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5.4眼睛和眼镜同步练习(含答案)
一、填空题
1.人的眼睛像一架照相机,物体经晶状体成像与视网膜上,对于近视眼患者而言,远处物体成的像位于视网膜 ,可配戴 透镜矫正。
2.如图所示,表示近视眼的光路示意图是其中的 图,矫正远视眼应配戴 (选填“凸”或“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片。
3.2017年6月5日是全国爱眼日.不爱护眼睛容易患上近视眼,矫正近视眼应佩戴 (选填“凸”或“凹”)透镜.用丝绸来回摩擦玻璃眼镜片,玻璃眼镜片会带上电,这是 现象.
4.王强同学是近视眼,为矫正视力,他应该选用 透镜作为眼镜的镜片;他奶奶是远视眼,图中的 能矫正奶奶的视力(填“甲”或“乙”).
5.小明刚上初中就患上了近视眼,使远处物体的像落在视网膜 (选填“前面”或“后面”)而看不清远处物体,需要配戴 透镜进行矫正.
6.小冬同学用自制的水透镜模拟人眼看远、近不同的物体时晶状体的调节情况,通过推拉注射器,调节水透镜的凸起程度(即“曲率”),可以改变水透镜的焦距,如图所示.若物体较远时,恰好能使像成在光屏上;则当物体较近时,应 (选填“推”或“拉”)注射器,使水透镜的焦距变 (选填“长”或“短”),若注射器被卡住,无法改变水透镜的焦距,则给水透镜“戴上”适当度数的 (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进行矫正,同样可以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二、选择题
7.在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分别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和桥正做法的是( )
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8.如图所示,表示近视眼成像原因及其矫正方法的示意图是( )
A.甲和丙 B.甲和丁 C.乙和丙 D.乙和丁
9.下列关于眼镜度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近视眼镜的度数是正数,远视眼镜的度数是负数
B.近视眼镜和远视眼镜的度数都是正数
C.眼镜的度数就是镜片的焦度
D.平常说的眼镜片的度数就是镜片的焦度乘100的值
10.下列有关透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任意两束平行光线经过凸透镜的折射后,一定会会聚在焦点上
B.远视眼镜是凸透镜,老花镜是凹透镜
C.物体经过凸透镜所成的像一定是实像
D.光线经过凹透镜的折射之后,也有可能会相交在一起
11.下列关于眼睛瞳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虹膜中间那个圆形的透光孔是瞳孔
B.瞳孔大小不随光线强度而变化
C.人死亡时瞳孔大小不变
D.瞳孔相当于照相机的光圈和快门
12.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2022年的活动主题为“关注普遍眼健康,共筑‘睛’彩大健康”。如图所示,模拟近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方法正确的是( )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13.红的明视距离是:左眼20cm,右眼10 cm,她想配眼镜矫正,其左眼、右眼选择的镜片分别是( )
A.+100度,+600度 B.+600度,-100度
C.-600度,-100度 D.-100度,-600度
14.下列光学现象及其解释正确的是( )
A.图a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因此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图b中,木工师傅观察木板是否光滑平整利用了光直线传播的性质
C.图c表示的是近视眼的成像情况,应该配戴凹透镜来矫正
D.图d表示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色散后的色光排列情况
15.如图所示的四幅示意图中,表示近视眼成因和近视眼矫正的是( )
A.乙和丙 B.乙和丁 C.甲和丁 D.甲和丙
16.下列关于图中所示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 )
A.图甲中,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
B.图乙中,白光通过三棱镜要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
C.图丙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D.图丁中,日食现象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三、实验探究题
1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甲,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凸透镜的焦距f = cm。
(2)如图乙,保持蜡烛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16cm刻度线处,则人眼在图中 处能观察到烛焰的像。
(3)如图丙,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副眼镜,发现光屏上的像由清晰变模糊了,将光屏向透镜移动适当距离后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则该眼镜是 眼镜(近视/远视)。
答案
1.前;凹
2.乙;凸
3.凹;摩擦起电
4.凹;甲
5.前面;凹
6.推;短;远视
7-16.B C D D A A D B D B
17.(1)10.0 (2)B (3)远视