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5.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同步练习(含答案)
一、填空题
1.如图所示白纸上画了两个箭头 图甲 用玻璃杯装半杯水放在白纸前 图乙 人眼观察到位于下方的箭头发生了变化,那是因为玻璃杯下半部相当于一个 ,使下方箭头成缩小的 像 建填“实”或“虚” ,这种成像原理在生活中应用的实例有 写一种 .
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 、 的实像.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工作的是 (选填“投影仪”、“照相机”或“放大镜”).
3.有甲、乙、丙三个凸透镜,小刚想利用“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比较它们焦距的大小,实验时三个凸透镜和蜡烛火焰的距离都相等,蜡烛通过三个凸透镜的成像情况记录如下表,则 透镜的焦距最大, 透镜的焦距最小。
像的性质
甲 倒立 缩小 实像
乙 倒立 放大 实像
丙 正立 放大 虚像
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应调节透镜中心和光源、光屏的中心在 。图所示为实验情景,图中实验器材A是 (填写器材名称),若此时烛焰在光屏上成缩小的像,则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 2倍焦距(选填大或小于)。
5.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此时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生活中的 (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根据这个成像特点制成的。现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光屏与蜡烛的位置对调,则光屏上 (选填“能”或“不能”)成像。
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某同学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放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如图所示.
(1)先将点燃的蜡烛、光屏分别置于光具座上透镜的两侧,再调整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与烛焰的中心大致 .
(2)将蜡烛先后;两次放置在25cm和35cm处,保持透镜的位置不变,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大小不同的两个像,比较两次所成的像,当蜡烛位于光具座上的 刻度处时,所成的像较大.
(3)若蜡烛远离凸透镜,还想再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实像,应将光屏适当向 (选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方向移动.
(4)随着蜡烛不断燃烧,光屏上烛焰像的位置会逐渐发生偏移,为了使像扔能成在光屏中央,则可以适当地将凸透镜向 (选填“上”、“下”、“左”、“右”)调整来实现.
(5)若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动标尺45cm刻度线处,这时应从 (填“左”或“右”)侧透过凸透镜直接观察,此时观察到像的性质是 .
(6)如果在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以后,不小心将一个不透明的小圆纸片贴在凸透镜的中央,则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所成的像 .
A.中央有个黑斑 B.变亮,且完整 C.变暗,但完整 D.残缺不全.
二、选择题
19.用镜头焦距为50cm的照相机拍摄人像时,人与照相机镜头的距离应该( )
A.等于50cm B.在50cm到100cm之间
C.等于100cm D.大于100cm
20.一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将点燃的蜡烛从离凸透镜40cm处沿主光轴移到20cm处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和像距的变化情况是( )
A.像变大,像距变大 B.像变小,像距变小
C.像变大,像距变小 D.像变小,像距变大
21.张强同学在光具座上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当光屏、透镜及烛焰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由此判断,他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 )
A.一定大于20cm B.一定在10cm到16cm之间
C.一定小于8cm D.一定在8cm到10cm之间
2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小明将蜡烛沿主光轴由距透镜90cm移至120cm的过程中,发现烛焰在图示位置光屏上的像一直比较清晰.若他再将蜡烛移至距透镜7cm处,移动光屏,则屏上得到的像一定是( )
A.放大的像 B.等大的像 C.缩小的像 D.正立的像
2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位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烛焰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放大的像.要使烛焰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缩小的像,调节的方法是( )
A.透镜不动,蜡烛远离透镜移动,光屏靠近透镜移动
B.透镜不动,蜡烛远离透镜移动,光屏远离透镜移动
C.透镜不动,蜡烛靠近透镜移动,光屏远离透镜移动
D.透镜不动,蜡烛靠近透镜移动,光屏靠近透镜移动
2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凸透镜、光屏和蜡烛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能成清晰的像,那么( )
A.把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互换,光屏上不会成清晰的像
B.利用成像特点可制成照相机
C.把蜡烛向左移动,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像变大
D.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25.如图所示,小红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烛焰在图示位置时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成的像是虚像
B.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
C.投影仪就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制成的
D.要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大,可将光屏靠近凸透镜
26.一凸透镜的焦距是8cm,当物体距焦点5cm时,则物体的成像情况是 ( )
A.一定成放大的实像,
B.一定成放大的虚像,
C.可能成放大的实像,也可能成放大的虚像,
D.一定能用光屏接收到.
27.在做“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某实验小组所描绘的图象如图所示。图中A、B、C三点分别与蜡烛在光具座上移动过程中的三个位置相对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凸透镜的焦距是 20cm
B.照相机是利用 A 点的成像原理制成的
C.蜡烛在 C 点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D.将蜡烛从 C 移到 A 的过程中,所成像逐渐变小
28.蜡烛从到凸透镜距离为3f的地方移到距离凸透镜为1.5f的地方,凸透镜所成的像( )
A.始终是放大的 B.始终是缩小的
C.逐渐变大 D.逐渐变小
三、实验探究题
4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如图1所示,小明用高为4cm的发光体(由发光二极管组成)作为物体,把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50cm刻度线处不动。下表是小明记录的凸透镜成实像时的部分实验数据(数据记录时取整数):
(1)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2)在第3次实验时,将光屏移到光具座 cm刻度线处,光屏上会出现清晰的像。此时,如果小明不小心用手指尖触碰到了凸透镜,光屏上 (选填“会”或“不会”)出现手指尖的像。
(3)根据实验数据推测,当把物体放在光具座“0”刻度线处时,物体通过凸透镜所成实像的高度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cm。
(4)小明完成实验后,又找来一个装有水的圆柱形玻璃瓶,把一支铅笔放在玻璃瓶的一侧,透过瓶和水可以看到那支笔,如图2所示。将铅笔由靠近玻璃瓶的位置向远处慢慢移动的过程中,铅笔所成像的 (选填“长短”、“粗细”或“笔尖朝向”)一直不会有明显的变化。
答案
1.凸透镜;实;照相机
2.倒立;缩小;照相机
3.丙;甲
4.同一高度;光具座;大于
5.投影仪;能
6.在同一高度;35cm;靠近;下;右;正立、放大的虚像;C
7-16.D A D A A D B C C C
17.(1)10 (2)80;不会 (3)小于 (4)粗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