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科教版小学科学
四年级上册期中综合质量调研卷+知识点梳理
一、知识点梳理
第一单元
声音可以用高低(例如音符1声音低5声音高)、强、弱、刺耳、悦耳来描述。
2.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不断重复地做住返运动,叫振动。
3.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物体受到外力作用不一定发出声音,只有让它振动才会产生声音,如果停止振动声音就会马上停止。
4.我们身上能产生振动发出声音的器官是声带。
5.敲击鼓面可以看到碎泡沫球在鼓面上跳动,说明鼓面是在振动。音叉被敲击后接触水面,水面产生波纹,溅起水花,说明音叉在振动。
6.声音可以向四面八方传播。
7.声音能在气体、固体、液体这些介质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月球上没有空气,两个人要交流必须使用无线电设备。
8.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振动,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外一个地方的。
9.声音在物质中的传播效果:固体>液体>气体
10.在观察比较“鼓膜”振动的实验中:物体声音能够引起橡皮膜振动,距离越近振动越明显,声音越强振动越明显。
11.人的耳由外耳、中耳、内耳组成,外耳包括耳郭、外耳道,中耳包括鼓膜和听小骨,内耳包括耳蜗和听觉神经。
12.耳朵各个结构的作用:耳郭-----收集声波,外耳道------传递声波到中耳,鼓膜------将声波转化为振动,听小骨------传递振动到内耳,耳蜗-----将振动转化为听觉信号,听觉神经------将听觉信号传递到大脑。
13.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与物体的振动幅度有关。物体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物体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可用分贝仪测量,单位是分贝。
14.用不同的力敲击同一支音叉,重敲时发出的声音强,轻敲时发出的声音弱。
15.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与物体的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得越快,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得越慢,声音就越低。
16.玻璃杯放入不同量的水,用小木棒敲击,水放的越多,声音越低;水放的越少,声音越高。
17.吹装有水的瓶口时,瓶内的空气柱振动发声,瓶中的水越多,空气柱越短,振动越快,发出的声音越高;瓶中的水越少,空气柱越长,振动越慢,发出的声音越低。
18.像二胡、小提琴、吉他、古筝等乐器是靠弦的振动来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的。
19.相同材质的物体,越短、越细、越紧,弹拨或敲击时,振动越快,发出的声音越高;越长、越粗、越松,弹拨或敲击时,振动越慢,发出的声音越低。
20.制作小乐器时,应先画出设计示意团,然后进行制作。自己制作的小乐器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可进一步做出改进。
第二单元
无论是走路、玩耍、学习还是睡眠,我们的身体都在和外界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呼吸。呼吸是我们的身体从外界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的过程,是生命存在的基本特征。
无论白天还是夜晚,我们都在呼吸,不间断的呼吸成为我们的重要活动。
吸气,是含有氧气的空气由鼻腔或口腔进入气管,再进入肺的过程。此时胸腔扩张,腹部收缩。
鼻腔或口腔→气管→支气管→肺
呼气,是交换后的空气由肺部到气管,再由鼻腔或口腔呼出的过程。此时胸腔收缩,腹部放松。
肺→支气管→气管→鼻腔或口腔
一呼一吸算一次呼吸。
氧气是维持生命所必需的物质。二氧化碳是植物制造养料所必需的原料。这两种气体对生命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与呼吸的器官及其作用:鼻腔或口腔:吸入气体 气管、支气管:运送气体
肺:气体交换
我们体内所有的细胞都需要空气中的氧来维持生命,从空气中吸入的氧可以帮助我们正常地生活和工作。
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气体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
运动后,每分钟呼吸次数增多。运动量越大,每分钟的呼吸次数越多。
运动后躺着休息呼吸会减慢;晚上睡觉的时候呼吸会减慢。
肺是身体气体交换的“中转站”,这个“中转站”的大小直接决定着每次呼吸气体交换的量。剧烈运动时,人体需要消耗更多的氧气,所以肺必须更加卖力地工作。这就是在锻炼时我们的呼吸更加急促的原因。如果呼吸功能弱,我们身体的一些正常工作就无法正常进行。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增强呼吸功能,保持身体健康。
伴随着呼吸次数的增加,心跳速度也会加快。
肺活量是人体吸入最多空气后,呼出去空气的量。
肺活量是身体发育是否健康的一个指标。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使肺得到锻炼,提升肺活量,向身体提供更多的氧气。
除了呼吸之外,饮食是我们从外界获得能量的又一重要活动。
食物的分类标准很多,按照不同的标准,分类的结果不同。
按照食物的来源分:植物类食物(素食)和动物类食物(荤食)
按照食物食用的生熟情况:生食、熟食、生熟食都可以
按照日常食用的数量:主食和副食
食物中的营养成分通常分为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无机盐和水。
蛋白质:构成人体肌肉、内脏、头发、指甲和血液的主要成分。
含有蛋白质的食物:豆类、家禽类、肉类、水产类、蛋类、内脏……
脂肪: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
含有脂肪的食物:油类、巧克力、鸡蛋、鸭蛋、花生、核桃、果仁、芝麻……
糖类: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
含有糖类的食物:大米、面条、苹果、香蕉、桔子、橙子、西瓜、马铃薯……
维生素:调节身体机能的作用。
含有维生素的食物:蔬菜、水果……
无机盐:调节身体机能的作用。
含有无机盐的食物:蔬菜、水果、食盐、海带、木耳……
水:人对水的需要仅次于氧气。
含有水的食物:蔬菜、水果……
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的方法:在食物上滴一滴碘酒,观察颜色变化,如果滴碘酒的地方变色蓝色,说明食物中含有淀粉。
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脂肪的方法:先用食用油在纸上涂抹,出现的油迹不会消失,这说明食用油中存在脂肪。再用其他食物在纸上涂抹,把留下的痕迹与食用油的油迹作比较,如果接近,就说明食物中也含有丰富的脂肪。
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蛋白质的方法:如果在烧食物时有烧焦的羽毛气味,说明这种食物中含有蛋白质。
没有一种食物包含所有的营养成分。
我们的食物种类非常丰富,不同食物蕴含着不同的营养成分。
下一层食物的食用量要大于上一层食物的食用量。
第1层:谷薯类
这一层食物主要含有碳水混合物,提供我们每天所需的能量。
第2层:蔬菜水果类
这一层食物主要提供纤维,使我们健康成长,减少疾病。
第3层:畜禽肉水产蛋
这层食物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能帮助身体造成新细胞,并修复受损的组织。
第4层:奶制品豆制品
这层食物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能帮助身体造成新细胞,并修复受损的组织。
第5层:油盐类
这层食物是高热量高脂肪,摄入脂肪过多,人就会发胖,因此只宜少量进食。
膳食营养搭配原则:荤素搭配、粗细粮搭配、多吃水果蔬菜、油盐要适量、不挑食不偏食
消化器官将食物转变成我们可以吸收的养料和能量的过程叫消化。口腔是人体的消化器官之一,是食物消化的第一站。
口腔里有牙齿、舌头、唾液。
牙齿:咬碎食物 舌头:传送和搅拌食物 唾液:润滑食物和消化淀粉
牙齿可分为门齿、犬齿、臼齿。
门齿(8颗,平薄):切割食物
臼齿(20颗,宽阔):咀嚼食物
犬齿(4颗,尖锐):撕碎食物
食物在口腔内变湿、变碎、变软。
淀粉在口腔内初步消化。
牙齿是我们身体重要的消化工具。不同形状的牙齿在消化过程中发挥着各自不同的作用,保护好牙齿对我们一生的健康都很有意义。
预防龋齿:使用含氟牙膏、饭后刷牙、正确刷牙。
食物被口腔初步消化后,就会进入人体内部的其他消化器官。
人体的主要消化器官: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
食物在人体内的“旅行”过程: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
各个消化器官的作用:
口腔:初步消化
食道:运输通道
胃:进一步消化
小肠:吸收营养
大肠:吸收多余的水分,形成、贮存粪便
细碎、柔软的食物容易进入食道,容易被运输。口腔可以将大块、坚硬的食物初步消化成小块、细碎、柔软的食物,便于运输。
二、期中质量检测卷
一、选择题(20分)
1.把一种食物放在白纸上挤压,如果在白纸上留下了油渍,说明这种食物里面含有( )。
A.蛋白质 B.脂肪 C.淀粉
2.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气体交换,在呼出的气体中,含量最多的是( )。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3.人体需要的氧气由肺吸入后进入血液,再由( )通过血管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
A.气管 B.心脏 C.肺
4.吸气时空气经过呼吸器官的顺序是( )。
A.肺→气管→鼻子 B.鼻子→气管→肺 C.气管→鼻子→肺
5.利用( )和纸杯做的“土电话”传声效果最好。
A.金属丝 B.棉线 C.尼龙绳
6.( )很薄而且有弹性,即使是轻微的声音,它都会产生振动。
A.鼓膜 B.听小骨 C.耳蜗
7.音量的单位是( )。
A.分贝 B.赫兹 C.厘米
8.拉伸橡皮筋没有发出声音,说明橡皮筋( )。
A.没有变化 B.没有振动 C.变化得不明显
9.以下对食物的分类方法,不合理的是( )。
A.素类和荤类 B.熟食与生食 C.喜欢和不喜欢
10.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的发声仪器叫作( )。
A.调音器 B.钢叉 C.音叉
二、填空题(10分)
11.无论是白天还是晚上,我们都在呼吸,使_________进入血液,同时排出_________到体外。
12.经常锻炼身体,会使我们的____________增大。
13.脂肪和淀粉可以为我们的身体提供____________。
14.我们平时说的声音响、声音大,在科学上指声音的________与振动的________有关。
15.我们用不同的力量敲击鼓面时,可以研究__________和__________之间的关系。在鼓面上放一些豆子或纸屑的目的是更清楚地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
16.尺子伸出桌面越长,发出的声音___________(选填“越高”或“越低”)。
三、判断题(10分)
17.我们白天在呼吸,晚上睡觉时呼吸就停止了。 ( )
18.我们听到的所有声音都是悦耳的。( )
19.上课时同学们可以听到老师的声音,因为声音是向四面八方传播的。( )
20.耳朵失聪,一定是鼓膜出了问题。( )
21.用不同的力敲击大小相同的音叉,发出的声音强弱不同。( )
22.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都能传播。( )
23.为了使自己能均衡获得各种营养,我们要不偏食,不挑食。( )
24.肺是人体气体交换的中转站,肺的大小决定着气体交换的量。( )
25.在“平衡膳食宝塔”中,油脂类在塔尖位置,所以要多吃油脂类食物。( )
26.一般情况下,呼吸次数加快了,心跳次数也会变快。( )
四、连线题(18分)
27.把下面的食物、营养成分及对人体的作用用直线连接起来。
米饭 蛋白质
肥猪肉 糖类 调节身体的机能
牛奶 脂肪 长身体的材料
食盐 维生素 提供我们活动的能量
黄瓜 矿物质
28.连线。用力敲鼓面振动速度快轻轻敲鼓面振动幅度大
用力敲鼓面 振动速度快 声音低
轻轻敲鼓面 振动幅度大 声音高
同样力度敲击大音叉 振动幅度小 声音强
同样力度敲击小音叉 振动速度慢 声音弱
五、简答题(10分)
29.宇航员在太空中面对面讲话,为什么听不到声音。
30.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对我们身体有什么好处?
六、实验题(14分)
我们的呼吸。
31.呼气的过程是( )。
A.鼻子→口腔→气管→肺 B.肺→气管→鼻子/口腔 C.膈肌→肺→气管
32.下图装置中分别模拟了哪些呼吸器官?请填写完整。
33.把上题图①中把“膈肌”往上按时(“胸腔”收缩),气球会缩小,模拟的是( )动作。
A.吸气 B.呼气 C.吸气和呼气
34.小明在表演鼓乐,他在鼓面上撒了一些碎泡沫。
(1)如图甲所示,小明先是轻轻敲鼓,发出的声音_____,碎泡沫跳动的高度______,说明鼓面振动的______小。
(2)如图乙所示,小明用力敲鼓,发出的声音______,碎泡沫跳动的高度_______,说明鼓面振动的_______大。
(3)通过以上实验,我们知道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的_______有关,振动的_______越大,发出的声音也就越大。
七、综合题(18分)
走在公园里,听听树上叽叽喳喳的鸟叫;坐在一棵树下,听听唧哩哩唧哩哩的虫鸣;在水塘边散步,听听青蛙的歌唱。(节选自《大自然的声音》)
35.青蛙歌唱的声音,是由( )产生的,通过( )传到我们的耳朵里。
36.我们要感受到大自然的声音,声音就要依次经过耳朵的外耳道、耳道、( )、听小骨、( )、听觉神经,到达大脑。
37.下图中听小骨是( )(填序号),它的作用是( )。
38.当外界声音很大时,鼓膜振动幅度( )(填“大”或“小”);当外界声音很高 时,鼓膜振动( ) (填“快”或“慢”)。
39.生活中难免会听到刺耳的声音,这些声音会伤害我们的听力。你有哪些保护听力的建议?至少写出两条。
学习了《呼吸与消化》单元,请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如下问题。
40.将人体各个消化器官名称在人体轮廓图中写出;食物在这些消化器官中的“旅行”的过程:
41.消化器官可以将食物转变成我们可以吸收的养料和能量,这一过程叫作_______。食物在_________就开始这一过程。
42.口腔中的牙齿是最要的消化工具,不同形状的牙齿起着各自的作用,比如我们吃鸡腿,首先用________将肉撕咬下来,再用_________进行咀嚼磨碎,在这个过程中_________将食物在口腔中进行传输和搅拌,让_________充分和食物混合,将食物浸湿变软。
43.食物在_______进一步磨碎和分解,_______是最主要的消化和吸收的场所。
44.食物是我们身体所需养料和能量的主要来源,如何让我们的身体保持长期的营养均衡,在饮食上你能给同学们一些好的建议吗?
参考答案:
1.B
2.C
3.B
4.B
5.A
6.A
7.A
8.B
9.C
10.C
11. 氧气 二氧化碳
12.肺活量
13.能量
14. 音量(强弱) 幅度
15. 声音强弱 振动幅度
放大鼓面振动
16.越低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因为太空中没有空气,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30.有利于人体骨骼、肌肉的生长,增强心肺功能,改善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的机能状况。
31.B 32. 33.B
34. 小 低 幅度 大 高 幅度 幅度 幅度
35. 振动 空气 36. 鼓膜 耳蜗 37. ④ 振动传达到内耳 38. 大 快 39.戴上降噪耳塞;捂住耳朵迅速远离噪声大的环境。
40.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
41. 消化 口腔 42. 犬齿 臼齿 舌 唾液 43. 胃 小肠 44.荤素搭配、粗细粮搭配、多吃一些新鲜的水果蔬菜、早上要吃好中午要吃饱晚上要吃少、运动量大的话多补充糖类食物、手指脱皮多补充维生素。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