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科教版小学科学
三年级上册期中综合质量调研卷+知识点梳理
一、知识点梳理
第一单元
水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水蒸气),水蒸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湿布擦黑板,过一会儿黑板上的水渍不见了,是因为水变成了(水蒸气)。
(沸腾)是水受热超过一定温度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沸腾时水的(温度)不再发生变化。
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会(大大增加)。
水在加热过程中,观察到的变化有(刚开始水温不断升高,杯底会产生气泡,水面会看到热气,容器内壁出现大量的小水珠)等。
当环境温度低于(0oC),水的温度下降到(0oC)时,水会结冰。
水结冰后体积(增大),占据了更大的空间,所以冰块(浮在)水面上。
实验时,往烧杯里的碎冰加食盐,从而(降低温度),使试管里的水更容易结冰。
当环境温度高于(0oC)时,冰开始(融化)。
冰在融化的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热量)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
用吸管对着冰块某个部分吹热气,被吹的部分会被(融化),甚至会将冰块吹穿。
冰融化成水后体积会(减小)。
溶解是指物质在水中化成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地)分布在水中,没有(沉淀)。
许多物质能在水中溶解,比如(小苏打、味精、食盐、白糖、红糖)等。
一般情况下,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是有一定(限度)的。
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50毫升的水大约可以溶解食盐(18)克,溶解小苏打(5)克。
通过(提高水的温度)和(搅拌)等方法,可以加快食盐在水中的溶解速度。
溶解的快慢与(物体颗粒大小)、(水的温度)、(液体是否被搅动)等因素有关。
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是一个(可逆)的过程。
把溶解在水中的食盐分离出来一,可以用(蒸发)的方法。
把一杯浓盐水放在阳光下,让杯里的水(蒸发),已经溶解的食盐会被(分离)出来。
水(蒸发)变成水蒸气,水(凝结)成冰,冰(融化)成水,这些事水的三态变化。
在水的三态变化中,水的(状态)发生了变化,但物质本身的(组成成分)没有改变。
用橡皮泥做各种东西,将纸折叠或者撕扯,改变的是它们的(状态)。
将压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凹进去的部分鼓起来了,是因为乒乓球里的空气受热(膨胀)。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到处都有空气。
空气的特征:无色、无味、透明、看不见摸不着、会流动、很轻、没有固定的形状、占据一定的空间等。
空气的作用:篮球充气、人类呼吸、动物呼吸、帮助燃烧等。
空气和水的相同特征:无色、无味、透明、会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占据一定的空间。
空气和石块的相同特征:占据一定的空间。
空气和一般的物体的相同特征:占据一定的空间。
物体可以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种类型。水是液体,石头和沙是固体,空气是气体。
把纸团粘在杯子底部,然后将杯子倒扣在水里,我们会观察到水槽内液面上升,杯子底部的纸团没有湿。因为空气占据了杯子内部的空间,导致水无法进入杯子内。
在杯子底部扎一个小孔,再把杯子压入水中,我们会观察到杯子底部小孔冒气泡,杯子底部纸团湿了。因为水进入杯子内部,杯子内空气被水挤出去了。
用打气筒从杯子底部的小孔向杯中打入一些空气,我们会观察水被排出杯子,杯子里的空间重新被空气占据。
空气占据一定的空间,空气存在于我们的周围。
有半瓶水、一块橡皮泥和两根吸管,在不倾斜瓶子的情况下,利用空气
将水从瓶中挤出来:
空气占据的空间容易被压缩,也容易被扩张;被压缩的空气有弹性,被压缩的越厉害弹性越大,被扩张的空气有恢复原来状态的能力,所以也会产生一股恢复原来状态方向的力。
水占据的空间不容易被压缩,也不容易被扩张。
空气容易被压缩的原因:空气微粒之间的距离是很容易改变的,因此很容易被压缩。在压缩过程中,微粒的大小和数量保持不变。
被压缩的空气有弹性的应用:充气后的篮球具有弹性。
空气很轻,但有一定的质量。
蜡烛点燃后,罩在蜡烛上方的塑料袋慢慢变热了,鼓起来了,松开双手,我们会观察到塑料袋上升。
空气受热后体积增大,受冷后体积缩小,说明空气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空气受热后会向上流动,热空气会上升,空气受冷后会向下流动,冷空气会下降。
利用热空气上升原理的有:热气球、孔明灯等。
模拟实验中“风”的形成:点燃蜡烛后,蜡烛上方的空气变热,热空气上升,周围的空气补充进来,空气的流动形成了风。
自然界中风的形成:自然界中也有一根“蜡烛”在提供热量,这根“蜡烛”就是太阳,太阳的热量使空气冷热发生变化,冷热不同的空气流动形成了风。
我们的地球被一层厚厚的空气包围着,人们称它为大气层。
在空中、地下和水中都有空气的踪迹,动物、植物和我们都离不开空气。
我们对空气的利用:①做饭时,利用空气帮助燃烧;②用打气筒把空气打进自行车轮胎里,使自行车跑得又快又稳;③把空气装进充气玩具里;④利用空气流动来发电……
二、期中质量检测卷
一、选择题(20分)
1.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空气有时候是香的,有时候是臭的
B.气球可以扎成不同的形状,主要利用了空气无固定性状的特性
C.空气压缩的越厉害,弹性越大,给自行车打气时越多越好
2.往一个瘪的塑料袋中打入20筒空气,袋中空气的质量与( )的质量相当。
A.一个乒乓球 B.一个排球 C.一个篮球
3.下面行动中,不能让我们感受到空气存在的是( )。
A.跑步 B.累了喘气 C.眨眼
4.注射器抽进空气后,堵住管口,用力推活塞会( )。
A.一点都推不动 B.推到底 C.推到一定程度就推不动了
5.用木头做成不同的家具,经过这些改变,这种物质( )。
A.还是木头 B.不是木头了
C.其中的一部分木头被改变了
6.我们要用酒精灯火焰的( )给食盐溶液加热。
A.内焰 B.焰心 C.外焰
7.下面能加快冰块融化速度的方法是( )。
A.把冰块敲碎 B.把冰块放在干燥的环境中 C.用被子裹住冰块
8.在冰中加入食盐,可以( )。
A.制造更热的温度 B.制造更冷的温度 C.没有任何变化
9.如图,小波用木棍和绳子做了个简易天平,他把相同的两只充满空气的气球吊在小棍上,天平保持平衡,用针刺破其中一只,木棍发生倾斜,说明空气( )。
A.能压缩 B.占据空间 C.有质量
10.固态的冰变成液态的水,是因为( )。
A.融化 B.凝固 C.冷却
二、填空题(10分)
11.热气球就是利用( )的原理升空的。
12.竖直倒扣在水槽里的杯子,杯底的纸团( )湿,这说明空气( )占据空间。
13.空气虽然很轻,但是有一定的( )。通过实验可以知道( ),可以被压缩,( )很难被压缩。
14.冰融化成水后体积变______________。
15.水沸腾的条件: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16.衣服在太阳下晾干,这是_______现象。
三、判断题(10分)
17.将一杯水放入冰箱的冷藏室,水的温度会一直降低。( )
18.冰、水、水蒸气是同一种物质的不同形态。( )
19.地球上的水资源很丰富,所以我们不需要节约用水。( )
20.把橡皮泥捏成各种形状的动物,形状虽然变了但它还是原来物质。( )
21.分离食盐和水时,当蒸发皿中有白色颗粒出现时,我们需要熄灭火焰,用余温将白色颗粒慢慢烘干。( )
22.有一瓶密封的空气瓶,抽去半瓶空气后,瓶内剩下了半瓶空气。( )
23.10筒空气的质量只有一点点,所以空气是没有质量的。( )
24.河底的动物靠水中溶解的氧气进行呼吸。( )
25.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会流动的气体。( )
26.虽然我们摸不到空气,但它也是物质。( )
四、连线题(12分)
27.把特征、对应的状态以及物体用线连起来。
没有固定的形状、有一定的体积 固体 水蒸气
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 液体 木屑
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 气体 可乐
28.将相应的物质和它在水中的状态相连
洗衣粉
汽油 在水中溶解
白糖
味精 在水中不溶解
沙子
高锰酸钾
五、简答题(10分)
29.橡皮泥、纸的变化与水的变化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30.为什么在杯底扎一个小洞,杯子就被水浸湿了呢?
六、实验题(18分)
31.在天平两端各挂一个小桶,分别放入一个充好气的皮球和若干豆子,让天平达到平衡。
(1)取出皮球,用打气筒打入10筒空气,再把皮球放回天平,发现天平向左倾斜,这说明左边皮球的质量比原来_________(轻重)了。要想使天平平衡,可以在________(左边、右边)加入若干粒豆子。这“若干”粒豆子的质量就是打入的10筒空气的质量。
(2)实验结果证明,空气是有__________的。
为了观察冰融化成水的过程中有哪些变化?我们一起来完成实验。(如图1、图2)
32.在实验中,橡皮筋的作用是( )。
A.方便拿住试管 B.方便看清冰 C.方便观察冰面和水面的高度
33.实验中发现冰块融化所需的时间( )。
A.非常短暂 B.比较漫长 C.需要1分钟
34.图1、图2试管中温度计的液柱,下降快的是( )。
A.图1温度计下降快些 B.图2温度计下降快些 C.一样快
35.当冰块完全融化成水时,冰面和水面的高度相比( )。
A.冰面低些 B.水面低些 C.没有变化
七、综合题(20分)
小明同学把一团纸巾放在一个杯子的杯底,然后将杯子竖直倒扣入水中(如下图)。
36.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A.杯子内装满水 B.杯子内没有一点水 C.有少量水进入杯子
37.实验中还能观察到( )。
A.纸湿了 B.纸没有湿
38.如果上述实验中,纸没有湿,说明( )。
A.空气是一种气体 B.空气是有重量的 C.空气能占据空间
本学期小明学习了《水》这一单元后,他想在家里做一个有趣的科学探究实验。在厨房里,小明找到了妈妈常用的调味品—食盐,他发现家里用的盐有两种,种是粗盐,一种是细盐。这两种盐都是固态物质,但它们的颗粒粗细不同。
39.小明把等量粗盐和细盐同时放入温水中,都不搅拌,溶解更快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为了弄清粗盐和细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否相同,小明决定做“5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的实验。在这个实验中,小明应该选择的加盐方法是( )。
A.20克20克地加 B.2克2克地加 C.10克10克地加
41.小明在做“5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细盐”的实验时,水的温度要选择( )。
A.和做粗盐实验时的温度相同
B.比做粗盐实验时的温度高
C.比做粗盐实验时的温度低
42.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下列杯子中粗盐溶解得最快的是( )。
A. B. C.
参考答案:
1.B
2.A
3.C
4.C
5.A
6.C
7.A
8.B
9.C
10.A
11.热空气上升
12. 不会 会
13. 质量 空气 水
14.小
15. 达到沸点 继续从外界吸热
16.蒸发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橡皮泥、纸的变化与水的形态变化是相同的,都是物质的形状、状态、大小发生的变化,本质没有发生变化,都是物理变化。
30.空气都沿着小洞跑了出去,杯子里没有空气占据,所以水进了来,杯子就被水浸湿了。
31. 重 右边 质量
32.C 33.B 34.A 35.B
36.B 37.B 38.C
39.细盐 40.B 41.A 42.B
吹气
热空气上升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