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科教版小学科学
五年级上册期中综合质量调研卷+知识点梳理
一、知识点梳理
第一单元
1、通常我们把那些自身能发光的的物体称为光源。太阳、电灯、萤火虫等都是光源,月亮不是光源。
2、像这样,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投影。
3、影子的形成必须有光源、遮挡物和屏幕。
4、影子的长短、方向与光源的位置、方向有关。
5、影子的大小与遮挡物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
6、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
7、古代的人利用日影观测仪(日晷)计时。
8、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随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影子的方向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9、光以直线的形式传播,速度约每秒30万千米。挡光的物体会有影子,是因为光是直线传播造成的。
10、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反射也是以直线形式传播的。与镜面反射相同,任何物体都能反射光,只不过是光在物体表面的反射情况有所不同。我们能够看到物体就是因为它们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11、运用光的反射的有额镜、反光镜 、潜望镜。
12、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光的路线发生的变化,叫作光的折射现象。当白光进入三棱镜时,由于不同颜色的光发生折射的程度不一样,就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等各种颜色的光。
13、人眼睛中的瞳孔可以控制入射光线。光弱时瞳孔放大,光强时瞳孔缩小。
14、许多光源在发光时也在发热。光强温度就高,光弱温度就低。
15、汇聚太阳光的方法有用凹面镜、凸透镜。
16、人们对太阳能的利用有:太阳灶、点燃奥运圣火、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池板。
17、太阳表面温度达6千多摄氏度,内部温度高达2千万多摄氏度。
18、吸热本领最强的是黑色的粗糙物体。深色物体比浅色物体吸热快。表面粗糙的比光滑的吸热快。
19、物体和太阳光垂直时升温快。
第二单元
1、地形及地形的特点:
地形 特点
山地 地势较高,蜿蜒起伏,层峦叠嶂
丘陵 高低起伏,坡度较缓,由连绵不断的低矮山丘组成
高原 面积广大,地形开阔,周边以明显的陡坡为界
平原 地貌宽广平坦,起伏很小
盆地 四周地势较高,中间低平
2、地球上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大;我国西部多高山,东部多平原。
3、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有哪些?
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①内力作用主要是地壳运动,以构造运动为主,还会有地震、火山等比较剧烈的运动.会让地形变得高低不平.
②外力作用主要是太阳、水、风等的风化、侵蚀、搬运、沉积作用,使得地形削高填低趋向平坦.”
4、我们现在看到的地球表面与地球的构造有关。地球的内部结构:地球从表面到地心可以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组成地壳的岩石可以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岩浆岩 玄武岩、浮石、花岗岩
沉积岩 砾岩、砂岩、页岩
变质岩 大理岩、板岩
5、地壳在不断地运动,地球内部的岩浆在不停地涌动,有时会通过地震和火山喷发让我们感受到。地壳的运动常常会使岩层发生弯曲变形。
6、地震和火山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绝大部分的地震发生在地壳内。
7、地震震级较大时会使地表形态重塑,由于地震成因不同,形成的新的地形也不同。地震有很多类型,有的使地壳断裂,就形成了断崖,还有的使地壳隆起,形成了新的山丘,还有就是地壳断裂,形成峡谷,如著名的东非大裂谷,还有可能地壳下陷,使山丘变成平原。
8、地球内部的运动使地表形态发生不断的变化,这种变化有时表现出来是很猛烈的,像地震和火山;有时是极其缓慢的变化,像喜马拉雅山年复一年的隆起;地球表面的很多变化都是在流水、风、冰川、海浪、气温、重力、动植物等自然力的作用下很缓慢的进行的,我们在短时间内难以察觉。
9、火山活动与地幔和地壳的运动有关。叙尔特塞火山岛、长白山天池是由火山喷发形成的。
10、火山喷发对环境的影响:火山喷发会给人类带来严重的灾难,比如烧毁森林、房屋,掩埋农田和城市,污染空气,导致滑坡、山崩、泥石流、地震等。但落在火山周围的火山灰能提高土壤肥力,使森林和庄稼生长得更好;火山地热是一种清洁能源,加热后的水能作为热源被人们利用;火山灰和火山岩还是筑路的好材料。
11、岩石变化的原因有冷和热的作用、流水的作用、植物的作用、动物的活动等。
12、由于受水、大气、气温或动植物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风化。
13、大风或洪水的力量可以把大块岩石破碎后形成的细小的沙、土搬运到远方,只留下大大小小砾石,这便形成了戈壁滩。备带走的沙子在风或流水速度减小时沉积下来,日积月累,就形成了沙漠。
14、风对地球表面的影响,如敦煌地区的雅丹地貌是由于风的作用形成的。
15、水的作用,降雨和河流会对地表产生影响,如黄土高原的沟壑是由于水(降雨)的作用形成的,黄河入海口的沙洲、长江三角洲是由于水的作用(河水流速度减慢,泥沙沉积)形成的。
16、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矿物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
17、土壤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在每立方米的土壤中,生活着几十亿个生物体。土壤为他们提供了食物和生存空间,也为人类提供了衣食住行的材料来源。而所有生活在土壤中的生物的残体和排泄物都能使土壤的腐殖质更丰富。动物和植物的根能松动土壤,为空气和水营造空间。
18、地面的岩石、沙土在水、风、重力等作用下,被破坏和搬走的现象叫作侵蚀。
19、影响土地被侵蚀程度的因素有土地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降雨量的大小等。
20、在坡度大的地方,河流流速快,土地会被侵蚀;在坡度小的地方,河流流速慢,会发生沉积。所以一般大江大河的下游和入海口往往是平原。
21、自然界中每时每刻都由侵蚀和沉积的现象发生。侵蚀使得一些地面突起的地方土壤流失,而沉积却填平了一些低洼的地方,侵蚀和沉积形成了地球上不同的地形地貌。
22、流水、风、冰川、海浪和重力等都会侵蚀土地。
23、房屋应该建在坡度比较平缓的地方,在坡度较大的地方应该植树和种草,来减少雨水对土地的侵蚀。
24、保护森林、退耕还林可以减少土地的侵蚀。
二、期中质量检测卷
一、选择题(20分)
1.下列关于地球内部运动改变地形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地球内部在不断运动,从而驱动地球表层运动,造成地表地形发生变化
B.地球内部的运动改变地形总是很猛烈,如火山和地震
C.地球内部可以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绝大多数地震发生在地壳内
2.侵蚀会给我们带来一些危害,以下与侵蚀无关的是( )。
A.引发山体滑坡 B.地势更为平坦 C.造成水土流失
3.在大江大河的下游和入海口往往是( )。
A.平原 B.高原 C.峡谷
4.关于模拟实验“探究降雨给土地带来的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只需记录降雨前后雨水的变化就可以了
B.降雨时,土壤和彩色的沙子被细流带动沿坡面向下移动
C.实验后,土壤和沙子会堆积在斜坡下部和坡脚处
5.下列各组物体,都属于光源的是( )。
A.打火机、镜子 B.月亮、开着的电灯 C.点燃的火柴、太阳
6.下列现象能说明光沿直线传播的是( )。
A.皮影戏 B.白天能看到书本上的字 C.水杯中“弯折”的筷子
7.当手电筒的光射在一张白纸上时,看到的现象是( )。
A.光全部透过白纸,没有反射光
B.光大部分透过白纸,小部分被反射
C.光小部分透过白纸,大部分被反射
8.下列事例中,不属于利用光的反射的是( )。
A.使用放大镜看报纸
B.夜间打开手电筒走路
C.耳科医生戴额镜看患者耳朵内部
9.观察中国地形图可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四川盆地的特点是四周高、中间低
B.中国的西部多高原,东部多平原
C.中国的主要地形有平原、山脉、丘陵三种
10.下列关于光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光遇到任何物体都能发生反射
B.光发生折射后,不再沿直线传播
C.在不透明物体中也能发生光的折射
二、填空题(12分)
11.地球内部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地核三部分。
12.地壳在不断地运动,有时会通过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让我们感受到。
13.组成地壳的岩石可分为岩浆岩、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三大类。
14.当月球运行至地球的阴影中时,地球上的人们就能看到________现象。
15.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会出现七种颜色的光,分别是红、橙、________、绿、________、靛、________。
16.潜望镜的制作是利用了光遇到障碍物会发生________,制作时一般至少需要用到________块平面镜。
三、判断题(10分)
17.彩虹出现时空气中的小水珠充当了三棱镜的角色。( )
18.涂有红、黄、蓝三种颜色的彩色轮快速旋转时,我们看到的颜色接近白色。( )
19.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在两者交界处发生方向偏折。( )
20.太阳光的多少、强弱与温度的高低是两回事,没有什么关系。( )
21.鱼缸中只有一条金鱼,从某个角度却看到两条金鱼,这是由于光的反射。( )
22.地形图上用绿色表示森林,蓝色表示海洋。( )
23.河流流出河谷后,随着坡度的变缓,河水的流速也逐渐加快。( )
24.地震原因是因为大陆漂移造成的。( )
25.地球自形成以来没有任何变化。( )
26.我国地形特点是:西高东低,东部多平原,西部多高原、山地。( )
四、连线题(10分)
27.把下面的现象和用到的原理用线连起来。
长白山天池 黄土高原上的沟壑 黄河入海口的沙洲 敦煌的雅丹地貌 弯曲的岩层
地震(岩层受到挤压) 火山喷发形成 风的作用 水的侵蚀作用 水的沉积作用
28.把下面的现象和用到的原理用线连起来。
耳科医生用额镜看口腔内部 光的反射
科学家用棱镜分解出七色光
日食 光的折射
立竿见影
姐姐照镜子化妆 光的直线传播
水中的鱼看起来比实际浅一点
五、简答题(10分)
29.生活中的反光也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有利的方面?
30.地震发生时我们该如何自救与互救?
六、实验题(20分)
科学组准备了两个相同的方形塑料盘,在塑料盆底一侧挖几个洞,把同样多的土壤分别铺在每个塑料盘里,铺上石子、倒人土壤,做成A、B两组不同的小土坡,再用喷水壶洒水。
31.这个实验既运用了模拟实验,又运用了( )实验的实验方法。
32.本实验研究的是( )对雨水侵蚀土地的影响。
33.实验时要保证降雨的( )和( )都要相同。且两边的地形相同。
34.( )(填“A”或“B”)组上的土壤更容易被“雨水”冲走。
35.根据上面的观察实验结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形成各种地形地貌的唯一原因就是地球外部的作用
B.流水对土地的侵蚀程度与有无植物覆盖有关
C.流水的作用直接影响着地形地貌的变化
D.降雨之后在地面会形成河流
神奇的光
神奇太空,播种梦想。2021年12月9日神舟十三号乘组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三位航天员在中国空间站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其中王亚平老师演示的“水球光学实验”微起了同学们强烈的好奇心,让我们一起走进光的世界!
36.下列物体都能称为光源的是________。
A.月光、星光 B.太阳光、烛光 C.灯光、汽车后视镜 D.镜子、萤火虫
37.下列现象不能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是________。
A.夜间车灯的光束 B.发生雷电时,先看到闪电,再听到雷声
C.人站在路灯下会出现影子 D.城市里激光束直射天空
38.将一束激光笔射出的光透过空气射进水中,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
A. B. C. D.
39.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出现的现象和________相似。
A.快速旋转彩色轮后看到的现象 B.天空中出现的彩虹
C.从不同角度看,使鱼缸中的一条鱼看上去是两条 D.激光笔直射入水中
40.小科家的台灯罩上灯罩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
A.装饰、美化 B.改变灯光颜色 C.反射光线,更明亮 D.发散光线
41.小科要制作一个潜望镜,下图是用来制作潜望镜外壳的纸盒,在图中画出平面镜放置的位置,并用箭头和直线标出光传播的路线。
42.用潜望镜可以看到A处的景物,这说明________。
A.光可以曲线传播
B.光经镜面反射后,可以曲线传播
C.光是可以斜射的,通过光的斜射可以改变光前进的方向
D.镜子能反射光,通过光的反射可以改变光的前进方向
七、综合题(18分)
在一场大地震中,许多村民失去了家园,政府决定选址重新建设家园,最终考虑在下图所示地区建设新的家园。请你用学过的知识帮忙分析下图所示的地方是否适合。
43.可以使地球表面的地形在短时间内发生较大变化的是( )。
A.风力的侵蚀 B.河水的沉积 C.火山喷发和地震
44.河水对乙岸主要产生了_____________作用,对甲岸主要产生了________作用。(均填“侵蚀”或“沉积”)
45.在河水的长期的作用下,这条河的弯道处可能发生的变化是( )。
A.越来越直 B.越来越弯 C.保持不变
46.村民们想要在河边选一处建房,你会建议选_______(填“甲岸”或“乙岸”),你的理由是________。
47.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中国民间古老的传统艺术,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
(1)皮影戏是以______作为光源的。
(2)表演皮影戏时,幕布是一种______(填“透明”“半透明”或“不透明”)的物体,而兽皮或纸板则是______(填“透明”“半透明”或“不透明”)的物体,因此光______(填“能”或“不能”)穿透幕布,而______(填“能”或“不能”)穿透兽皮或纸板。
(3)由于光是沿______传播的,因此我们看到的皮影形状和纸板形状是一样的。
参考答案:
1.B
2.B
3.A
4.A
5.C
6.A
7.C
8.A
9.C
10.A
11. 地壳 地幔
12. 地震 火山
13. 沉积岩 变质岩
14.月食
15. 黄 蓝 紫
16. 反射 两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平面镜、潜望镜
30.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旁边,保护好头部!“先躲后撤”,不要慌张地向户外跑!
保存体力,不要盲目大声呼救!就近躲避,震后马上撤到安全的地方;
逃生时不要跳楼,也不要乘电梯;撤离时楼梯上不要推挤等。
31.对比 32.植被 33. 雨量 坡度 34.A 35.A
36.B 37.B 38.A 39.B 40.C 41. 42.D
43.C 44. 沉积 侵蚀 45.B 46. 乙岸 乙岸主要受到沉积的影响,形成平缓的河滩,房屋建在此处不易受到影响
47. 电灯 透明 不透明 能 不能 直线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