内 容 技能动作:前滚翻——坡垫前滚翻 游 戏:连续跳上跳下前滚翻 重点:蹬地提臀、后脑着垫
难点:滚动圆滑
结构与 时间 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组织形式与要求 运动负荷
时间 次数 强度
活跃情绪 8’ 1.课堂常规 2.小鸟飞:抢垫子 (1)肩关节 (2)颈关节 (3)腕关节 (4)垫上前后滚动 3.小游戏: (1)小皮球跳跳跳 (2)矮人、高人、超人 1.教师整队,介绍学习内容。 2.教师口令、动作指示 3.组织学生进行热身,教师领做 4.讲解游戏规则,组织学生进行游戏 1.精神饱满,队伍整齐 2.身心投入,注意力集中 3.模仿教师动作热身 4.遵守规则进行游戏,仔细观察,做出动作 场地:人手一块垫,呈四列横队摆放 组织: 要求:抢垫时不冲撞、不拥挤 2’ 3’ 2 2 中 中
设计意图:课始,利用游戏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课堂常规,培养组织纪律性。通过各种形式的玩彩带不仅活动开了身体各关节,还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接下来的学习中。
发展能力 25’ 1.后脑碰彩带——乐翻天 2.下颚夹彩带——坡垫练 3.两腿并拢玩彩带——坡垫站 4.团身套彩带——坡垫翻 5.坡垫前滚翻 6.集体展示 方法:多人组合,听指令,展示坡垫前滚翻 1.碰一碰:“后脑着垫”并教会学生保护与帮助的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坡垫组合) 2.夹一夹:带领学生两人一组尝试下颚夹紧彩带,进行坡垫上的前滚翻练习 3.并一并:启发学生两腿并拢团身站立,教会学生保护与帮助 4.套一套:引领学生用彩带套住身体,体会坡垫滚翻时团身 5.练一练:鼓励学生尝试无彩带坡垫前滚翻。 6.比一比:组织学生进行展示 1.根据示范进行模仿练习(后脑勺着垫) 2.尝试下颚夹彩带并做出坡垫前滚动 3.两腿夹彩带做出坡垫前滚翻并站立 4.挑战新的难度,利用彩带拉紧团身做出坡垫前滚翻 5.相互鼓励,积极练习 6.选择同伴,完成坡垫前滚翻展示 组织1: 组织2: 要求:两人一组,搭建坡垫,依次学练,避免冲撞 组织4: 要求:动作规范,姿态优美 组织:6 要求:姿态优美,动作一致 2’ 2’ 2’ 2’ 3’ 4’ 2-3 2-3 3-5 3-5 3-5 3-5 中 强 强 强 强 中
设计意图:巧妙使用自制的彩带、废旧泡沫制成的斜坡,配合“碰、夹、并、套”这一系列有趣的动作,由易到难,让学生逐步掌握坡垫前滚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抓住观察、尝试、体验、思考、比较、领悟、超越这一主线,在清晰明快的氛围中完成教学。
体验乐趣 4’ 拓展练习: 7.游戏:连续跳上跳下前滚翻 方法:连续跳上一定高度的垫子接前滚翻。 1.教师讲解各项动作的练习方法与要求 2.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练习比赛 1.学生按要求认真听教师讲解游戏的方法 2.比赛时勇于挑战自我,互相鼓励 组织: 要求:落垫轻巧,顺势滚翻,动作连贯 2’ 1-2 强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练习培养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强化学生腿部与手臂力量,让学生在有趣的游戏过程中养成主动参与、积极动脑及良好合作的意识态度,用心体验在与同伴一起活动中带来的无穷乐趣。
稳定情绪3’ 1.彩带拉伸,放松练习 2.集中讲评,总结 3.收还器材 4.师生再见 1.组织学生进行放松活动 2.对课堂学练情况进行点评 3.布置课外锻炼作业 4.安排学生收还器材 5.与学生再见 1.按教师要求进行放松练习 2.认真听老师点评 3.知道学练作业内容与要求 4.主动配合收还器材 5.与老师再见 组织: 要求:动作舒展,充分拉伸 2’ 1 低
安全知识技能教育:充分做好颈部、肩部、手腕等关节的准备活动,强调课堂纪律;活动中掌握好练习的时机;提高学生学练过程中的自我保护意识。 练习密 度预计 60%左右 所需场地器材: 体操垫22块、彩带43条、音箱1台
平 均 心 率 130-140次/分
课外锻炼作业: 1.亲子推小车5米×3组 2.一分钟跳绳×3组 课后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较高,绝大部分学生都能掌握前滚翻的动作,通过蹲、抬、碰、夹、套等练习形式有序完成学练,用情境教学,提高学生兴趣,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展示自己,积极投入尝试中,让每位同学获得成功的喜悦;让学生在游戏中锻炼手脚的协调配合能力,激发学生的团队意识;在教学环节中,巧设问题“怎样翻得圆 ”让学生在观察,尝试中思考,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调动学生在实践中去体验,在体验中去总结的积极性,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多注意在评价语言上下足功夫,让课堂评价语言真正成为师生交心的金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