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初中化学上学期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 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课堂训练
一、单选题
1.(2021九上·宜城期末)现代社会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下列选项中,不是利用环保新能源发电的是( )
A.太阳能发电 B.风力发电
C.潮汐和海风发电 D.火力发电
2.(2021九上·临泉期末)“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是当前环保工作的重点。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
A.实施栽花种草,美化城市环境
B.提倡公交出行,减少城市雾霾
C.燃放烟花爆竹,增加节日气氛
D.拆除水上娱乐设施,恢复湿地生态
3.(2021九上·福绵期中)乡村振兴,人人有责。下列做法不利于乡村发展的是( )
A.垃圾分类处理 B.严禁乱采石挖沙
C.大量燃放鞭炮 D.大力植树造林
4.(2020九上·新兴期末)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下列属于新能源的是( )
A.天然气 B.石油 C.太阳能 D.煤
5.(2021九上·西陵期末)安全警钟应时刻长鸣。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油锅着火,锅盖盖灭 B.燃气泄漏,点火检查
C.点燃氢气,提前验纯 D.面粉厂内,禁止吸烟
6.(2021九上·甘井子期末)下列化学反应中,吸收热量的是( )
A.氧化钙与水反应 B.镁与稀盐酸反应
C.碳与二氧化碳反应 D.白磷在空气中燃烧
7.(2021九上·慈利期末)我国作为一个负责的大国,一直致力于环境保护,倡导低碳经济,从1965-2021年我国化石能源的比例从92%下降到85%。下列能源不是化石能源的是( )
A.煤炭 B.石油 C.天然气 D.沼气
8.(2021九上·盐湖期末)为实现节能减排、绿色环保,我省积极倡导并大力发展新的绿色经济。下列做法与这一理念不相符的是( )
A.垃圾进行分类处理 B.用电动车逐步替代燃油车
C.节日期间大量燃放烟花爆竹 D.冬季取暖用天然气替代燃煤
9.(2021九上·伊通期末)下列说法不符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是( )
A.化石燃料储量丰富,可大量使用
B.保护金属资源,提倡合理开发
C.为使天空更蓝,提倡植树造林
D.倡导“低碳”生活,纸张双面使用
10.(2021九上·广饶期中)下列关于海洋开发利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海水“晒盐”获得是纯净物氯化钠
B.海底的可燃冰大量燃烧后,不会造成温室效应
C.海洋是个巨人的水资源库,如何获取廉价的淡水对缓解淡水危机意义重大
D.可以从海水中直接提取纯碱
二、填空题
11.(2021九上·方城期末)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氢气作为最理想的新能源的优点是 (答出一条即可)。
12.(2021九上·谷城期末)2021年6月13日6时42分许,位于湖北省十堰市张湾区艳湖社区的集贸市场发生重大燃气爆炸事故,造成26人死亡,138人受伤,其中重伤37人,直接经济损失约5395.41万元。9月30日,湖北省应急管理厅官方网站发布《湖北省十堰市张湾区艳湖社区集贸市场“6 13”重大燃爆炸事故调查报告》,认定该事故是一起重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事故直接原因为天然气中压钢管严重锈蚀破裂,泄漏的天然气在建筑物下方河道内密闭空间聚集,遇餐饮商户排油烟管道排出的火星发生爆炸。
安全无小事,你家中做饭、洗浴等使用的燃气是 。为了防止燃气泄漏造成危险,可以在家中安装报警器。根据使用燃气(提示:管道天然气的主要成分CH4,罐装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C3H8、C4H10等)的情况,你家中安装报瞥器的位置应该是 (填“上面”、“下面”)原因是 。
13.(2021九上·封丘期末)日常生活中偶尔会观察到燃气灶火焰呈黄色,此时需要调大灶具的进风口,说明使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氢气作为新能源的优点为 (答出一条即可)。
14.(2020九上·栾城期末)2020年11月24日——12月17日,嫦娥五号圆满完成探月任务。11月23日,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加注推进剂。二级火箭加注的是液氧和液氢。液氢的作用是 。11月24日成功发射。二级火箭点火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2月17日,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2公斤月球土壤样品着陆地球。此前的月壤样品研究发现,月壤中存在天然的铁 金 银 铅 锌 铜 锑 铼等矿物颗粒,还富含Si 、铝 钾 钡 Li 铷 锆 铪和稀土元素,另外,月壤中还蕴藏着丰富的钛元素和氦-3 (一种氦原子)。请写出加点物质的化学式或名称。氦-3是一种清洁 安全和高效的核聚变发电的燃料。核能是 (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从我国取回的月壤样品中能有什么新的发现,我们拭目以待!
15.(2020九上·邛崃期末)汽油 (填“是”或“不是”)石油加工的产品。乙醇(C2H5OH)俗称酒精,属于 (填“可”或“不可”)再生能源,其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三、简答题
16.(2019九上·江西期末)从“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的倡议,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
(1)“丝绸之路”把中国的丝绸、茶叶等传入西方,将西方的宝石等带入中国。丝绸裁剪缝制的过程是 (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新鲜茶叶中含维生素C,其化学式是C6H8O6,维生素C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宝石的成分复杂,有一类宝石中含有Al2O3,其中Al的化合价是 。
(2)能源合作是“一带一路”的重要内容。
①目前人们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如 、石油、天然气等。
②中缅油气管道将石油和天然气输入中国。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
17.(2016九上·龙沙期末)2015年11约30日在法国巴黎召开联合国气候大会.主题为“绿色发展”,把全球气温升温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之内作为目标.会场附近有多个“风力发电树”提供会场路灯和周围设施用电、有200辆零排放电动车接送与会人员.大会上展示室温效应的灾难资料:
资料一:2015年印度高温致死千余人.
资料二:2012年美国遭飓风“桑迪”侵袭
资料三:喜马拉雅山瘦了、北冰洋消融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产生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温室效应带来的灾难给人们敲响警钟,为此写出你知道的一种新能源(答一点与本题无关的新能源).
(3)应对气候变化,你的“低碳生活”的具体做法是什么?
四、综合题
18.(2021九上·靖西期末)能源、环保是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
(1)目前人们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化石燃料包括煤、 和天然气等,其中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填化学式)。
(2)煤燃烧生成CO2、SO2、CO等气体,其中会造成酸雨的气体是 。
(3)“碳捕捉与封存”是我国的一项先进技术,每年可从燃煤发电厂“捕捉”约1600万吨二氧化碳并对其进行压缩封存,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二氧化碳气体可压缩原因为 ;被封存的二氧化碳有许多用途,请写出其中的一条 。
五、实验探究题
19.(2020九上·揭东期末)请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回答相关问题。
(1)写出仪器的名称:a ,b 。
(2)实验室若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其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 。
(3)用装置E收集氧气,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①实验前,将集气瓶装满水
②开始反应后,有气泡冒出则将导气管口移入集气瓶
③当看到集气瓶口有大气泡冒出时,将玻璃片盖上集气瓶再移出水槽
④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倒放在桌面上
(4)装置F装满水相当于排水法收集氧气,氧气应该从 端进。(填“甲”或“乙”)。
(5)氢气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难溶于水。实验室常用金属锌粒和稀硫酸溶液在常温下反应制取氢气。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发生装置可以选择上图(请在A-E中选择)的 (填字母,下同),若要收集比较纯净的氢气可选上图(请在A-E中选择)的 装置。
20.(2016九上·南召期末)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
(1)天然水中含有许多杂质,实验室常用过滤方法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过滤需要用到的物品有带铁圈的铁架台、烧杯、漏斗、滤纸和 (填仪器名称).
(2)硬水给生活和生产带来很多麻烦,生活中常用 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3)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装置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氢气是21世纪最理想最清洁的能源,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则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发生装置不能选择的是 (填序号,下同);若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CO2,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小海同学在装置B中加入稀硫酸溶液和锌制取氢气.若用F装置收集氢气,氢气应从 (填“a”或“b”)端通入.实验中他发现不能得到平稳的氢气流,小涛同学提出了一个改进意见:是将制取的装置B换为如图中的装置 .
(4)甲醇是一种有毒、有酒气味的可燃性液体.在氧气不充足时可发生如下燃烧反应:8CH3OH+nO2 mCO2+2CO+16H2O,若反应生成了14.4g水.请计算:
①m的值是 ;
(5)②反应中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多少?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
【解析】【解答】A. 太阳能是清洁无污染的新能源,故不符合题意;
B. 风能是清洁无污染的环保新能源,故不符合题意;
C. 潮汐和海风发电是新开发利用的环保新能源,故不符合题意;
D. 火力发电需要煤作燃料,煤是不可再生能源,也不是环保新能源,故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的新能源有太阳能、核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生物质能等。
2.【答案】C
【知识点】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
【解析】【解答】A、实施栽花种草,美化城市环境,可以提高空气净化能力,符合要求;
A、提倡公交出行,减少城市雾霾 ,有利于减少污染物的排放,符合要求;
C、燃放烟花爆竹,增加节日气氛,会加剧污染物的排放,不符合要求;
D、 拆除水上娱乐设施,恢复湿地生态,有利于保护环境和生态系统平衡,符合要求。
故答案为:C。
【分析】燃放烟花爆竹产生有害气体和烟尘会加剧污染物的排放。
3.【答案】C
【知识点】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
【解析】【解答】A、垃圾分类处理,有利于垃圾处理,符合题意。
B、严禁乱采石挖沙,保护环境,符合题意。
C、大量燃放鞭炮,产生大量烟尘,和二氧化硫等气体,不符合题意。
D、大力植树造林,净化空气,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垃圾分类处理可以防止污染环境,节约资源,有利于乡村发展;
B.严禁乱采石挖沙可以保护环境,有利于乡村发展;
D.大力植树造林可以净化空气,防风固沙,有利于乡村发展。
4.【答案】C
【知识点】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
【解析】【解答】新能源包括太阳能、核能、风能、氢能等;而煤、石油、天然气是化石燃料,属于常规能源。
故答案为:C。
【分析】化石燃料,属于常规能源。
5.【答案】B
【知识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易燃物和易爆物安全知识;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氢气的化学性质与燃烧实验
【解析】【解答】A、油锅着火,锅盖盖灭隔绝氧气,破坏燃烧的条件灭火,不符合题意;
B、燃气泄漏,点火检查容易引发爆炸,符合题意;
C、点燃氢气,提前验纯,防止气体不纯引起爆炸,不符合题意;
D、面粉厂内,禁止吸烟,防止引起火灾,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 油锅着火,锅盖盖灭可以隔绝空气,达到灭火条件;
B、燃气泄漏要立即关闭阀门,然后迅速开窗,点火检查会点燃燃气,发生火灾;
C、氢气具有可燃性,点燃前要验纯;
D、面粉厂内空气中飘散得有面粉,吸烟易点燃面粉发生火灾。
6.【答案】C
【知识点】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
【解析】【解答】A. 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该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故不符合题意;
B. 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该反应放出热量,故不符合题意;
C. 碳与二氧化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该反应吸收热量,故符合题意;
D. 白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放出大量的热,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碳与二氧化碳的反应为吸热反应。
7.【答案】D
【知识点】化石燃料的利用与保护
【解析】【解答】化石能源为煤、石油、天然气,故沼气不是化石能源。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化石能源为煤、石油、天然气分析。
8.【答案】C
【知识点】空气的污染与防治;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
【解析】【解答】A、垃圾进行分类处理有利于回收可利用资源,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
B、用电动车逐步替代燃油车,减少空气污染,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
C、节日期间大量燃放烟花爆竹,会造成空气污染,符合题意;
D、冬季取暖用天然气替代燃煤,减少二氧化硫等的排放,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垃圾分类的好处分析
B、根据新能源使用的好处分析
C、根据燃放烟花的危害分析
D、根据天然气燃烧的产物进行分析
9.【答案】A
【知识点】空气的污染与防治;化石燃料的利用与保护
【解析】【解答】A、化石燃料不可再生,要合理使用,符合题意;
B、保护金属资源,提倡合理开发,利于资源保护,不符合题意;
C、为使天空更蓝,提倡植树造林,可以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
D、倡导“低碳”生活,纸张双面使用,利于节约资源,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合理使用化石燃料的重要性分析
B、根据合理开发金属资源的好处进行分析
C、根据植树造林的好处信息分析
D、根据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
10.【答案】C
【知识点】海洋中的资源
【解析】【解答】A、海水“晒盐”获得的是粗盐,里面有可溶性杂质及泥沙等不溶性杂质,是混合物,故A不符合题意;
B、海底的可燃冰主要成分是甲烷,大量燃烧后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会加剧温室效应,故B不符合题意;
C、海水淡化有利于解决淡水危机,故C符合题意;
D、海水中含有的盐类较多的是氯化钠、氯化镁等,纯碱即碳酸钠,海水中不能直接提取纯碱,但可以用海水制纯碱,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分析。
11.【答案】CH4+2O22H2O+CO2;燃烧热值高(产物无污染等)
【知识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氢气的用途和氢能的优缺点
【解析】【解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2H2O+CO2;氢气具有可燃性,燃烧热值高且燃烧的唯一产物是水,不污染环境,是最理想的新能源。
【分析】根据甲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及氢气热值高燃烧产物为水无污染分析。
12.【答案】管道天然气;上面;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小
【知识点】甲烷、乙醇等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
【解析】【解答】家中做饭、洗浴等使用的燃气可以是管道天然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报警器应安装在上面,原因是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小,容易在上方聚集。(合理即可)
【分析】根据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小,进行分析。
13.【答案】通入足量的氧气;产物无污染
【知识点】氢气的用途和氢能的优缺点
【解析】【解答】使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通入足量的空气,使可燃物与氧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调大灶具的进风口,说明使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之一是通入足量的氧气;氢气作为新能源的优点:燃烧热值大、产物无污染和原料来源广。
【分析】根据燃烧剧烈程度与氧气浓度及氧气量有关、氢气燃烧产物为水无污染分析。
14.【答案】燃烧产生内能,转化为动能推进火箭;;Au;Ag;硅;锂;;可再生
【知识点】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氢气的化学性质与燃烧实验
【解析】【解答】二级火箭加注的是液氧和液氢,氢气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水,液氢的作用是燃烧产生内能,转化为动能推进火箭。二级火箭点火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月壤中存在天然的铁 金Au、银Ag 铅 锌 铜 锑 铼等矿物颗粒,还富含Si硅、铝 钾 钡 Li锂 铷 锆 铪和稀土元素,另外,月壤中还蕴藏着丰富的钛元素和氦-3 。核能是可再生能源。
【分析】根据氢气的性质、元素的元素符号,进行分析。
15.【答案】是;可;
【知识点】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
【解析】【解答】汽油是石油加工的产品。乙醇俗称酒精,属于可再生能源,其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 ,故填:是;可; 。
【分析】根据汽油是不可再生能源及乙醇和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分析
16.【答案】(1)物理;3︰4;+3
(2)煤;
【知识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化学式的相关计算;化石燃料的利用与保护
【解析】【解答】(1)丝绸裁剪缝制的过程中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C6H8O6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6):(16×6)=3:4;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设铝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2x+(-2)×3=0,x=+3;(2)①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石油、天然气;②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是: 。
【分析】(1)根据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特点分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判断变化种类就是看变化后有没有新物质生成;根据元素质量比为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分析;根据元素化合价规律分析,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0,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所以要计算化合物中某元素化合物时,先确定出其他元素的化合价,再根据化合价规律计算所求元素的化合价。
(2)根据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石油、天然气及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分析。
17.【答案】(1)解: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上升
(2)解:太阳能
(3)解:少坐私家车,多坐公交车或步行或骑自行车
【知识点】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
【解析】【解答】解:(1)一方面,人类消耗的化石能源急剧增加,排放到大气中二氧化碳越来越多;另一方面,能吸收二氧化碳的森林却因为天灾和人类的乱砍滥伐等不断减少,结果大气中导致温室效应的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上升;(2)太阳能或地热能或水能或潮汐能或可燃冰都属于新能源;(3)应对气候变化,“低碳生活”的具体做法是:少坐私家车,多坐公交车或步行或骑自行车或不使用一次性筷子或双面使用纸张或不用灯时随手关灯或不用电脑时随手闭电脑等.故答案为:(1)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上升;(2)太阳能;(3)少坐私家车,多坐公交车或步行或骑自行车.
【分析】(1)根据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二氧化碳含量增大进行分析;(2)根据太阳能或地热能或水能或潮汐能或可燃冰都属于新能源进行分析;(3)根据少坐私家车,多坐公交车或步行或骑自行车或不使用一次性筷子或双面使用纸张,都属于低碳生活进行分析.
18.【答案】(1)石油;CH4
(2)SO2或二氧化硫
(3)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灭火(合理即可)
【知识点】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
【解析】【解答】(1)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其中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的化学式为CH4,故填:石油;CH4。
(2)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污染物,这些气体或气体在空气中发生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所以煤燃烧生成CO2、SO2、CO等气体,其中会造成酸雨的气体是SO2,故填:SO2或二氧化硫。
(3)二氧化碳气体可压缩原因为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二氧化碳的用途有灭火、人工降雨等,故填: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灭火(合理即可)。
【分析】(1)根据常见的化石燃料进行分析
(2)根据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是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硫进行分析
(3)根据分子的特性进行分析
19.【答案】(1)铁架台;锥形瓶
(2)A;;催化作用
(3)①③
(4)乙
(5)B;E
【知识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氧气的收集方法;氢气的制取和检验
【解析】【解答】(1)据图可知仪器a是铁架台;b是锥形瓶;
(2)利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加热氯酸钾制氧气是固体加热,因此选取发生装置为A;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其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催化作用;
(3)①实验前,将集气瓶装满水,故正确;
②开始反应后,有连续均匀气泡冒出则将导气管口移入集气瓶,故不正确;
③当看到集气瓶口有大气泡冒出时,将玻璃片盖上集气瓶再移出水槽,故正确;
④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应正放在桌面上,故不正确;
(4)装置F装满水相当于排水法收集氧气,氧气密度比水小,应该从乙端进入;
(5)实验室常用金属锌粒和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来制取氢气,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混合制取氧气且不需要加热,所以发生装置选择B,用排水法能收集较纯净的氢气,可用装置E。
【分析】(2)根据加热氯酸钾制氧气的反应,属于固固加热型反应,选择发生装置;
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
(3)根据收集氧气的操作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4)根据氧气密度比水小,应该从乙端进入,进行分析。
(5)根据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反应原理,属于固液常温下反应,选择反应装置。
排水法收集的氢气比较纯净。
20.【答案】(1)玻璃棒
(2)煮沸
(3)A;CaCO3+2HCl=CaCl2+H2O+CO2↑;b;C
(4)6
(5)解:设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碳质量为x
8CH3OH+ 11O2 6CO2+ 2CO+ 16H2O
6×44 16×18
x 14.4g
x=13.2g
所以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碳质量是13.2g.
【知识点】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硬水与软水;文字表达式;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氢气的制取和检验
【解析】【解答】解:(1)过滤需要用到的仪器有带铁圈的铁架台、烧杯、漏斗和玻璃棒;(2)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3)实验室常用锌粒(固体)和稀硫酸(液体)在常温下反应制得氢气,因此发生装置选B;不能选择A;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氢气的密度比水小,所以用装置F来收集氧气,气体应该从短管(b端)进入,水从长管(a端)排出;要控制产生氧气的速率,可将长颈漏斗改为分液漏斗,即将装置B改为装置C;(4)①m=8﹣2=6;
故答案为:(1)玻璃棒.(2)煮沸.(3)①A;CaCO3+2HCl=CaCl2+H2O+CO2↑;②b;C.(4)①6;②13.2g.
【分析】(1)根据过滤操作用到的仪器分析;(2)根据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分析;(3)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根据氢气的密度和溶解性选择收集装置;(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没有改变.由已知反应物中C原子总数为8,生成物中C原子总数也应该为为8,则可以求得m=8﹣2=6,再由生成物氧原子总数和甲醇中氧原子总数可以求出n=11.由方程式中可以找出参加反应的氧气和生成水的质量比,再由生成水的质量可以求得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
1 / 12022-2023初中化学上学期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 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课堂训练
一、单选题
1.(2021九上·宜城期末)现代社会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下列选项中,不是利用环保新能源发电的是( )
A.太阳能发电 B.风力发电
C.潮汐和海风发电 D.火力发电
【答案】D
【知识点】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
【解析】【解答】A. 太阳能是清洁无污染的新能源,故不符合题意;
B. 风能是清洁无污染的环保新能源,故不符合题意;
C. 潮汐和海风发电是新开发利用的环保新能源,故不符合题意;
D. 火力发电需要煤作燃料,煤是不可再生能源,也不是环保新能源,故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的新能源有太阳能、核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生物质能等。
2.(2021九上·临泉期末)“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是当前环保工作的重点。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
A.实施栽花种草,美化城市环境
B.提倡公交出行,减少城市雾霾
C.燃放烟花爆竹,增加节日气氛
D.拆除水上娱乐设施,恢复湿地生态
【答案】C
【知识点】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
【解析】【解答】A、实施栽花种草,美化城市环境,可以提高空气净化能力,符合要求;
A、提倡公交出行,减少城市雾霾 ,有利于减少污染物的排放,符合要求;
C、燃放烟花爆竹,增加节日气氛,会加剧污染物的排放,不符合要求;
D、 拆除水上娱乐设施,恢复湿地生态,有利于保护环境和生态系统平衡,符合要求。
故答案为:C。
【分析】燃放烟花爆竹产生有害气体和烟尘会加剧污染物的排放。
3.(2021九上·福绵期中)乡村振兴,人人有责。下列做法不利于乡村发展的是( )
A.垃圾分类处理 B.严禁乱采石挖沙
C.大量燃放鞭炮 D.大力植树造林
【答案】C
【知识点】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
【解析】【解答】A、垃圾分类处理,有利于垃圾处理,符合题意。
B、严禁乱采石挖沙,保护环境,符合题意。
C、大量燃放鞭炮,产生大量烟尘,和二氧化硫等气体,不符合题意。
D、大力植树造林,净化空气,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垃圾分类处理可以防止污染环境,节约资源,有利于乡村发展;
B.严禁乱采石挖沙可以保护环境,有利于乡村发展;
D.大力植树造林可以净化空气,防风固沙,有利于乡村发展。
4.(2020九上·新兴期末)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下列属于新能源的是( )
A.天然气 B.石油 C.太阳能 D.煤
【答案】C
【知识点】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
【解析】【解答】新能源包括太阳能、核能、风能、氢能等;而煤、石油、天然气是化石燃料,属于常规能源。
故答案为:C。
【分析】化石燃料,属于常规能源。
5.(2021九上·西陵期末)安全警钟应时刻长鸣。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油锅着火,锅盖盖灭 B.燃气泄漏,点火检查
C.点燃氢气,提前验纯 D.面粉厂内,禁止吸烟
【答案】B
【知识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易燃物和易爆物安全知识;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氢气的化学性质与燃烧实验
【解析】【解答】A、油锅着火,锅盖盖灭隔绝氧气,破坏燃烧的条件灭火,不符合题意;
B、燃气泄漏,点火检查容易引发爆炸,符合题意;
C、点燃氢气,提前验纯,防止气体不纯引起爆炸,不符合题意;
D、面粉厂内,禁止吸烟,防止引起火灾,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 油锅着火,锅盖盖灭可以隔绝空气,达到灭火条件;
B、燃气泄漏要立即关闭阀门,然后迅速开窗,点火检查会点燃燃气,发生火灾;
C、氢气具有可燃性,点燃前要验纯;
D、面粉厂内空气中飘散得有面粉,吸烟易点燃面粉发生火灾。
6.(2021九上·甘井子期末)下列化学反应中,吸收热量的是( )
A.氧化钙与水反应 B.镁与稀盐酸反应
C.碳与二氧化碳反应 D.白磷在空气中燃烧
【答案】C
【知识点】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
【解析】【解答】A. 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该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故不符合题意;
B. 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该反应放出热量,故不符合题意;
C. 碳与二氧化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该反应吸收热量,故符合题意;
D. 白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放出大量的热,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碳与二氧化碳的反应为吸热反应。
7.(2021九上·慈利期末)我国作为一个负责的大国,一直致力于环境保护,倡导低碳经济,从1965-2021年我国化石能源的比例从92%下降到85%。下列能源不是化石能源的是( )
A.煤炭 B.石油 C.天然气 D.沼气
【答案】D
【知识点】化石燃料的利用与保护
【解析】【解答】化石能源为煤、石油、天然气,故沼气不是化石能源。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化石能源为煤、石油、天然气分析。
8.(2021九上·盐湖期末)为实现节能减排、绿色环保,我省积极倡导并大力发展新的绿色经济。下列做法与这一理念不相符的是( )
A.垃圾进行分类处理 B.用电动车逐步替代燃油车
C.节日期间大量燃放烟花爆竹 D.冬季取暖用天然气替代燃煤
【答案】C
【知识点】空气的污染与防治;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
【解析】【解答】A、垃圾进行分类处理有利于回收可利用资源,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
B、用电动车逐步替代燃油车,减少空气污染,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
C、节日期间大量燃放烟花爆竹,会造成空气污染,符合题意;
D、冬季取暖用天然气替代燃煤,减少二氧化硫等的排放,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垃圾分类的好处分析
B、根据新能源使用的好处分析
C、根据燃放烟花的危害分析
D、根据天然气燃烧的产物进行分析
9.(2021九上·伊通期末)下列说法不符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是( )
A.化石燃料储量丰富,可大量使用
B.保护金属资源,提倡合理开发
C.为使天空更蓝,提倡植树造林
D.倡导“低碳”生活,纸张双面使用
【答案】A
【知识点】空气的污染与防治;化石燃料的利用与保护
【解析】【解答】A、化石燃料不可再生,要合理使用,符合题意;
B、保护金属资源,提倡合理开发,利于资源保护,不符合题意;
C、为使天空更蓝,提倡植树造林,可以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
D、倡导“低碳”生活,纸张双面使用,利于节约资源,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合理使用化石燃料的重要性分析
B、根据合理开发金属资源的好处进行分析
C、根据植树造林的好处信息分析
D、根据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
10.(2021九上·广饶期中)下列关于海洋开发利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海水“晒盐”获得是纯净物氯化钠
B.海底的可燃冰大量燃烧后,不会造成温室效应
C.海洋是个巨人的水资源库,如何获取廉价的淡水对缓解淡水危机意义重大
D.可以从海水中直接提取纯碱
【答案】C
【知识点】海洋中的资源
【解析】【解答】A、海水“晒盐”获得的是粗盐,里面有可溶性杂质及泥沙等不溶性杂质,是混合物,故A不符合题意;
B、海底的可燃冰主要成分是甲烷,大量燃烧后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会加剧温室效应,故B不符合题意;
C、海水淡化有利于解决淡水危机,故C符合题意;
D、海水中含有的盐类较多的是氯化钠、氯化镁等,纯碱即碳酸钠,海水中不能直接提取纯碱,但可以用海水制纯碱,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分析。
二、填空题
11.(2021九上·方城期末)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氢气作为最理想的新能源的优点是 (答出一条即可)。
【答案】CH4+2O22H2O+CO2;燃烧热值高(产物无污染等)
【知识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氢气的用途和氢能的优缺点
【解析】【解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2H2O+CO2;氢气具有可燃性,燃烧热值高且燃烧的唯一产物是水,不污染环境,是最理想的新能源。
【分析】根据甲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及氢气热值高燃烧产物为水无污染分析。
12.(2021九上·谷城期末)2021年6月13日6时42分许,位于湖北省十堰市张湾区艳湖社区的集贸市场发生重大燃气爆炸事故,造成26人死亡,138人受伤,其中重伤37人,直接经济损失约5395.41万元。9月30日,湖北省应急管理厅官方网站发布《湖北省十堰市张湾区艳湖社区集贸市场“6 13”重大燃爆炸事故调查报告》,认定该事故是一起重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事故直接原因为天然气中压钢管严重锈蚀破裂,泄漏的天然气在建筑物下方河道内密闭空间聚集,遇餐饮商户排油烟管道排出的火星发生爆炸。
安全无小事,你家中做饭、洗浴等使用的燃气是 。为了防止燃气泄漏造成危险,可以在家中安装报警器。根据使用燃气(提示:管道天然气的主要成分CH4,罐装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C3H8、C4H10等)的情况,你家中安装报瞥器的位置应该是 (填“上面”、“下面”)原因是 。
【答案】管道天然气;上面;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小
【知识点】甲烷、乙醇等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
【解析】【解答】家中做饭、洗浴等使用的燃气可以是管道天然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报警器应安装在上面,原因是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小,容易在上方聚集。(合理即可)
【分析】根据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小,进行分析。
13.(2021九上·封丘期末)日常生活中偶尔会观察到燃气灶火焰呈黄色,此时需要调大灶具的进风口,说明使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氢气作为新能源的优点为 (答出一条即可)。
【答案】通入足量的氧气;产物无污染
【知识点】氢气的用途和氢能的优缺点
【解析】【解答】使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通入足量的空气,使可燃物与氧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调大灶具的进风口,说明使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之一是通入足量的氧气;氢气作为新能源的优点:燃烧热值大、产物无污染和原料来源广。
【分析】根据燃烧剧烈程度与氧气浓度及氧气量有关、氢气燃烧产物为水无污染分析。
14.(2020九上·栾城期末)2020年11月24日——12月17日,嫦娥五号圆满完成探月任务。11月23日,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加注推进剂。二级火箭加注的是液氧和液氢。液氢的作用是 。11月24日成功发射。二级火箭点火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2月17日,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2公斤月球土壤样品着陆地球。此前的月壤样品研究发现,月壤中存在天然的铁 金 银 铅 锌 铜 锑 铼等矿物颗粒,还富含Si 、铝 钾 钡 Li 铷 锆 铪和稀土元素,另外,月壤中还蕴藏着丰富的钛元素和氦-3 (一种氦原子)。请写出加点物质的化学式或名称。氦-3是一种清洁 安全和高效的核聚变发电的燃料。核能是 (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从我国取回的月壤样品中能有什么新的发现,我们拭目以待!
【答案】燃烧产生内能,转化为动能推进火箭;;Au;Ag;硅;锂;;可再生
【知识点】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氢气的化学性质与燃烧实验
【解析】【解答】二级火箭加注的是液氧和液氢,氢气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水,液氢的作用是燃烧产生内能,转化为动能推进火箭。二级火箭点火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月壤中存在天然的铁 金Au、银Ag 铅 锌 铜 锑 铼等矿物颗粒,还富含Si硅、铝 钾 钡 Li锂 铷 锆 铪和稀土元素,另外,月壤中还蕴藏着丰富的钛元素和氦-3 。核能是可再生能源。
【分析】根据氢气的性质、元素的元素符号,进行分析。
15.(2020九上·邛崃期末)汽油 (填“是”或“不是”)石油加工的产品。乙醇(C2H5OH)俗称酒精,属于 (填“可”或“不可”)再生能源,其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是;可;
【知识点】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
【解析】【解答】汽油是石油加工的产品。乙醇俗称酒精,属于可再生能源,其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 ,故填:是;可; 。
【分析】根据汽油是不可再生能源及乙醇和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分析
三、简答题
16.(2019九上·江西期末)从“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的倡议,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
(1)“丝绸之路”把中国的丝绸、茶叶等传入西方,将西方的宝石等带入中国。丝绸裁剪缝制的过程是 (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新鲜茶叶中含维生素C,其化学式是C6H8O6,维生素C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宝石的成分复杂,有一类宝石中含有Al2O3,其中Al的化合价是 。
(2)能源合作是“一带一路”的重要内容。
①目前人们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如 、石油、天然气等。
②中缅油气管道将石油和天然气输入中国。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
【答案】(1)物理;3︰4;+3
(2)煤;
【知识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化学式的相关计算;化石燃料的利用与保护
【解析】【解答】(1)丝绸裁剪缝制的过程中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C6H8O6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6):(16×6)=3:4;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设铝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2x+(-2)×3=0,x=+3;(2)①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石油、天然气;②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是: 。
【分析】(1)根据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特点分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判断变化种类就是看变化后有没有新物质生成;根据元素质量比为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分析;根据元素化合价规律分析,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0,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所以要计算化合物中某元素化合物时,先确定出其他元素的化合价,再根据化合价规律计算所求元素的化合价。
(2)根据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石油、天然气及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分析。
17.(2016九上·龙沙期末)2015年11约30日在法国巴黎召开联合国气候大会.主题为“绿色发展”,把全球气温升温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之内作为目标.会场附近有多个“风力发电树”提供会场路灯和周围设施用电、有200辆零排放电动车接送与会人员.大会上展示室温效应的灾难资料:
资料一:2015年印度高温致死千余人.
资料二:2012年美国遭飓风“桑迪”侵袭
资料三:喜马拉雅山瘦了、北冰洋消融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产生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温室效应带来的灾难给人们敲响警钟,为此写出你知道的一种新能源(答一点与本题无关的新能源).
(3)应对气候变化,你的“低碳生活”的具体做法是什么?
【答案】(1)解: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上升
(2)解:太阳能
(3)解:少坐私家车,多坐公交车或步行或骑自行车
【知识点】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
【解析】【解答】解:(1)一方面,人类消耗的化石能源急剧增加,排放到大气中二氧化碳越来越多;另一方面,能吸收二氧化碳的森林却因为天灾和人类的乱砍滥伐等不断减少,结果大气中导致温室效应的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上升;(2)太阳能或地热能或水能或潮汐能或可燃冰都属于新能源;(3)应对气候变化,“低碳生活”的具体做法是:少坐私家车,多坐公交车或步行或骑自行车或不使用一次性筷子或双面使用纸张或不用灯时随手关灯或不用电脑时随手闭电脑等.故答案为:(1)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上升;(2)太阳能;(3)少坐私家车,多坐公交车或步行或骑自行车.
【分析】(1)根据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二氧化碳含量增大进行分析;(2)根据太阳能或地热能或水能或潮汐能或可燃冰都属于新能源进行分析;(3)根据少坐私家车,多坐公交车或步行或骑自行车或不使用一次性筷子或双面使用纸张,都属于低碳生活进行分析.
四、综合题
18.(2021九上·靖西期末)能源、环保是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
(1)目前人们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化石燃料包括煤、 和天然气等,其中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填化学式)。
(2)煤燃烧生成CO2、SO2、CO等气体,其中会造成酸雨的气体是 。
(3)“碳捕捉与封存”是我国的一项先进技术,每年可从燃煤发电厂“捕捉”约1600万吨二氧化碳并对其进行压缩封存,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二氧化碳气体可压缩原因为 ;被封存的二氧化碳有许多用途,请写出其中的一条 。
【答案】(1)石油;CH4
(2)SO2或二氧化硫
(3)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灭火(合理即可)
【知识点】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
【解析】【解答】(1)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其中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的化学式为CH4,故填:石油;CH4。
(2)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污染物,这些气体或气体在空气中发生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所以煤燃烧生成CO2、SO2、CO等气体,其中会造成酸雨的气体是SO2,故填:SO2或二氧化硫。
(3)二氧化碳气体可压缩原因为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二氧化碳的用途有灭火、人工降雨等,故填: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灭火(合理即可)。
【分析】(1)根据常见的化石燃料进行分析
(2)根据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是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硫进行分析
(3)根据分子的特性进行分析
五、实验探究题
19.(2020九上·揭东期末)请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回答相关问题。
(1)写出仪器的名称:a ,b 。
(2)实验室若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其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 。
(3)用装置E收集氧气,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①实验前,将集气瓶装满水
②开始反应后,有气泡冒出则将导气管口移入集气瓶
③当看到集气瓶口有大气泡冒出时,将玻璃片盖上集气瓶再移出水槽
④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倒放在桌面上
(4)装置F装满水相当于排水法收集氧气,氧气应该从 端进。(填“甲”或“乙”)。
(5)氢气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难溶于水。实验室常用金属锌粒和稀硫酸溶液在常温下反应制取氢气。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发生装置可以选择上图(请在A-E中选择)的 (填字母,下同),若要收集比较纯净的氢气可选上图(请在A-E中选择)的 装置。
【答案】(1)铁架台;锥形瓶
(2)A;;催化作用
(3)①③
(4)乙
(5)B;E
【知识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氧气的收集方法;氢气的制取和检验
【解析】【解答】(1)据图可知仪器a是铁架台;b是锥形瓶;
(2)利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加热氯酸钾制氧气是固体加热,因此选取发生装置为A;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其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催化作用;
(3)①实验前,将集气瓶装满水,故正确;
②开始反应后,有连续均匀气泡冒出则将导气管口移入集气瓶,故不正确;
③当看到集气瓶口有大气泡冒出时,将玻璃片盖上集气瓶再移出水槽,故正确;
④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应正放在桌面上,故不正确;
(4)装置F装满水相当于排水法收集氧气,氧气密度比水小,应该从乙端进入;
(5)实验室常用金属锌粒和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来制取氢气,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混合制取氧气且不需要加热,所以发生装置选择B,用排水法能收集较纯净的氢气,可用装置E。
【分析】(2)根据加热氯酸钾制氧气的反应,属于固固加热型反应,选择发生装置;
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
(3)根据收集氧气的操作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4)根据氧气密度比水小,应该从乙端进入,进行分析。
(5)根据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反应原理,属于固液常温下反应,选择反应装置。
排水法收集的氢气比较纯净。
20.(2016九上·南召期末)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
(1)天然水中含有许多杂质,实验室常用过滤方法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过滤需要用到的物品有带铁圈的铁架台、烧杯、漏斗、滤纸和 (填仪器名称).
(2)硬水给生活和生产带来很多麻烦,生活中常用 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3)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装置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氢气是21世纪最理想最清洁的能源,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则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发生装置不能选择的是 (填序号,下同);若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CO2,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小海同学在装置B中加入稀硫酸溶液和锌制取氢气.若用F装置收集氢气,氢气应从 (填“a”或“b”)端通入.实验中他发现不能得到平稳的氢气流,小涛同学提出了一个改进意见:是将制取的装置B换为如图中的装置 .
(4)甲醇是一种有毒、有酒气味的可燃性液体.在氧气不充足时可发生如下燃烧反应:8CH3OH+nO2 mCO2+2CO+16H2O,若反应生成了14.4g水.请计算:
①m的值是 ;
(5)②反应中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多少?
【答案】(1)玻璃棒
(2)煮沸
(3)A;CaCO3+2HCl=CaCl2+H2O+CO2↑;b;C
(4)6
(5)解:设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碳质量为x
8CH3OH+ 11O2 6CO2+ 2CO+ 16H2O
6×44 16×18
x 14.4g
x=13.2g
所以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碳质量是13.2g.
【知识点】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硬水与软水;文字表达式;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氢气的制取和检验
【解析】【解答】解:(1)过滤需要用到的仪器有带铁圈的铁架台、烧杯、漏斗和玻璃棒;(2)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3)实验室常用锌粒(固体)和稀硫酸(液体)在常温下反应制得氢气,因此发生装置选B;不能选择A;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氢气的密度比水小,所以用装置F来收集氧气,气体应该从短管(b端)进入,水从长管(a端)排出;要控制产生氧气的速率,可将长颈漏斗改为分液漏斗,即将装置B改为装置C;(4)①m=8﹣2=6;
故答案为:(1)玻璃棒.(2)煮沸.(3)①A;CaCO3+2HCl=CaCl2+H2O+CO2↑;②b;C.(4)①6;②13.2g.
【分析】(1)根据过滤操作用到的仪器分析;(2)根据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分析;(3)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根据氢气的密度和溶解性选择收集装置;(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没有改变.由已知反应物中C原子总数为8,生成物中C原子总数也应该为为8,则可以求得m=8﹣2=6,再由生成物氧原子总数和甲醇中氧原子总数可以求出n=11.由方程式中可以找出参加反应的氧气和生成水的质量比,再由生成水的质量可以求得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